登陆注册
3086700000005

第5章 导论:中国美学的现代进程(4)

古希腊的艺术泛指人的一切活动,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手艺和科学在内。这种意义上艺术既与自然对立,也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有所不同。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大致相当于古希腊的模仿。古希腊有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悲剧等概念,但没有将它们统一起来的艺术概念。除了用模仿来统称各种艺术形式之外,古希腊人常常将用缪斯女神来概说艺术。缪斯是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一共有九个,她们分别掌管历史、音乐和诗歌、喜剧、悲剧、舞蹈、抒情诗、颂歌、天文、史诗。即使我们忽略这里所列举的音乐、诗歌、戏剧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可能具有的特殊含义,缪斯女神所掌管的东西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无论做怎样的理解,历史与天文在今天都很难说得上是艺术;同时,所有的视觉艺术都在缪斯女神掌管的范围之外。

古罗马时期出现了另一个与现代艺术有关的概念,即“自由艺术”。比如,西塞罗就经常谈及自由艺术以及各种自由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西塞罗没有明确规定他所说的自由艺术中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科目,但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认为,西塞罗所说的自由艺术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是非常不同的。因为在那些明确说出具体科目的自由艺术系统中,没有一种与今天所说的艺术类似。比如,法罗的自由艺术系统由九个科目组成,它们是语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医学和建筑。凯培拉的系统中则少了医学和建筑,只有语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等七种。塞克斯图斯的系统中又少了逻辑,只有语法、修辞、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等六种。大约自公元4世纪起,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被固定为“七艺”,成为欧洲高等教育的标准课程。

由此可见,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概念与今天的艺术概念很不相同。许多今天被当做科学的东西,在当时被称作艺术。许多今天被当做艺术的东西,在当时并没有归在艺术的名目之下,或者并没有获得艺术的身份。正如克里斯特勒指出的那样:[古希腊罗马时代]没有留下关于审美性质的系统或精心说明的概念,留下来的只不过是许多分散的观念和意见,它们一直影响到现代时代,但必须经过被仔细地遴选、脱离语境、重新整理、重新强调以及重新解释或误解之后,它们才能够被用作美学系统的建筑材料。我们必须同意这个……结论:古代作者和思想家们尽管面对杰出的艺术作品且的确受到它们魅力的感染,但他们既不能够也不急于将这些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质从它们的智识的、道德的、宗教的和实践的功能或内容中区别出来,抑或用一种审美性质作为标准将美的艺术集合起来或将它们当做全面的哲学解释的对象。(Paul O.Kristeller,"The Modern System of the Arts: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in Peter Kivy ed, Eassys o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p.13.)中世纪接受了古罗马的七艺概念,后来又将它们进一步区分为三大学科(语法、修辞、逻辑)和四大学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圣维克托的雨果最早在七种自由艺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七种手工艺术,它们包括毛纺、军事装备、航海、农艺、狩猎、医术和戏剧。今天所谓美的艺术被归在不同的类下,如建筑、各种不同形式的雕塑和绘画,以及其他几种手艺,被归在军事装备之下,音乐与算术、几何、天文并列,诗歌接近语法、修辞和逻辑。诗歌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似乎享有较高的地位,因为它们通常是学校里面的教学科目,而绘画、雕塑和建筑则是在工匠的指导下学习,就像药剂师、金匠、木匠和泥瓦匠的学徒在师傅的作坊里接受教育那样。中世纪的艺术家概念所指甚广,既可以指自由艺术的学习者,也可以指一般的工匠。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在三大学科基础上扩充起来的人文学科研究,其中包括语法、修辞、历史、希腊文、道德哲学和诗歌,从前曾经作为三大学科之一的逻辑被排除在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中世纪的三大学科系统中,诗歌被归属在语法和修辞之下,而在人文学科研究中,诗歌不仅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在整个系统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的地位的持续上升。绘画、建筑和雕塑开始组成一个介于自由艺术与手工艺术之间的群体,有了自己的协会和学院。达·芬奇等人不仅将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地位从手工艺术提高到自由艺术,而且特别推崇绘画,甚至将绘画提高到超过诗歌、音乐和雕塑的高度,而与数学等科学联系起来。瓦萨里为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视觉艺术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图画艺术”。这个概念成为后来美的艺术概念的原型。由于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地位竞争,以及对诗歌、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业余兴趣的兴起,人们开始在这些艺术之间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人们发现这些不同门类艺术之间具有两个相同的特征,即模仿和追求愉快。对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相同特征的发现,为后来将它们统一归结在美的艺术之下奠定了基础。

17世纪开始,欧洲文化中心逐渐从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法国成立了许多学院,其中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舞蹈等学院,但也包括科学和其他文化分支的学院。随着自然科学的独立,人们逐渐意识到艺术与科学的区别:建立在数学演算和知识积累之上的科学可以不断进步,今天的科学一定比过去的科学高明;但建立在个人天才和趣味基础上的艺术则没有进步的历史,今天的艺术不一定比过去的艺术强。在17世纪末,佩罗明确将美的艺术与自由艺术区别开来,将艺术与科学区别开来。在佩罗的美的艺术系统中,包括雄辩术、诗歌、音乐、建筑、绘画、雕塑,以及光学和机械力学等。如果没有后两种科目,佩罗的系统就非常接近现代艺术系统了。

18世纪随着对视觉艺术、音乐和诗歌的业余兴趣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统一为一个总类的现代美的艺术概念。

1714年克鲁萨关于美的论文被认为是法语最早的现代美学论文。他讨论了视觉艺术、诗歌和音乐,并且力图从哲学上解释美与善的不同。但他并没有确立现代美的艺术的系统,而且对美与善、艺术与手艺的区别也不是很清楚,比如他明确提到宗教的美。

1719年杜博斯的著作《对诗歌、绘画和音乐的批判反思》在现代美学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杜博斯不仅讨论了诗歌与绘画之间的相似,而且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他的讨论的目的不是证明哪种艺术更高明,就像以前讨论这个主题的所有作者那样,而是证明艺术的共同本性。其次,杜博斯开始用业余爱好者的眼光来讨论绘画,他强调在对绘画和诗歌等的评判中,有教养的公众比职业艺术家更准确。这为从鉴赏者的角度寻找艺术的共同本质奠定了基础。再次,虽然杜博斯没有发明美的艺术这个概念,也不是首先将它运用在视觉艺术之外的人,但他的确让诗歌也是一种美的艺术这个观念变得更加普遍了。最后,杜博斯明确将艺术与科学区别开来,认为前者有赖于天才,后者有赖于知识的累积。

不过,尽管杜博斯在现代艺术系统的确立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他并没有确立完善的现代艺术系统。现代艺术系统的雏形,在安德烈于1741年发表的关于美的论文中可以找到。安德烈分别讨论了视觉美(包括自然和视觉艺术)、道德美、精神作品的美(包括诗歌和雄辩术),以及音乐美。如果没有道德美,安德烈的艺术系统就是标准的现代美的艺术系统。

在现代艺术系统的确立过程中迈出关键一步的,是巴特发表于1746年的著作《内含共同原理的美的艺术》。在这部著作中,巴特差不多确立了标准的现代美的艺术系统。这个系统包括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和舞蹈五种艺术形式。巴特将美的艺术确立为以愉快为目的的艺术,以此与手工艺术区别开来;同时将雄辩术和建筑视为包括愉快和有用性的第三类艺术;戏剧被认为是所有艺术的综合。

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罗并不赞同巴特的美的艺术概念,而沿用自由艺术与手工艺术的区别,但他十分强调手工艺术的重要性。百科全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达兰贝特在哲学与模仿知识之间作了区别,前者包括自然科学、语法、雄辩术和历史,后者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诗歌和音乐。他反对自由艺术与手工艺术的区别,将自由艺术区分为以愉快为目的的美的艺术和以有用为目的的自由艺术如语法、逻辑和道德。他还将所有的知识区别为哲学、历史和美的艺术三大类。经过达兰贝特的区分,现代艺术体系最终确立起来了。

在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的出版以后,美的艺术概念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流行开来。比如,当时还出版了拉孔布的袖珍美的艺术词典,其中涉及的艺术门类有建筑、雕塑、绘画、镌刻、诗歌和音乐等;同时,各种不同的艺术学院合并成为美的艺术学院;1781年百科全书再版时,在艺术条目下补充了美学和美的艺术条目。(除了法国的情况外,克里斯特勒还讨论的英国和德国的情况,不过它们的现代艺术概念的确立过程大致类似。鉴于上述法国的情况已经能够表明现代艺术概念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就不再讨论英国和德国的情形。)

有多种不同的因素导致现代艺术概念的确立,其中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值得特别注意:一个是业余爱好者对艺术兴趣的兴起,一个是新的艺术市场体制的确立。克里斯特勒尤其注重对艺术的业余兴趣在现代艺术概念和现代美学的确立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明确指出:在18世纪的上半期,业余爱好者、作家和哲学家们对视觉艺术和音乐的兴趣不断增长。这个时期不仅由外行和为外行创作对这些艺术的批评著述,而且创作出一些专业论文,其中在不同的艺术之间进行比较,在艺术与诗歌之间进行比较,因而最终达到了现代的美的艺术系统的确定。(Paul O.Kristeller,"The Modern System of the Arts: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in Peter Kivy (ed.), Eassys o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p.35.)克里斯特勒还特别指出,当时法国著名批评家杜博斯尤其重视有教养的公众对艺术的评价,认为他们的意见比行家的意见更重要。跟在某种艺术领域工作的行家容易囿于该种艺术的局限不同,浅尝辄止的业余爱好者具有自身的优势,他可以做到不受该种艺术的限制,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进行比较,寻找所有艺术的共同性质。正是由于对不同艺术之间的共有性质的探求,最终导致现代艺术概念的确立。

与业余爱好者对艺术的兴趣的兴起相应,是新的艺术市场体制的确立,即资本主义艺术生产和消费体制的确立。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确立,对现代艺术概念的确立和美学独立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贝克指出,现代艺术概念与艺术品市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艺术品市场由私人委托体制向匿名的潜在购买体制的转变,艺术家只是针对市场工作,而不再直接针对消费者工作,不用考虑消费者的具体要求,从而可以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美的理想进行创造。由此,一种脱离实际考虑的、以美的表现和自由创造为核心的现代艺术观念便应运而生。(Annie Becq,"Creation,Aestheitcs, Market,"in Paul Mattick(ed.), Eighteenth Century Aesthe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r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252.)

随着无利害性、趣味判断和美的艺术这些概念的确立,再加上崇高、天才、想象、主体性等概念的兴起,完整的现代美学系统确立起来了。在现代美学系统中,审美经验和美的艺术占据核心部分。没有无利害的审美经验,没有自律的美的艺术,就没有现代美学。

第二节什么是中国现代美学?

什么是中国现代美学?如果说中国现代美学,就是上述西方现代美学的翻版,讨论中国现代美学,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讨论,一方面要注重其中的现代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其中的中国性。中国现代美学之所以体现出明显的中国性,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不同于西方古典美学的特征,另一方面是中国美学的现代性进程不是自发的,而是外来冲击的结果。因此,要弄清楚中国现代美学中的中国性,需要先弄清楚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进而需要弄清楚中国美学家在接受西方现代美学思想时所做出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圣明的帝王

    圣明的帝王

    想看一个大学生怎么做皇帝的吗?想看一个单纯的大学生怎么在勾心头角的人群中生存的吗?想看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学生怎么稳固江山的吗?那就进来吧!
  • 重启汉末

    重启汉末

    重启汉末,一个完全不同的汉末故事!一个完全不同的三国,一次荡气回肠的爱恋,一份永不停息的热血,一场与众不同的奇梦。
  • 从晚清到民国

    从晚清到民国

    长江三峡的曲折动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二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书。
  • 我和慈禧太后

    我和慈禧太后

    《我和慈禧太后》是美籍华人德龄以英文撰写的回忆录。书中采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亲历者的口吻,详细讲述了她贴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间所观察到的清廷生活实情,包括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乘火车巡游的经历等。所涉人物有光绪皇帝、皇后、李莲英、袁世凯及其他官员,并提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宫廷秘闻。既有文学趣味,又有史料价值。相较于当前流行的后宫小说与后宫影视剧,本书真实全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容闳、梁启超、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燕树棠、陈翰笙、闻一多、张申府、瞿秋白、冯英子,这十二位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犹如历史星河中的寂寥星辰;他们的人生经历串联起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军阀混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九之后沧桑巨变的百年。师夷长技,德先生与赛先生,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科玄之争,民主与专政,治学与问政,为传统与现代接榫……明灭浮沉之间,他们所展现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抗争奋斗史,是苦苦寻觅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与家国前路的探索史。
热门推荐
  • 混在帝国当王爷

    混在帝国当王爷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李狗儿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更没有抱负,只是想做个富贵散人,但是天下已经乱了,这个富贵散人,他还做的下去?
  • 博物志

    博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就这样失去了她

    你就这样失去了她

    本书包含关于失恋的九个短篇,其中大部分曾刊于《纽约客》,也有作者首次发表的作品。草根出身的书呆子尤尼奥周旋于各色姑娘之间,他们相爱又失恋,在贪婪粗疏与乖张敏感的屡屡碰撞中,尤尼奥沮丧、失眠,陷入绝望,最终写下偷情者的真挚告白:爱的半衰期是永远。迪亚兹以激情的笔触书写了爱的毁灭与拯救,有爱情与亲情,也有忠贞与背叛。本书为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作品,同时入选《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等主流媒体年度好书榜。
  • 完美的青春叛逆者们

    完美的青春叛逆者们

    青春之事。没有人的青春是不疯狂,不叛逆的!沉浸在自己疯狂的青春世界里的沐小小VS每天都在为事业打拼的沐丽丽姐妹俩的相爱相杀即将到来,请做好准备!
  • 三世梨花缘

    三世梨花缘

    她,原是山下的一介孤女;他,原是天上的一个神仙。他,遭奸人陷害,逃往下界,却,不想,爱上他。守了她三生三世,她,第三世,终于成仙而他,已堕仙成魔,仙魔终不两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YY古代史:娃的宠妃(夏商卷)

    【夏商穿越卷:娃的宠妃】为嘛穿越第一站是奴隶社会,为嘛,为嘛?迎接我的是猛男,绊倒我的是美男,娶了我的是娃娃男,OMG,我咋这么霉?好想偷了文物赶紧回,可是,突然出现了个头戴王冠的壮男非要对我乱来,一咬牙,我猛地拔出防狼器刺去……
  • 簪缨世家

    簪缨世家

    她得天独厚的握了一手好牌。哥哥疼,祖母爱,更有各功勋之家的大佬们倾力庇护,在这繁华盛世的上京城里她可以横着走。可这世上胜败,从来不在你手上的牌是好是差,而在于你会不会打。更何况,她那亲爹后妈,手上还握着可以压制她的二王炸弹。可秦昭相信,二A后青年欢乐多,她铁定了是自己人生的赢家。
  •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戊戌前后的痛与梦

    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 远方的秘密

    远方的秘密

    为了让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走到世界的前沿,南秉怀等天文学家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的精神,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终于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天眼’,令茫茫的宇宙空间亮起了一只观测最远的‘中国眼’。为此,南秉怀、程学东等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让中国在天文领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谨以此书敬献给那些为强国梦做出无私付出的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新书《扶蜀》已经发布,还请各位捧场支持。现代人穿越回隋末大乱世,却是发现成为被灭国的皇室后裔,正在高麒苦苦思索之际。奇迹再现,一块能够召唤史上猛将的“召唤石”从天而降,一路伴随着高麒征战天下,横扫四方,建立大一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