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700000004

第4章

武邑县的雪仍然是稀稀拉拉地下着,但此时北京的雪却愈下愈大了。雪片如鹅毛般漫天纷飞,风助雪势,天地间白茫茫、混混沌沌一片。劲风咆哮着扑到人们身上,雪片打得行人的脸上生疼。刚过申牌时分,一队辂车慢慢沿着笔直向北的驿道,朝着北京紫禁城南的宣武门行去。车队只有三辆车,一辆骡车、两辆轿车。八个戈什哈(满语,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一律披红色的油衣骑马随行护车,马蹄踏得泥花四溅,车轱辘咕噜噜地响着。只见第二辆轿车乌银戗金丝饰辕,景泰蓝圆帽包头,黑羊皮条纳镶眼绿呢车围,万字云头泥金线帷子下面镶一圈红呢—俗称所谓“红围子车”,只有从二品及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坐这种豪华大车。福崧此时就在这辆轿车之中。

他先是以从二品的身份在甘肃跟着总督勒尔谨平了叛乱,得了皇上御赐花翎;接着在甘肃和李侍尧查出清朝第一大贪案,所亏银、粮共计三百万两,另查出赃银五百万两,又得了皇上明旨夸奖。福崧这一段时期办事可谓连连顺风得意,正处在为官生涯的上升时期,本该是极好心情的,但他却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

福崧走到山西的时候,京里就已经有人给他报信了。北京城中早已是火药味十足,听说有御史奏本参他,但被圣上留中不发。不过,这也许只是京中一场大纷争的开端。

甘肃大案,他杀的人太多了,他惹的人也太多了。虽然有乾隆的支持,虽然有李侍尧为他打气,但李侍尧远在甘肃做总督,远水又能解多少近渴?而乾隆作为皇帝,帝心难料。目前京中又是如何形势,他又不好把握。

福崧一手撑着平金软棉垫套子,一手撩开“红围子”帷远望,见苍白的天穹已经发了灰,但远远地还能看到宣武门影影绰绰的高大城墙。他想起临走的时候,是从北京城北德胜门走的,为的是图个得胜的好口彩。这一次回来,他没有走大道从正阳门过,却要走宣武门,福崧是希望从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过一过,看一看这个京城杀人的刑场,想一想他处决近百名贪官污吏而把自己变成出头的鸟儿、出头的椽子是否是值得的。

从北京走的时候是乾隆四十六年夏五月末,转眼已经半年多过去了。他与阿桂、李侍尧查办甘肃王亶望的案子。忙乎了两个月,好家伙,一查查出一窝子赃官来。向上参奏之前,福崧请示李侍尧是否用词缓和一些,以免触动圣怒,死的人更多。李侍尧扬脸说了一句:“我们现在可怜他们,他们将来不会可怜百姓。再逼民反,将来死的百姓比官兵还要多。”福崧一想也有理,为国为民这些赃官都该死。但抢在前头查案的是他,主审的是他,后来监斩的还是他,虽说名义上是跟着李侍尧干,但李侍尧躲在幕后指挥,前台露脸的只他一人,听倒彩的仍然是他。这一回李侍尧奉旨留在甘肃任总督躲得远远的,而他却不得不去北京受千夫所指。

但过了菜市口,福崧的心情反而稍稍平复了一些。大不了一个“死”字,何况这回他还是带功而返,这些人能把自己怎么样?正在他想着怎么对付京中的事时,车停了。

“老爷,宣武门到了!照您的吩咐,咱们先在茶食胡同歇一会儿。” 那赶轿车的戈什哈回头道。

福崧倏地跳下车来,油靴啪地踩在水里,水花四溅。两边的戈什哈并没有过来扶,毕竟福崧是打过仗带过兵的人,上马下车都不用人来侍候。大车被赶到对面大店里去,从前面轿车里下来的家人吴全急急地先跑进客店里安排。福崧带着两个戈什哈正往里走,却听店里面的一片嘈杂之声突然静了下来。原来,这天虽然不好,但宣武门前的这条道却是交通要冲,进城办事访亲的要先在这里歇歇脚,出城行路送友的还要在这里缓缓神,雪一下大,打尖歇脚的人反而更多了。里面本来热热闹闹,人气极旺,但吴全一进去就先亮出从二品官员随从的威风来,招呼着店家腾出好地方招待,把在座的都镇住了。福崧知道不妙,急忙叫身边的一个戈什哈过去叫他回来,又叫过管家吴盛赶去告诉店主,找个清静的地方就行了,不要打扰这里的客人。

吴全巴巴地跑回来。刚打了个千,福崧就骂道:“混账东西,都是我把你们放纵坏了,京城是你撒野的地方吗?在地方上我也就迁就你们了,来了这里还要给我丢脸。学不会好好说话吗?还不给我滚起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吴全吓得爬起来直奔到后槽喂马去了。这时店主老王头从里面跑出来,嘴里喊着:“地上滑溜得紧,大人走好!”又道,“按大人的话,不打扰客人,我在后楼二层给您腾了地儿。又清静又干净,不过得劳您多走两步。”

福崧笑道:“好,随便找个地方就行。有要挪桌的客人,你看着少收点钱,老爷我这头补赏了你。不过,不要弄得大张旗鼓的,别告诉别人我是官。这京里头的官能算什么?三品官满街走,二品官处处有。”

老王头赔笑道:“大人真是好脾气,要换了别的大官不知要怎么折腾呢。用不着少收钱,后院二楼不像前楼地方大,又是我家自己招待人的地方,所以没客人。您老看侍候得好了,多赏几个倒是不辞的。”

福崧点点头,随着老王头上了后院二楼。这楼虽然不甚大,一明两暗的布局,其实都很敞亮,八扇大窗,阳面与东面是玻璃的,西窗开着一小扇窗户,风吹进来,桑皮窗纸哗啦啦地响。三只大火盆烧得极旺,屋角摆着两盆绿油油的花叶万年青,颇具春意。从窗子里往外望,白茫茫的一片,其中点缀着数不清的斑驳黑点,那些都是城外的民宅。

福崧带着的两个丫鬟和一个妾,先被安排到里面用饭。十多名戈什哈分成两班吃饭,因此只占了一桌。福崧自己一桌,管家吴盛作陪。吴全等四人也分作两班挤在戈什哈的桌子上吃饭。虽是分了桌子,但吃的都一样,馒头、大烩菜、热羊汤。福崧这里多加了一道京酱肉丝和一道干烧冬笋的家常菜。福崧边吃边看雪景,又和吴盛说着话:“京城里和地方不一样。这里的人个个有背景,人人有后台,一个不小心就不知道惹下了谁。还有那帮御史和一些爱上折子的官员,早巴不得你出些差错呢。这里步步是雷池呀,你们可要小心着点,别给我惹事。”

吴盛连连道:“着、着。是、是。做奴才的只能是为主分忧,岂能做出让主子操心的事?”

两人正说得入港,老王头上来了,后头跟一个伙计端着盘子。老王头满脸堆着笑道:“大人,这盘豆角焖肉是本店的招牌菜,也是个家常菜,是我送您老的。”

福崧道:“我也没给你带多大的生意,何必客气。”

老王头道:“这是应该孝敬的。”又说,“还有件事想请您的话。方才来了三名官员,其中一名是要去浙江做知县的,另两人为他送行。三个人也要寻个楼来坐,但前面都满了,因都是常客,知道店后面还有一个楼,就要过来。我虽说了您老已经包下了,但他们不依不饶,您又说了不让提您是官,我可实在挡不住了……您看怎么办?”

福崧噢了一声道:“不妨事,我只在这城外头打个尖,没那么多讲究。我这间要比其他两间大得多,中间放个屏风,还能隔出一间来。让他们上来就行了。”

老王头一脸的感激:“大人想得周到。您可是救了我了。”说罢退下,时间不长,三个伙计抬上来一面花布面松鹤迎宾屏风,将房间隔开。紧接着楼下伙计喊一声“上边请”,只听一阵阵说笑声从楼梯口传来。

前头一个人声音浑厚,一个劲地夸道:“好雪,好雪。碎剪冰绡片片春,瑶台多少散花人。剡溪夜棹逵堪访,瘐岭寒葩色掩真。十二珠帘非拌日,三千银岛净飞尘。小桥渔笠浑如画,疑是南宫笔有神。”

另一人则声音低沉:“好诗,好诗。可惜呀,刘兄的最后两句没有可应之景,凭空而作,稍显不足。”

第三人道:“闲话少说。伙计先给烫壶酒来,这冷的天。”

三人落座,方才要酒的人道:“可冻死我了。录勋、芸生,这样的天气应当拿着手炉,举着热酒,暖暖地待在家中,看着雪花纷纷而下,才是好享受。怎么非要踏雪赏景,遭这个罪?”

叫芸生的那人道:“老彭,刘兄此次一去江南,可就见不着这么大的雪了。这雪下得可真是时候,可不要趁此好好赏玩一番?”

这个刘兄名叫刘录勋,三十多岁,河北人,一直在北京候补。这一回补了浙江仙居县知县的缺,就要上任去。另外两人都是他的好友,一个叫王芸生,年纪和刘录勋差不多,是个候补道台,和刘录勋是同乡。另一个叫彭天佑,是北京人,在户部实授笔帖式,今年已经六十多了,却偏爱和年轻人凑在一块儿玩。三人方才和店主老王头说要送刘录勋上任,不过是个托词,吏部的任命文书刚刚下来没两天,按规矩要再过五天才能离京。这一次出城是专为赏雪而来。

三人落座,点了五个菜,要了一壶酒。刘录勋先自饮了一杯道:“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有酒有雪再有诗才有意思。咱们就以咏雪之诗权当作酒令吧。我已经作了一首了。你们二位谁先来?”

同类推荐
  • 匪叔

    匪叔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遗弃

    遗弃

    《遗弃》是薛忆沩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是生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年轻人图林,图林是一个“自愿失业者”、“业余哲学家”,《遗弃》就由图林一年的日记构成。作为一个“例外”中的“例外”,他突然陷入了存在的困境,他好像诸事都失败了,也许只除了一件事:他在心灵的路上走了很远。而他走的路是一条很少人走的路,他进的是窄门。
  • 阿克洛哲

    阿克洛哲

    真是滑稽。一个想做医生的人,眼前摆着一沓草纸,他跃跃欲试的不是按方取药,而是要提笔作文。这种纸张也不适合我的水笔。它在内地叫马粪纸,药铺柜台上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麦秸杆突出在纸面,使笔画不能连贯,笔尖也开叉了。瞧,它还洇墨水,一洇就是一滩,乌云般散开着。这是阿克洛哲去年路经康巴时带来的。阿克洛哲说,别看不起它,在这儿,可是稀罕之物。阿克洛哲自己也拿这种纸写字。他握着用竹片削成的鸭嘴形竹笔,蘸着用烟墨子制成的墨水,写下一些漂亮的长脚体藏文。
  • 利维坦

    利维坦

    2122年。驾驶舱里一片黑暗,半月形的操探台上只有三四盏指示灯闪动着,显示着飞船处于电脑操控状态。这是一艘“阿姆斯特朗B级”货运飞船,简称AB,承担十亿千米以上距离的太空货运运输,人类已经在火星、土卫六泰坦以及天王星的轨道上建立了移民基地和空间站,向外太阳系运送物资,一向都是AB的工作。操控台上的坐标是位于天王星上空的乔治空间站,这是人类在太阳系里最远一座空间站,AB的飞船船头,“美国海军”的圆形蓝徽取代了NASA的标志,早在三十年前,航空总署就已经解散,海军接管了一切。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胭脂扣

    三生三世胭脂扣

    前尘往事不过大梦一场,不如梨花仙酿般清甜。
  • 三世

    三世

    一世痴,一世悔,如果人生再再来一次,是走是停,是爱还是怨?几世沧桑,如梦如烟。唯有某人,是她心底那滴氤氲泪,臂上那颗朱砂爱,眼角那枚美人痣,三生三世难为情。一世只恨为同性,一世不及解深情,这一生换她,倾心以待,以命相护,这一生,每一步都想靠近,每一刻都在远离,他却天涯路远,恨不相逢。那一刻他舍身入魔。终不能靠近,可惜路太远,只是心不堪。她又该何去何从呢?纵不可相守,那就随你去吧,背对着全世界,也要给你的,一个微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叶小梵异世修神记

    叶小梵异世修神记

    水自在新书《重生娇娃虐渣忙》已经上传,欢迎大家踊跃跳坑,管杀管埋哈!叶小梵叉腰怒吼:“靠,老娘助人为乐,积德行善,为毛会穿越重生?”冥界主管一脸尴尬:“拘,拘错人了。”看女主在剑仙漫天飞,妖魔满地跑的异世界拥神器、训渣男、踩白莲、破奇案、收神兽当萌宠、钓妖神当老公,踏上嗑药成神的玄幻之旅。
  • 邪君霸爱,凤后倾城

    邪君霸爱,凤后倾城

    初遇时,是群莺乱飞的春。一道圣旨,一场谋划,她嫁与他为妻。洞房花烛,他邪魅一笑,道,“第一美人,名不虚传!”深宫幽幽,暗藏杀机,她陪他同舟共济,出生入死,最终换来的却是他与她人恩爱缠绵……容颜尽毁,腹中未成形的胎儿化成血水……千帆过尽,心若死灰,她决绝转身,从此只为复仇而活。再相遇,他是尊贵无比的一国之君,而她是红遍四方的青楼名伶艳绝天下。他惊愕的看向瑶池中的她,焦灼一问,“你究竟是谁?”她从他身边走过,他却将她反锁入怀,三千宠爱在于一身。是真心?还是场阴谋的开始?她出生低微,只因为与前皇后生的相似,破例被凌皇带入后宫,却让阅尽春色的凌国皇帝——凌逸风罢朝三日,宠幸不衰。"
  •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国的月亮

    天国的月亮

    那是初秋的一天上午,我正坐在《卫南晚报》记者部里,思考着今天该找什么新闻线索,以确保完成每月见报十五篇的采写任务,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我接听后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请问,这是《卫南晚报》吗?”“是的。”“请帮我找一下郁松记者吧。”“我就是,” 我闻听一愣,“请问您是哪位?”“啊,那太好啦,我写了一篇稿子,想送给你看看,请等我一会儿,我马上赶过去。”
  •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毛泽东同志是位伟人,他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汲取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从自己的不断思索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从中外博大的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勤思考、勤实践。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所以才会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着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 小山重叠星明灭

    小山重叠星明灭

    楚昭帝国皇城上空黑云翻滚,雷光闪电尖声咆哮着穿梭其中,远处颜色晦暗的星河在山峦上暗潮涌动;忽然一记惊雷炸起,两道明亮的星光划破布满浓云的天际。彼时,帝国宫殿和镇国将军府,先后响起了婴孩的啼哭声;他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而他们的故事,又将怎样成为天下津津乐道的传奇——尽情阅读鸿奂居士的原创作品——《小山重叠·星明灭》!
  • 蚀骨情深:霍少,咱约吧

    蚀骨情深:霍少,咱约吧

    顾好逑为躲避咸猪手,昏昏沉沉撞上了一大叔,好巧不巧的,顾好逑发现这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个沾亲带故的大姨夫——海城霍少!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