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400000001

第1章

如果将某人的心视作太阳,就注定要承受刺眼的疼,也一定会经历泪流。

但有太阳终究是件好事吧,能像夸父一样因为追逐而毁灭,听起来已够壮美。

1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人一般都怎样比喻孤独?你的脑中肯定出现过一潭死水,一株枯萎的盆栽,一条翻着白肚子漂在水面的金鱼……孤独好像理所应当地长着一张丑陋的脸,照镜子的时候让人极不情愿去面对。

孤独的状态是什么?通常是一个人待着,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事做,或者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我在小说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形象,比如在读村上春树的《1Q84》时,男女主人公经历着平行世界所带来的巨大的孤独感。有时候我们好像会觉得自己也是身处平行世界中的一个,另一个世界里有你想要的生活,你爱的人也住在那儿,一个你意识中永远无法与之产生交集的乌托邦,于是你感到无边的寂寞。

我认为寂寞是孤独的第一个表象。寂静得没有声音的住所和一个落寞的背影几乎是绝配。但我们有很多方法排遣这种感受。与朋友相约出门玩乐,或者让自己完全沉醉在一件事中,或许是你的爱好,或许是你的工作。但就算你是社交高手、工作狂,甚至是充满天分的艺术家,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你仍然觉得不自在,或者说你根本就是在通过种种活动逃避,逃避人很容易感到寂寞这个事实——那些消遣方式的效用都是十分短暂的。

作为人类,对事物周期性的热情消退后,会开始怀疑自己在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浮于表面,如果不依赖这些东西,有什么可以真正带来慰藉,填满自己?在生活像海绵一样渐渐有了洞孔时,空虚顺势产生了。它是孤独更高级的表象。人们会通过大吃大喝、疯狂购物来满足欲望,填补空虚的感觉,但快感非常短暂。然后人们会利用情感关系,利用性爱这种更具扩张性的欲望来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性是抵达天堂最快的途径,用性爱来填补空虚似乎是最合理不过的方式,但人类内心的空虚并不是大面积的,它是干涸的裂痕,是一些难以名状的瘙痒。这样的空虚是由微小的寂寞日积月累而成,肉欲带来的难以抗拒的诱惑,却像洪水猛兽般猛烈,会冲破内心的隘口,让空虚决堤。

尝试过的人最终都会知道这是对肉体和情感的透支。一时的放浪形骸难以填补长久的空虚。

我们在这些孤独的表象中,消耗着肉体和精神,慢慢把自己掏得更空。原因是什么?是惯性地排斥孤独感,把它想得太过消极,而不去认清它的实质。有谁没在体验着孤独呢?从小到大从始至终每天陪伴我们最多的就是孤独。存在即合理,上帝既然把这种情感根植在我们心中,那一定是一种慷慨的给予。

有没有吃过酒心黑巧克力?黑巧克力质感硬,味苦浓。当味蕾将这种味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时,或许难以产生愉悦的感觉。而有些人已经吃到了酒精,却大惊小怪地觉得难以忍受。其实无论在任何阶段放弃品尝,你都没有机会再去回味,个中滋味绝不仅仅是酸苦,而是绵长的香甜醇厚,让人心醉。就像孤独,被我们既定印象中的寂寞和空虚的外在味觉所包围。但透过它们你可以尝到孤独的回味。我们为情绪的表象而终日感到苦涩,不过是自己从未让心好好沉淀一回。

2

哪怕是擅长表演的人也会有人群恐惧症。

我原本以为这属于间歇性精神病的一种。

我从小就不害怕上台唱歌,也不怕当着大家的面诗朗诵。因为那些是我所擅长的事,加上天生表现欲强,随时想展示给他人看。其实我一直认为没有表现欲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人都想得到正面的注意,除非在某些需要展示自我的场合留下了被嘲笑的阴影。表现只是为了确定自己是否擅长某些事,或者表现的效果是否能活跃气氛。

但有一种情况与之矛盾。当你一个人走在街道上,或一个人去餐馆吃饭,看似稀松平常,但别不承认,那种感觉一定如坐针毡般煎熬。因为这个时候你好像没有理由表现一些自己的个性,你面对陌生人群无话可说,与世界暂时失去具体的连结。但你的表象依然要接受每个目光的评断,这时候,没有表演任务的表演者同样会害怕被注视,没有立场、赤裸地被注视。其实真相是你害怕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有着缺陷和苍白。这样看来,在合适的场合能充分展示自己,虽然令人有些紧张,倒是件踏实的事情。

矛盾存在于任何人身上。这种不安的矛盾会永远地存在。没有绝对的安心与不安。缺乏和拥有同时存在着,它们存在于一个共同体里,或许不在一个层面上。就像喜剧天才的人生往往孤独缺乏幽默,百万富翁也很有可能找不到朋友共进下午茶。

3

中学时代有段时间喜欢上Lisa Ono的歌。她的曲风几乎都是Bossa Nova,不仅清新,还带着善解人意的甜美,也有热情融入其中,是拉丁乐的一种。每每听到都可以洗涤糟糕的心情。所以朋友每次问到我最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最喜欢Bossa Nova。

突然某天,在某个咖啡馆听到小野丽莎弹着吉他唱歌时,再翻翻自己手机里存的歌,没有一首是她的。

我绝对没有贬低她的歌的意思。她的歌一如既往地清甜隽永,好听入耳。只是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那么喜欢了。

原来,曾经称得上最喜欢的东西,有一天会变得很陌生,需要别人的提醒才能记起来。

这种微妙的感觉让我很触动,怅然若失,但很轻、很淡。到现在偶尔还是会听Bossa Nova,但很难再将它列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甚至不会储存在日常可及的范围内。

时间终于把喜欢冲淡了。

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很容易没电,发现大家的都一样。

科技在大步往前跑,又在小地方偷懒。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了便携式电源这种聪明的发明。

我前后买了大概三四个,派上用场的零个。我甚至不知道它们现在在家里的哪个角落睡觉。

依然还是习惯于出门时,对着即将out of battery的手机一惊一乍、大呼小叫。然后向有便携式电源的朋友求救。

后来我认真总结了一番自己的这种情况。

第一次,我买了一个价格不菲的,黑色、很薄的,据说使用极其方便的某品牌电源。但后来觉得自己完全被欺骗了,因为它用起来让人头痛欲裂,我是轻度电子白痴,但它的难用程度至今让我觉得一般人也很难解决。

第二次,是一个白色的、小巧的圆形电源。我一共把它带出去过三次,一共三次忘记带连接的数据线。后来果断放弃没有再去理会。

第三次,至今我还不知道我买的那个电源具体的触感,因为它的包装壳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徒手打开,至少看上去就很艰难,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拆封。每次都告诉自己下次出门时一定拆开带上,但每次出门都匆忙得连瞥它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然后出门在外每次手机没电的时候,都会向朋友撒谎,抱怨便携式电源太容易坏了。把责任干干净净地推到便携式电源身上。

我无法忍受自己,直接揭开了谜底:懒惰、自我怀疑、胆怯、拖延、迁怒……这些统统来自我自己。便携式电源是无辜的!

这些毛病在我的体内像癌细胞一样扩散,我一度以为这些小事都不算毛病,但当它们渐渐反映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情上时,我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些毛病一旦牵扯到与别人有关的事情上,后果就变得严重起来。严重得让人后悔为什么不早点改掉这些毛病。

由总是不带便携式电源这样微小的事情,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觉得很幸运!就从最小的地方开始改吧,由浅入深,潜移默化,一定能根治性格的各种疑难杂症。

5

私家侦探和特工都很爱穿风衣。

在我的世界里,看电影留下的印象赋予风衣一种神秘与冷酷。

大翻领、长摆,利落又飘逸。

高中时,太过迷恋风衣。在秋天快来的时候(秋天是最适合穿风衣的季节),我攒了几百块钱,走街串巷也没买到心目中最中意的款式。秋天已过了,终于在快过年的时候,我买到了一件很诡异的淡紫色的,没错,是淡紫色的,风衣样式的棉衣。我满心欢喜地脱光了所有衣服,站在试衣间的镜子前面,只穿着它也依然显得臃肿。它始终是件棉衣,并且一点也不御寒。因为当时购买衣服的渠道太有限,我还是咬牙买下了这件风衣款式的棉衣。

我穿过两次,一次是走在学校的林荫大道上,幻想有清风拂面,风吹过来,下摆会飘起来。但一直没有风,根本没有。并且因为颜色真的很特殊,被议论了一路。第二次是穿着去烧烤店聚会,结束后沾满了油污,就再也没穿过。

我至今也没买到一件像样的真正适合我的风衣。

但我会一直喜欢它的,就像看到电影里的人,穿着风衣,走路带风。

就像喜欢自由那样。

6

我们这一生中可能会谈无数次的恋爱,也会对若干人产生感觉,荷尔蒙会根据不同时候、不同状态的需求而分泌。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的爱情是一种自身的需要,是干涸的心需要浇灌。而与这种需要不同的是,一定有这么一个形象,它来源于你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的神经元,是你对异性(或同性,根据性取向而定)的感知、印象以及美学概念综合作用后产生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你所认为的完美产物。它一定具有某些你痴迷狂恋的特征,比如鼻孔的形状要细长、头发柔软、身材高瘦等等。这些感觉都潜在而隐晦,会像深海里的鱼时不时冒出属于它的压力层,然后又潜回去。但大多数人都考证了,你所产生的意识来自于现实世界,所以你意识中形成的这么一个人,在世界上一定能找到对应的活体!你肯定以为你的想象是假的,只是理想主义,但当你看见了或遇到了这么一个人,你就会知道,原来有人与你潜意识中形成的人所对应。

多么令人兴奋和惊奇!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慨叹缘分。

有人恰好完全符合你心中的那个完美形象,是概率学里轻易就可以解释的。但这种情况下你和对方一般是陌生的,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认识你,认识你之后对方又愿不愿意了解你。

和梦中情人相爱,似乎是个难题。

爱神的箭并没有射穿你们。

我们自己被内心的力单方面地驱动,忽略了部分客观现实和别人当下的状态,在自己的世界里演绎得不亦乐乎。人和人的心之间,隔着人群万千,爱神的箭也不一定百发百中。你发现自己就算得以与梦中情人接触相识,也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你会尝到失望的滋味,感受到冷漠。这种冷漠所带来的痛感,会将你折磨得血流不止。你越试图靠近、得到,就越容易撕裂自己。原来,这时的爱神,手拿尖刀,划破了你的梦。

其实有些人,只能留在梦中。让他住在你的心里,作为一种寄托永恒地活下去,不带来伤害,才是最完美的选择。

7

我始终觉得恋人同居是件极荒谬的事,为了图口中海誓山盟的一时之快,双双作茧自缚。同居不同于婚姻关系,没有责任作为契约,随时可以戏剧化地破裂。相处五年、十年,感情最终因为一些小事毁于一旦的鲜活例子我见得不少。一纸婚约都可撕毁,更何况口头的誓言。以为同居会使关系更亲密,那就大错特错了。把恋爱与生活琐碎混淆,让对方看尽自己的丑态,只会加速厌倦取代爱慕。距离太近,爱也会变成一种负累,保留一些空间给彼此呼吸新鲜空气吧。各人有各人的世界,你不能变成他生命中的氧气。

8

生活变得太快,太容易让人感到疲惫。苹果公司的计划废止制让用户不停地换手机,各种社交软件更新换代应接不暇,于是人们为了配合时代的节奏,把自己的步伐也调快了太多。信息爆炸让大脑疲乏,我们用精神的负荷作为享受快捷的代价:人变得浮躁,人们的情谊也变得很轻。我还是会留恋信纸和明信片的纸香。能沉下心来写封信给朋友说说心底的话,对方一定会很惊喜。长期吃快餐,人会肥胖,内心对情感的需求若越来越快餐化,同样,我们的心也会变得臃肿。负荷很重,却缺乏密度。

同类推荐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 民风野趣幽然醉

    民风野趣幽然醉

    世间奥秘无穷,大到时空宇宙,小到跳蚤萤火虫,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种种奇妙。当这些对普通人来说深奥难懂的事物通过平易轻松的文字被描述出来,其妙处也是不言而喻的。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作品涉及自然韵语、万物生灵、奇妙世界、民间采风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学大师和学人以自己独到、深入的观察,细腻、精确的笔触,朴实、简炼的语言,勾勒出瑰丽多彩、千姿百态的世界。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三毛:梦里花落惜别离》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三毛,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梦 里花落惜别离》以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这名传奇女子48年的人生,和她留 下的泪水、温情、凄清交织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女配大佬翻身日记

    女配大佬翻身日记

    受尽背叛,突然穿书,但是没想到自己还是个女配!!女配也就算了,怎么身边的女配都是重生的?!那就一个人佛系修仙吧,可是原女主你为什么非要灭掉我不可?!一遭毁灵根,遭万人唾弃,女主你还不放过我?!不行不行,女配杠不过女主,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越想越气,就是天地都认你为女主,作为变数的女配今天我也得吊打你!仙途漫漫,女主难杠,让我娓娓道来,等等!女主的桃花你们跟着我干啥,我只是个女配啊....
  • 不想飞升

    不想飞升

    飞升太慢,师傅没面子,飞升太快,师傅也没面子啊!所以,我不想飞升。为了亲朋,只有站立于强者之巅,为了仇恨,只能破碎虚空强行飞升……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修真者的故事,主角最后的成就如何,且看无名慢慢道来……!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主题恢宏,内容丰富,语言自然明快,文笔淋漓酣畅,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巴恩,萨巴娜,大卫

    阿巴恩,萨巴娜,大卫

    《阿巴恩萨巴娜大卫》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施塔特的“犹太人的房子”里,萨巴娜和大卫奉命看守着一个将要被处决的犹太人。这是一部意象丰富、寓意深刻的小说,延续了杜拉斯梦呓般的写作风格,又在这梦境的迷思中反观真实的历史、政治,运用大量具有隐喻性的表现手法,将绝望的、荒凉的世界的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犹太人长期流亡的状态、危险的乌托邦主义等,都是本书所关注的重要主题,贯穿始终。
  • 女护士不断向前冲

    女护士不断向前冲

    鸿恩医院肿瘤外科护士金潇潇被杀后灵魂上天附身在一个由记忆细胞组成的僵尸(成天浩的前女友素真躯体)上,这些记忆细胞从已经去世的演艺界、形象师、舞蹈家、画家、歌唱家、钢琴家、心理医生、世界著名医院的顶级医护人员和在世界著名医院求医过的病友等脑部细胞提取,顶级的记忆细胞被天上提取培植,培植三年后细胞已复苏,金潇潇灵魂附身在复苏的培植体(成天浩的前女友素真躯体上)回鸿恩医院以殿云斗的身份生活。三年前,富家公子成天浩的女友素真出车祸意外身亡,却没有找到尸体。三年后,成天浩发现自己前女友出现在鸿恩医院肿瘤外科,却叫殿云斗,只是那耳朵的特征标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菊花胎记才让成天浩相信那是她的前女友素真,只是失忆而已。成天浩的暗恋青梅竹马富家千金于婷被杀人不眨眼的女子特技队俱乐部囚禁,特技队老四冬恋易容成于婷,目的移产,在易容于婷移产过程中却爱上成天浩。之后恶魔借易容身份变化莫测接近天浩。上天创造拥有异能的殿云斗一切都接受各方考验和天意安排。她说:“哪怕我只有一副骨架,也要风生肌、肌生脉,脉生气,气生神,因为一切痛苦都敌不过生的机会。”有虐有宠,一切皆有道理,这是一本重生女护士的积极人生故事。
  • 隐雪洞异能人

    隐雪洞异能人

    有那么一个终年积雪,寒冷无比的山洞,在那里大到能装下一个民族,里面住着异能人。这个山洞,它就是隐雪洞。
  • 韵石斋笔谈

    韵石斋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Trace of Vice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3)

    A Trace of Vice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3)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In A TRACE OF VICE (Book #3 in the Keri Locke mystery series), Keri Locke, Missing Persons Detective in the Homicide division of the LAPD, follows a fresh lead for her abducted daughter. It leads to a violent confrontation with The Collector—which, in turn, offers more clues that may, after all this time, reunite her with her daughter.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灾难性大地震。此次地震强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历史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在地震发生后,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灾区人民需要救援,需要医药、帐篷、食物等物资。于是,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上自己的爱心,这爱心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爱心催人奋进,支撑着灾区人民勇敢地面对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