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0500000010

第10章 人生舞台 角色定位(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道德问题凸显,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表现在:新的角色规范建设欠缺,即没有规范或规范不被认识;即便某些角色规范存在,人们在利益驱动下也不按照角色规范做事;角色规范清楚,人们尤其是获得优势社会角色的人,不仅不按照角色规范办事,而且还与社会规范要求背道而驰,即知法犯法。角色道德问题凸显的归因:其一,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过快,文化失调有关。其二,长期缺乏角色规范教育。其三,与角色规范建设和治理欠缺有关。

因此,社会转型中的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是基础。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教育,要认识角色规范,要明确角色责任,要通过教育内化角色道德。其次,是健全约束机制。制度是角色责任和道德建设的保障,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在任何时候制度的约束都是必要的,制度约束包括制度机制约束,社会舆论约束。最后,是提升角色扮演者的素质和人格。责任素质意识决定角色扮演程度,因而从根本上说,要强化角色的责任意识,提升角色的人格,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责任环境。

角色在社会生活中被关注的现实和角色道德问题突出的事实,以及角色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关注角色理论与实践的趋势,要充分认识角色凸显的根据和意义,加强角色理论研究和现实中的角色道德建设,提高角色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以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周光权,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检察院一分院副检察长(挂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已出版专著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等近10项奖励。

教授、人大代表、立法参与者、法律监督者四种角色集于一身,周光权的“累”是肯定的,但是他有自己的放松方式,周光权说:“我每天晚上6点到9点什么都不做,就陪4岁多的女儿玩。”这近三个小时是他每天的幸福时光。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教师这个角色,”周光权补充道,“因为这是我的本行。承担其他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这些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是互补的、相通的,只要时间安排好了,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A学者的视界:跳出刑法看刑法

B检察官的实践:挂职期间的改革与尝试

C立法参与者的反思:适当放缓刑法修改步伐

D代表的角色:提交议案顺应百姓呼声

第二节 大度诚信 集群朋

马克思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友在人际交往中是一个重大的伦理问题。在人生舞台上,朋友角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社会角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相互交往的效果,而且明显地影响着个体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影响着组织目标的完成和集体的发展与巩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迅速兴起,日常生活中的交际面不断扩展开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朋友的范围也更加的宽泛,出现了网友、室友、工友、同事等千奇百怪的关乎朋友之意的名词。所以正确认识朋友之意,明确朋友角色在交往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该如何交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所关心的。

朋友的起源与发展

朋友在现代汉语中一解为同学,即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易经·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诗经·大雅·抑》:“无言不仇,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后汉书·马援传》:“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对于“朋”字的来历按照许慎的解释,“朋”字是凤凰的“凤”字的异体字。在古象形文字——甲骨文里,朋字像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鸟,那两个“月”,其实就是两扇翅膀。在古汉语里,用“凤”字的这个异体字假借来作为“朋党”、“朋友”的“朋”字。字义上也有解释:“凤飞,群鸟从……故以为朋党字。”由此看来,“朋”,最初是成群结伙的意思,所以《山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朋飞,就是成群地飞,然后这个“朋”就演变为朋党的意思。

“朋”的原初含义还是一种货币,那也就意味着,“朋”还蕴涵着“货币”的性质。“朋”是人们通过对自我私欲的限制而和平地与他者建立的一种利益上同盟的等价交换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建立的前提在于,双方都有能力在通过对方实现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为对方的利益实现做出贡献。就此而言,“朋”所建立起来的友爱的人际关系又是有限度的,也就是说,它是以自我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的。反过来也可见,“朋”的脆弱性就在于,一旦共同利益解体,蕴涵着友爱态度的“朋”的人际关系就可能瓦解。

按照《说文解字》中所述,“友”字“从二又相交”,意思是说从字形来看,友字是由两个“又”字相交构成。组成友字的那两个“又”字,似兄弟二人,弟兄和睦相处称为“友”;这两个“又”字,也像是两只手,是一个人的左右手。

不过,这是两个人的两只手——友情和情义只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中,两只手象征的是心心相印的牵手,是一见如故的握手,是人生路上的携手,是承诺时的击掌拍手,是危难困顿时互相救助的“援之以手”,是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招手……而这些,正是古往今来我们对“友情”“友爱”“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朋友”这个词,在我们的汉语中早就有了。《易经》上就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说法。《论语》里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样的名言。但是,古人说的“朋友”和我们现在说的朋友不大一样。我们现在说的“朋友”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个概念,是指互相有交情的、互相友好的人。而在《易经》和《论语》那个时代,一般的名词是很少用两个字来表达的。“朋友”这两个字,是两个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革命同志”,而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这个“友”,就是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概念。也就是说,《易经》上和《论语》里说的“朋友”,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

《论语》对朋友有过归类:古有朋友,三益三损。友直、友谅、友多闻,为益;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为损。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明代学者苏竣进一步把朋友分成四类:“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谐”的境界。

对于朋友的分类,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古人曾把朋友大致分为四类:密友,畏友,知音,损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地提升,交通和通信设施的改革和进步,拓宽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交面,朋友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出现了网友一词,学生时代,共同居住的同学成为室友,同在一起干活的工地工人称为工友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人到物,皆可为友,好的朋友可以互勉互励,共同进步。朋友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

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好友是一盏灯,使你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好友是一团火,使你在严寒里感到温暖;好友是一盆兰,使你时时刻刻都能闻到那缕缕清心润肺的幽香。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朋友辅助仁义,朋友成就仁义。

朋友之道,应包括“知己”和“道义”这两个基本要素。交友之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如钟子期之于俞伯牙,知音难遇,相互欣赏;羊角哀之于左伯桃,患难与共,生报死义。管仲与鲍叔牙之交,不仅在他们共成大业,还在他们相互的理解,特别是鲍叔牙的宽厚、忍让。后来管仲大业成就,名传青史。他在回顾两人的交往时,曾有一番肺腑之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真正的朋友是道义相砥、事业相惜,能够在交往中对你的品德和社会认识有所提升,事业上能够帮助你排忧解难、渡过难关的人。如周文王得四友而得仁心善政继而得天下。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施以援手的人。真正的朋友,在信任中栽培友谊,在关心中呵护友谊,在理解中拥抱友谊,在竞争中升华友谊。

人生离不开朋友,但要得到真正的朋友实属不易。朋友之交需要一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度;同样也需要一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度。

交友之道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之大。一个好的朋友是我们十字路口的路标;一个坏的朋友会把我们推向万丈深渊。做事应该有尺度标准,交友也要有原则依据。

交友慎义气

崇德重义,义以为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这一文化价值观也体现在传统的交友之道中。在古代,“朋友”一词有两层意思:同道为朋,同志为友,道不同则难为朋,志不合则难为友。唯有志同道合的人们才能既有益于己又有益于社会,共同担负起国家、天下之大义。然而,后人在交友讲义气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所谓“哥们义气”。这种“哥们义气”不是出于公心,为了公利,而是为了个人的恩怨和私利的不义行为。在一些青年看来,友谊就得“够意思”,你今天给我一盒烟,明天我请你吃顿酒。你早晨帮我打了一个“冤家对头”,晚上我就替你“给仇人放血”。这种愚蠢而野蛮的所谓“哥们义气”,是和朋友的意义相悖的。

交友和诤济

朋友关系,道义为重。为了道义,朋友须“和”,同样,为了道义,朋友也须能“诤”,“和”必有“诤”,“诤”是为了更好地“和”。和诤相济,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交友须平等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这是大诗人李白在《赠友人》一诗中,对交友重知己、贫富不能移的风范的赞赏。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启示我们:交朋友要做到知音知己,首先要严格遵循平等的原则。人际交往中的平等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平等。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成员的职业分工不同,地位高低有别,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任何人不得蔑视或污辱他人的人格。

交友信为本

《中庸》说:“待人以诚,感人以德,交人以善,这是率性之谓道。”朋友交往以诚以真,相待以礼以敬,相处以平以淡,相勉以学以道。和朋友相处,彼此要讲究知心,讲究坦诚,讲究肝胆相照。双方以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感情交往,摈除利害关系,拥有手足般的义气情谊,能相知相惜,相互关爱,彼此扶助,就是真正的肝胆相照了。如战国时的隐士田光,为助燕太子丹刺秦王,举荐荆轲,更为守秘而刎颈,田光之忠诚,可谓肝胆相照。交友重在一个“信”字。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诚实守信原则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诚实就是以诚相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是获得真正友谊的前提。守信就是要讲究信用,在交往中只有守信用才能有信誉,才能有友谊和团结。只有言必信,信必果,才能将交往和友谊持续和深化。

交友增素养

见识广博或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会受到朋友的尊重与信赖。同样的,要结交有内涵的朋友,也要先充实自己的内涵;懂得随时吸取新知的人,智能容易开启,也会吸引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到身边来。刘禹锡之交往即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道风德香传千里”,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无人不喜欢,不论远近,大家都会争相来亲近。和他交往的人,也都会以他自勉,而得到提升,此即所谓“与善友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孙子兵法(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达尔文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经济法

    经济法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经济法》既系统全面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的介绍,做到简明扼要,阐释清晰,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论述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经济法》在内容上力求反映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和经济法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内容设计上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先介绍基本知识,再用知识拓展和知识链接的形式。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讲行剖析,结合同步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热门推荐
  •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具体来说,艺术文化类专业包括编导、戏文、文管三大类,具体又分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文艺基础知识、面试、影视评论,此外编导类专业还包括影视基础知识、电视纪录片评论等内容,戏文类专业还包括叙事散文写作、戏剧故事写作等内容,文管类专业还包括文化热点分析、文化产业常识等内容。
  • 菩萨藏修道众经抄

    菩萨藏修道众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祚天下

    汉祚天下

    时空逆转,万物归于洪荒。将星入世,五千年历史聚合,战国群雄、三国豪杰、隋唐英杰、日本战国……时空错乱的大千世界,不为人知的阴谋迷局,凶险与精彩并存,谁能铸鼎天下?
  •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恐怖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蛟川闻知录

    蛟川闻知录

    镇海,古称蛟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后梁开平三年闰八月(公元909年9月),吴越王钱镠在浙东甬江口两岸设置望海县至今,1100多年来,镇海人民在这片甬江三角洲秀丽富饶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 元灵大道

    元灵大道

    以身为元,以神为灵,以古往今来为道路,以八荒六合为经纬,披荆斩棘,死不旋踵,方可证道,可登天途。
  •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她是一代才女,在与王赓、徐志摩和翁瑞午的情爱纠葛中,在繁华奢靡歌舞升平的舞台上,她用生命进行着绝艳的演出。也许是上苍的眷顾,陆小曼不仅生得倾国倾城,还多才多艺。用现代的的眼光看陆小曼,她是一个极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而绝不是什么“祸水”。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她长于油画,还会弹钢琴,被胡适誉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由我而史 谁来书写小草的历史?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当事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应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书写者,这是新历史合作社自始坚持的理念。“历史嘉年华2013”以“我写我历史”为主题,从名人到普通人,纷纷登台分享“我的历史”。作为“历史嘉年华2013”及新历史合作社年度特刊,我们将看到的这一组文章中,有文学家之手笔,有治史者的反思,也有中学生的探寻,但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不再将自己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掩藏于宏大的叙事之下,而是作为“一个高贵的人”,记录自己的生命轨迹。
  • 桃花乱:蛇后眉芊芊

    桃花乱:蛇后眉芊芊

    这个没良心的又来娶她了,他烦不烦啊!第一次娶错了美人姐姐,第二次她的家因为他被烧掉了,这第三次了!希望这次别出什么错误……一个是神仙风度的王爷,一个是妖媚倾城的太子,她为了谁,从没人要的肥女蜕变成绝色是美人?又与谁最终相守?
  • 奇妙故事

    奇妙故事

    世界奇妙故事的荟萃,有的让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泪流满面,更让你体味人生百态,快来到奇妙的故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