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2500000008

第8章 沙漠中的植食哺乳动物(2)

小贴士

弓角羚羊在抵御敌人时,会先低下头,将尖角指向对方。然后弓角羚羊会不停地挥动长角,鼻孔还会不断地喷气呢!

半沙漠地区是弓角羚羊的主要栖息地,弓角羚羊夏季大多居于空旷的荒漠地带,晚秋至冬季则一般在盐沼半荒漠地带居住。弓角羚羊几乎一生都不喝水,它的身体所需的水分一般都从植物中获取。

弓角羚羊是群居性动物,它们多以5~20只为一群移动,由年长的公羚羊领队。

弓角羚羊在干旱季节为寻找新的草场而结大群进行长距离迁移。以草类和灌木嫩枝为食,如有足够的青草则不饮水。每年5月发隋交配,孕期6个月,通常在11~12月产仔,每胎1仔。鬣狗、兀鹰等为其天敌。由于人类长期大量猎捕,弓角羚羊现在已很稀少,柄息于南非的几个国家公园及其附近地区。由于易于饲养,成为动物园中有名的观赏动物。

荒漠上的精灵——高鼻羚羊

高鼻羚羊又叫大鼻羚羊、赛加羚羊。高鼻羚羊夏天毛短,呈淡棕黄色,由颈部沿着脊柱到尾基有一条深褐色的背中线,腹部白色;冬天毛长而密,全身几乎都是白色或污白色。高鼻羚羊雄兽的颊部、喉部和胸前都长着长毛,好似胡须一般。雌兽在头骨上有2个小突起。雄兽也有细长的角,但没有藏羚羊的角长,长度在26~37厘米之间,最长的记录为37.4厘米,粗13-3厘米。角基本直竖,角尖稍向前弯,略呈钩状,上面有11~13个棱状环节。角呈琥珀色的半透明状,向阳光透视,角尖内有血丝和血斑样影,基部稍呈青灰色,圆形,有骨塞,名叫“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1/3。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的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角内没有骨塞的部分,中心有一条扁扁的角形小孔,直通近尖端,俗称为“通天眼”,并且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高鼻羚羊头大而粗,脸部较长,眼大,眼眶突出,耳短,呈圆形。鼻子非常特殊,鼻端大,鼻中间有槽,鼻腔呈肿胀状鼓起,比藏羚羊鼻子膨胀的程度要大得多,有很多褶皱,而且整个鼻子延长,稍似象鼻那样形成管状下垂,鼻腔中的鼻毛很多,两个鼻孔就朝下开在管的下端,口也向下,这样可以起到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还能防止风沙进人,适于在荒漠地带的缺氧环境中生活。此外,高鼻羚羊还有一种特殊的肌肉,可以使鼻子灵活地转动,采食的时候将鼻子向一侧弯曲。尾巴特别短,四肢较细,但强健有力,不过在站立或行走时的姿态比较特殊,头部低垂,颈向前伸,好似弯腰的样子。

高鼻羚羊一般在草原、灌丛和荒漠地区栖息。高鼻羚羊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的各种草类以及灌木等植物,它可以较长时间不饮水,只有在极其干旱的情况下,才结群去找寻水源。

高鼻羚羊是群居性动物,一般20~30只左右结成小群活动。高鼻羚羊有季节性南北迁移现象。

小贴士

高鼻羚羊十分善于奔跑,即使是刚出生5~6天的幼体,奔跑的时速也可达30~35千米。另外,高鼻羚羊的嗅觉、视觉均非常灵敏,既可用嗅觉察知天气的变化,又可靠视觉看到1千米以外的敌害。

狼是高鼻羚羊的主要天敌,狼十分擅于捕食交配期后身体虚弱的雄性高鼻羚羊和怀孕的雌性高鼻羚羊以及高鼻羚羊的幼仔等。尤其是在冬季大雪过后或冰冻时期,由于高鼻羚羊的体重较大且蹄子狭小,容易陷入冰雪之中,而体重较轻的狼却可以凭借宽阔多毛的脚掌在雪地上奔跑,所以往往能够轻易得手。

高鼻羚羊一般在秋季发情交配,雄性高鼻羚羊通常与5~15只雌性高鼻羚羊结成“一夫多妻”的繁殖群。在繁殖期间,如果其他雄性高鼻羚羊侵入其领域,便会发生残酷的逐偶格斗,甚至造成死亡。雌性高鼻羚羊的怀孕期大约为139~152天,每胎产1~2仔,有时也会产3仔。幼仔初生时约为3.5千克左右,哺乳期约为2个月,1~2岁时性成熟。高鼻羚羊的寿命一般为10~12年。

高鼻羚羊浑身是宝,因此造成了人们长期对高鼻羚羊无情的猎杀,致使高鼻羚羊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大大减少,到20世纪初期,全世界只有1000只左右高鼻羚羊尚存。后来,在各国的大力保护下,高鼻羚羊得以休养生息,其数量上升到20万只左右。

在我国,高鼻羚羊虽然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但从20世纪40年代起,我国就没有再发现过高鼻羚羊的任何踪迹,在最近几年的调查中也没有找到它们。

奔跑之王——叉角羚

叉角羚是叉角羚科中唯一生存在北美洲的动物,也叫北美羚羊。叉角羚的上体呈红褐色,腹部呈白色,鬃毛呈黑褐色。喉部有两条白带,臀部有一大块白色圆圈。臀部的白色体毛可以竖起,像发出白色的警告信号,人站在3~4千米之外也能看得见。雄性和雌性的叉角羚头上都有角,分成两个叉,长的向后弯,短的向前伸。叉角羚因其角的中部有一向前伸的分枝而得名。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但角的外鞘每年更换,角外鞘在每年的繁殖季节后脱落,脱落前在老鞘的下面长出新鞘。

叉角羚生活在宽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主要以草和树木为食。叉角羚可以长时间不饮水,因此可以很好地适应沙漠环境。叉角羚特别善于奔跑,它的奔跑速度仅次于猎豹,不过,叉角羚的耐力远强于猎豹。叉角羚奔跑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95千米,并且耐力惊人,能以72千米的时速维持奔跑达11千米之久。科学家经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叉角羚惊人的奔跑能力跟已经灭绝的北美猎豹有关,叉角羚杰出的奔跑能力是在北美猎豹的捕食压力下进化而来的。

叉角羚的眼睛是北美有蹄动物中最大的,其生长位置相比其他食草动物更靠外靠上,这使它拥有更广的视野,更容易发现靠近的天敌。而且视觉特别发达,能达到相当于人用八倍双筒望远镜看远处的效果。但近视能力差,10米开外的人如果不动的话,叉角羚将很难察觉到人的存在。

叉角羚是一种天生好奇的动物,喜欢靠近一些没有明显威胁特征的新东西。猎人常常利用这一点,静坐在一处挥动白手帕,来引诱隐藏的叉角羚现身。传说中,生活在北美洲的叉角羚就对第一批殖民者感到非常好奇,这些殖民者躺在地上,向空中踢自己的腿或者摇动一块红色的手帕,便可以把叉角羚吸引到身边来。

为了避免敌害发现,叉角羚的幼羊适应长时间静卧的能力也是惊人的。在北美西部的3~4月份湿冷的天气中,静卧的幼羊只能通过产生大量的体热来维持体温。此外,不到最后一刻,静卧的幼羊在危险逼近时仍然能维持静止的状态。曾有人在北美野牛和叉角羚共存的草原上发现有些幼羊的脚被路过的野牛蹄子踩断成两截。很显然,野牛蹄子踏下来的时候幼羊还是坚持静止状态。

叉角羚在6000年来一直沿着固定的线路进行迁徙。叉角羚大迁徙全程125千米,是世界上迁移路程最长的陆上哺乳动物之一。但是由于人类制造的诸多障碍——栅栏、公路、天然气田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叉角羚的迁移之旅面临艰难险阻。比如无法跳过人类建造的栅栏,它们被迫从中间慢慢穿过或者从带刺的铁丝下面小心翼翼地钻过去,如果越不过的话,它们就要选择后退,放弃已经有着6000年历史的年度大迁徙。

最有特色的角——旋角羚

旋角羚主要分布在冈比亚、阿尔及利亚并向东延伸至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定角羚身体笨重,奔跑速度较慢,容易被当地居民捕杀,是一种处于极度濒苞的珍稀动物,不过全球有不少驯养于牧场中的旋角羚。旋角羚是偶蹄目牛斗旋角羚属的唯一品种。

旋角羚的体型较大,其体长约为1.5~1.7米,肩高约为0.9~1.1米,体重约120千克。旋角羚的脖子很短,肩比臀部略高;旋角羚的四肢较粗,蹄宽大,这有利于它在沙漠中行走;旋角羚的尾巴又圆又细,长约25~35厘米,端有长毛。冬季,旋角羚的毛呈灰褐色,长而粗糙;夏季,旋角羚的毛呈沙黄色。此外,旋角羚的头部前额有较大片的黑色簇毛。旋角羚的眼睛较小,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的旋角羚都有角,雄性角长可达120厘米,雌性可达80厘米。旋角羚的角较细,分别向后外侧再向上弯曲,并略呈扁的螺旋形扭曲,其名称即由此而来。

同类推荐
  • 宇宙暴露的秘密(探索发现漫游记)

    宇宙暴露的秘密(探索发现漫游记)

    《宇宙暴露的秘密》本书为您讲述宇宙中存在的各种秘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兵器科技解密(科学知识游览车)

    兵器科技解密(科学知识游览车)

    《兵器科技解密》本书为您讲述各种兵器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既是一部旅游地学佳作,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科普读物。作者吴胜明对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欣赏,以一个资深的地学专家和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普通行者的双重身份,以科学和人文的视角、至情至性的表达方式,更像一个智慧的导师,带领读者一边走,一边欣赏,在领略美丽的外在景观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这一过程的内在美,富有感染力。
  • 奇妙的鱼类世界

    奇妙的鱼类世界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栖居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水生环境中。无论是在湖泊、河流这些淡水环境中,还是在大海、大洋这些咸水环境中,都可以看到它们悠游自在的身影。
  •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探索世界:寻访历史宝藏

    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帝国:这里的人民相貌普遍十分俊美,他们不需要劳作就可以过上惬意富足的生活,甚至那个时期还出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美人鱼”“机器人”……然而,就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的某一天,这个近乎完美的帝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热门推荐
  • 相公,我要休了你

    相公,我要休了你

    哇呜,她是怎么了?怎么一下子蹦到了古代啊,什么?还是人家的下堂妇!!!不要不要啦~~~人家可是21世纪新新...新女性耶!啥?这个就是他那传说中的英俊多金却又冷酷无情的王爷老公,这个这个,怎么还有人连自己老婆都不认识啊?哇塞,太酷了吧...不过那啥好在咱也不是一般人,不妨试试俺们现代女人的驭夫术。什么,不行?那、那干脆休了,反正古代帅哥多了去了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

    《郁达夫谈旅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游记散文集。郁达夫在创作了诸多在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小说、散文作品之外,还留下了大量的游记性文字,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祖国南北的山水、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在本书中也能看到相应的文字。这些游记作品中许多也早已成为了名作,比如《感伤的行旅》《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也都收录在《郁达夫谈旅行》一书中。郁达夫式的优雅与感伤,在这些游记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幼学琼林

    《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经典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它主要主张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启蒙教育。本书作者认为当时民间流传的一些儿歌,对品德修养无益。于是他编写新儿歌代替旧儿歌,即《小儿语》。《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同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在清朝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做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琼林》。民国时的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它进行了增补。这两本书对引导孩子们阅读,对领略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 走进电学世界(物理知识知道点)

    走进电学世界(物理知识知道点)

    《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电学世界》是一本介绍各种电学现象和电学知识的科普书籍,书中用语浅显易懂,内容上突出了趣味性和科普性,图文并茂,更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朋友爱上电学科学,进入电学世界,研究和发现新的科学知识。
  • 混沌的店

    混沌的店

    “把证据毁掉吧!”“让他复活吧!”“我要变成最美的!”“帮我拿到玉镯!”他混沌本是一个为了乐趣而给他人实现愿望、扰乱人世的混天魔王,却因碰见了深情的陈青而完全沦陷。 直到有一天有人对他说:“算我跟你许的愿,杀了陈青!”——手起刀落…… “我…是不是……你杀的第一个人?”……“我好开心……”……伊燃这才完全明白自己的感情。 他从梦中惊醒,看着身边的人坐着看着他,舒了一口气。“怎了?”伊燃摇了摇头:“我实现了这么多愿望,我也有个愿望想要实现——”“一直陪在我身边。”……“好。”
  • 风尘

    风尘

    没课的时候,雪芹老往山上跑。她跑时,头也不回,身后目光如织。雪芹是个小学老师。学校趴在山脚,两排房子,红砖黑瓦。校长五十多,姓陶,长得也似陶,黑又糙,猛一看还以为一把紫砂壶成了精。陶校长此刻也打量着雪芹。看到她的两瓣屁股甩出漂亮的弧线,陶校长狠咽了几回口水,头昏眼花了,就骂小苏。小苏是雪芹的男友,公办教师。小苏此刻正凝视着女友的背影,名正言顺的,招谁惹谁了?陶校长斥道:小苏!你个没用的东西!你就不怕她跑出毛病来?她只是个代课的,老这样莫名其妙的,下学期我开了她!小苏一听慌了神,拔腿就追。
  • 砚史

    砚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号甜妻:影帝宠入骨

    1号甜妻:影帝宠入骨

    她,家里的小公主,却只钟情于他;他,国际影帝,L国金融主宰,人前花花公子,直到遇见了她,她是他最美丽的遇见与救赎。遇到他之前,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遇到他之后,她的世界都是他。遇到她之前,他性情冷淡,手段果决,不知情为何物;遇到她之后,他拼尽全力去宠她。经年后,节目主持人问楚风御:“请楚先生用一句话来形容你与楚太太的爱情。”楚风御:“她予我爱与温暖,我回她爱与守护。”本以为是日久生情,殊不知一见就已钟情。她用她的真诚之心打动他,他用他的余生来守护她。【男女主身心干净,甜宠,结局1V1】
  • 气象百变魔图(探索发现漫游记)

    气象百变魔图(探索发现漫游记)

    《气象百变魔图》本书为您讲述关于气象的各种秘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