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700000002

第2章 赫哲族概况(1)

第一节族称族源

一、族称

1.民族自称

赫哲族自古以来,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人从这里走向全国,但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而全国赫哲族人口最密集的还是在同江市的街津口、八岔和四排三个民族乡。由于人口分布较广,居住地区不同,历来赫哲族内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因而,民族内部也就产生了自称。散居在松花江沿岸、富锦县大屯上下自称“那贝”,而富锦县嘎尔当至勤得利村之间自称“那乃”;从八岔村以下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人则自称“那尼傲”。“那”在汉语中译为“本地”之意,也就是“当地”的意思,“乃”、“贝”和“尼傲”在汉语中都被译为“人”之意。这就是赫哲族内部广泛习惯的自称,如果对外族交往,一般都统称本民族为“赫真”或“赫哲”。

赫哲族的内部因其来源不同和居住的方位不同,相互之间也有不同的自称。乌苏里江和八岔以下地区的赫哲人自称“赫真”或是“赫吉斯勒”(也就是‘赫真们’之意)和“赫吉勒”,汉语译为“东方”,“下游”。在赫哲族中都视为同一词汇,即“赫吉斯勒”为“东方的人们”或者是“下游的人们”。“赫真”一词在赫哲内部中还有其自称。居住在上游“赫真”人称下游“赫真”人为“黑吉勒比乃”,意为下游的人们。而居住在下游的“赫真”人称居住在上游“赫真”人为“苏力雅勒比乃”,即“上游的人们”。

(1)在赫哲族中,姓“齐”的被称做“奇楞哈拉”。在抚远县的勤得利农场沿江而下的人称上游的人们为“奇楞斯勒”,也就是说“姓齐的人”。称谓也会因社会的变革而失去作用,“奇楞哈拉”的人最先在抚远县的勤得利农场沿江上游定居下来,这样,居住在下游的人们就称之为“奇楞斯勒”,再后来,“奇楞斯勒”逐渐被简称为“奇楞”。由此,“奇楞”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此地区赫哲人的代称。

在历史文献记载的清王朝资料中,鄂伦春族人称做“奇勒”“齐凌”“奇勒尔”,在满族的历史中,统称松花江沿岸的赫哲人和鄂伦春人为“乞嫩”。从而“奇楞”这个称谓由此变音而来。

(2)如今统称的“赫哲”是在“赫真”的基础上变音而来。由于以往赫哲人对“赫真”的同语异写,产生了同音的“黑斤”、“黑津”、“黑哲”“赫斤”、“赫金”等“赫真”的同音词汇。“赫真”是赫哲语“下游”和“东方”之意,赫哲语“赫哲勒”译为汉语的“东”,“赫真”人即居住在“下游”和“东方”的人们。因此,“赫真”这一称呼是不同地方的谓称名词而转变成一部分人称呼另一部分人的专用名称,又渐渐演变成统一名称了。“赫哲”是出自“窝集”或“渥集”一语的语音变化。“赫哲”的称谓始之伯力以的地区的原居民,该名称在二十世纪上半年时,还没有在赫哲人中流传,而只有“赫真”和“奇楞”的称谓。因此,“赫哲”之称在公元一六六三年五月一日于清朝“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所见。在《皇清职贡图》中绘画与记载中又见“赫哲”一词族称。“赫哲”一词广为流传前是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更为常见。此后,在广大赫哲人中广为流传。

2.民族他称

旧社会的统治阶级对赫哲族有诬蔑歧视之意,称赫哲族为“鞑子”、“鱼皮鞑子”、“狍皮鞑子”或“鹿皮鞑子”,这些强加于赫哲人的他称是统治阶级歧视赫哲人吃鱼、兽,又穿其皮的习俗而产生的。赫哲人一般居住在松花江下游,而,在上游的汉族人称其为“下江人”,也难逃歧视之意。

二、族源

1.赫哲族先世

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平原上,自古以来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有文字记载的“稷慎”和“肃慎”是先秦时的称谓,而“挹娄”是汉魏时的称谓。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为七部统称,位于最北方的“黑水部”,其组成的部分之一是赫哲的远祖。

赫哲族的称谓变迁在隋唐时就已改称“靺鞨”。其实“靺鞨”有七大部,但主要分成两大部,一个是栗末部,另一个是黑水部,居住在今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的地方,也就是说从古至今赫哲族聚居地是同江以下地区。

黑龙江沿岸赫哲人是指松花江与黑龙江汇流后的黑龙江。这里是赫哲人自古以来居住的地方,由此,这里被称为处于最东北方的“黑水部”。赫哲族先世是黑水部内主要成员之一,因此,从地域上对赫哲人的考察判断,隋唐时的黑水“靺鞨”应为赫哲人的远祖。

史称“五国部”是辽朝建立后,黑水“靺鞨”之区谓称“五国部”(奥里迷国,剖阿里国,盆奴里国,越里笃国,越里吉国,均为古赫哲族聚居区域)。满族先世与赫哲族先世毗邻而居或交错杂居,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连东海。因而“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兀的改”或称“兀的哥”人,即其后的赫哲族前身。

追溯至明朝,当时的女真分为三部:建州者为建州女真,海西者是海西女真,最东最远的为“野人”女真。赫哲族先世为“野人”女真的一部分。

“野人”女真分为东海二部,时为清朝初期,即瓦尔喀部和呼尔哈部。其方位是,自长白山东北至汝生下数百里,沿今牡丹江及同江三江口下游处南岸居住者,统称虎里喀部;从图们江源,达图们江口,自乌苏里江源,抵乌苏里江口呗沿此两岸居者,统称瓦尔喀部。二部皆为东海窝集地。

据史书上记载,“渥集”或“窝集”的称谓,是古时的部落产生。“勿吉”即“靺鞨”,“周”为“肃慎”,“汉”为“挹娄”,又为“沃沮”。晋书复称“肃慎”(盖辽水东北大小森林土人呼为窝集,亦曰乌稽,一作渥集),在人马行路艰难的崇山峻岭,河流密布,人迹罕至的辽阔地方称为“窝集”。

2.族源

关于赫哲族的族源,在赫哲民间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即在很早以前,在黑龙江省的黑河上游一带,有一个部落民族以渔猎为生,这就是赫哲族祖先。后来,赫哲族祖先不知何故在黑河上游无法继续生存了,就集体登上一个个大木扎筏,沿黑河顺流而下,一路看到哪个地方风水好就停在哪个地方住一段时间,边走边停,住在哪里就吃在哪里,没有明确的目标,成了一个半游牧民族。有留在江两岸的,有山则狩猎,无山则捕鱼,留下来有的就成了奥洛楚人(鄂伦春人)。在当时赫哲人数量很多,每年都有向下游集体带家漂流迁移,走在前面的人为给后走的人指示方向就设下路标,人们在黑河与松花江的交汇点(今同江市三江口处)扎了一个草把示意沿江向下,而稍后草把箭头却被风刮转了方向指向了松花江上游(原箭头指向下游),这样,后到的人看到草把箭头后误以为前面的人向上游逆水而去,就掉转筏头溯江而上,可他们却始终没有赶上前面的人,而只好在松花江两岸居住下来,也就是现在的佳木斯市至同江市一带的松花江沿岸。至今,那时赫哲人居住过的村庄仍保留着,如图斯屯、大屯、下吉利、蒙古力、苏苏屯等。

与上述流传的说法如出一辙的是其先祖在贝加尔湖,而先祖们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从贝加尔湖迁移至黑河,从黑河顺流而下,分散到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这些赫哲先世分别为奇楞或奇勒尔氏族和撒玛吉尔(又名赛马尔)族,他们都是在金朝建立前的通古斯部落。同是黑龙江下游的四大民族之一,他们曾经都是古代居住在贝加尔湖或堪察加以北的以渔猎为生的土着民族。据清代文献记载:奇勒尔、赛马尔姓之郎阿等三屯,初来归顺,进貂皮,赏如例。奇勒尔(后称涅吉达尔)后又纳入亨滚河地区,成为清朝谝户的庶民。

如今生息繁衍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赫哲人都源于古代肃慎系族。源于“西达张广才岭、南至北朝鲜东海岸、东至日本海沿岸、北至牡丹江流域和兴凯湖畔”的广大地区。

(1)撒玛吉尔族是布列亚河、库尔河和乌尔密河的这个地区民族的代表,他们从格林河流域而来。撒玛吉尔族十七、十八世纪散居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和格林河畔。此后,这个民族一部分迁居到黑龙江下游逐渐和赫哲族融合成为赫哲族的一部分。从撒玛吉尔族还分支演变成了鄂伦春、满、鄂温克族。

(2)另有涂墨拉勒氏族,原居于亨滚河。该民族有六个分支,其族源来自外贝加尔地区的通古斯人和古乌德盖人。其民族部落因逃避瘟疫,溯黑龙江而上,在格林河口南下黑龙江沿岸居住而来。

其民族名称最早见于清代文献,清代档案记载,涂墨拉勒民族于顺治年间居住于伯力下的黑龙江沿岸,是清朝政府的贡民。

(3)根据清朝档案记载,顺治年间,毕日达奇族祖居在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迤下的黑龙江沿岸,约二百人家,八百余人。这些都是毕日达奇又称毕尔达、毕拉达克、毕拉抗卡、毕拉氏族,族系来源复杂是支多人众的民族,为黑龙江下游四大民族之最。这些民族都是清政府的贡民。汉写“毕”姓源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居住于松花江下游,“毕日达奇哈拉”、“毕拉抗卡哈拉”、“毕拉达克哈拉”等,这些名词是指住在河边的本氏族的人们。

(4)不难看出,始居于乌苏里江口附近、黑龙江畔的一些村庄中的一部分乌扎拉民族顺江下移,分居在哈巴罗夫斯科(伯力)临下的赫哲喀喇部内。还有一种说法是赫哲族与松花江下游的民族统称为“七姓野人”。曾在历史上记载,乌扎拉族(七姓野人)由七个起源于松花江的土着民族在战乱中分支组成。“吴丁克哈拉”发源于吴丁克河与吴勒敏河,这是一支较古老的民族,支系也很庞大。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后的下游,赫哲族集居的街津口村下八岔迄今仍有扎拉氏族,乌苏里江流域四排村也有此氏族聚居。乌扎拉氏族,汉写‘吴’姓。

(5)孙木恩氏族又称舒穆鲁、舒穆禄,是“独角龙”之意,这是由图腾崇拜而得名。孙木恩隶属库尔喀部,散居未舍里、呼尔哈、珲春及黑龙江下游等地,天聪年间归顺清朝,编入八族,为满族氏族之一,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一六九二年)四月的档案就有记载。

十七世纪末,孙木恩氏族在松花江下游居住,后移至黑龙江下游以渔猎为生,是最先构成赫哲族基本民族的最原始的赫哲祖先。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居于松花江和黑龙江汇流下游的街津口村就还保留这个民族的原始居民,解放后,为了简化姓氏归仿应汉姓,便取始氏的第一字做了姓氏,即现在的“舒”和“孙”姓。

十八世纪末,赫哲族孙木恩氏族从松花江下游向黑龙江下游迁移一路沿江定居,其中有一位赫哲人名叫孙木恩。明远的“撮撮”在黑龙江下游站在木筏上顺流漂流,当他漂至松花江与黑龙江在混同江(今同江市)汇合后迤下四十五公里处,看到江岸一处风水绝妙之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这里(今街津口)的第一户人家,这里就是今日的全国十大着名乡村之一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近代,赫哲族主要聚居在中国第三大河流黑龙江下游南北两岸,渔猎兴盛舟橇之利,使两岸赫哲居民安居乐业,过着充满着理想的渔猎民族生活。但清朝时期的腐朽,沙俄入侵的步步紧逼,使昏聩的黑龙江将军奕山,未请示清朝政府允许,于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盛丰八年四月十六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这个条约中,沙俄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使中国赫哲族被界江黑龙江一分为二,黑龙江像一柄利剑把赫哲族斩为两半,一半是南岸我国境内的赫哲族,一半北岸是俄国境内的那乃族(赫哲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

第二节人口状况

一、人口分布分散及减少情况

赫哲族人口分布散居地域很广,随着历史时空的推移,人口居住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从近代开始,赫哲族人口主要聚居在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这样,自然与汉族、鄂伦春族、满族、朝鲜族混居,由于赫哲人口流动迁移频繁,每个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变化较大。西伯利亚人口据公元一八五六年至一八五七年赫哲族的人口数在西伯利亚人口统计表上显示为五千零十六人。此后至一九一一年已隔近半个世纪,散居在混同江南岸和松花江两岸的赫哲族大致为一千一百多人,乌苏里江两岸者为三百八十多人,合计一千五百多人,陡减到三千三百人左右。在公元一九三四年凌纯声初写《松花江下游的赫哲人》调查时,发现松花江与混同江(今同江市)南岸的赫哲族人口有七百六十余人,乌苏里江两岸约有四百二十人,共计一千二百二十多人。在不到二十年,赫哲族人口就又减少四百人。更为凄惨的是,公元一九四五年秋至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人仅剩三百余人,濒临灭绝的边缘。

据调查,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的赫哲族老人虽然不能提供赫哲族那时准确的数据,但也能从大致上描述出三江流域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赫哲族人口的分布情况:

拉哈苏苏屯:约十几户赫哲族;

图斯克屯:大约赫哲人口二十多户;

尼尔博屯:约有三十几户赫哲族;

古布扎拉屯:大约有二十户赫哲族;

下吉利屯:大约有十几户赫哲人;

蒙古力屯:大约十几户赫哲族;

苏苏屯:有八十户赫哲人;

万里霍通:约有十几户赫哲族;

霍通吉林:赫哲族有三十多户;

大屯:有五十多户赫哲人;

卡库玛:约有三十多户赫哲人;

嘎尔当:有六十多户赫哲人;

齐齐喀:四五户赫哲人;

以上村屯都有其他民族居住,如汉、满、朝鲜等族。

同类推荐
  •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杀杀杀!无尽的杀戮,是明末的主题这里是,杀百人为雄,杀万人为人雄,杀百万人为雄中雄的时代。血腥的战场,无尽的杀戮,不择手段的战争,能够陪伴你一直走下去的人,只有生死兄弟!提枪跃马,逐鹿中原,引百万大军,一定乾坤。1641年,将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晋北重工,工程师,将明末历史这架狂飙的马车,引向了另一个未知岔道。历史的改变,是吉是凶,是祸是福,没有人知道。华夏历史数千年,王朝兴衰,帝王更替,战争从未停止,只有这里的百姓,和奔腾的黄河水,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记忆着这里发生这一切。
  •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这本《百家争鸣》由金开诚主编,陈长文编著: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本书作者德龄公主是大清驻法大使的女儿,后被慈禧选作贴身女官。德龄公主以一个接受过西方自由平等教育的“普通人”的角度,以大量篇幅描述了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妆扮、兴趣爱好、性情品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书中还记录了给太后画像、太后过寿、皇帝过生日、祭奠咸丰、过中秋节、过年等一系列事件。其中许多内容和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印证,对于研究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极具历史价值。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
  •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

    “三藩”是清初耿仲明(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三位异姓藩王的总称。三藩问题是清史、满族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涉及满族与汉族、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藩之乱》将历史活生生的重现在读者面前,对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性质问题、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政策问题以及有关人物的历史评价问题。
热门推荐
  • 主持人社交技巧

    主持人社交技巧

    本书阐述正是这套“秘不示人”的交际技巧,本书作者通过主持人有意、无意的“泄露天机”,进行归纳整理,首次将他们的秘诀献给广大公众——这就是“加减交际术”。
  • 洪荒之逆命

    洪荒之逆命

    非铜非铁亦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四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洪荒世界成为三清之一通天教主,看他如何逆转乾坤,逆天改命!
  • 爱过知情浓

    爱过知情浓

    大婚当天,她成为全城笑话!谩骂、侮辱、唾骂不绝于耳,她终于成为豪门最贱的女人。她恨他,想要报复他,却在知晓真相以后恨自己,想要惩罚自己!抱着赎罪的心,她经营着她的婚姻,直到……那个本该死去的正牌未婚夫醒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傩面

    傩面

    蛊镇中八十多岁的王昌林是镇子上最后一位蛊师,他用古老的秘术将毒虫、毒草制成蛊,医治和守护着镇上仅剩的老人和孩子。他的“幺公”细崽脸上的红斑竟与镇子的地图神秘重合,为了离开乡村,细崽盼望着红斑消失,而红斑真的消失后,细崽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傩村中最后一个傩面师生命最后的时光也是傩面技艺最后留存的时光。秦安顺作为雕刻傩戏面具的传人和傩村的引路灵童,在今人与先祖、生者与逝者之间搭建了一座灵魂往复的桥梁。
  • 凤主魅天下

    凤主魅天下

    风云变幻的金龙王朝,虎视眈眈的月国,还有频频来犯的北方蛮族,蠢蠢欲动的西域雪山,这大陆将会带来什么样的风云,会带来多少未知的变化?潜藏在暗处的黑影正一点点的做着什么?颜玉的到来是巧合?是人为?看颜玉如何从一个小小的玉雕师傅,成长为拥有异能的鳳主,看她如何在古代兴起玉雕大赛,如何从现代拿来先进的工具,成为一代玉雕王。看她如何在这浑水中摸鱼,如何历经劫难,找到倾心相付男子,相守一生。轩辕钰:“小玉儿,最后一个处男了,还等什么?上!”颜玉眼皮一番,双眼一瞪:“谁知道啊,你说这处女还有守宫砂可看,不知道这处男……”轩辕逸:“本王管你是不是,我就认定你了,怎么着吧!”颜玉媚眼一抛,朱唇轻启:“我靠,你以为你谁啊?我跟你熟?”说完转身潇洒的走了。易轩深情地说:“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所以你要快乐的幸福下去,不要想着谁,就为你自己。”颜玉有些无奈的看着他:“迂腐先生,我不是你的君,也不是你的父,所以你不用当孝子。”转身却伤心的哭了。圣教公子:“用我的血把你招来,你就得老实点。”颜玉呸了一声:“请你把姑奶奶弄来?姑奶奶可不是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人,恕不奉陪。”…………
  • 抗战之烽火兄弟

    抗战之烽火兄弟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新时代军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机智勇敢的冲破小鬼子的包围,救出十二名战士,为保守一个秘密,结为生死兄弟,在抗击日寇的不同阵营里,血染青春,演绎出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精彩篇章。
  • 重生之绝世幻师

    重生之绝世幻师

    燕京右相有女,一日回归,流言四起。传言这位大小姐是修炼废物,天生无灵根。传言这位大小姐是恬不知耻,日夜醉青楼。传言这位大小姐是无才无德,惨遭未婚夫婿退婚。传言这位大小姐是蛇蝎心肠,欺辱打骂庶母庶妹。传言……传言这些传言皆是屁!预知传言究竟如何?请看以下无相关的小剧透。【一】传言这位大小姐还最爱仗势欺人“蜀染,你这无灵根的废物,不过就是仗着背后有将军府给你撑腰,不然你能嘚瑟个什么呀!本少爷一根手指头就能废了你!”锦衣华服的少年大声嚷嚷着。蜀染冷淡地瞥了他一眼,看向身边的少年,“表弟,他说我仗势欺人,你怎么看?”“打他一顿,不就成事实了。”“嗯,言之有理。”【二】传言这位大小姐还有一位风华绝代的狮虎“不过一株九千年的佛影参,她看不上。”“一叠钱卡,她向来视金钱如粪土,你当她土鳖?”“奇珍异宝,她自个有不少,别拿去丢人现眼。“七品岐宝丹,八品丹药她都给小七吃。”“天阶幻兽,这太丑了,她看脸。”一众侍从静静地看着眼前万般挑剔的自家主子,一人终是忍不住出声问道,“那爷你究竟想要送什么礼?”男人愣住,斟酌半晌,“罢了,这次她生辰就把我送给她吧!”“……”这才是你的目的吧!
  • 世雄传

    世雄传

    一世英名,从重生开始,天赋异禀,步步踏上登天之路,五灵之体,五灵仙诀,助他提升实力,魔尊降世,人界浩劫中,他以一己之力率领修真者奋力抗衡。以破天武力扭转乾坤,以大悲之心拯救苍生,成就英豪,逆天成神!
  • 浮世烟云

    浮世烟云

    出身天津日伪政府高官家庭的尹宝笙因家中失势而被婆家抛弃。她从小便活得风光无限,实则她知道,自己当不上主角,做不了英雄,不勇敢,也没有思想。她从小只是随顺着命运的波涛,时时寻求庇护,做一棵渺小的墙头草,当一只漂亮的花瓶。只是这一次的抛弃,她好像从梦中惊醒,头一遭想要自立,却碰到一劫——一个地地道道靠女人混迹的小白脸,却暗含阴谋。她欲脱身而不得,被拖入了更深的洪流。在动荡的局势和晦暗难明的博弈中,她这棵墙头草何去何从?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她回首茫然眺望,那苍苍横着的翠微,在暮色里却都如烟云,好似青蒙蒙的一团雾......
  • 红魔崛起

    红魔崛起

    乱世出英雄,但即便是英雄,也难以阻拦命运的碾压。在历时八千年后,昔日辉煌的红魔帝国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内有贵族篡权,外有多族联军,暴风雨即将到来。在生死存亡之时,红魔一族的未来何在?究竟是死战至最后一刻,还是······放弃这片养育了无数红魔族的土地,去往新世界重现红魔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