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口减少情况
赫哲族人口减少的原因有多种。历代统治阶级对赫哲族的压迫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与演变,族称的变化与迁移、瘟疫流行及外国帝国主义的侵入等都是造成赫哲族人口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锐减的主要原因。
1.赫哲族在历史演变的发展进程中与外界民族交错杂居,关系非常密切,与外族联姻,在清朝时期,统治者把赫哲族统治编至八旗后,很多赫哲族被同化于外强,这也是赫哲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渔猎生活的赫哲人在历代生活条件非常恶劣,生活毫无保障,尤其是在冬季,这又是因地域所决定的。解放前,赫哲的生活丝毫没有保障,这是由于赫哲族的政治地位极其低下,又遭受民族歧视,生活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在寒冷冬季,人们住在不挡风寒的“撮罗子”和“地窨子”里,以麻袋、树叶当被。更有甚者,大姑娘无衣裤可穿整日待在家里。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前途非常迷茫。而对后代的延续也成为人生的负担,人们根本不希望生育,不能增殖即为锐减,这也是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生活环境的恶劣,长期劳动不良环境的侵蚀。如捕鱼狩猎时,寒风凛冽,冰凌刺骨日久天长,致使人们腰部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造成关节剧痛致残,使赫哲人身体健康急剧下降,导致疾病缠身。赫哲人冬季上山捕猎,冰天雪地,野外宿营,真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燃起的篝火根本起不到实质的作用,这种恶劣的条件和毫无规律的生活习惯,是造成多种疾病并发的主要原因,使人身染疾病,未老先衰,多数在中青年就过早夭折,这是赫哲族人口减少的又一主要原因。
另外,赫哲族妇女在生产生活中比男人更为辛劳,承担着全部家务劳动,除了一样与男人们捕鱼撒网,划船等繁重劳动外,还要辅助男人加工鱼肉和兽肉,不堪劳累负重。如果在这种情况怀孕,产后根本得不到正常护理,致使一些妇女受病,轻者导致不能生育,重者早逝。
4.赫哲族在解放前的历代生活中,由于地域局限,相隔遥远交通不便,致使青年男女本屯近亲结婚,生育率低又导致新生婴儿质量低下,因体质衰弱而夭亡,使得一些赫哲人家断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是赫哲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5.疫病流行,在赫哲族历代发展过程中夺去了大量赫哲人的宝贵的生命。黄疸、痢疾、天花、霍乱等流行瘟疫是严重摧毁赫哲人的四大罪魁祸首。加之长期遭受反动统治,生活质量和物质极端贫乏。又无卫生知识,无医无药。突遇流行疾病发生,人们只靠萨满求神问卜等迷信方法,不仅耽误了救治时机,更耽误人们宝贵生命,以至全村人的生命。这是赫哲人最为悲惨的自然天灾,是赫哲族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百多年前,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后的黑龙江沿岸有一小屯赫哲人家,遭到了一次瘟疫的大扫荡,致使全屯人都丧失了生命。公元九一五年,也就是民国四年,四排村发生了一次传染病,死亡二十多人。在黑龙江沿岸有一户名叫杨哈番的一家,他家全家共二十多人,但却在瘟疫疾病中,全家仅一小孙女幸免于难。在乌苏里江沿岸,有一个赫哲族屯曾经发生了一次天花,死亡很多,很多人家全户死去,这是发生在一八七六年年间。当时有一姓傅的一户,共弟兄九人就死了七人,这是由于其中有两个兄弟在瘟疫未发生前出山狩猎才幸免于难。
天花等瘟疫的流行、致使赫哲人大批死亡,造成村屯皆空,极为悲惨。在赫哲族人中流行着这样事件:早年,在一个春天到来之际,不想松花江沿岸各村屯突发瘟疫,死的人数都数不过来。那时,有一个屯子发生了瘟疫,很快全村人死的只剩了一个姓吴的赫哲老人,他无依无靠,只好到另一个屯子,而这个屯子也正流行瘟疫,只要屯子死一个人,他都要帮着埋藏而后痛哭,到后来全屯仅剩的几个人都病倒了,老人就日夜不眠,忙碌不休一个个侍候,他一边侍候一边泪流满面,最后这个屯子的人还是全都故去,他伤痛欲绝,痛哭不止,嗓子哭哑了,连话都说不出来,就做了一个“口弦琴”。他走村串户,演奏“口弦琴,”“口弦琴”低沉委婉的曲调仿佛代表着他的心声,在向世人诉说无尽的悲哀与不幸。后来,人们只要听到“口弦琴”的曲调,顿生亲切之感,倾出无尽的同情之泪。
6.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入、践踏和惨无人道的迫害,使赫哲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公元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略者为阻隔赫哲人与抗日联军联系及阻止他们与苏联红军并肩作战,实行“坚强清野,集家并屯”的反动措施,企图达到灭亡赫哲族的目的。公元一九四二年是一段让赫哲人刻骨铭心的岁月,日本人逼迫茂日红阔、齐齐喀、抚远、勤得利、大屯、嘎尔当和街津口等地的赫哲人离开江岸,在日本鬼子驱赶下,他们被归并到千里之外的既不能狩猎,也不能捕鱼,更不能农耕的沼泽,即所谓的一、二、三部落。赫哲人冬天忍着刺骨的严寒,仅披着麻袋片却挡不住风寒,夏天吃野菜和橡子面充饥。很多人因吃橡子面而浮肿,不久就大批中毒死亡,人们无衣无食、挨饿受冻、过着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由于环境的恶劣加之瘟疫盛行,在短短的三年内,大部分赫哲人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据历史资料调查统计:二部落共有五十一人,死亡十九人,占部落总人口的37.20%;一部落共有七十七人,死亡十八人,占部落总人口的23.4%;三部落有一百零九人,伤残三十五人,占部落总人口32.1%,(归部落的总人口为二百三十七人,死亡七十二人,占总人口30.4%,青壮年为大多数)。为了加快灭亡赫哲族的进度,日本侵略者企图将二部落的赫哲人全部毒死,于是就在一口吃水井中施放毒药,致使一些人中毒死亡,而其余未被毒死的赫哲人,则遭受到了日本侵略者更为残暴的伤害,他们强行抽取赫哲人的血液,并对其进行毒菌试验,二部落有姓付的一家四口,夫妻俩三十岁左右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妻子因贫饥寒交迫病倒在“撮罗子”里,日本人发现后,把一瓶黑色药粒强行灌进其妻嘴里,谎称医药,实则是正在实验的毒菌,其妻服下后,立刻上吐下泻而亡。其夫后来把自己十二岁的女儿送到一个居住在深山老林朋友家,自己回到二部落不久后就因瘟疫死去,二部落就剩他家一个八岁男孩,这个男孩在乡亲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地跋涉千里,被送到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内的亲属家。就这样,这一家人家破人亡,极其悲惨,成为那一时期的惨遭日本帝国主义残害的赫哲人民的历史缩影。
三、人口增加情况
解放后,赫哲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彻底翻身做了新中国的主人,不仅民族一律平等,而且参加了政权管理,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构中,都有其民族代表参加议政。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也日益增加,从此每家每户都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在这大好形势下,生儿育女成了人们渴求的愿望,为发展人口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从一九四九年到二〇〇九年的六十年间。赫哲族人口增加了四千三百人,至此全国赫哲族人口增至四千六百四十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新旧对比两重天赫哲族人口的增加,得益于我们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1.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赫哲族卫生事业不断提高,赫哲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产妇和婴儿受到妥善照顾,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育率也得到提高,这是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2.党的民族政策给赫哲人民带来无限的福祉,各项公益事业随着时代向前发展也日益提高,赫哲人民生活也越来越美满,随着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政策扶持加重视及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给赫哲男女选择对象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赫哲青年男女与外族通婚率达95%,而且生育的后代均报赫哲族,这是赫哲族人口剧增的主要原因。
3.赫哲族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人们能够驾驶国家无偿拨给的机动渔船,再也不用人力划桨。在农耕方面,渔民们走下渔船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驾驶农用拖拉机。由于人们的生产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赫哲人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节历史沿革
一、古代部分
1.赫哲族先世在上古至隋唐时期都有最初记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赫哲族历史悠久,追根溯源,赫哲族祖先早在上古帝舜时期就是“息慎”的组成部分,在先秦时称“肃慎”或“稷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的一支。“靺鞨”分为七部,散居在牡丹江中、上游和松花江中游的一支称“粟末靺鞨”,而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一支称“黑水靺鞨”。其中黑水部地处北方,是赫哲族先世最多的地方,这里的民族首领曾在很早就向中原王朝进贡地方宝物,顺服王朝。
上古文《竹书纪年》中记载:“虞舜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昔武王克商……肃慎氏贡楛矢石弩……故铭其楛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这是公元前十一世纪曾以楛矢石弩进贡周王朝时的记载。从此记载中可见,正值周武王伐商之时,肃慎氏贡献楛矢石弩恰好博得周王的欢心,因为周王朝很喜欢重视东夷弓矢,不仅以大姬配虞胡公,还行动联婚搭亲,封为诸陈。”“肃慎”与周王朝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肃慎”与两汉、西晋、南北朝以及隋朝初建立时都有类似关系,不仅如此,东北边疆各族也与中原王朝关联密切,为的则是各得一方平安与稳定。
即便这样献贡,到了盛唐时期还是有所变化。唐王朝对东北边疆和少数民族大批出兵,或时派使臣,宣渝诸民族,使之折服中原,并用了许多管辖办法。公元七一三年(即唐玄宗开元元年),唐朝在粟末地区,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公社所在地,设置忽汗州,授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封其为渤海郡王,使其所辖为乌苏里江、绥芬河、松花江等流域以至东至大海出海港口的波谢特湾,其实在隋唐的时期,在粟末靺鞨三地的大部分渤海人是满、朝鲜、赫哲人等族的先世(近代称朝鲜、乌德哥或兀的改人的先世)他们散居辽、朝鲜、中原、金等地,管辖此地即是该部落的酋帅的共同首领大祚荣。
2.赫哲族的“五国部”与辽、金朝关系
“五国之东接大海”《新唐书》称“黑水靺鞨”辽朝称五国部,是原居于最东北处组成靺鞨七部之一的黑水部。“五国部”是辽代五个大部落集团,地理位置分布很广,极东南达松花江中游、乌苏里江西岸和黑龙江下游,直至东海,西北达精奇里江口入黑龙江汇流处,西至嫩江流域,南至通河和牡丹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五国部”有其各部之名称,名称的来源均与河流有关,又因各民族间语言各不相同,而名称的转音也随着不同时期转变。
辽朝在统治方面逐渐加强对五国部的管辖,对贪污、封侯、出使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尽显辽朝统治阶级的权势。
“契丹欲得此鹰,恒驱女真人为先锋,以与五国部(今三姓依兰至乌苏里江一带)之土人战。土人战而败,则于土人之手攫得此鹰。故每每认之引起骚乱,为女真人所不堪11。”在当时土人即是古代赫哲族先世。可见,辽朝统治者对五国部居民的压迫已显而见之。
赫哲族先世与金朝的关系是从十二世纪初(公元一一一五年)女真人在我国东北建立起金朝开始的。“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瞳谋克地为边12(火鲁火瞳谋克地即处兴安岭一带地方)”在当时,赫哲族的先世是女真人的一部分,赫哲族先世与金朝各族人民从各个方面都相处甚好,但也在各个不同时期也并未完全依附和归顺。
3.赫哲族的“狗站”在元朝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公元一二七一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帝国。
由于地处寒地,元朝政府为使内地与偏远的黑龙江下游出海口和库页岛频繁往来,密切沟通,便由兀者、吉烈迷组成,在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的奴尔干和满泾之间设置了很多“狗站”,用于传递信息和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