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800000012

第12章 天命五功(3)

回族在旧中国较长的历史时期,经济基础薄弱,大多是小生产者,分散广大农村的,从事个体农业生产。定居城市的,小商小贩居多,勉强餬口,维持最低生计,除了极少数富裕者外,资财达到“满贯”者,寥寥无几,因而不承担天课义务,一般虔诚穆斯林只能采取力所能及的“海迪叶”(赠予)、“乜贴”(许愿)形式,作为宗教布施,施舍对象主要是在职的阿訇和海里法(满拉),以及更贫困的穆斯林。

从前,某些地方家资殷实的穆斯林,每逢灾荒年景,常出资在清真寺或自己家中举办粥厂,赈济饥饿无告的贫民,作为施济天课的一种方式。这种粥厂施济的对象,不仅仅是穆斯林贫民,也施济非穆斯林贫民,不分民族,一视同仁。教律规定天课不能用于修建寺宇,但在回族穆斯林也曾施行一种“达变”办法,称为“转手则卡提”,用于修建清真寺等公益事业,其办法是,即应缴纳天课者,立意施济天课,通过协商,将天课赠予应受者,再由应受者自愿捐献给清真寺,用于公益事业,两得其便,彼此都可获益。

朝觐——复命归真的实践

朝觐,是伊斯兰教又一项法定功修。回族穆斯林视为复命归真的实践活动。据说,安拉降人祖阿丹于“天方”之野,繁衍人类,修道立教。及至天长日久,人物日增,便渐渐流向四方,离天方越来越远,日渐离开正道。安拉悯世人离散,忘却自己的从来,于是命阿丹宣谕大众,平生一次,朝觐天房,归本探源,思还大命之乡,一心向主,以近本原,复命归真。凡属穆斯林须生平朝觐一次,列为“天命”。但是,对于某些不具备朝觐条件者,也可以不承担,并非人人有责。以下情况者可以免朝:

1.四肢残废,行动不便,或身患重疾,不可能“割爱离家,崎岖跋涉”,亲赴麦加圣地;

2.去“天方”圣地途中,道路险阻,障碍重重,生命和资财安全得不到保障,朝觐可以从缓,期之于他年;

3.个人所有资财既不足“满贯”,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更缺乏“天方”朝觐用度。这类人也可以不奉行这项“天命”;

4.父母在堂,衰迈不堪,朝不保夕,不同意其子远离膝前,可以屈从亲命。

凡是基于上述原因,不能亲赴天方者,夙夜省视父母,晨夕亲近贤学,动静省察心灵,时时刻刻念念不忘安拉,人们遵此数事,亦可以当做朝功,谓之心朝。

朝觐,穆斯林每年希吉莱历十二月——觐月前赶往“天阙”——克尔白圣殿所在的麦加,接受一系列的“朝仪”,进行短期的“潜修苦行”。“朝仪”主要有以下几项:

至关受戒麦加境外设有五座“戒关”,作为进入圣地的标志,来自四方的朝觐者,不论在陆地或海上,进入“戒关”,即意味此身已进入圣地,就必须“受戒”,诵读“应召辞”,表示“应承天命”。“受戒”时要穿着不缘不缝,内外俱新制的戒衣,还应遵行十一条“戒律”——“露顶、裸足、不衣黄紫、不佩容臭、不嗅香果、不涤首、不薙发、不齐髭、不杀一切生灵”。

正期大朝朝觐正期是希吉莱历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日。八日,朝觐者进驻米那(在麦加城西北三十里),在这里住宿一夜,九日清晨,前往阿尔法特山,此山位于麦加东南25公里之处,相传,此山是人祖阿丹与其妻好娃既离复会的相识之所,也是大圣依布拉欣接受“朝仪”所在。朝觐者在山前,面向天房站立进行祈祷,时或高诵应召辞,时或恭默念主,这些都是应行的仪式。直到日落,再西向到木兹德里法(距阿尔法特山约十公里),举行“投石打鬼”的仪式。十日晨回到米那,“宰牲”开戒,沐浴,止应召辞,盛服佩香,之后,到麦加入觐天房,进行正朝,正朝的主要功课是周回克尔白七匝,临位礼拜,致祈祝,抚摸“玄石”。登索法、麦尔卧两山,在两山间奔走七次。

终期辞朝朝觐期最后一月,哈吉们即将离别麦加,进入禁寺再进行一次朝觐天房的活动,谓之辞朝。之后,哈吉们前往麦地那拜谒先知陵。

朝觐在过去实非轻而易举之事,不是任何一个穆斯林都可以完成的。首先要求朝觐者身体健康,行动正常,足以胜任长途跋涉,适应圣地炎暑。同时还需要较大“财货”,支付往来各项用度。这是最主要的。至于“路塞”、“无亲命”,不过暂时而已。因此,这“一生一朝”要求就很严格,务必“正时”,即在一年一度“觐月”规定的“觐日”前受戒,正式参加朝觐的一切功修,才可以取得“哈吉”(朝觐者)的荣誉称号,算是完成了一项“天命”。倘不能如期赶上规定的觐期,或在觐月以外到达麦加,仍可以进行某些朝觐功修,绕行克尔白圣殿,奔走于索法与麦尔卧两山之间,不宰牲,一般称为“副朝”或“小朝”。至于一般到圣地瞻仰克尔白圣殿,观光先圣遗迹,不进行其他朝觐活动,一般称为“巡礼”。因此,身历圣地,由于时间、目的、功修各异,朝觐有正朝、副朝或小朝、巡礼之分。

中国穆斯林由于所处特定地理环境,与“天方”相去万里。陆行,横绝大漠,万水干山;海行,远涉重洋,惊涛骇浪。某些人视为畏途,产生“代朝”的达变之法,即委托他人代行,提供足够用度,或他人完成本身“朝觐”天命后,继续留在圣地,次年“代朝”。

元朝当有不少中国穆斯林朝觐者,但见诸文献记载的只有广州穆斯林哈吉哈三。到了明代,见诸文献的回族穆斯林最早的“朝觐者”,是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大学士李至刚撰《故马公墓志铭》:“公字哈只,姓马氏……”“哈只”现译“哈志”、“哈吉”,其义为“朝觐者”,穆斯林朝觐麦加圣城获得的荣誉称号。据说,郑和的船队最后一次远航(公元1430年)到达古里国时,天方国近在咫尺。于是郑和派随行的穆斯林马欢、哈三等七人作为使团前往,他们从亚丁湾进入红海,在红海中部上岸,步行抵达天方,在圣地等候了一年,显系“觐期”已过,等待次年“正朝”。天方国派遣大臣沙瓛率领使团,携带天方特产麒麟、狮子作为礼物,随同船队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到清代,回、东乡、撒拉、保安族穆斯林中,朝觐者渐有增加,特别是随着苏非神秘主义在甘宁青穆斯林中得到广泛传播,苏非门宦有不少办道的谢赫(筛海),万里迢迢跋山涉水,不畏艰难险阻,苦修苦行,前往麦加完成“天命”朝觐功课。据传,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虎夫耶苏非派鲜门门宦的创始人鲜美珍曾前往麦加朝觐。

雍正六年(1728年)虎夫耶苏非派花寺门宦的创始人马来迟,由家乡河州行抵广州乘船由海路前往朝觐,行程两个多月抵达亚丁,进入也门,游历也门许多清真大寺,随后到达麦加朝觐。朝觐后又游学于巴格达、大马士革和开罗等地,朝觐游学五年,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回国。

苏非派另一位着名的朝觐者是哲赫忍耶苏非门宦的道祖马明心,在他少年时,于雍正末年至乾隆初年,即跟叔父由陆路,经新疆叶儿羌、喀什噶尔及布哈拉、撒马尔罕一线,沿丝绸古道,徒步长途跋涉,前往麦加朝觐,途中遇大风暴,叔父被吹散失踪,马明心孤身流落也门,被也门道堂谢赫伊本·裁尼收留为弟子,学道十余年,期间曾数次前往麦加朝觐。一说,由他的家乡河州出发,经四川松潘、茂州等地,到云南出国,进入缅甸、印度再抵达也门,恐此说为是。

虎夫耶苏非派北庄门宦的创始人马葆真,从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曾三次前往麦加朝觐求学。每次他只身背着“背夹”,跋山涉水,穿沙漠、越葱岭,历尽干险万难,徒步到达麦加。苏非派文泉堂门宦的创始人马文泉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八年(1882年),也曾三次去麦加朝觐。19世纪到20世纪初,甘宁青还有许多苏非神秘主义者前往麦加朝觐。

除甘宁青苏非派外,着名朝觐者还有云南的回族学者马德新。马德新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与弟子马安礼,由海道抵达麦加朝觐。朝觐后又广泛游历亚历山大、开罗、苏伊士、塞浦路斯、耶路撒冷、特拉维夫、伊斯坦布尔等城市。在阿拉伯朝觐游历八年,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回国,以阿拉伯文撰《朝觐途记》,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作者“门人弟子”马安礼译为汉文,刻版问世。这本小册子是作者马德新1841年至1849年旅游阿拉伯世界的见闻录,反映19世纪50年代中国至阿拉伯和西亚各国的海陆交通概况,记载了当地文物古迹以及风土人情,尤其详尽地记载了“三大圣寺”——克尔白圣殿、麦地那“先知寺”和耶路撒冷的“阿克萨大清真寺”。尤其对当时“天房”的规模、布局、建筑结构的记述甚为详尽。

《朝觐途记》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始知朝觐有二途”,北路途程指中国至阿拉伯和西亚各国的陆上交通,即自嘉峪关出发,沿“丝绸之路”,经哈密、吐鲁番、焉耆、阿克苏、浩罕、撒马尔罕、布哈拉、德黑兰、巴格达、阿勒颇、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开罗、安柯、雅法……详细记载了站口、里程。乃是作者访问记录,未曾亲身经历。马德新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十月,从云南省城出发,取道滇西,进入缅甸曼德勒,沿伊洛瓦底江东下,直达仰光,泛洋西行,经锡兰、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红海、荷台达……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五月一日晨光曦微中,到达麦加圣城,历时一年半。当年“朝觐”途程的艰苦,由此可见一斑。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马德新由吉达启航返国,途中在新加坡留居一年,进行天文实地考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回到广州。

清末继马德新之后,“朝觐”的穆斯林学者有马联元(1840-1903年)。他完成“朝觐”使命后,游历叙利亚、埃及、印度。归国后,在云南致力于经堂教育,提出“经书并授”主张,在马德新开创的基础上,他将云南寺院经堂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编写了一套教材,百余年来,为南北寺院经堂所采用。1902年,马联元第二次出国,赴印度讲学,在孟买出版他的阿文着作《讨绥哈》(简明教义学)。1903年,在于补勒城逝世,印度穆斯林特为这位中国穆斯林学者建墓树碑,以志纪念。

随着近代海、陆运输工具不断改进,轮船、火车相继出现,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交通距离,“天房”在中国穆斯林心目中,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遥远、渺茫而不可及,“孤行万里,谈者深为骇异”。从本世纪开始,除了知名的宗教界上层人士前往朝觐外,穆斯林群众去朝觐的与日俱增。据社会学家江应粱教授调查,云南的一个回族村庄沙甸,人口不过五千余人,可是,完成“朝觐”天命的哈吉不下百人,还有妇女哈吉十余人。其中有一门四哈吉、两代六哈吉的人家,在当地回族穆斯林中传为佳话。

当时,西南地区“朝觐者”大多由广州启航;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的“朝觐者”,则取道上海远航。上海自“五口通商”以后,成为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东南沿海最大港口城市,外商船舶云集,“中国旅行社”委托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每年“勒哲布”(希吉莱历七月)增加一次直航阿拉伯吉达港的航班,中国“朝觐者”届时集中上海乘轮前往,往返约需旅费银元五百余元,为期半年左右。据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调查统计,从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抗日战争前夜,每年由上海启航者约七八百人。大部分来自甘、宁、青,沿途都有穆斯林团体接待。上海小桃源清真寺之建,即为西北的哈吉而设。船抵香港,由“回教博爱社”安排食宿,抵达新加坡,大部分下塌于“三夫卡清真寺”。

建国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多次组织“朝觐团”赴麦加圣地参加“朝觐”活动(详见本书“当代中国伊斯兰教”一章)。朝觐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友好往来的桥梁,对于发展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文化、经济贸易关系以及国际穆斯林争取和平、进步事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热门推荐
  • 槿色流年醉

    槿色流年醉

    那些不欲人知的青春往事;那些不安岁月里的人情冷暖;那些旧时光里狼狈不堪,却又义无反顾的故人们!还那个年少意气的自己!
  • 灵蛇剑传奇三

    灵蛇剑传奇三

    有的说叶随风是个江湖人行侠丈义的浪子,后来再也不想在江湖人游荡了。在一次从强盗手里夺得了一笔财富后便带着来到这里。有的说叶随风是一个在东北长白山一带贩卖药财的药商,在发财后觉得关外太苦了,便带着自己的资产来到巴东。然后开了这个赌坊,这个专供富人玩乐的赌坊来安息自己。关于叶随风的身份还有很多传言,市井流氓,富家公子。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是什么身份知道的却很少。
  • 无限神练

    无限神练

    无限恐怖的套路,简化了很多设定。不局限于电影,这真是一本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结局出人意料的好小说(厚着脸皮一顿吹先)
  • 夏日嬷嬷茶:我们恋爱吧

    夏日嬷嬷茶:我们恋爱吧

    这个学校叫科技学院,乖学生简称它为“科院”,而发子所在寝室,却管称它为“技院”!发子所在的“B栋432”是一个极健康和谐的寝室,寝室所有...
  • 童子礼

    童子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这是一篇家斗的文文,女主是个穿越人,嫁到一个繁复的大家庭中,作为一个卑微的小妾,她步步如行薄冰,以她冷静聪慧的睿智,慢慢的在这个家庭里逐渐的脱颖而出。但是她绝对坚持一夫一妻制。柳太君的话,在永平公府那就是圣旨半年之内她要是怀不上孩子那么便将她扫地出门多少双眼睛等着看她的笑话可是越是这样她就越是不如她们的意红尘百年豪门前一岁一荣盼夫临。只是她不是那种任人捏圆又搓扁的小女人。家斗+种田+女强【片段一】让我跟她圆房,想都别想!“可恶,奶奶你竟然给我下药!”柳太君大袖一挥,“送四爷去陆姨娘的房里!”为了二房有个男丁,她这也是迫不得已。【片段二】御狂澜兴奋是拉着那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三岁小男孩,激动地告诉小男孩:“我是你爹啊!”小男孩从身上摸出一块小镜子,看了看自己粉嫩嫩的脸,思考了一下,郑重道:“兄弟,别开玩笑了,我怎么有你丑呢?”七七的窝:12720639,敲门砖女主名哦~推荐同类种田完结《不良贤妻》母亲刚逝,她迫不得已被叔叔们披上嫁衣。新房里,新郎是一个年老成疾的百岁老翁。三日之后,她成了寡妇。风华正茂的媳妇们,整日里的争权夺势,不将她这个出生低贱的婆婆放在眼里。貌美如花的孙媳妇们更是对她这奶奶无敬无畏。严禁规矩的管家们却事事与她禀告,待她定夺。其实,当寡妇也挺好的。只是,出门在外的嫡长孙回来了。第一句话便是,“不错,我娶她,下月大婚!”她这才知道,朱邪家的嫡长孙在继承家业的时候,如果愿意也可以顺便继承上一辈的老婆。特别是她这种新婚死了相公的,在嫁给孙子,可以作为主母。其路漫漫之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姑娘的宗旨就是把对相公垂涎的女人一网打尽。外表柔弱,不代表这就是软弱。相公面前可以笑得温婉可人,相公后面绝对要笑得邪魅煞人。公主?名门贵女?江湖女侠?装淑女,扮大度,示贤惠!告诉你们秀外慧中形容的就是姑娘我这种人。新文:【正室谋略】完结免费文:【相公久等了】
  • 奇门遁甲元灵经

    奇门遁甲元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键修改器

    一键修改器

    开公司,当英雄,斗奇人,出生农家的小子获得逆天修改器,从此以后走上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香车美女,垂手可得!精彩的都市人生即将上演!
  • 故事会(2016年2月下)

    故事会(2016年2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悲葛

    悲葛

    她,是相府嫡千金,清纯可爱集宠溺于一身,嫁入皇宫与丈夫恩爱相守11年,相助夫君登上皇位后,竟得知夫君与庶姐一见钟情,把女儿送入妓院,亲手砍下两个儿子的头颅,废她后位,逼她堕胎,锁入冷宫,三年后,庶姐后位稳固,剜她双眼,断她手足之筋,削她长发,金簪毁脸。十年后,皇帝暴毙,庶姐在两年后让她亲眼见着自己姐姐的儿子登上皇位,赐她白凌而死,她死前更是发下了若有来生,宁杀天下人,绝不负自己,成就自己权横遍野的毒誓。巨雷轰鸣,风云突变,在这一瞬,她重生了,再次步入皇宫,面对重重陷阱,她一次次化险为夷,在这深宫之中,她是否能够扭转乾坤,成就霸业?(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