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拿得起是需要一份毅力的,对于梦想,拿得起的不仅仅是一个计划,更重要的是坚持这个梦想,并为之奋斗。拿得起就意味着放得下,蒙提·罗伯兹,拿起了伟大,放弃了平庸,没有被老师的批评打夸,扛起了梦想的旗织并实现了它。
6.恒心决定人生的成败
恒心是每个成功人士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在人的一生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要像林肯一样,拿起恒心,拿起希望,放下悲伤,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但是,林肯放下了悲伤,拿起了希望,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但是,林肯还是拿得起放得下,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拿得起放得下,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2次,但他拿得起,放得下,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阿伯拉罕·林肯遇到过的敌人你我都曾遇到。他面对困难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
7.放弃抬杠,拿起求同存异的心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讲述了这样一次经历:
“二战刚结束后,我担任罗斯福先生的私人经纪人。有一天晚上我参加了一次为推崇他而举行的宴会。宴席中,坐在我右面的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个成语,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征的这句话出自《圣经》。他错。我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自我,我多事地纠正了他。他立即予以回击,反唇相讥道:‘什么?出自《莎土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出自《圣经》。’
“此时,我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在我左边。他拜读莎翁的作品已多年了。于是我们都同意向他请教。葛孟听了问题后,突然在桌下踢了我一下,然后对我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我气哼哼地对法兰克说:‘法兰克,你明知道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
“‘是的,当然’,他回答道,《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呢?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点面子呢?他并没有征询你的意见嘛。你应该永远避免跟人家抬杠。”
在回去的路上,葛孟说卡耐基因小失大,争一个成语,破坏了气氛,这是得不偿失。他又说:“真正赢得优势、取得胜利的方法决不是这种争论,这样的驳论有时能获得优越感,但是却永远得不到好感。”
卡耐基通过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在大与小、主要与次要的问题上,一定不能弃大保小,而应该舍车保帅,只有你拿得起,放得下,你才能够获得好的人缘。
《聪明推销术》一书介绍了一位西方小伙子后来成为一个着名的推销员的故事。这个爱尔兰小伙子叫欧哈瑞,年轻时酷爱跟别人抬杠,当过汽车司机,后来改行推销卡车。其实推销员这个职业根本不适合他这个爱抬杠的。客户挑剔他的车子,他就会涨红脸大声强辩。
欧哈瑞承认,那时候他在嘴上赢得不少辩论,但这对他自己的工作却毫无用处,他一辆卡车也推销不出去。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就从各个方面反省自己,改变自己。他开始懂得克制自己,避免跟客户发生口角。
现在,欧哈瑞是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欧哈瑞这样说:“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怀德的卡车送给我都不要。’
“我会说:‘老兄,何赛的卡车确实好!买他们的卡车绝对错不了。’
“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卡车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口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上一下午‘何赛的车子最好’吧!当我们不再谈何赛的车子后,我便开始介绍怀德卡车了。
“当年若是听到他那种话,我早就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了。我会开始挑何赛卡车的毛病,我批评别的车子不好,对方就说好,愈辩之下对方就愈喜欢我对手的货物。”
就这样,欧哈瑞成功地运用了舍车保帅的策略,尽管对方在口舌上占了上风,但是,他却在推销卡车上取得了胜利。
不管是卡耐基的尴尬,还是欧哈瑞的好胜,最终都应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那句话:“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因此,要想做人成功,你自己应该衡量一下:你是宁愿要那一种字面上的、表面上的胜利呢,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呢?在为人处世的激烈角逐中,你争论得可能有理,但要想改变别人的主意,你就会错得使你一切都徒劳了,靠辩论是不可能让无知的人服气的,而这无知的人在我们身边却有很多很多。
所以让我们的顾客们和交际对象在琐碎的争论上赢过我们,他们就会感到高兴,就会愿意和我们打交道。
《拿破仑私生活拾遗》一书中记述道,拿破仑和约瑟芬打桌球时,曾说:“虽然我的技术不错,但我总是让她赢,这样她就非常高兴。”当然,拿破仑之所以这样做,也饱含着对爱人的深情厚意,但即使我们对自己的对手毫无感情或素不相识,也最好能做到勿逞一时口舌之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林肯的一段话中得到正确结论。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军官,他说:“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却包括了发脾气、失却了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倒不如先让它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被咬的伤。”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两个伙伴意见总是相同的时候,其中之一就已没有价值了。”而如果有些地方你没有想到,而的伙伴却能帮你提出来,你就应该衷心感谢。
不同的意见是避免重大错误的最好方法,这也正好体现出你与同伴各取所长、扬长避短的原则。
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卫。对此,你必须慎重,小心斟酌对方的意见,并将它与你的想法作一个理智的比较。此时,一定要小心你的直觉。因为直觉大多都是错的,况且这涉及一个外来意见与你自身想法的冲突,你必须控制住你的脾气,用理智来衡量不同意见的正确与否。
此外,我们还应该做到其他一些方面,比如先听为上,寻找不同中的相同点,诚实对待不同意见,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反对者关心你的事情而真心感谢他们,延缓采取行动,让双方都有时间把问题考虑清楚,等等。
人与人的观点难免会有差别,在这种时候,未必就要与对方争出个胜负,而是要灵活得求同存异,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
8.放弃孤独,快乐靠自己
灵活的人总是有自己的朋友,总是能打发好每天8小时之外的其它时间。如果你至今仍感到孤独,就灵活的去寻找快乐吧!
别人的恩赐有什么用?上天最大的恩赐是给了你脑、心、手和脚。
5年前,罗杰斯的一位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陷入了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跑来向罗杰斯求助,“我将住到何处?我还有幸福的日子吗?”
罗杰斯极力向她解释,她的焦虑是因为自己不幸的遭遇引起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是丈夫死了,或太太过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让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一艘游轮正在地中海蓝色的水面上航行,上面有许多正在度假中的已婚夫妇,也有不少单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间,个个兴高采烈,随着乐队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60来岁,也随着音乐陶然自乐。这位上了年纪的单身妇人,也曾遭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抛开,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重新展开生命的第二度春天,这是经过深思之后所做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最为关爱的人,但这一切全都过去了。幸好她一直有个嗜好,便是画画。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更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她忙着作画,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而且由于努力作画的结果,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经济能完全独立。
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群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长得并不出色,又没有万贯家财,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我、需要我。
不错,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乃至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她曾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可怜的妇人是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