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8100000009

第9章 1934年11月30日·黄昏湘江东岸(1)

一、周恩来与毛泽东的短短数语

敌机狂轰滥炸,低空扫射,已经随着落日含山沉寂了。渡口重又喧腾起来。

站在湘江东岸指挥渡江的周恩来,舒了一口气。他刚刚把博古、李德送过去,又和朱德握别。他告诉他们,迅即赶到界首,组织指挥各军团,全力堵截蜂拥而至的敌军以保证渡口的安全,掩护中央纵队渡江!

“我们一齐过不好吗?”朱德提议说:“这里可以留别人来指挥,……”朱德觉得组织渡江,纯属行政事务,不需领导者亲自指挥。他一边不安地端详着周恩来的脸。几天来,这张英俊的脸显然变瘦了;炯炯有神的眼睛周围有一团暗影。两道浓眉和蓬乱的胡须上沾满风尘,双唇皱裂。好像嘴形也变宽了,前额微蹙,失去了从前的光洁圆润。他的外貌不仅呈现出睡眠不足和体力上的疲劳,而且他的深邃的目光里还流溢出一种潜忧。

“不,”周恩来沉声地说:“董老、林老、徐老、谢老都还没有过来,毛泽东同志也还都在后边。你放心,我随中央纵队过江!”

他回眸东望,无限焦虑。

朱德知道,临时指挥部必须立即设置,在战局瞬息万变的时候,指挥绝对不能中断!

周恩来正像朱德对他的观察那样,的确感到无限的倦意,他在渡口边的一块光秃的土丘边坐了下来。警卫员急忙给他垫上灰色的军毯。

他自从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后,在振奋之余,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和不安。

周恩来组织中央纵队迅速过江,怀着一种束手无策的恼怒和自咎的感情,注视着敌机在沿江渡口狂轰滥炸和扫射那些毫无防护的机关人员!

“注意空袭!注意隐蔽!”而他自己却不隐蔽。

四架敌机从北方的云朵里进入湘江上空。有些人好奇地望着它们,似是望着不会带来任何危险的纸鹞。

“卧倒——!”

防空指挥员下着命令。而周恩来却不卧倒。

警卫人员把周恩来推拥到一处陡崖下,只要蹲下去,就可以躲开敌机的扫射。

周恩来看到部队都在原地卧倒后,他才蹲在陡崖下,观察着直冲而下的敌机,飞机在他眼前变大了,嘶啸声越来越响,机身把空气冲压下来,让人难受。

他清晰地看到,战斗轰炸机的透明的凸窗里,那个戴着飞行盔的凶手。飞机的黑色的机翼上青天白日的圆徽使他感慨万千。在黄埔军校时,他就熟悉这个圆徽了!那时,他的军帽上也是这个圆徽,在这个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下去东征陈炯明!

现在这个飞贼,挺着两个涂有圆徽的铁翅向他俯冲而来,昔日并肩战斗的同志,今日变成互相残杀的仇敌,历史走过一段多么弯曲的历程?

第一架飞机向渡口俯冲下来,又升上去,第二架又俯冲下来。几个黑点带着尖利的哨音呼啸而来。

一匹骡马挣脱了驭手的束缚,向江边狂奔,一个披着蓑衣的驭手跳起来追赶。

大地在重磅炸弹猛烈的冲撞下抖动了一下,立即升腾起黑色的烟尘,相伴而来的是沉雷般的隆隆声。

一股带着火药臭味的热浪扑向陡崖。这时,周恩来看到那匹骡马和披着棕蓑的驭手埋葬在烟尘中!

周恩来派警卫人员去抢救那个战士。没想到那件神奇的棕蓑竟从硝烟中鬼怪似地钻了出来,不顾一切地拉着驮骡向渡口直奔而去。

周恩来想关照这个骡夫,但他看到徐特立过来了,手里拄着一杆藤质的轻便而有弹性的红缨枪。

“徐老,有马不骑拄杖行,身体吃得消吗?”周恩来关切地开着玩笑。

“我们本身就是一匹马嘛,当然,你是神骏,我是老骥,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嘛。我把你的佳句改两个字:‘有马不骑万里行’,你把我的红缨比成拐杖我可不赞成。”

“那就改成‘刑天舞干戚’吧!”

两人相视而笑,徐特立嘎然止住笑声:“恩来,你不能只关心别人,我看你的气色还不如我哩,我记得有首诗是怎么说的来,‘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你要善自珍摄哟。”

“当然,当然,”周恩来面对这种深情的冲击,竟然说不出能够表达心情的话来。他一把挽起徐特立的左臂:“趁敌机刚刚过去,赶快过江!”

周恩来把徐特立扶上摇摇摆摆的浮桥。回头看到了毛泽东。他头发纷披,颊骨耸起,迎面落日的余晖,给他苍白憔悴的脸上染上淡淡的红晕。他大步而悠闲地向江边走着。他的身后是躺在担架上的王稼祥!

周恩来急忙迎上去:“主席!身体怎么样?趁天还亮着快过浮桥!”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周恩来一直是毛泽东的上级,不管在中央军委时期还是苏区中央局时期,别人,甚至比毛泽东地位低的人是很少叫主席的,一般都是称毛委员,或是老毛、毛泽东同志、泽东同志,而“四老”则叫他润之!周恩来除了会上叫泽东同志外,在公开场合,一般都是叫主席!这种尊敬有加的称呼给人某种疏远感。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十分微妙的感情作用,谁也难以说清。

“整个情况如何?”毛泽东问得很随便,象个局外人。

“应该说非常严重,”周恩来声调黯然,流露出一种负疚感。他准备对目前的严峻局面承担责任。他的品德不允许把一切错误诿卸在博古李德身上:“一、三军团打得很苦,伤亡很大,总司令刚才过去了。正在界首指挥部指挥,因为中央纵队行动太缓慢。我们贻误了战机!”

“应该及早轻装开进,”毛泽东带有几分含蓄的伤感,“我们往往忘了最起码的军事常识——兵贵神速。”

“实在拖不动!”

“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哪能快得了?”

“这的确是个深刻的教训,最初的估计错了,虽然已经下了几次命令要轻装,可就是减不下来!”

“带得越久越舍不得丢!”王稼祥也从担架上下来,他想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步行过桥,“农民,农民意识太强!”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这叫磨破了脚才想起来脱鞋倒砂子!”

“这是计划不周。”周恩来语音里荡漾着一种愧疚,还有一种暗自隐忍的无从解脱的苦楚。

“这是军事指导思想问题,世上岔路千万条,达到目的只有一条,我们必须找到一条正路!”

王稼祥对周恩来的处境充满着一种同志式的体谅:“探索前人未走的路,是困难的,往往是痛苦的。”

毛泽东用深不可测的目光望着界首:“界首是个大村镇,要指令部队尽一切可能筹粮筹款。”

“这非常重要。”周恩来用接受指示的口吻说出这五个字。

这里面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奇特的心理过程。

“咱们一起过江吧,”毛泽东望着周恩来带有几分病态的脸,“天快黑了。”

“不,我还要到其它几个渡口看看,渡江工作组织得不好,迟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代价。”

一个善于引咎自责的人,内心常常陷在痛苦之中。正所谓巧者劳智者忧了。

毛泽东不无关切地说:“恩来,你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食少事繁岂能久乎?”

“我一直担心八军团和五军团,我要等等他们的消息。”

王稼祥本来想找什么话来宽慰周恩来,急切里却没有找到,反面慨叹了一声:“这两个军团的损失太惨重了。”

“……”周恩来本来也想说什么,但也找不到话说,只是叹了口气。

“走吧!”毛泽东向渡口挥了挥手,偕同王稼祥和随从人员踏上了浮桥。

周恩来伫立渡口,注视着毛泽东穿着长袍的微躬的背影,从容不迫悠悠然地消失在涌上浮桥的人流中,使他产生了一种惆怅之感。

毛泽东和王稼祥过江不久,周恩来正要带人转向屏山渡方向去的时候,朱德派参谋来向他报告说:前线局势十分严峻。一军团非常吃紧,米花山防线已被突破,美女梳头岭防线受到严重威胁,有被敌人利用夜间迂回包围可能。总司令必须到前线去,要周恩来火速过江,主持司令部工作,统一指挥全局。

二、在界首临时司令部里

周恩来到达界首时,朱德正坐在司令部里等他。

他喝着朱德推给他的一牙缸子温开水,吃着煨在热火灰里的红薯,心头涌起一种柔情:“司令部里并没有重要的大事等我决策,总司令催我过江,不过是有意让我早来界首,以免过分劳累和离开危险突起的渡口。”想到这里,一个温热的波浪打在心头,他的布满红丝的眸子里涌聚着难以尽述的情感,遐想之翼立即在欧洲多云的天空翱翔,那是一个微雨的柏林秋夜,他们两人面前,摆着两杯温热的咖啡。但他不能在往昔的温情里沉缅很久,他握着吃了一半的红薯,俯视着桌上标示着双方态势的地图:

“总司令,你谈谈参谋部的会议情况吧!”

“没有那么紧急,你先吃完红薯,等玉米糊温热了,吃完再谈,……”

“那就边吃边谈。”

朱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了两军态势。

“博古和顾问的意见呢?”

“他们说等你来司令部之后再研究,他们休息了,要不要去。”

“不必请他们了,态势是严重的复杂的,但也是明显的,除了坚决战斗之外别无他法。”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象自己回答自己,“的确很被动。”

“变被动为主动不但需要条件,而且也需要时间。”朱德微带沙哑的声音,始终平稳沉着,不露任何激动,却具有镇定人心的力量,他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既不勉强,也不抱怨,“我看局势并不过分严重,目前,红星纵队已经渡过湘江,红章纵队正在渡江,当然,八军团,本来都是新兵,战斗力有限,一、三军团,可以预住湘桂两敌,保障渡江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红五军团,正在文市附近与追敌苦战。”

这话并没有给周恩来带来多大的安慰,反而引起他的焦虑不安,他站起来,走近窗口,手扶落满灰尘的窗台,谛听着远方的枪炮声。

五军团,是周恩来所最担心的一支部队,因为殿后,这是最危险的任务。此时,他竟想起古代战场上一个勇敢而谦逊的将领的故事。在战斗中他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阻挡着强大的追敌,当他保卫了全军安全进入国门时,则策其马日:“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不过,谦逊得有点过分了。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起义的烈火中诞生的,在反对敌人的“围剿”中成长为一支劲旅,在这次战略转移中,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顽强地抗击着优势敌人的尾追,打阻击,走夜路,吃不好,睡不成,边打边走,极为艰苦。五军团的三十四师走在最后。

这时,他们还在百里之外。伤亡惨重。

周恩来对红军的每一个挫折,都感到自己负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这种不贪功不诿过的品格给他带来比别人更多的自责和痛苦。

周恩来的应变若定和临敌不惊的非凡静气,也无法改变目前严酷的现实。他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上下左右的制约,使他的才智无法发挥,使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他必须执行上峰的指示,他必须代人受过,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在他的潜意识中漫漶开来。

世界上哪个人是自由的呢?他回想起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那满含委屈悄然离开会场的微躬的背影,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以正确屈从错误,该有多么痛苦!”

他的思绪忽然飞逸到遥远的岁月,遥远的地方!他的惊人的记忆力使他超越时空而使那些模糊的往事变得分外清晰:

那是1928年6月的气候宜人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六大的召开,离大革命失败还不满一年,在这短促的日子里,中国革命走过了一段惊涛骇浪的路程,党在城市和农村的阵地遭到严重的打击,全国六万名党员锐减到不足两万人!

面对新反革命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带着伤痕从血泊中站立起来,投入新的战斗。在这摸索和苦斗中,一种新的危险——左倾盲动主义,从右的血泊中抬起了头。

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左倾盲动主义取得了支配地位。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自然要负重要责任,他把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速度用一句话来概括,称作:“无间断的革命。”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论断的思想状态是盲从与思考。

党,毕竟很年轻!那时的周恩来刚满二十九岁。能够迈开探求的步伐,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下来就是伟大的,即使跌几个跟斗又算得了什么呢?

十一月会议,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广州暴动和两湖暴动上。

冷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美好的期待。广州起义只维持了三天就失败了。人们不禁要问,主观设想和实际结果为什么完全不同?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一会儿说低潮,一会儿说高涨。

这种对革命形势判定上的重大反复,反映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形势的变幻无常。这种迷茫游疑状态,曾使“多畏多虑”的周恩来常常沉入郁闷难抒的痛楚内省。他深知权力这把两刃刀。在用之不当时,既伤害革命也伤害自己。他甘愿把重大决策的重担,让给比他更具洞察力和坚定性的人去承担。而他在从属中去弥补有可能造成的损伤。

在茫茫深夜中的探求者,一步迈对了,也不要看作无尚光荣,一步迈错了,也不能看作终生耻辱。那种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把一方升上天堂把一方踩入地狱的偏颇,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同类推荐
  • 电子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电子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军事常识悦读

    军事常识悦读

    就目前的军事发展方向而言,以高技术兵器为支撑的战略逐步取代以核威慑为主的战略已经势在必行。所以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学习一些军事知识,以免自己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思想落后的人。本书把军事常识进行了编辑整合,搜罗了众多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将领,跟随本书去认识他们吧!
  • 兵家智慧活学活用

    兵家智慧活学活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能的民族,几千年积累的军事谋略足可以编成一部兵家谋略大辞典。在众多的兵家著述中,有些谋略早已超出军事范围,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绝非浪得虚名。
  • 热河之魂

    热河之魂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全线占领了我东三省,以溥仪为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后又攻占热河,窥视我整个华北地区。当时的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退,仓皇逃窜。致使热河沦陷,遂被日军划入伪满洲国。在此民族存亡危机关头,地处燕山深处、滦河岸边的黄花川,有一个名叫孙永勤的人,带十七个农民揭竿而起,拉起一支队伍奋起抗日。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铸就了热河之魂。
  • 抗日之陆战狂花

    抗日之陆战狂花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昔日侦察兵穿越成羸弱小少爷,为了生存,更为了彻底粉碎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带领小伙伴儿踏上铁血抗战之旅,与亿万中华儿女一同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热门推荐
  •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三季)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三季)

    二十世纪末,中国考古史上理论存在的国度相继被发现,楼兰、西陵国、庸国揭开神秘面纱,让世界震惊,被怀疑来自异世界的文明——古蜀国浮出水面。华夏神州,民间门派源远流长,湘西赶尸、西南蛊术、木工压胜术、和合术………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异术一一披露,探寻背后的科学真相。台湾华航罹难者神秘留言、孟照国“第三类接触”事件、台湾红衣小女孩事件……中国都市诡异传说真相追踪。湖南张家界神堂湾、昆仑魔鬼谷、四川黑竹沟、“亚洲百慕大”澎湖列岛……亟待解密的地理发现,中国未知地域引发无限科学遐想。融汇中国千年来诡异,叵测,不可思议大事件,本书带您深入探索诡异神秘的现象,层层揭秘匪夷所思的内幕。
  • 都市极品至尊邪帝

    都市极品至尊邪帝

    [都市爽文,至尊无敌]新书《战神之巅峰奶爸》已经发布,可以宰杀,各种求!
  • 神医弃妃

    神医弃妃

    她,孙由由,一个有着不为人知双重身份的现代女子,人前她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医,人后她却是冷血无情的杀手。她,十八般绝杀技艺无一不精,她,医术高明熟悉各种秘药的研制。聪明如她冷血如她,却被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玩骗得团团转,悲恨交加她差点死在自己的手里,却也因此灵魂意外地穿越,附身在一个和她有着相同名字的古代女子身上。她,孙由由,一个出身不算高门的古代女子,亲爹不疼,继母不喜,所幸生辰八字好,一朝成了当朝太后的命里贵人。她不骄不躁不争不傲,却为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甘愿飞蛾扑火,苦苦求得太后为其懿旨赐婚,换来的却是那个男人对她的憎恨不屑,宠妾灭妻。为此她步步退让,最终还是被害身亡。当现代的她成为了古代的她,一切变得截然不同。一朝重生,再世为人,孙由由发誓,今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极品人渣。上一世有眼无珠识人不清,这一世定要睁大眼睛,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喝彩。由由物语:1、长寿的秘诀就是保持呼吸,不要断气。2、你可以说对不起,但我不会说没关系。3、我不喜欢骂人,因为我动手能力比较强。4、再烦我,信不信我把你绑到草船上借箭。5、我的世界你不需要懂,让你懂了那还得了?6、你妈一定是属鸡的,因为只有笨鸡才下笨蛋。7、世界上只有骗子是真心的,因为他是真心骗你的。8、你左脑装水,右脑装面粉,不动则已,一动全是浆糊。9、你若敢去寻花,我就敢去问柳。你若敢说不离,我必敢说弃你。10、我爱你的时候你不爱我,等我不爱的时候你却爱的死去活来,你真特么犯贱!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新史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新史

    本书续《春明外史》之后。北京千台花农刘德胜,由于卖花的机遇,投在书局王经理门下,当了花匠,因为得罪了经理的贵客,改投到大帅薛又蟠部下汽车队当了三等兵。一次,因说书深得大帅赏识,一提为挺进营长。打几回恶仗,招抚几个土匪,便又由团长、旅长升为师长,有权有势,富双全,坐轿车,住洋楼,抽大烟,搞女人,花天酒地,恣意作乐,为所欲为。不料兵变,叛亲离,成了光杆司令,于是怀揣着八十万银元存款折,回北京找到姘妇、名演员吴月卿约定吉日成婚。不料在筹办婚事期间,突见自己当年的顶头上司包旅长流落街头,孙督军利刀碎割而死,又得知吴月卿与别人有私情,并不爱他,不觉心灰意冷,婚礼之日,竟削满头青发,一拂衣袖出门而去……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该书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入选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国文字。
  • 蓝眼孛端察儿

    蓝眼孛端察儿

    十三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辉煌,霸权,横冲直撞,蒙古汗王和蒙古将士出足风头。凡读过蒙古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元王朝的创建人是忽必烈汗,伊儿汗王朝的创建人是旭烈兀汗,金帐汗王朝的创建人是拔都汗,而他们三人共同的祖父,正是蒙古帝国的开国汗王成吉思汗。这是一本描述成吉思汗家族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两个中篇“蓝眼孛端察儿”和“扎兰丁算端”,为《江南》杂志刊用。我国的文学杂志极少刊发古代题材的短篇小说,而本书的短篇“生死之间”、“帖木儿的最后结局”、“术赤之死”等,出现于《长江文艺》、《作品》、《当代小说》等杂志上,这在文坛上被视为罕见的事。
  •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父母给孩子的200个健康常识

    青少年时而悲叹、时而激情四射;时而无聊、时而君临天下。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这极致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高峰与低谷之间不停徘徊。当年轻的身体和心理高速度地发育成长着的时候,他们有太多的问题不可解。这时就要看父母的功课有没有做足了。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努力的父母。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浪基岛传奇

    浪基岛传奇

    本书故事讲述了南海边的小男孩浪儿,因为一次海难,漂流到了神秘莫测的“浪基岛”上,认识了V星系“卡尔斯怪兽王国”的公主卡斯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