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400000010

第10章 我们曾经的光荣(5)

但这并不能说中国人圆滑,中国人在关键问题上会绝不妥协地坚持原则。例如,美国这个西方新兴国家由于脱离了欧洲而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制度,而政教分离恰恰是中国的悠久传统,很久以后才被欧洲人发现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宪政原则,才加以借鉴。再如,当今世界几乎都奉行文官治国、文官治军的原则,军人干政或军人执政虽然难以彻底避免,但普遍受到排斥,这一原则同样来自中国。当今世界提倡法治,事实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概念及其最早的社会实践就是中国的秦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历时两千多年,依然音犹在耳。中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完善的法治国家,其严格苛刻的法制,甚至可以制约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思想学术流派,叫作法家,它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在每一个问题上实实在在地推行严格的法制。只不过,中国古人在深入的法治实践后早已发现,单靠法治并不能有效治理国家,因而中国很早就实行道德与法治并重,所谓“儒表法里”就是这种政治理念的体现。今天很多人在崇洋媚外的影响下,接受了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倒退回商鞅、韩非的历史阶段,迷信单纯法治,把道德与法治并用的更高政治境界,错误地描绘成是人治。言必称希腊的结果,就是鼠目寸光、不求甚解,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中国数千年来始终都存在民本、民生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以人为本”的国家,民以食为天、人命关天等俗语在中国早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国家政策的基础。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主传统,只不过与西方近代产生的民主制度形式不同而已。中国古代的官员,也就是社会管理层,最早提出和实践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常平仓制度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后来被美国采纳,如今称为“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并成为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至于政府救灾、以医疗广施仁政、基层社会自治、鼓励社会互助和民间慈善等现代国家的种种特征,都是源于中国。

虽然中国历史上有过“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因言获罪的事例,但中国数千年来,还有另一种与之相反的传统同样强大地存在。董狐直笔,孔子赞其为“古之良吏”,这个故事是说晋国史官董狐记载了“赵盾弑其君”的文字,虽然赵盾有点冤枉,辩解说杀害晋灵公的人是他的族弟赵穿,要求董狐改写,但董狐坚持认为赵盾要负主要责任,依然将其定位于“弑君”。差不多同一时期,齐国大臣崔杼主使杀害了齐庄公,另立齐景公,齐国太史如实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太史叔依然如实记载,又被崔杼杀死。崔杼对太史的第三个弟弟太史季说:你的三个哥哥都死了,你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意思,把庄公写成因病而死吧。太史季回答说: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放弃职责,不如去死。崔杼无奈,杀了三个史官依然无法改变第四个史官,只好放太史季回家。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花絮”。齐国当时另有一位南史公,听说太史家几位兄弟都被杀,估计太史季也会被杀,因此,南史公“持简以往”。“简”就是当时的书写工具,南史公准备冒着死亡的危险,继续将“崔杼弑君”写入历史。路上遇到被放出来的太史季,得知真相已写入历史,便折返回家。如此不畏生死,前仆后继,只为记录一个历史的真相,早已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典范。宋代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种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精神在文天祥身上得到高度升华。

史官秉笔直书是中国言论自由的传统,对于帝王将相等权势人物,“不虚美,不隐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贯立场。因此,身处汉朝的司马迁不隐藏失败者项羽光彩照人的一面,不回避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市井面目。若包括夏、商、周,中国历史上共有800多位帝王,若自秦始皇算起,中国共有400多位皇帝。有人说这就是中国历来实行独裁制度的证明,但事实上,历代皇帝在言论面前,在青史面前,都有忌惮和畏惧。中国历史上的官方历史记录,必须详细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杀害了兄弟而登上皇位,他想要看史官的记录都不被允许。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的这个故事,目的就是告诉宋代的皇帝,“斧声烛影”之谜指向宋太宗也涉嫌杀害了宋太祖赵匡胤,而皇帝干扰史书记载的现象是不被允许的。

赵匡胤祖宗家法中“不杀言事大臣”的硬性规定,就是当今世界推崇的言论自由。在同一历史时期,欧洲还在广泛推行思想罪、言论罪以及宗教裁判所制度。虽然人们常说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独裁专制,但这并不都是真相。中国史书中大量记载着皇帝的不良行为,甚至是丑陋行为。如果皇帝独裁专制、钳制舆论,这些记载何以长久地留存下来?秦始皇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勋,但“焚书坑儒”一项,被中国人骂了两千年,这在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这一现象就是中国古代长期追求言论自由、奉行言论自由的体现。比较而言,欧洲历史上因缺乏像中国一样的史学传统,甚至因为缺乏纸张这样的记录工具,识字率极低,有书写能力的人凤毛麟角,大量历史消失在尘埃中,反倒鲜有对帝王权贵劣迹的记载。这恰如一个有文化的人,每天写日记,反省自己的错误;而另一个没文化的人,根本无法记日记。结果,有文化者的日记倒成了他的罪证,没文化者的空白历史,倒成了他的光荣。这种荒唐已严重歪曲了历史。

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作用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它使得文化传播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而得以普遍。从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始,中国在全世界最早推行了教育普及,到了宋朝,普及教育已深入到每一个乡村。从《千字文》《三字经》这类蒙童读物就能看到,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对儿童实行启蒙普及教育,这一切都得益于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两项发明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绝不亚于当今西方社会发明的计算机。而造纸技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不过是几百年前的事情。当然,就印刷技术而言,尤其是活字印刷,中国与西方的接受程度很不相同。虽然活字印刷最早出现于中国,但是中国文字是象形字,活字印刷需要制作数量庞大的字模,因此,活字印刷的推广在中国不很快。相反,西方使用的是注音文字,对于西方文字,例如英语,活字印刷只需要26个字母的字模,其他都是大批量复制而已。因此,活字印刷术传到西方后,推广速度的确比中国快。

古代中国人精彩迭出地创造一个个具体文明成果时,西方还处于蒙昧时期。欧洲中世纪时,《圣经》是很多西方民族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欧洲教会曾经把《圣经》中上帝“创世”的准确时间写在每一本《圣经》上。直到他们发现了中国,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才知道自己错得多么离谱,因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超过了当时欧洲教会自以为了不起的上帝“创世”的时间。正是中国古人不经意的历史记载,改正了西方对于自然历史、对于人类起源、对于文明发展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如果我们理解宗教对当时的欧洲无所不在的影响有多么巨大,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正是中国高度发展的历史文明,证明了西方的蒙昧;正是中国和东方,使得西方开始摆脱蒙昧而走向文明。尽管有些西方人今天不愿承认这一点,但它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在思想观念领域改变“中国从来落后,西方从来先进”的错误认识。因此,我在这里集中引用一下几位西方学者的论述。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指出,“在1500-1800年间,欧洲只是在追赶东方。欧洲……拥有‘经济落后的优势’”;“英国自觉地获得和吸收了中国的技术……英国和其他的‘后发国家’或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一样,享受了‘落后的好处’……正像许多西方人喜欢描述……的日本人那样,英国人可以被描绘成:他们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擅长仿制、吸收和改进外来思想”;“不是中国宋代的‘成就’和英国一样,而是英国的‘成就’和中国的一样”;“魁奈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继承……最重要的就是‘无为’思想译成法语就是‘自由放任’……在魁奈之后,尼古拉斯·盖布里埃尔·克利克在其《圣哲孔子》(1765)一书中明确主张,如果欧洲人想取得重大的经济进步,就得仿效中国……正如巴兹尔·盖伊所指出的:‘法律和立法者都必须承认自然秩序的法则,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中国的无为(自由主义)观念……’”;“到15世纪末,中国出版的书籍可能比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在西方文艺复兴的背后,屹立着东方”。

同类推荐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大国前途

    大国前途

    本书分为“国家前途与国家政治”、“国家前途与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前途与国家安全”、“国家前途与经济新常态”、“国家前途与社会民生”等5个专题,收入29位专家、学者有关上述问题的文章。
  •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本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为出发点,遵循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现实分析与历史分析、逻辑分析与价值分析的统一,从理论考察、现实条件、经验总结、路径选择、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形成了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规律的初步认识。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热门推荐
  • 恰与棺人共枕眠

    恰与棺人共枕眠

    二十五世纪超级药剂师顾九黎,在一次制药爆炸中意外穿越到古代尚书府嫡女顾九黎身上。刚睁开眼,‘吸血鬼’王爷要吸干她的血,还逼着她孕育子嗣。
  • 再见哆啦A梦

    再见哆啦A梦

    我逃离城市,回到故乡,是在一个冬天。天空阴郁得如同濒死之鱼的肚皮,惨兮兮地铺在视野里。西风肃杀,吹得枯枝颤抖,几只麻雀在树枝间扑腾,没个着落处。我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拖着行李箱,缩着脖子,回到了这个偏远的村庄。父亲在路边接我,帮我提箱子,一路都沉默。自打我小学毕业,就被姨妈带离家乡,只回来过一次,那次也是行色匆匆。这么多年,沉默一直是我和父亲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但我看得出,他还是很高兴的,一路上跟人打招呼时,腰杆都挺直了许多。人们都惊奇地看着我,说,这是舟舟?变了好多!好些年没回来了吧,听说现在在北京坐办公室,干得少、挣得多,出息哩!
  • 文化古迹探索

    文化古迹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九夜杀

    九夜杀

    辉煌的地下神殿的中心,悬浮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棺,九条冰晶锁链汇聚无尽神力死死钉在棺材上。一个看来二十来岁的黑发青年静静地躺在棺材之中,一身胜雪的白衣,却有一柄光辉内蕴的墨色神剑携无尽封印之力贯穿了他的心脏,只是没有一丝鲜血流出。英雄悲歌,红颜柔情,对那命运的不屈,对那天地的抗争,是顺应天道而永生,还是违逆天命而沉沦……也许,天道虚幻,唯我心永恒。
  •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

    舞蹈,是种活的造型艺术,是感情的最真率、最完美、最有力的表现。灵魂的舞者们,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用原始的肢体律动传递出生命的活力和美的思想。
  • 星际的幸福生活

    星际的幸福生活

    苏涟漪被蓄谋已久的系统选中,穿越到了一千五百年后文化出现断层的未来。
  • 对面的女螂看过来

    对面的女螂看过来

    满怀敬意为苍蝇、蚊子、屎壳郎立传,三桩离奇谋杀案引出三段可悲可叹的昆虫往事…… 一个螂如果逍遥,上帝就会派另一个螂来让你烦恼;一个螂如果寂寞,上帝就会派另一个螂来让你孤独。
  • 戏惹君心

    戏惹君心

    大婚前,她被人设计声名俱毁。他是她的夫,却不愿正眼瞧她一眼,更为别的女人弃她、辱她。敌军夜袭,她被帝、妃弃于行宫,惨落敌国太子之手,然而他却发现惊人真相。那一夜,她舍下一己安危,救下数百宫人;而他,牺牲天下安宁,只为护她一人。他是谪仙男子,爱她刻骨却恨波不歇。弃安宁、违生母遗愿,入龙潭、赴风云巅,心痛浴火,摇变强势,只想拥她入怀,报复缠绵!江山争,帝王谋,美人欢,而她是“但求一人”的寻常女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

    《你若绽放,工作自来》针对大学生毕业前后及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和问题,不仅讨论了毕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且助力更多年轻朋友快速成长。通过阅读《你若绽放,工作自来》,让未毕业的读者可以提前体验毕业求职、职业发展的过程;已经毕业的读者可以通过它找点不同阶段的调整点,可以实时查阅、解决问题,这是一本成为入校大学生以及面临求职面试大学生的贴身职场工具书。
  • 凤命逆天:庶女不下堂

    凤命逆天:庶女不下堂

    前生,她助他夺天下之位。十年倾心相付,换来毒酒一杯。携恨重生,她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再一次,他许她皇后之位,想要娶她过门。她笑,皇后?她早已做腻,不稀罕!这一世,逆天命,改乾坤,且看她如何独步天下!八字箴言道破她前生今世,三生三世的牵扯,到底是孽缘还是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