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9400000005

第5章 何为“中国梦”?(4)

西方社会启蒙运动之前,一直是等级社会,“人民幸福”的概念与低等级的民众无关。西方启蒙运动的成果之一是打破等级制度,原先属于低等级的民众才提出自由、平等、民主等政治原则,而提出这些原则的目的无非就是获得幸福,这些政治原则无非是民众想要获得幸福的手段。即便在启蒙运动之后,西方社会人民概念的狭隘性、局限性依然存在。以号称文明标杆的美国来说,种族歧视的隔离制度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马丁·路德·金付出生命的代价后才被取消,距今不过半个世纪。在此之前的美国,“人民幸福”的概念基本不包括大多数黑人。对照中国来说,早在几千年前,全体民众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就已经成为追求的实质。西方在启蒙运动后,更多追求的是手段。虽然我们不能说追求手段没有意义,但是,追求“人民幸福”的实质,显然比追求手段更有价值。

在中国人对幸福的追求中,家庭是关键。幸福简单说就是欲望的满足,但欲望是自私的,如果膨胀,容易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人民幸福”不是“个人幸福”,“人民幸福”是超越个人的社会目标,它既与个人幸福有关,也不能等同于个人幸福。因此,全社会的整体目标“人民幸福”有时候就需要抑制每个人的自私,或者说要形成自私与无私的对立统一关系。家庭恰恰是能将自私与无私统一起来的最好的孵化器。爱孩子、爱父母,某种程度上就是自私,但这种自私往往又表现为无私。因此,注重家庭从哲学层面说,等于既不消灭自私,也不纯粹提倡无私,而是让自私与无私和谐共处。与此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皆有恻隐之心”等原则成为真正的“普世原则”“普世价值”,使得中国文化在追求“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将亲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自私与无私、物质与精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成为“人民幸福”的合理境界。

因此,“中国梦”除了“两个翻番”这样的硬性指标外,在核心目标上提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理念,这是一个合理的构架。由此也形成“中国梦”完整的目标框架。它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期待,为之奋斗,为之追求。

四、“中国梦”的历史意义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梦”在官方和民间话语体系中都成为热点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社会各界对“中国梦”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为之振奋鼓舞,也有人对其冷嘲热讽。不管哪一种态度,都说明“中国梦”概念的重要性,它令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感受到它的力量并为之震撼。

“中国梦”的近期目标是两个鲜明的经济指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两个翻番”。在这两个经济指标的背后,有着大量微妙的解读。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来说,人均收入的翻番,将使中国的人均收入进入世界中等水平。对于国家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翻番,将使中国的GDP总量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多人早就开始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何时超过美国,各个预测的结果不太一样,但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的人比较多。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但是,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意义重大。

中国的GDP总量历史上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力开始下降始于鸦片战争。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结果认为,鸦片战争前的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32.9%,将近全世界经济总量的1/3。麦迪森认为,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比西欧和其衍生国(指美洲国家等)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这一年,欧洲最发达的国家英国的GDP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5.2%,中国是英国的6倍之多。此后,英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最高为10%左右,如今其已日薄西山,只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因此,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经济实力变迁的历史与英国相比意义不大。西方国家最具样板意义的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其经济总量在1900年前后超越英国,至今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因此,将中国近代经济实力的变迁与美国相比更能体现其意义。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间,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正好走了一个相反的过程:中国从世界第一跌落,经济总量从1820年占世界的32.9%,一直下降到新中国成立时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5%。中华民族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所遭受的种种屈辱,似乎可以从这个数字上窥见一斑。

美国成立之时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认为,1820年,美国的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美国的资本主义一路高歌猛进地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达到27.3%,此后长期维持在1/4到1/5之间。2000年前后是美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其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约30%,接近1820年时中国的水平。近年来,美国经济步入衰退,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2012年,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例为21.9%,中国为11.5%。不远的将来,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可预计的结果是,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与美国相差不多,都在20%左右。

由此我们看到这两个国家不同的历史轨迹。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余年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稳居世界第一;而中国经济则从世界第一一路下跌,到新中国成立时跌到最低点。此后,美国经济虽然有上下起伏,但依然保持了它的优势;而中国人则开始走出低谷,奋起直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逐渐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按照“中国梦”“两个翻番”的要求,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七十年左右的时间,使得中国在经济总量上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看起来这只是两组数字的变化,但在数字的背后,有着无穷的解读。

历史的地平线漫长而没有尽头。回望过去,如果我们只是高度的近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近一百多年间中国的贫穷与落后。如果我们有一双穿透历史的千里眼,我们会看到自己的过去是那么光辉灿烂。我们曾经有傲视全球的光荣,我们曾经是傲然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英豪。那些光滑的丝绸、白玉般的瓷器,那些精致而丰满的文化不必多说。西方文明主导的当今世界以经济指标为第一标准,而中国古代经济总量占世界的超高比重已经说明了一切,连美国也没有达到过中国人曾经的高度。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曾经像中国那样,那么持久地占据世界经济那么巨大的份额。由此我们再来看七百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才会理解这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赞美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在马可·波罗看来,当时欧洲最繁荣的威尼斯与中国相比,不过是一个小渔村。中国曾经是世界的榜样,中国曾经是欧洲人向往和膜拜的中心,中国文明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巅峰。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路跌了下去,跌得很惨,伤得很重,气息奄奄。探讨这一原因的文字和作品浩如烟海,我们不用一一絮叨。自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优秀的中国人,无数仁人志士,包括每一个有爱国之情的普通中国人,都渴望着一件事:让中国重新振作、重新强大、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就是“中国梦”!中华优秀儿女的这个梦想延续了一百多年!他们呐喊、他们拼搏;他们流血、他们牺牲;他们与炮台共存亡,他们与军舰一起葬身大海,他们用血肉筑成钢铁长城;他们出国,他们学习;他们狠狠地检讨自身、批判自己……但是,他们的梦想都没有实现。一百多年来,无数中华优秀儿女的这一梦想,始终只是梦想。他们带着巨大的遗憾远离了我们。但是,总有后来者继续走在他们的路上,继续要实现这一共同的梦想。这就是“中国梦”!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终于拥有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坚实基础。毛泽东那句极为朴实的话从那时起,在一百多年里真正成为现实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时起,中国人真正有可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添砖加瓦。经过了三十年,又经过了三十年,如今,这个梦想即将实现。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宣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一百七十多年,中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这个梦想如此之近。今天的中国人处在这样一个节点上让梦想在我们手中成真,还是让梦想终成泡影?

一百多年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人探索了无数种方法,遭遇了一次次失败。在一连串的失败中,人们一次次地总结原因。从器物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从文化不如人到人种不如人,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一部分中国人在探索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邪。吾友黄纪苏先生在他所著的《与精英保持距离》一书中写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躺在脱胎换骨的手术台上血流如注,换语言、换文化、换学术、换伦理、换趣味、换步调、换生活方式。这其中肯定有些不该换而换了,有的显然没换好,有的毁于排异反应。但现代化的重生再造,却是我们躲不过的宿命。”

应该承认,那些在错误方向上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很多也是为了实现这一个共同的梦想,但是,“中国梦”的实现将证明他们的确是错了。他们把全盘西化当成唯一的选择,洗心革面地做西方的好学生,西化成为一百多年来最强大的潮流,成为很多人一生的追求。他们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接受了一个天真而倔强的信仰:在全盘西化的道路上,只有服下一枚西方的灵丹妙药,中国才能成功。然而,1949年以来,中国的实践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的方式。即便当今中国的体制有西方的成分,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在冷战结束后被西方判定为错误的内容。因此,如果“中国梦”实现,将证明那些向中国拼命兜售“西方大力丸”的人的彻底失败,中国的现实将证明,他们只是一群“庸医”。

五百年来,西方人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就主导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世界从武力到科技,从理论到文化,构建了一整套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尤其在工业革命和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将自己的方式确立为人类发展唯一正确的方式,他们站在人类道德制高点上指点着世界的未来,“历史终结”是他们最真诚的轻狂。然而,“中国梦”的实现将使西方五百年来构建的意识形态大厦动摇。

按西方的标准,经济指标几乎可以决定一切。即使中国的经济总量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在20%左右,也没有达到1820年的比重,更没有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然而,中国还可能向前,中国依然有巨大的潜力。与此同时,西方正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困境,“历史终结论”在中国面前终将成为一个难忘的笑话,种种要求膜拜西方的言论,种种要求中国在西方指导下严格规范操作的教诲,都将显得无知和浅薄。实现“中国梦”不是“风水轮流转”,不是西方模式的轮番崛起。因为,在西方历史上,每一个轮番崛起的大国,都伴随着扩张的战争,伴随着对他人和别国的奴役。只有中国没有,只有中国靠自己、靠和平去实现一个大国的繁荣富强之梦。随着“中国梦”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爱好和平的中国将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力量。

因此,当中华民族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日益接近的时候,各种暗流将更加奔涌。卖“西方大力丸”的人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庸医,为了证明自己终身信仰的不是虚妄,为自己设定了最后的时间红线。不管是五年还是十年,他们必须在“中国梦”的近期目标实现之前,彻底改变中国,让中国服下那枚能够对西方言听计从的“大力丸”。而那些西方国家,为了不让自己的思想圣殿成为雅典娜神庙那样只供人凭吊怀古的废墟,在一次次诅咒“中国失败”“中国崩溃”都未能得逞之后,还会一次次地使出新的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即便不能彻底阻止“中国梦”的实现,也要让那一天尽可能晚一点到来。

但是,“中国梦”必将实现。西方历史上,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不依靠战争、掠夺和奴役;而只依靠自己民众的勤劳,便在七十年间,从一个世界排名几乎垫底的国家带领十几亿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只有中国。这仅仅是“中国梦”实现“两个翻番”的近期目标后我们所能预见的震动。当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年这“两个一百年”的中期目标实现时,那时的中国对于全世界70亿人的发展道路将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国将以实证的力量对西方五百年来形成的陈词滥调构成最深刻的挑战。历史将会改写,思想和理论将由此重新构建。

“中国梦”的实现,将给世界提供一个新的榜样。“中国梦”的实现将深远地改变世界。而我们将有幸成为这场人类历史巨变的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这就是“中国梦”。1956年,毛泽东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梦”的实现,将使这句话中的“应当”变成现实。

同类推荐
  •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从殖民地时期的依附,独立时期的民主抗争,直至目前的区域性合作,墨美双边外交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冷战后,随着墨、美两国几届总统的更替,双边关系也因合作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得到改善。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本书是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渊源及其在我国的蔓延。在这部分里作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饭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作者通过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原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种种反马克思的本质进行了批判。第三,民主社会主义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深入分析,指出什么事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 自由主义的未来

    自由主义的未来

    《自由主义的未来》是对自由主义极为扣人心弦的探索与辩护,不仅回顾了自由主义传统建立以来的众多理论基石,还研究了那些挑战自由主义的理论。沃尔夫分析并赞赏自由主义所包含的广阔人性概念,但他也明确表示,在自由主义被成功应用到诸如移民、堕胎、宗教自由等问题之前,它需要被修复、理解、接纳,以最有益的方式融入我们复杂的现代世界。迄今为止的四分之一世纪里,美国自由主义在守势和空想间摇摆不止。毋庸惊讶,美国公众难于辨识它所指何意。如今,艾伦·沃尔夫让自由与平等的原初理想再放光彩。
热门推荐
  • 矿珀

    矿珀

    我钻进去了。迅即,我的屁股被狠狠踹上一脚。这一脚来得太猛烈,我的头我的脖子被撅得咯啪一声。我浑身一丁点力气都没有了。觉得有人在迅速地顶住我掩埋我。一会儿井壁成形了。我呼出了最后一口气。于是,成形的井壁上落下一个细小的沙眼儿。你们不知道现在的我有多么舒服。我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我听到了天籁之音,我看见了大海扬波,红日正喷薄欲出,阴霾在片片坠落。多么好啊!没有痛苦,没有贪婪,没有争夺。也许,在亿万年之后,如果人类能够繁衍到那个时候,人们会发现:在远离梦阳的三千里之外,在紫云岭雁鸣谷大井深处,那儿,有一枚晶莹剔透的矿珀。
  •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他与财富间“令人费解”的故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Lesser Hippias

    Lesser Hipp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王爷,我们不约

    王爷,我们不约

    这年头穿越就穿越吧,为何就穿越到一个男的身上。男的就男的吧,为何这个男的还是太监!太监就太监,为何那个英明神武,英俊潇洒的王爷整天对她太监的身体图谋不轨?咦?太监还是个女儿身?“相公,娘子我帮你坐上皇位,你有什么好处给我的?”她两眼发光,已经想到一堆金山的存在了。“让你日日笙歌,呻吟不断。”某王爷色咪咪的说。慕景景一巴掌拍了过去,“呸!你个色胚!”他家王妃有三好,贪财,刁蛮,易扑倒……她家王爷有三好,持久,耐用,易扑倒……看她21世纪绝世神偷穿越到洛朝是怎样混的风生水起。斗小三,斗太后,斗皇上,斗尽后宫佳丽三千,与王爷成为“基情”四射的古代cp……【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Road to Oz

    The Road to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

    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

    话说天上有一仙人,闲着无聊,做起了和月老相反的行当,拆cp,斩红线,拆姻缘绝不手软,毁了天界十几桩姻缘,令人发指。月老一怒之下,扔她下凡历劫。然而,某个莫名被扔的千晚很是懵逼,她只不过爬了几张喜床偷吃天果而已,怎么就变成这些戏本子里的下场凄凄凉凉怨气深重的恶毒反派了?哀叹一声动手开始散掉各反派怨气的同时,卧槽怎么每本都有你这个小包子!虽然长得是白白嫩嫩鲜滑可口,可你……该叫我一声姥姥啊!父上大人,救命呀!月老:……糟了,拿错戏本了!【1v1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女配很傲娇》,坑品良好~】
  • 绿洲中的领主

    绿洲中的领主

    成袋的盐、香料还有糖从商店里一直堆到街上,满载的商人们赶着马车来来往往。空气中弥漫着各式香料糅合而成的芬芳。这是绿洲旁的繁华城市,捶打声和织布机声此起彼伏,工匠们的作坊里生意热火朝天。斯瓦迪亚王国的继承者,康德男爵的旗帜挂在城镇大门上。当地的居民们幸福的生活,满是对领主的爱戴与敬慕。城墙上有持弩的士兵在警戒,街道上有穿着锁子甲的步兵在巡逻,一副和平安定的景象。
  • 莫愁

    莫愁

    有些人没办法不爱,有些人没办法不恨。16岁,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17岁,我第一次发现人性如此黑暗,我开始排斥学校,甚至害怕被报复。一夜长大。18岁,师兄,很多人喜欢你,但是没有人像我一样,想和你永远在一起。19岁,那些我偷望过的人,都不曾为我停驻,我曾经苦苦等待谁的回眸,可是,总是空欢喜一场。20岁,这一年的悲伤,已经汇成河水,淹没了我所有对于幸福的遐想。
  • 气象:新式气象站播报

    气象:新式气象站播报

    奇异的黑色雪,1897年11月9日,在俄国彼得堡下了一次有趣的黑雪。这些黑雪的黏附物不是杀虫剂,也不是煤烟,而是像小蚂蚁一样的小昆虫。亿万个黑色的小昆虫站在雪花上,与雪花一起飘落下来,好像撒了煤粉似的黑乎乎的一片。人在雪地里踩一个脚印,不久脚印里便会聚集更多的小昆虫,脚印变得更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