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04

第4章 楚国贵族发轫江东(4)

殷通说:“现在江西各地都已经造起反来了,这也许是到了上天要灭亡秦国的时候了吧!我听人说过这样的话,办事情要讲一个先发制人,而后发的则会受制于人。我也要发兵攻秦,想任命您与桓楚为将军,统兵出战。”

殷通的想法是,他自己作为一郡的主宰,而以项梁和桓楚作他的副手。

项梁是本地世家大族的代表,桓楚则是本地反秦势力的代表,这样他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在他自己领导下的联合统治核心,能在当地人中取得尽可能广泛的支持。殷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是,在三方合作中,项梁的本钱是他在当地世家大族中的名望与地位,桓楚的本钱是他的实力以及他在中下层百姓中的影响,可是殷通自己的本钱是什么呢?除了一个已经自顾不暇的秦王朝给他的委任以外,他什么也没有。那么,人家为什么肯与他这个一无所有的人合作呢?

殷通思考问题实在是太一厢情愿了。

项梁立即对殷通的想法表示支持,同时他也告诉殷通:“可是现在桓楚逃亡在外,除了项羽以外,没有人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派项羽去通知他呢?”

“那就请您召见项羽,当面吩咐他。”

殷通为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感到十分高兴,马上就召见了项羽。

项羽。当时已经是24岁的精壮汉子。长得比同年纪的人高出一头。而且他力大无比,可以单手举起铜鼎。会稽府中的青年没有不对他心怀敬畏的。

当他佩剑来到殷通面前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一股逼人的英气。

殷通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交待着任务。

项梁坐在殷通身边。当殷通说完话以后,项梁对项羽使了个眼色,说:“你可以出发了!”

项羽突然拔剑而起,一剑将殷通的人头砍下。

项梁微笑着站起身,把殷通的大印取来带在身上。

他笑殷通真是有眼无珠,他项梁好不容易等来了这个反秦自立的机会,又怎么会甘为人下呢?项梁有能力左右当地世家大族的态度,项羽也有能力制服桓楚的势力,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能掌握的权力交给殷通呢?

历史确曾恩赐给每一个人成功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功,原因就在于。看你在机会到来时是不是敢于冲出去。

项梁是成功者。

因为他抓住了历史赐给他的机会。

看到项羽杀了太守,府中立刻大乱起来。有些殷通的死党冲上来,要杀掉项氏叔侄。项羽仗剑冲击,转眼间数十人死于他的剑下。看着威猛无比的项羽,没有人敢再用自己的头去试他的剑是不是锋利了。

也可以说,项梁在历史呼唤的时候敢于冲出去,他所依赖的也只是项羽的勇力。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

项梁走了一招险棋,好在项羽这个他倾注所有心血培养的人没有令他失望。

项梁召来太守的各下属官员,将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要求他们服从自己的命令,共同反秦。

局势是人所共知的,现在不打出一个反秦的旗号去,简直就无法对当地的人民进行统治。

如果他们继续作为秦王朝的地方官而存在并继续着他们对当地的统治的话,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被起义的当地百姓处死。秦王朝的统治对这一切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控制能力。项梁平日就是一个为大家所信任的人,在乱世里,让他这样的人来作领导总是安稳一些。于是,没有什么动荡,权力就很顺利地从秦王朝的太守殷通手中转到了前楚国名将后代的手中。会稽郡在项梁的领导下独立了。

同年九月,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一个新的力量中心开始形成了。

项氏叔侄是六国旧势力中最先起兵反秦的人,而且他们是最早形成自己独立武装力量的人,但是他们却不是最早自立为王的人。就是在武臣在赵地自立为赵王,田儋在齐地自立为齐王以后,项梁对此也没有什么表示。甚至在赵王武臣的部下韩广在燕地自立为燕王,陈胜加封原魏国的后代为魏王以后,项梁也没有动心。项梁知道,在力量不足时,首先打出一个王号去,最容易给自己招来灾难。现在的秦军还有相当强的实力,他们正在虎视耽耽地寻找着进攻目标,称王的人无疑地是在把秦军引向自己身边,项梁可不想率先成为秦军进攻的目标。项梁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并不是想自己称王,而是要恢复他的楚国。但是,这个时候陈胜的力量还是不小的,而他的王号是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项梁无力与他竞争。何况陈胜还是以他的父亲项燕的名义为号召的。所以在旧有的六国相继恢复以后,项梁也只是自称了一个武信君,一个臣下的称号。

他致力于建立自己的力量。

当有大志的人物一旦找到了一个支撑点的时候,世界的格局一定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

5八千子弟兵

自从陈胜王率先打出反秦的旗号以后,各地的农民起义与六国旧贵族的势力蜂拥而起,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中国的大地上由原来的一个政权发展出了几十个乃至几百个政权。除了秦统一中国以前就占有的关中地区以外,秦王朝对中国的其他地区几乎是全部失去了控制。也没有人能对某一个地区长期地取得控制权,中国大地呈现出一种极度动荡的局面。这种局势的变化对项梁是有利的。

十月,葛婴被陈胜王所杀,而在其被杀前又已经处死了他自己所立的楚王襄强。

葛婴就属于那种不明大局的人。作为陈胜王的臣下,他并不了解陈胜王想的是什么。

君主不知道臣下想的是什么,这是一件危险的事,臣下不知道君主想的是什么,就是一件更加危险的事。

陈胜王仅仅是一个农民,在被逼无奈的时候起兵。他起兵时对他的部下们提出的口号是:“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一定要留下英名。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他的一切都是仓促间进行的,就是他本人也没有对他所面临的这一切作过任何的准备。这一点与项梁就大不一样了。陈胜王个人所受过的教育也无法与项梁相比,他只是一个农民,甚至在个人品质上也不符合领袖人物的标准。

当陈胜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时候,他曾与他的伙伴们相约,日后如果他们中有哪一个人得到了富贵,一定不要忘记在一起的这些穷弟兄。这些穷哥们笑话陈胜说:“你现在是为他人种地,连自己的地都没有,还哪里会有什么富贵!”陈胜对此的回答是:“燕雀这样的小鸟怎么会理解鸿雁这样的大鸟的志向呢?”

这件事情如果是真实的话,也只可以说明陈胜在起义以前就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但是可能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他自己的志向竟然是靠着反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来实现的。

与陈胜在一起干过活的穷哥们儿得知陈胜起兵反秦,自立为张楚王的消息以后,都赶去投奔他。一开始陈胜对他们还不错。可是当他们谈起他们以前在一起的种种事情时,陈胜为自己的出身低感到可耻,竟为灭口而命人处死了他的这些穷哥们。就是这样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现在自称的王号是张楚,葛婴还要立出一个楚王来,他被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江南地区不单是秦王朝的力量完全瓦解,陈胜王的力量也已经化整为零。在这里,每一个地区都是一个独立王国,没有一个力量可以对所有的人起到号召作用。这正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施展他的才华的时候。

在这里,最有才华的人可能就是项梁。

虽然项梁一时间还不能重新建立他的楚国——以楚王后裔为王,由他项氏当权的楚国。但是却没有人可以阻挡他,使他形不成个人的势力。对于项梁来说,只要是有了属于他个人的势力,他也就拥有了他想要拥有的一切。

南方的情况是混乱的,北方也同样如此。

武臣在自立为赵王以后,派出部下韩广向北征服燕地。但是韩广却对武臣使用了武臣对陈胜所使用过的老办法,他在燕地独立了。

当初武臣自立的时候,陈胜王曾要杀死武臣的全家,派部队进攻武臣,但是被陈胜王的相国劝阻了:“我们还没有消灭秦国,在这个时候杀了武臣的家人,等于是又多出来一个秦国与我们作对,倒不如承认他的王位,命令他出兵进攻秦国为是。”形势就是这样。可以说,这是自立闹分裂的人也清楚的。在秦国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固然是对这些分裂分子没有办法,就是在灭亡秦国以后你又能把他们怎么样。当一个权力核心没有形成的时候,分裂就是无法制止的。

但是陈胜王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武臣的臣下们向武臣建议道:“大王您在赵地称王,这可不是出于陈胜王的意愿,他打败了秦国以后,一定会发兵来进攻我们赵国。现在不如我们不出兵进攻秦国,而是派兵向北收复燕地以扩大我们自己的实力。如果我们在占有赵国以后,还可以占有北边的燕地与代地,即使陈胜王打败了秦国,他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如果他打不过秦国,我们正可以借他们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争夺天下。”

武臣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但是他也像陈胜王一样,并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因为他的部下也像他对陈胜王一样,在燕地自立为王了。

历史在冷笑。笑那些自以为得计的人。

分裂仍在继续。

分裂似乎是一粒种子。只要是发了芽,在你除去它以前。它就会一直不停地生长。

当韩广来到燕地时,燕地的贵族们对他说:“在以前被秦国所灭的六国中,楚国现在已经立了王,赵国也已经立了王,燕国以前虽然是个小国,但也曾拥有上万的战车,力量不可以轻视。希望将军可以自立为燕王。”

韩广说:“我的母亲在赵国,我不可以背叛赵王。”

从韩广的这句话来看,他倒像是一个孝子;从史实来看,孝子却难以成为政治家。

“赵国现在一方面是担心秦国进攻它,另一方面也担心陈胜王进攻它,它哪里还有力量来管我们自立的事。况且,凭着陈胜王的强大,他还不敢害武臣、张耳、陈余等人的家属,赵国凭什么敢害将军您的家人?”

于是韩广自立为燕王。

陈胜王所派出的北上部队又一次发生分裂,力量仍处于分散中。

各地的旧贵族也纷纷独立,但力量却都很有限。周文的部队虽然被打败,但当时还没有完全溃散,对秦兵的东进仍旧是一个障碍。项梁清楚地认识到,秦王朝的力量绝对不可能恢复其以前的统治格局,陈胜王也不可能建立新的一统天下。这二者势必会斗得两败俱伤。接下来,将是重演一场战国七雄割据争霸的老戏文。到那时候,实力强的人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

而当时的情况是,希望问鼎中原的人确实不少,但知道如何逐鹿者并不多。

盲目的冲击于事无补。

于是项梁选择发展实力的方针,而不是急于显示自己的锋芒。他在会稽郡中征兵,组成了后来他自己与项羽一直依赖的根本力量——八千子弟兵。

项梁多年心血的结晶——人材的培养,终于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优势。在与其他六国旧贵族势力的力量对比中,项氏叔侄的最有利因素在于,他们有一个任何力量也打不散、也无法利用的核心队伍,这就是江东的八千子弟兵。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项梁在会稽多年的苦心经营。

这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项梁的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才能。他能够在统治者与人民之间作一个中立者。既不为统治者而得罪百姓,也不因为回护百姓而失去统治者的信任。

项梁曾经坐过牢,但是在作官朋友的帮助下,被无罪释放出来。殷通在想要起兵以前,特意地找项梁商量。这都说明,项梁在统治者心目中是有一定地位的。可是在当时,秦朝的法律相当严苛地对待百姓的情况下,项梁是如何使自己置身于事外,不因为自己与官府来往密切,或者是为官府出力而得罪百姓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刘邦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遇到了难题,才由一个国家的亭长变成了一个在逃的罪犯。从项梁起兵后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迅速地组建起他的八千子弟兵来看,项梁是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目的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

当周文自刎的消息传到江东地区时,项梁不得不对形势重新分析了。虽然他早就认识到周文孤军必败,但是他却没有想到,陈胜王的部队会失败得这么快和这么惨。

不论是他的兴起,他的发展,还是他的失败,陈胜王给人的印象都是突发性的。

项梁也认识到,以前是武臣的自立,不肯出兵进攻关中地区,使西入关中的周文部队成为深入的孤军。现在是周文部队的全军尽没,使正在围攻荥阳的吴广的部队也成为孤军。陈胜王部队的失败是连锁性的。失败是必然的,余下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很快地,项梁的分析就得到了证实,吴广的部队败于荥阳城下。

陈胜王的力量已经如过眼烟云。虽然在一个时期中陈胜王的名字还会有一定的号召力,但是他作为一个力量实体毕竟是不复存在了。秦王朝虽然在陈胜王发出的五股冲击波上显得风雨飘摇,可是它还有关中,它还有章邯率领下的主力,它还有扫平六国的昔日风采,对六国旧贵族来说,这一切也都是十分巨大的心理压力,将秦王朝从一统天下的宝座上清除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可以说,现在独立的六国旧贵族还都不具备这个实力。

不单是将秦王朝从它现在的宝座上推下去需要实力,就是在将秦王朝推下去以后,决定由谁来坐这个空下来的宝座的时候,同样也需要实力。

项梁目前是六国旧贵族中最有实力的人,他必须继续发展他的实力。

但是历史要实现的就是,选择一个秦王朝的对手——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同类推荐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着称于世。《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金枝玉叶

    金枝玉叶

    千古江山阅尽,吴钩了却前尘,回魂黯看漏雨,花错月影无痕。延绵不绝的亭台楼台之后,是寒玉生烟、胭脂生凉的寂寞宫愁,九重宫阙的水晶珠帘之后,是金枝玉叶、权柄玉座的血腥杀戮,金戈铁马的乱世末期,波澜诡谲的宫闱闺阁,一个叫苏谧的女子一生的挣扎反抗、起伏沉落。
  • 辽史

    辽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演禽通纂

    演禽通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

    《不得往生》草莽起家的许半夏从收废铁到开工厂,周旋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律界甚至黑社会势力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经历良心与资本、道德与利益的对抗在漫长的创业岁月中,既有痛苦、波折,也有甜蜜、收获。相爱想杀相知相遇,亦正亦邪亦帮亦损。这是一部投以裁纸刀、许之生半夏的爱情小说;这又是一部六国争雄的钢铁行业商战小说;这还是一次对“企业家原罪”的有力质问。或许一切的商业都将经历这样的过程,而传奇往往这样炼成。
  • 鬼抬棺

    鬼抬棺

    我出生就是个死人,被义父养在棺材里,靠他用黄泉买路钱买命。义父离去之后,我为了活命只能走进冤魂窟,向一口棺材三拜九叩,拜尸为师,抬棺葬鬼,像历代棺材门人一样一生与千奇百怪的邪祟纠缠。九峰镇尸,血海漂棺,白骨筑城……葬鬼,葬人,葬妖……处处杀机,步步惊心,从不知道究竟还能活多久。直到我参透了拜师时听到的那首鬼童谣,才发现棺材门里其实埋葬着一个惊天之秘……
  • 创世降魔录

    创世降魔录

    天地之始,一片混沌,鸿钧老祖创造万物,植神树,造众神灵,又以四气哺育万物生灵。天地有形,生灵有智,天地逐渐脱离混沌,上有日月,下有厚土,创始元灵以无上法力化道身而主宰天地,不想曾经一恶念化形,遗留世间,成为后世弟子心中魔障。创始元灵为消除自己所留魔障,创造一子名天降子,来到世间。天降子身负先天造化神功,吞天地灵气,夺日月精华,修为进化极快。进化期间,结交异兽兄弟,交好远古诸神,亲见天地之开拓,乾坤之演化。联合诸神,战天斗地,降伏天魔老祖,开拓异空间,带领魔族诸神脱离九重天域……
  • 我在星际开花店

    我在星际开花店

    新书:《捡到祖宗1000岁》,欢迎大家收藏养肥~做为一朵食人花,好不容易拿到许可证,在地球上开了一家花店,表示:好开心!可开心没三天,一个臭道士认为她是妖,大战三百回合,再醒来时发现她家的花店从地球直接换到了——星际。面对这个连一棵草都仿真的陌生世界,她有点心慌:这里没有小伙伴,地球麻麻,快带我回家!PS:(1)无CP。(2)寒冰曳读者群:696117213
  •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

    6000年前的巴比伦,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最繁华的城市,每个巴比伦人都了解金钱的价值,并懂得如何让自己变得富有。完备的理财原则指导他们致富、储蓄、投资赚钱,他们的收入像汛期的河水一样源源不息,为他们的富有生活提供保障。而这些简易朴实的理财智慧,沿用至今也不显得过时。作者乔治·塞缪尔·克拉森很荣幸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财富运动中,从而完成他们的愿望。而《超级富翁的9个习惯:古巴比伦的理财圣经》更是用许多有趣的故事来更具体地解答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鼓励读者增加存款数目,积累财富,在解决个人财务难题等方面给予读者最真切的启发。
  • 等待洗牌

    等待洗牌

    我们那地方的人喜欢把县里的书记、县长叫作知县,这里边蕴含了多少想法和内容,一时间也没人能够说得清楚。我站在新来的知县门口轻轻地敲了三下门:咚咚咚。里边传来知县的声音:请进。我推门进屋,跟知县点下头:林县,您找我……林知县看都没看我一眼,从一盒软中华里取出一支烟来。我看见知县办公桌上有只打火机,我应该主动上前拿起火机给他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