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05

第5章 楚国贵族发轫江东(5)

显然,陈胜王并不是历史选择的强有力的人物。历史把陈胜王推向前台的目的就在于,要把他作为一个历史转折时期里的过渡性人物。当他挑起反抗秦王朝统治的全国范围的斗争后,他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他自然也就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在接下来进行的斗争中,必然将在全国的反秦力量中产生出一个新的核心,代表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新的核心。

历史已经鼓起高高的浪峰,看一看究竟谁是站在浪峰顶上的弄潮儿。

历史选择了项氏叔侄。

6秦将章邯感觉到对手的强硬

对于项梁来说,他也感觉到是出师争霸的时候了。

公元前206年的一月,陈胜王所派的南下部将之一召平接到陈胜王战败的消息。作为陈胜王的忠臣,他为形势的变化和陈胜王的安危而感到焦虑。

召平心中也十分清楚,当时的陈胜王已经没有可以依赖的力量了。因此他假造陈胜王的命令,封项梁为楚柱国,命令他带兵渡江,去支援陈胜王与秦兵交锋。项梁因为形势的变化过于迅速,对战争准备并不十分充分,还不想过于突出自己,同时,他也知道战机稍纵即逝,所以他接受了封号,准备在陈胜王的大旗下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

二月,项梁率八千子弟兵过江。陈婴、黥布各率自己的队伍投靠项梁。

陈婴拥兵2万有余,又有东阳为根据地,本来是有资本可以大举发展的人物。但是,当他想要自立为王的时候,他的母亲对他说:“自从我作了你们家的媳妇,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你们家祖辈出过什么达官显贵。现在,你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有了很大的名气,这可不是一件好事。依我看,不要自立为王,还是找一个强有力的人物,自动去作他的下属为好。如果反秦事成,你也不失封王封侯;万一不成,也便于抽身逃走,因为你毕竟不是指名捉拿的首犯。”于是陈婴归属了项梁。

在强者的拚搏与弱者的稳妥之间,陈婴选择了稳妥。

而项梁选择了拚搏。

在奋斗前首先考虑失败后应该怎么办的人绝对不是英雄。

一个多月的时间中,项梁以他的八千子弟兵作为核心力量,队伍迅速地扩张到六七万人。

在这个时候,由于陈胜王已死,他的余部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因此,陈胜的部将秦嘉立景驹为楚王,力图以此为号召,重振军威。

秦嘉立出一个新楚王也是有他的个人意图的。秦嘉并不是随陈胜王一起起兵的人,甚至他也不是在陈胜王起兵以后赶去投奔他的人,他只是借着陈胜王起义的机会同时起兵,并在名义上服从陈胜王领导的人。以前,陈胜王在世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另立山头,可对陈胜王的命令也并不是完全听从的。当陈胜王派他的部下武平君为将军,去作秦嘉与其他部队的监军的时候,秦嘉就拒不听从武平君的命令,自立为大司马。还散布舆论说:“武平君年轻,不懂得军事,不要听他的。”最后,正是秦嘉假传陈胜王的命令杀害了武平君。当陈胜王去世以后,秦嘉另立景驹为楚王,显然他是想继陈胜王之后,成为天下义军的首领,也是出于对权力的争夺。

但是秦嘉太自大了,他没有充分地估计一下自己是不是具备这种实力。

项梁心中十分清楚,秦嘉与景驹的力量一旦形成,作为受过陈胜王封号的他,就不可避免地要成为统治集团中的二把手,甚至是三把、四把手,也许他的子弟兵还会被人利用甚至是解散。他绝不能眼看着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受到威胁。

秦嘉与景驹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根本就不是他项梁的对手。以前,陈胜王在的时候,项梁不敢与他正面对抗,现在陈胜王死了,项梁决不能容忍秦嘉与景驹这样的人建立一个他们的楚国。项梁的目标是建立他自己的楚国,他不能让另外一个楚国早于他所建立的楚国存在。从周文、吴广乃至陈胜王本人的战败中,项梁已经认识到,他以前对陈胜王的实力估计得过高。

秦嘉与景驹不过是陈胜王的余部,项梁相信他有战胜他们的能力。

项梁发出了通告:“陈胜王是最先起兵的人,现在,他在前线作战不利,生死不明,可恨秦嘉竟然利用这个机会私自立景驹为王,这是对陈胜王大逆不道。”就是在这种光明正大的借口下,项梁发兵进攻秦嘉。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秦嘉的主力部队击溃。

八干子弟兵第一次显不出他们的实力。

项梁似乎是看到自己毕生的梦想就要成真了。他梦想的是恢复楚国恢复他家族在楚国的地位与荣耀,现在,他的实力在向他展示,他所希望的,他都有能力去实现。

就在此时,曾经打败过周文的秦将章邯已经率军南进,到达栗。

是应该先与章邯的秦军作战,还是先彻底消灭秦嘉的部队再与章邯决战?

项梁选择了后者。

当群雄相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先与主力敌人决斗,而是要侵自己站稳脚跟。

项梁派部将朱鸡石、余樊君阻击章邯的部队,他并不指望这两个无名之辈能顶得住秦国名将章邯的攻击,只希望他们可以为他争取一定的时间。另外,项梁派项羽攻襄城作为疑兵,希望能使章邯错误地认为项梁的主力即将沿襄城一线进入中原,使其不敢全力进逼朱、余二人的部队。项梁自己则率主力部队继续追击秦嘉的队伍。在胡陵,项梁与秦嘉做最后的决战。项梁的人马很轻易地打败了秦嘉残部,秦嘉战死,景驹逃亡,后来死于梁地。项梁并没有对秦嘉的部队赶尽杀绝,而是加以改编以扩充自己的力量。

八干子弟兵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项梁实际上在此战之后,就已经成为陈胜去世后的反秦斗争的领袖。

项梁利用反秦的农民战争在做着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陈胜王死了,他的力量也随着他本人的死而瓦解;秦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早就被陈胜王清除;秦嘉与景驹现在也失败了,楚王的称号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一点益处;没有人有力量阻挡项梁向他自己的目标迈进了。

章邯不愧为秦之名将,他对项梁的计策洞若观火。对猛攻襄城的项羽部置之不理,集中主力部队一举冲破朱鸡石、余樊君的防线,直扑项梁军的背后。

项梁得到消息后,不禁在心中暗呼“侥幸”。他是在一天之内就攻破了秦嘉的人马,现在对章邯的来犯已经不在乎了。但是如果他与秦嘉再多相持几日,只怕是落一个腹背受敌。

项梁马上引兵屯于薛。他首先需要的是抢占战略要地。善于战胜对手的人总是先将自己置于不败之地。项梁引主力部队驻扎在薛,占据了地形优势,给章邯的进攻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就守住了江东的门户,拒敌于国门之外,不给章邯一个深入楚地作战的机会。这样,项梁的后方稳定,军需补给也就不成问题。

章邯也发现自己遇到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他与他的人马处于十分不利的地理位置上,所以他不得不停下了进攻的脚步。章邯是军事家,他不会因一时的冲动而对占据着优势地形的敌人发动强攻。他需要认真地研究一下他的这个新对手,他还不了解他。而打败敌人最主要的是先要了解敌人。

这是章邯自冲出关中以来,第一次停下了他进攻的脚步。

一代名将感觉到了对手的强硬。

7从一开始,项羽就在努力创造悲剧

项梁本人与楚军的主力部队驻扎在薛,目的是在江东以外的地区与秦军进行他们的战争。当项梁发现章邯主动停下进攻的脚步以后,他不是松了一口气,而是更加紧张起来。他知道最后决战是不可避免的,拖得时间越长就有可能越激烈、越残酷。项梁感到,凭他自己目前的武装力量,他没有信心战胜章邯。所以,一方面项梁与他的主力部队坚守不战,另一方面,项梁下令他属下的各路部队都向薛地集中。项梁知道章邯是想一战击败他,他必须准备足够的部队,以便可以在未来与章邯的决战中占人数上的上优势。

章邯是想速战速决,项梁也同样是想速战速决。

章邯没有时间在这里与楚军拖下去。现在秦国的统治在各地都已经受到最大程度的威胁,各地的反秦武装都在极力地发展他们自己的势力,而秦国只有他这一支部队是可以依赖的,如果他只是与某一部分义军在某一个地区中长期相持,就会使其他地区的反秦力量失去控制,无限地膨胀起来。最终可能是他虽然战胜了项梁,他也被拖得筋疲力尽,很可能被哪一个反秦力量借机攻破。所以章邯的作战方针只能是集中所有的兵力,在大决战中消灭对手的生力军。

项梁也是不得不采取决战的对策。可是他不是像章邯那样,是主动选择的,而是章邯逼着他选择的。

项梁苦心经营起来的江东地区,是他所依赖的根据地,也是他的部队一切力量的源泉。项梁决不可以失去江东,因为失去江东他也就失去了一切。

章邯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做出向江东深入进军的姿态。项梁为了保全他的根据地,不能不阻挡章邯的部队东进,也就不可能避免与章邯的主力部队决战。虽然是出于不得已,但是项梁也并不在意,因为他相信,他的力量并非陈胜与周文的力量可比,江东的子弟兵是项梁心血的凝结,绝不是一群乌合之众。项梁相信,如果他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与章邯的部队进行决战,他并不一定会败给章邯。至少在军事力量上,他的部队不会比章邯的部队差。他个人虽然不敢肯定有着超过章邯之上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也曾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研究了十几年家传兵法。

历史在逼迫着章邯决战,章邯在逼迫着项梁决战。

项梁有信心战胜!

决战是不可避免的了。

就在楚国主力部队向薛地集中的时候,项羽也带着他自己的部队从襄城来到薛。

在这次战役中,项羽的表现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是令项梁满意的。

首先,在攻襄城时没有任何机动性,甚至在朱、余所部受到章邯的猛攻时也没有接应的办法,坐视两部人马为章邯的部队击溃,把项梁部队的后翼暴露在敌人面前。他不但从根本上就没有领会项梁的作战意图,而且也说明他不具备作为全军主帅应有的果断与灵活性,最主要的是不具备大人物所应有的对全局的洞察力。其次,在襄城被攻克以后,他恼恨城中部队坚守不降,竟以屠城作为报复的方式。说明他不具备一个政治家所应有的心胸。当秦王朝刚刚因为暴虐引得天下人反对时,以这种残忍方式行军作战的人一定不会得人心。最后,当项梁的主力部队在薛地集中时,他也率部来到薛地,竟然放弃了军事要地襄城,表现出他只知与敌人主力寻求决战的鲁莽作风。

历史就是由每一个人来表演他自己。

项羽从一开始就塑造出一个不完美但却又极其动人的角色,从他出场时起,他就在努力制造悲剧。

人生的最后结局都是由每一个人自己走到那里去的。项羽也是如此,是他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乌江——他自刎的地方。

历史上令人黯然泪下的事情虽然很多,但仔细研究一下原因,却意外地发现,造成悲剧的正是悲剧的主人公自己。

8项梁发现了两个杰出人才——刘邦、范增

虽然项羽的表现很使项梁不快,但是在薛地,项梁也有使他很兴奋的事情,这就是他又发现两个杰出的人才。这对于很爱惜人才的项梁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冲淡了项羽给他造成的烦恼,使他没有对他鲁莽的侄儿大发雷霆。

也许是项梁认为他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地教育项羽,使他改正身上的致命弱点,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

项梁认识到刘邦是一个杰出人物。

刘邦本是秦朝统治下的一个小小地方官。他是秦王朝的泗水亭长。是一名在县令领导下的未入流官员。

有一次,他出差到咸阳办事,正好看见了秦始皇出行的威武场面,他和项羽一样,也对此深有感慨,但他并不是像项羽那样冲动,那样具有对立意识,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此也。”

一样的情景,一样的感慨,可是刘邦与项羽两个人的表现却是如此的不同。可以从中发现,刘邦的性格中充满着向上精神,但是他却并不给自己的向上奋斗制造阻力,只要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并不一定非得打倒什么人。他的追求是含蓄的。项羽的追求却是具有赤裸裸的挑战性,他一样是追求着成功,可是他追求的是把以前成功的人打倒在地的成功。

项羽当时只是一个青年人,而刘邦却已经开始步入中年了。也许他们性格中的不同,办事方式的不同,正是青年人与中年人性格的不同。

后来,秦始皇在骊山为他自己修陵墓,要求各地都要往咸阳输送民工。

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也为他的县里押送民工去咸阳。由于没有人愿意到咸阳服劳役,在途中民工不断逃亡。刘邦自己心中盘算着,照着目前的这种逃亡速度,用不了到咸阳,他的民工队伍就不会有一个人了。他没有能力禁止民工们的逃亡,但是这么逃下去,他作为押送的人却也没有办法交差。于是,当他们走到丰县以西的大泽中的时候,刘邦喝了半天的闷酒,下了半天的决心,终于决定把他押送的民工全放了。

刘邦对他们说;“你们快都走吧,我现在也要去逃亡了。”

在刘邦的民工队伍中有十几个人感于刘邦的义气,表示愿意跟随他。于是,刘邦就以这十几个人为基础,开始了他的强盗生涯。

当陈胜王的起义以风起云涌之势在全国发展起来的时候,许多原来秦国的地方官,抱着一种投机的心理,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也打出了反秦的旗号,名义上是响应陈胜王,实际上是求个地方上太平无事,以期日后可以投奔一个新主子。秦王朝是不中用了,但是谁是将来天下的主人,现在一时间也还看不太清楚,于是就先自立着反秦吧。

同类推荐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

    名人传记丛书——德川家康——从夹缝中崛起的“时代终结者”:“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热门推荐
  • 霸道专宠:你是我的樱宝贝

    霸道专宠:你是我的樱宝贝

    他对她一见钟情,她为他的深情所动。日久情渐浓,相伴共相守。
  • 预见遇见

    预见遇见

    就是那么平凡的相遇,一群人的喜怒哀乐,演奏出一曲曲动人的交响曲。命运给了他们于冥冥之中不可预见的遇见,而缘分,就是命运中最难遇见更无法预见的音符。平凡人遇不平凡之事,只是因为命运从不被任何人所预见……
  •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99亿宠婚

    99亿宠婚

    众人皆知,沈城亿万少女的梦中情人盛煜,家养一位财迷小娇妻,卖公司卖房卖地,以及,卖老公夜晚,盛煜看着小娇妻,一脸坏笑:“老婆,我有个项目要找你合作一下……”为了报复出轨的前男友,顾晚舟转身去泡了个金光闪闪的大人物。没想到,大人物秒变牛皮糖,沾上了就甩不脱。【1v1高甜宠文,欢迎宝宝们入坑】
  • 菌阁琐谈

    菌阁琐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

    故事描写在抗日战争前期,国民党中统新培养的黄晓天身负使命,潜入日占区上海,执行“黑账簿”计划,即营救诈骗犯金狐狸,并策反他为党国所用,为此与日本特务机关明争暗斗,最终救出金狐狸,并出于大义考虑,放他去抗日根据地,而自己只带回了有价值的情报。
  • 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

    我今年已经三十多了,结婚七年了,我爱一个女人,文婷,她是一个质朴、美丽,充满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姑娘,她,是我的妻子。然而世事无常,婚后,我的心被另一个年轻女孩叨扰,面对诱惑,我的负罪感越来越重……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重生之我为书狂

    重生之我为书狂

    重生回到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他以小说“坏蛋是怎样练成的”,开创了小白文热潮。他写的射雕三部曲,直接将旧派武侠推向了新派武侠高峰。他写的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孟姜女,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至于他写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则开启了华国文学盛世。偶尔,他也写一写这个世界没有的歌曲,童年,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不小心,这一些歌曲,却成为了华国人人会唱的校园民歌。至于他闲着无聊拍的夏洛特烦恼,泰囧,周星驰系列,指环王,黑客帝国,阿凡达,变形金刚,泰坦尼克号,盗梦空间,漫威英雄……则成为了全球最为之称赞的电影。本书QQ群:565142078
  • 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三天成就好口才:让你八面玲珑的说话艺术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句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话也可以变亲友为仇人;一句话可以功败垂成;一句话更可以改变人生。拥有精彩人生的人也许不是演说家,但拥有好口才的人必定能成就精彩人生。本书从要说话和会说话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不同的说话技巧对身处社会的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旨在帮助读者学会说话,使读者在人际、事业和生活等诸多方面获得相关的启示,从而成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