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500000012

第12章 北宋初期(12)

那么万物都变,有不变的吗?有。“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欧阳修的词曾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有那么多的哀感悲愁,有没有一个可以安慰你、答复你,可以寄托哀愁的呢?没有。波斯诗人奥马伽音曾写诗说:“海涛悲涌深蓝色,不答凡夫问太玄。”无语,指无语的冷漠。永远不改变的是冷漠的无情的长江水之东流不返,而这个东流是永不回头的长逝的悲哀。王国维先生曾有一句词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说人间什么事都不能把握不能相信,只有“无凭”是真的。柳永说惟有长江水之无语东流才是永不改变的,这其间有极深的长逝的悲哀。

这首词前半阕正是写才人志士那种生命短暂、志意落空的悲哀。

写得很好,把秋士易感的悲慨跟大自然的景物完全融合在一起,兴象超远。

下半阕写他的怀念,“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对羁旅行役有很深的感慨。自己本希望能够实现抱负,却被消磨在旅途辗转之中。这时不忍心登高望远,望家乡是那么遥远,何时能团聚呢,更引起一番思乡的凄苦之情。“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何事”,为什么事;我为什么事淹留呢?这是很深的悲慨。陶渊明说:“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柳永在这里也是想到自己不过是为了一点点口腹生活就被别人驱役,含意十分悲慨。下面的“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则是在自己的怀念中遥想对方也应正在怀念我。《广韵》云:“仰也。”“望”就是向远方瞻望的神情。

柳永遥想他所爱的人日日在妆楼上瞻望怀思,该有多少次错认为天际的归舟中也有着还乡的我。然而一回误认就是一次希望的落空,我却到如今依旧羁旅天涯。“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眸”:“争知”,怎知;她又怎知我在这里也是倚立在栏干边,正如此凝望着远处的家乡呢?这几句不仅写出了两地的相思之情,也正反衬出了前半阕所写的羁旅飘泊生命落空之感,更加深了悲慨。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永的词,一般常是在上半首写秋士易感,下半首写相思之情。

但这首是开头、结尾两段写秋士易感,中间一段写相思离别。再就这一词调的形式而言,有的词上下两片的字数及句法完全相同,叫做“重头”;上下片不相同,叫做“换头”;本词是一种特殊形式,叫“双拽头”,即第一、二段是“重头”,这两段每句字数声律全同,第三段才是“换头”。有的版本把这首词分为两段,在“立望关河萧索”处断句,这与双拽头的格律不合,是误断。

第一段的开端,“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陇首,指山头。陇,本来中国有个陇山,杜甫诗“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他所说的“陇”即指“陇山”。但柳永此处只是泛指高山。山头的白云飞起来了,带起来你的高远的向往和怀思的感情。“江边日晚”,江边的太阳从水面上慢慢沉落,引起你生命和时间消逝的悲哀。我说柳永的词非常富于感发的力量,他是寓情于景,并未用强烈的字样,却给人深刻的感发。这种现象有时候很难解释。但一般人写景,究竟引起你多少感动和启发,还是能感到不同的。小晏的词给人感动多、启发少,大晏的词给人启发多,这是由于每个人禀赋及遭遇的不同,因此形成的感发多少不一。柳永的词比小晏的感发多。这里全是眼前的景物,一句情语也没有,可是情意全在里边了。云飞,给人一种高远渺茫的感受;日晚,给人一种一天迟暮的感觉。“烟波满目凭阑久”一句,其“烟波满目”的迷茫,“凭阑久”的怅望,使人更具体地感到了感发的情意。但他还是没有正面地写感情,没用“断肠”、“消魂”之类的词语,而只写看到了江水的浩淼烟波。

他就是用自然的景象来引发人、打动人。欧阳修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们看到景物的变化自然就要有感慨而动心。如日本芭蕉的俳句“青蛙跳进古池中,扑咚一声”,他只写了在静态中,青蛙落入池中时的水声的霎那间的一动,就引起人们的心动。以前佛家禅语曾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只是仁者心动”的话,这动之中有时连忧伤、欢喜的分别都不必有,只是人心的偶然一动。王维诗“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也只写了心的一动,颇有点像禅机的灵光一闪。至于柳永这里虽也只是写“云飞”,“日晚”等宇宙的动态,但却表现了心中的感慨。烟波满目,是看到迟暮的江水微微摇荡,脉脉冥冥,一直伸展到很远的地方,说明作者已经凭栏很久了。“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站在栏干前,看到关塞江河,一片萧条索漠的景象。

萧索,双声词,给人一种凋零寂寞的感受。千里之远的景色都在凄清的秋气之中。“忍凝眸”,是说怎么能忍心看到这样凄凉的景色呢?这里好像有一个矛盾,不是“凭阑久”吗?怎么又说“忍凝眸”即不忍凝望呢?既然不忍凝望,为什么不下楼去,而非要“凭阑久”呢?这种矛盾的心情,是非常真切深刻的。辛弃疾词“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难穷,是说望不到边际,天空是遥远渺茫望不到边际的。登高望远,只能更加引起人向往而不得的悲哀,引起人追求而不得的怅惘。虽然明知这样,可是那种追求、向往的情绪却使人不得不望。柳永也是这种心情。西方有所谓“悲剧精神”,不是指最后的生离死别,而是指悲剧的主角英雄面对不幸的命运,明明清楚知道不幸的命运,却坚持反抗的精神。正如中国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才是真正的悲剧精神。柳永这几句词虽只是对景抒情,却隐含有一种深远的悲慨,使人感动。

中间一段,写离别相思之情。“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是说在遥远的京城,自己所爱的女子很久没有信来了。“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鸿雁本可传书,但也不给人传信,而冉冉飞去,消逝了,引起作者对女子的深深的想念,何况“雁”而曰“断雁”,其中也兼寓有许多离群索寞、羁旅孤单的悲哀。

下边一段接着从怀念写起。“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把秋士易感的生命落空的悲慨与相思怀念的情意结合起来写。回想当年与所爱之人在一起,是多么的欢乐。

可是为宦游而离别,“阻追游”三字,正写与所爱之人不得在一起追游,被阻隔离别的悲哀。如果真能施展才能,完成理想,那么离别的代价还是值得的。但付出了代价,辗转于宦游行役之中,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是徒增怅惘而已,这正是柳永的悲哀。所以下面就又接着说:“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在辗转奔波的旅途上羁留下来,每当登山临水,想起自己一生不得知遇,有多少志意不能实现,不免感到黯然魂伤。“黯”,黯然,是说生命失去了光彩,是那样的渺茫昏暗。“消”,是消魂的感觉。

“永日无言”,长久地默默无言,虽有多少心事,没有什么人能理解,不能向别人倾诉。“却下层楼”,只有怀着怅惘失望的心情独自下楼,意味着又开始无穷无尽的羁旅生活。

下面我们介绍两首柳永晚年的词,《蝶恋花》和《少年游》。柳永少年时就喜欢在歌楼酒肆流连,为歌伎酒女乐工写词。他的仕宦观念和浪漫性格的矛盾,使他少年疏狂,失意则寄托在爱情的浪漫生活之中。但到了晚年,生命衰老了,用世的志意也落空了,却再也不能像少年时把精神寄托在浪漫的爱情之中了。这种心情的转变,体现在他的词中,就是少年时的词飞扬疏狂开阔,“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而晚年则收敛消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在晚年词的风格中,更能体现周济所称赞的其词“森秀幽淡之趣在骨”的情味。《蝶恋花》和《少年游》就是这样一类的词。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伫倚危楼风细细”,从眼前幽微的细小的风景写起。风细细,写得十分幽微清淡纤细。表面看来不沉重,但幽微平淡之中,有一种带有凄凉意味的感发的美。只有曾经对这种感受有深刻体会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只有具有深刻体会之感性的读者才能理解。“伫”,久立的样子。“倚”,靠在楼栏干上。“危”,极言楼之高。明知面对凄凉,仍站在这里面对这一切,这是悲剧精神。李义山诗曾说:“此楼堪北望,拼命倚危栏。”当时义山在南方的幕府中,既怀念朝廷、家乡,又满怀失意之悲,拼命也要上楼北望。柳永词中也是既有怀思又有悲慨,而伫倚危楼就更引发了此种情意。下面两句:“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我们记得冯正中词曾说:“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也是春愁,但只写了一种惆怅的情绪,没写为什么惆怅。总之是春天的到来,唤起了诗人内心一种惆怅之情。李义山诗的“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也是写春天生命的复活和感情的引发。

北风变成了东风,冰雪变成了春花,是生命的觉醒。起蛰的惊雷,惊醒了冬眠的昆虫,美丽的芙蓉塘中,被轻雷唤醒的是荷花的美丽生命。春愁,可以说是与春天之生命一同苏醒的感情。正中词“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也是说随着河畔草青柳绿,人的感情生命也复活了。王昌龄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写春日惊醒了春愁。当大自然的春日生机萌发之时,也往往会引起人类生命中的某种感情的苏醒。柳永倚在危楼之上,细细的一丝一丝的春风,把已经衰老的生命中某一种过去的感情唤起来。黯黯,迷茫沉重的样子。“生”字用得好,李白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生,是在慢慢增加的。作者的迷茫的沉重的感情随春风一点一点地生起来了。“天际”与“危楼”相呼应,看到天边,春愁渐起。“草色烟光残照里”,是写亲眼看到天色慢慢地黑下来,暗暗茫茫地昏暗下来。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苍然暮色,自远而至。”写沉重迷茫的暮色好像是从远处压过来的。草色,是春天了,是生命生长的季节,草呈现出一片碧绿的颜色。烟光,草上的烟雾。

青青的鲜明的草色和微暗的烟光的结合,是微妙的结合。杜甫诗“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是生命的衰老和内心的才能志意不甘死亡的结合,老了的身体和难尽的才情的矛盾,被秋天草木摇落的景像引发,产生了那么多感受。杜甫晚年又写过《江畔独步寻花》七首绝句,是写对于春天万紫千红的无可奈何,衰老的生命怎能面对如此蓬勃的生机呢?所以他说:“行步欹危实怕春。”是写自己的衰老生命怕见春天,怕面对美好的时光那种强烈的矛盾的感情。柳永此处写大自然中草色和暮色的结合,正是深含着他自己老去的生命和春日生发的生命的一种难以述说的无可奈何的悲慨。面对苍茫暮色烟光残照中青青草色的景象,他“无言谁会凭阑意”,谁能体会我这种感情呢?我用什么话来述说这种感情呢?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同类推荐
  • 富翁是这样打造的

    富翁是这样打造的

    这是一个跨国教育子女的传奇故事,这是值得让所有中国家长反思的成功教子个案。望子成龙的母亲沙拉,曾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式妈妈,也希望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名校。可是,当她回到以色列后,坚决放弃做中国式妈妈,转而当起犹太母亲:儿子在家吃住,要交生活费;儿子大学毕业,让他去服兵役,以经受更艰苦的磨练!就是这样一种“冷酷”的母爱,却得到了儿女丰厚的回报,两个儿子都成了富翁。犹太人注重教育,我们注重文凭;犹太人注重智慧和生存能力,我们注重知识和考试成绩……此文肯定对您的教子思路有所启发。请勿错过!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套装28种)

    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套装28种)

    必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你值得拥有!本作品集实质上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的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内容依次为:戴望舒作品 、洪灵菲作品 、胡也频作品 、蒋光慈作品 、梁遇春作品1 、梁遇春作品2 、刘呐鸥作品 、刘呐鸥小说经典 、章衣萍小说经典 、刘云若作品 、卢彦作品 、卢隐作品 、鲁迅:呐喊 、穆时英作品 、彭家煌小说经典 、钱玄同散文经典 、钱玄同作品 、丘东平小说经典 、柔石作品 、滕固作品 、闻一多作品 、萧红作品1 、萧红作品2 、徐志摩作品 、许地山作品 、叶紫作品 、郁达夫作品 、章衣萍作品 、朱自清作品 、邹韬奋作品。
  • 漫漫长路沁梅香

    漫漫长路沁梅香

    在这部父亲的文集中,蕴藉着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最朴素的、最自然的爱的基因;有着一种托附天宇浩荡,历经大地调息,呼心高山流水情的风扬;更有着一种枝映心辉,月染夜色,光放乾坤的心之灵磊。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热门推荐
  • 抱歉!本妃已经滚远了

    抱歉!本妃已经滚远了

    王爷要吃回头草,弃妃拼命往外跑!吃了王爷的一次霸王鸭,前相公追着要还卖身钱,一万两?不如去抢,先逃了再说!下堂妃也是有行情滴,白衣帅哥青睐有加,毛头小贼也想着要撬王爷的墙角。想要让她再滚回做王妃?对不起,本妃已经滚远了……
  • 君爱美人妾爱钱

    君爱美人妾爱钱

    穿越回古代,成为婴儿怎么办?没事,有爹亲,有娘爱,还是个千金小姐,衣食无忧,比在现代当个小白领累死累活强多了。但是在这个一妻多妾制的古代,要想一辈子衣食无忧,光有好爹好娘不够,还得找个好相公。放眼一看,男人很多,各种类型都有,花红柳绿。可是要从中挑出一个好相公,真得很难啊!堪比沙里淘金。金子没淘到,却嫁给了个好色男。他去爱他的美人,咱爱咱的金子。人活在世上想要衣食无忧,还得靠自己。咱会女红,会厨艺,会琴棋书画,会做生意…不靠男人,咱照样能活得逍遥自在。◆◆◆◆推荐《引凤阁》精彩好文◆◆◆◆【邪瞳】北棠【破日】李筝【傲风】风行烈【离婚】风中雀【凰权】天下归元【简随云】草木多多【朕本红妆】央央【庶女无敌】雁无痕【侯门嫡女】素素雪【军火皇后】潇湘冬儿【黑道贵妇】漫天花雨【侯门正妻】沐榕雪潇【祸水皇后-】枫飘雪【皇家小尤物】北宗殿下【君爱美人妾爱钱】夜纤雪【夫君,不安好心】静海深蓝推荐自己的新文:
  • 我的灵异笔记

    我的灵异笔记

    自认为史上最流弊的神棍,遇上被五鬼缠身的美女,倒霉催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尽在《我的灵异笔记》!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作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教育,首创“生命化教育”理论,其“成全”、“范本”等诸多独到的教育概念已被教育界广泛应用。本书收入了作者诸多谈教育的精彩文章,其鲜活的思想一定可以走进教育者的生命,进而改变他们看待教育、实践教育的方式。
  • 九门神脉

    九门神脉

    圣火已在魔灵塔燃起,魔族的勇士们,伟大的时刻已然来临。跟随我,让我们一起覆灭那虚伪阴暗的人类吧,这将是属于我魔族的时代,这大地将会由我魔族主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求长生的万界旅途

    不求长生的万界旅途

    我想把自己的一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有逻辑的写给大家,这是一个重生在盗墓笔记世界但又能穿梭万千世界使自己变得强大的故事,虽然穿梭万千世界,但有故事自己的主线,主角不圣母,不种马,三观端正,但有自己的心机与决断。让我们期待他的成长!
  •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佛顶最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The Duke's Children

    The Duke's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