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500000004

第4章 北宋初期(4)

于是,晏殊被罢掉了参知政事,出知亳州,又徙陈州。五年以后,又被召还京,自刑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晏殊出身平民,自奉寒素,生活俭朴,六十多岁时他给其弟弟写信时,曾谈到人老之时要为自己的退路着想,希望晚年有个安居的所在。他曾用了公差为自己修房,被人纠弹,再次罢相。在《宋史·晏殊传》中,说当时便有人“以为非其罪”,因为李宸妃的墓志若是他人撰写,在当时也不会说仁宗为李宸妃所生,而用公差修房,则在当时北宋官僚之中本是常事。他第二次被罢相之后,出知颍州,后又知陈州、许州,晚年最后是知永兴军,永兴军所在地即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这首《山亭柳》提到“西秦”、“咸京”,可知其写作地点当在永兴军。晏殊的这首词里虽然可能有因罢相而产生的感慨牢骚,但表面上却是借歌者之口说出来的。“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有的本子“博”作“薄”,一般人都觉得应为“薄”,乃自谦之词。像欧阳修的《采桑子·西湖念语》的序文中就说是“敢陈薄伎,聊佐清欢”,“薄伎”者浅薄之才伎也。如果说是“博艺”,这个“博艺”就是众多的意思,一个人为什么会说自己有众多的才能呢?这就得看他整个的口气了,他下面说是“花柳上,斗尖新”,“斗”就是竞争,竞赛,“尖”是出类拔萃,“斗尖新”是说我的技能不仅是最好的,而且是最新的,这是很夸张地说出来的,毫不客气。

狂妄自大固然不好,可是在此则不然,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感慨万千,是悲慨于自己有才伎而不被赏识。前面要扬得越高,后面才跌下来得更重,这首词的开头就说“博艺随身”,写得很好,有许多人不是靠自己的本领,而是仰仗着家庭、亲友的势力或者是什么法宝的魔力,而这位歌者靠的是自己的本领。所以这“博艺”二字好,“随身”二字更好。“花柳上,斗尖新”,“花柳”指风流浪漫之事,譬如是音乐的弹奏啦,歌舞的表演啦,他说在这方面他敢和任何人比试,我的才艺比任何人都好,比任何人都新。晏殊喜欢用“尖新”二字,在《凤衔杯》词中也曾有句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尖新”是出类拔萃之意。下一句“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这个歌者有时偶然学唱当年念奴唱的歌曲,“念奴”者是唐天宝年间最著名的歌者。

古人写歌者歌声之美,有《列子·汤问》所载“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所以说“有时高遏行云”是说唱歌的声调之高可以留住天上的行云。下面的“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是说每当这位歌者演唱后,就会得到很多酬赠,就是所谓“缠头”,白居易的《琵琶行》说:“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说那弹琵琶的女子每唱一支曲子,那些听歌看舞的少年就不知要争着送给她多少红绫的缠头。晏殊说那位歌者当年也得到过听众的欣赏,赠给她无数的缠头,而且是最好的丝织品——蜀锦。她觉得这才不辜负她的辛勤。这首词上半阕是句句扬起来的,下半阕则渐渐降调,说是“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最近几年奔波往返在咸京道上,得到的是“残杯冷炙”。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雄心壮志,而也就在这首诗中他又写了到长安之后的遭遇,说“骑驴十三载(有本子作“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记述了自己仕宦不得知赏的境况,京华是帝都之所在,春天是一年之美时,而此地此时,满怀报国之心的杜甫却落得“残杯与冷炙”的地步,“残杯”是别人喝剩的酒,“冷炙”是别人不吃而弃之的冷肉,所以“残杯冷炙”是受别人冷落不得重视的意思,是别人给的一点可怜的施舍,这里面对接受者来说有许多悲苦辛酸。我为什么要讲杜甫的诗,因为晏殊本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他用的“残杯冷炙”出于杜甫诗,正透露了一份言外的托意。下面“衷肠事,托何人”,内心之中有多少心意感情,应该托付给什么人?晏殊是用女子的口吻来写的,因为他是赠歌者。

我在讲温飞卿的词时就曾说过,在中国旧伦理中,君臣的关系和夫妻的关系是相近似的,男子换在臣的地位就和妾妇一样并称臣妾了,就女子而言,是要有托身之所的,《孟子》上说:“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而才人志士也要得到知赏的人,才可以托身事奉,所以古人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就像一只鸟要找到一棵值得它栖落的树它才落下来一样,所谓“凤凰非梧桐不栖”,好的才人志士要选择主人并为他做事,也是要依托终身的。而且中国古代对女子注重品节,臣子也注重品节,所以晏殊说这个女子是有“衷肠事”,而不知应“托何人”。相比之下,就可见出陶渊明的了不起,他不向外找依托,他说是“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这便是他在自己的认识之中找到了一个终身不违的依托。总而言之,人生无论向内或是向外,只要是能找到一个精神的依托都是好事。

“若有知音见采”,她说假如是有一个知音的人能够理解我,“见采”是被他知用的意思,中国古人所谓的“知音”并不只局限于音乐方面的知音,广意的是指“知己”,是一个真正欣赏、了解你的人,是一个能在别人的误解中认识你优点的人。如果我被这个知音者选择、采纳,那么,我将唱尽高雅美好的《阳春白雪》的曲子,把自己一切最美好的都奉献给他。这虽然是一个歌女的口吻,但这又实在是中国旧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的传统品德,即如果有一个人以国士待我,我一定以国士报之。

三国时,诸葛孔明之所以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乃是因为刘备的“三顾”与“白帝城托孤”,把国家存亡的大事托付给了诸葛亮,把他当做了全国最可信任的人,他就以一个最可信任的人来报答。“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中国人有这样的传统,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找到一个知音。《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诗云:“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便写的是这种情意。晏殊这里的“若有知音见采”,“若有”是实无,也就是悲叹找不到知音。那么你纵然有奉献的感情,纵然愿意“不辞”,愿意“遍唱”,又有谁接受你的殷勤,接受你的美意?所以就“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可以想象得出,这个歌女在酒筵前唱歌,想起当年得意之时的满堂彩声,眼下却这样凄清冷落,不禁当即流下了眼泪。晏殊当时在这个筵席前,可能看到了这个老大伤悲、不得其所的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方的境遇的悲伤。而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如就歌女而言,还有更深一层的悲哀,那就是歌女是“卖笑”的,是要以笑语欢歌博取人家的欢喜、人家的报酬,所以,内心即使有悲歌,眼中有泪水,也要“重掩罗巾”,不能让人看到。“重掩”,是屡次流泪,屡次擦干。屡次悲哀,而又屡次不能让人看到悲哀,强作笑颜,这是一种极为深重的悲哀。

晏殊这首《山亭柳》,感慨很深。我们在欣赏当中,像我们欣赏其他作品一样,征引了许多旁人的诗作、词作为参照,不是徒然的,因为一定要这样,你才能把晏殊词里十分深刻的、沉重的感发的生命力传达出来,把中国古典诗词中几千年的感发生命的传统表达出来。

对这种感发的生命,以及在这种感发生命中所传达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悠久传统方面的情意的引发和联想,是我们在欣赏阅读古典诗歌时,所最应当加以细心体会和留意的。

第二讲说欧阳修词

第一节

在我们欣赏欧阳修的词以前,我想先把欧阳修的生平和为人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当时,在北宋初年江西出了很多有名的文学家,除欧阳修外,尚有晏殊、王安石、黄山谷等,都是江西人,不过欧阳修并不出生在江西,他生于绵州(四川),长于随州(湖北)。欧阳修在他的一篇为纪念亡父而写的文章《泷冈阡表》中自云“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他自称家中丧父之时“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当然文人不免夸大,但由此亦可见其贫困。因无钱买纸笔,欧母乃以芦苇的杆画在灰土上教欧阳修认字。因此而有“画荻教子”的故事。邻居有大户人家,藏有韩愈文集,欧阳修接触古文,爱好古文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他是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的进士,累官至枢密副使(管军事的中央级长官)、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曾多次被贬。神宗熙宁年间以太子少师致仕。辞职不久即逝世,谥文忠。

欧阳修无论在北宋文坛还是在思想政治界都是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先谈谈他在文坛的影响。初唐时流行骈文,文章讲究对偶,到了韩愈的时候,他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柳宗元也倡写古文,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所号称的唐代古文运动。但晚唐时古文复衰,骈文复兴。

这里可以举一个文风转变下的牺牲者李商隐的故事。李少学古文,年轻时即颇有成就,但后来因骈文盛行而被训练写骈文,一辈子给官僚写应酬的骈文,他的古文方面的才能没能得到发展,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到了北宋的初年,仍然继承晚唐之风,骈文流行,而转移北宋文风的就是欧阳修。今人所谓的古文八大家,除韩、柳外,皆为北宋作者,这其中除了欧阳修以外,其他几人都是欧阳修提拔培养出来的后起作家。诗歌在北宋初年也继承了晚唐华丽之风,晚唐的李商隐即以诗风华丽著称,很多人只见李诗外表的华丽而抹杀了李诗中深刻沉痛的情感。李商隐对个人、对国家均抱有很高的理想,怀有很深的悲哀。

但北宋初期的诗人却只模仿晚唐诗之华丽的外表的虚浮雕琢的作风。

到欧阳修才扭转风气,使诗在平实之中表达真诚的思想感受。

说到转移风气,欧阳修的词比不上他在古文和诗两方面的成就。

他在诗和古文上都是改变风气的领导人物,但在词方面只不过是位中间过渡人物,是座承上启下的桥梁。所谓“承上”,是他继承了五代时冯延巳词内容的深挚,另外则有晏殊继承了冯词的俊逸;“启下”则是指苏子瞻得其疏俊,秦少游得其深婉。

在政治方面,北宋初年的谏官言事之风气即为欧阳修所提倡。宋初士大夫都是很有理想的人,欧阳修二十多岁中进士后,本来没在中央政府做官,而在洛阳(当时叫做西京)做留守推官。他上书给范仲淹,问他身为谏官为什么不进言,后来两人一起做官批评朝政。由于批评政事,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北宋初年骈文盛行,青年欲入仕途者必得会写骈文,欧阳修在庆历年间主张改革,要求考试时不重骈文而重策论(政治论文),因为事关年轻人的仕宦前途,招到不少怨恨。于是就有人毁谤他,说他品格上有缺点,造成几次被贬,关于他详细的仕宦经历,可以参看欧阳修全集前面所附的年谱,在此我们就不多说了。

至于谈到他的性格,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别号来做一番探测。欧阳修的名字虽然不是自己取的,但他的号则是自己取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他自取的别号里看一看他的个性。欧阳修号醉翁,他在《醉翁亭记》中曾经自叙他以“醉翁”为号的原因。《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今安徽滁县)时所写,在挫折患难的面前他的反应是什么呢?他在《醉》文一开始就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在美丽的山水之间,有一座醉翁亭。

当时他是滁州太守,常与友人至亭中游玩,“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他用山水游宴来排遣悲哀,所以自号“醉翁”。他还有另一别号是“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有书一万卷,金石佚文一千卷(中国注重古玩,欧阳修也是开风气之先者),平日消遣有棋一局,琴一张,酒一壶,再加上“吾一老翁”,共有六个“一”。所以自号为“六一居士”。从他的这两个别号,我们都可以看出欧阳修在生活方面很有一种欣赏遣玩的意兴。

同类推荐
  • 乐意

    乐意

    王小柔生活在天津,这让她非常亲近津派的市井气,她时常会谈到路边摊,以及摊大饼的,这都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街头场景,谁说自己不喜欢吃街边的大饼,那是很虚假的。市井除了亲切感人,还泼皮有趣,不把正经和品味当回事,嘲弄那些伪装的上等人生。她嬉笑怒骂之间,小人物的喜感与偶然间的伤感,也会自然流露。
  • 西风故道

    西风故道

    本书为叶廷芳先生的随笔自选集,主要内容包括怀人和追溯一生的治学之路。叶先生自幼生长浙西僻远的乡村,不幸又失去一臂,在乡人眼中几乎成了废人,然而凭借倔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个性,他从乡村走到衢州城里,再到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冯至、赵琳克悌、绿原等恩师及前辈学人均在他的人生旅途上留下深刻印记,他的怀人之作语言平易而风格质朴,表现了这位从浙西土地上走出的德语文学研究者的赤子之情。卡夫卡和迪伦马特的引入在国内文坛影响至深,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要冲破“左倾”思潮长期禁锢的局面,亦须具有相当的勇气和胆识。
  •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系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创艺、敌后宣传抗日的经历。欧阳予倩先生用写自传来消除心理上的罪恶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所写的《忏悔录》了。在中国过去也有类似的作品,通常称为“自讼”“自责”“自诅”等。在他所写的《自我演戏以来》一书里,开宗明义就说:“这篇文字是我前半生的自传,也就是我的忏悔。空在戏剧界混了许多年,毫无贡献,只剩下些断纨零绮的记忆,何等惭愧!追思既往,悲从中来,极目修途,心热如火!今后的记录当不至这样空虚罢!”
  • 狄金森的一天

    狄金森的一天

    那日早上出门,随手拿了小开本的《狄金森诗选》(64开本,硬精装,江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装进外衣口袋。这本诗集大约是五六年前,从旧书店买到的。当时就读了,后来因为给一个儿童杂志写文章,还想过推荐其中几首诗。现在重读,除了个别篇目还能想起初读时的心情,多数诗篇竟像初读,不断产生意外的惊喜。一自然总体来说,狄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的诗,写得短小精悍,意味隽永。她不像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那般浩荡宏阔,相反,笔触总是很小——但诗意并不因此而小,或者单薄。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妃常不爽之本宫只要孩子

    大婚十日,她使出浑身解数宠惯后宫,他对她的投怀送抱也乐意之至。然,当他以为这是一场柔情戏码的时候,她却消失无踪。六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对他若即若离,一个躲一个追,最终,他因为他那个可笑的帝王尊严伤害了她。她带着孩子远走,他后悔是否来的及!
  • 扮猪吃虎:女帝的病娇夫君

    扮猪吃虎:女帝的病娇夫君

    别人穿越,不论是穿成农女、大家小姐、弃妇、废后、废材......但最起码所处的时代是个盛世,有可能卷入的,也只是皇室恩仇、夺嫡之争。可谁能告诉她,为啥她一穿越,就穿到了如此流民遍地、饿殍遍野的乱世中?她从最低端开始往上爬,爬啊爬,等等,这些美男是怎么回事?一个、两个、三个......哦不不不,她可是个专一的人呢,绝对不会为美色所迷。所以,夫君你准备好迎接你这些情敌了吗?人家可是很有魅力的女皇陛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待我迟暮之年

    待我迟暮之年

    唢呐刺耳干燥的声音突然停住,小锣砰砰敲响,一旁的黑衣道人面无表情地高喊:“孝子贤孙,拜!”周围的亲戚哗啦啦跪下了一片。舅舅和舅妈在我前面,恭恭敬敬两膝着地,头咚咚碰在水泥地上。我却需要使劲儿才能跪下去,腹部的肥肉压住大腿,头好不容易弯到能接触地面的程度,脖子却几乎要断掉了。时间瞬息凝滞,大脑一片空白,我忘记了为什么会在这里,只看见舅舅和舅妈白布孝衣上的汗渍不断扩发,渐渐形成了一幅印象派立体油画。“起!”道士终于给出指令。我立刻起身,大腿发抖,小腿抽筋,沉重的身躯不由得晃了晃。
  • 悍妃太嚣张

    悍妃太嚣张

    【男强女强+爽文宠文】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留美医学博士,一朝穿越,倾城容颜,腹黑无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是大陆的绝世天尊,天生异瞳,俊美无双,冷血无情,翻手云覆手雨!【逼婚篇】大街上,众人纷纷围观,某男双手负立:“十里红妆,万两黄金,天地为鉴,今日,我娶你!”女子挑眉一笑:“休书一张,一两银子,众人作证,今日,我休你!”围观人群皆是一片哗然,全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她!【成亲时】媒婆:“今日,天尊将要迎娶将军府三小姐,三小姐暗恋天尊多年,终如愿以偿。”某女吐血,纠正道:“扯淡!以偿个屁,本小姐是被那混蛋逼婚啊,还有是那混蛋追着本小姐跑的,你们还有木有人性,请不要污蔑姐的人格!”某妖孽清冷一笑:“卿儿,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叫混蛋……”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信天翁笨笨旅行记

    信天翁笨笨旅行记

    信天翁笨笨心中有个美丽的梦想——环球旅行,他要像爸爸妈妈那样,飞越海洋,环游地球,做一个勇敢的旅行家。可是,要实现梦想,就要经受住重重考验,他到底遇上了那些磨难呢?笨笨钻进大海寻找食物,却被空中海盗军舰鸟洗劫一空;趴在海面睡觉,竟遭遇了凶恶的大白鲨;与伙伴们进行飞翔比赛,恰巧撞上了可怕的龙卷风;眼睁睁看着好伙伴被人类的钓鱼钩吊死……这一系列的凶险磨难,像一柄柄大铁锤,把他锻造成一个机智果敢的旅行家。
  •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本书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海贼王之羁绊

    海贼王之羁绊

    白胡子海贼团旗下四十三位船长之一的钻石星辰海贼团船长蒂云.银与同伴之间的羁绊。
  • 暗王子联盟之变身女王

    暗王子联盟之变身女王

    《暗王子联盟之变身女王》内容简介:“我不是女人!这个身体是我的姐姐千女王,可是,我是她的弟弟是千国王啊!”樱井澈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灵魂穿越这回事,可是,他怎么看都觉得,面前这个竟然脱掉衣服来证明自己是男人的女生,一定是个神经病吧!为什么他命中注定的女神竟然是个拥有男人灵魂的“人妖”呢?或许真相就在这个奇怪女孩丢失的那段记忆中……新的预言即将在极光都市掀起滔天巨浪,世界究竟会走向毁灭还是新生?暗王子联盟又将迎来怎样的未来呢?请看女王的诞生之路,在眼泪与火焰中涅槃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