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600000015

第15章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3)

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政策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先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然后再慢慢地把矛头对准城市里的资本家。这是军事上的战略。在政治上的战略是“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当时在城市里有工业和商业,但是这些工业和商业都为民族资本家所有,相对那些外国列强在租界里的工厂而言,普遍规模较小,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时常受到欺压。按照毛泽东当时的说法,这些民族资本家也应该得到保护,要打击的“一小撮”是官僚资本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和欧洲资本家在中国建立了很多工厂,包括日伪政府在中国建立的工厂。日本战败后,这些工厂都被没收,变成了国民党政府的资产,由国民党中的官僚权贵把这些资产继承过去,变为官僚资本。1947年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是把前面的几项战略具体划分为三个方针:一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贫穷的农民;二是没收垄断官僚资本,把它变为社会主义政府直接掌握的国家资本;三是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并且保证在社会主义政府的领导下民族资本家至少有50年的黄金时代。中国要想从农业社会迅速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中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发展中国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进程需要进行“补课”,在这个“补课”的过程中,民族资本家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按照当时的新民主主义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政府的领导下,至少有50年的黄金时代可以发展。这些民族资本主义过去受到外国政府和企业的欺压,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得到了平等的待遇,就可以发展得更快。这三个方针都得到了民心的支持,保证了共产党在推翻国民党政府统治战争中的胜利,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中国有句俗话叫“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从1921年建立到1949年,不过短短28年,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从一个由几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运动的组织变成了统一中国的政党,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说是一个旷古奇迹。

二、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一)为什么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之下,中国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从1949年到1978年,计划经济从探索到实行也是28年,与建立新中国所花的时间一样长,后来证明这套制度行不通,所以需要转型与改革。

一个通常的说法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建立了不适合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正确地分析中国的现状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却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盲目照搬苏联经验是因为他没有工业建设的经验,但是,这个说法有问题,因为他同样没有革命战争的经验。事实上,照搬苏联经验也是实事求是的行为,因为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与苏联的目标相同,环境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当然也必须有所不同。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与苏联目标相同,条件也变得相同,所以使用的方法手段也必然相同。

老一辈革命家参加社会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目的是使中国富强起来。例如,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一定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代表了他的心愿,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的心愿。让中国人站起来,是社会主义革命最主要的动力,鸦片战争以后几代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让中国人站起来,让中国富强起来。但是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要挨打;要想有强大的国防,就要有强大的军事工业;要想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就必须有强大的重工业。1952年中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后开始建设国家,提出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中国能够早日屹立在世界的强国之林,不再受外国的欺凌。苏联的经验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参考基准。当时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苏联在1929年以前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但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工业化进程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而且,当时欧美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大萧条之中,所以苏联以重工业为先导的经验看来是可行的,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愿望。

其实,这种想法不仅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许多国家,不管是在亚洲、拉丁美洲,还是在非洲,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在第一代革命领导人的领导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中国的毛泽东、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印度尼西亚的苏卡诺和苏哈托都是如此。当时在拉丁美洲提出的依赖理论(Dependent Theory)这个理论的两个代表性人物是Prebisch(1950)和Singer(1950)。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核心国家就是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边缘国家就是那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根据依赖理论,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工业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材料,购买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依赖理论之所以在40年代由拉美国家提出,是因为在30年代的时候,出口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得非常厉害,但是工业品价格基本不变。根据中心—依赖理论,如果是处于依赖的地位,也就是出口自然资源产品、进口机械制造业的产品,就会被剥削。中心—依赖理论是由政治学者提出的,他们不太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在30年代,资源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非常快,而工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小,其实是与这些产品的供给弹性有关。1929年以后发生经济大萧条,世界总的需求量不断萎缩。在需求萎缩的状况下,供给弹性越大,价格下降越少;供给弹性越小,价格下降越多。同样是需求减少,特性不同的产品价格反应就不一样,并不是剥削的结果。在当时中心—依赖理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受到这种理论的影响,不愿意出口资源产品,而是想自己生产需要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这就是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不仅自己生产日常生活品,而且连用于生产日常生活品的机器设备都要自己生产,所以这个战略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其实是一样的。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也是想方设法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千篇一律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只有少数几个例外。中国当时是属于那些大多数,按照毛泽东主席的说法,没有军事工业就没有国防,就要挨打;要有国防,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军事工业和重工业。所以中国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要素禀赋的矛盾

中国在1952年和苏联在1929年的情况非常相似,发展战略都是重工业优先,面临的条件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重工业有三个基本特性。第一个特性是建设周期长。重工业的建设周期可能长达五年甚至十年,而轻工业则有可能在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收益。所以与轻工业比较起来,重工业的建设周期是相当长,收效也是相当慢的。第二个特性是对于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生产重工业的机器设备必须依靠进口。第三个特性是重工业一次性投入非常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工程都很常见,而轻工业项目有几百万或上千万就算相当大了。

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也有三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是剩余少。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生产主要是在农村,大部分的人口是农民,生产活动集中在农业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很大部分是供给自己食用,再加上饲养家畜和留作种子,剩余很少。部分剩余可以卖到市场上转变为资金,但是由于社会剩余非常少,所以资金就非常少,资本的积累不足,从而导致资金的价格非常高。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普遍较高,很多发展中国家民间借贷的月利率可以高达2%到3%,这绝对不是高利贷。古代的高利贷指的是月利率在5%以上,甚至达到10%,所以2%到3%的利率仍属正常。第二个特性是可供出口的产品就非常少,而出口少又导致赚得的外汇非常少,所以外汇价格——汇率就会非常高。第三个特性是资金分散,难以动员集中。这些落后的农业国家不仅剩余很少,而且农业地区相当广阔,这必然造成较少的剩余分散在较为广阔的农村里,动员这些分散的资金进行投资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农民的收入很少,一般不会把钱存入银行。在农村地区,银行的数量很少,虽然把钱放在银行既安全又可以赚利息,但是农民一般却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因为如果农民把百来块钱甚至几十块钱存入银行里,以后取钱还要步行几十里地走到县城的银行去。每天就为买酱油、买醋、买火柴的几分钱而走几十里路到县城,即使安全又有利息,显然交易费用也实在太高。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宁愿把钱放在家里的枕头下或缝进被子里。不仅中国的农民这样做,其他国家的农民也有类似的行为。我到国外讲学的时候,发现外国的农民会把钱放进袜子里随身携带。但是无论怎样,只要钱不存进银行,就会面临资金动员困难这样的问题。

由于重工业三个特性和落后的农业国家三个特性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就没有办法建立建设周期很长、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技术设备、一次性投资规模很大的重工业项目。如果正常状况下民间借贷的月利率是2.5%,那么年利率就是30%。如果一个建设项目十年才能完成,建成投产开始才有利润,按年利率30%的复利计算,那么十年以后项目建成之日需要还本付息之和就为原贷款的13.7倍,几乎全世界都难以找到如此高利润的项目。另外,要建设重工业就要有机器设备,当时国内没有重工业需要的机器设备,就要从国外进口。由于外汇非常短缺,外汇价格就非常高,与高额利率一样,高外汇价格也会导致重工业建设的成本偏高。而且重工业建设一次性的投资非常大,可能是动辄几亿、几十亿,但社会剩余主要是在农村,难以把这部分剩余集中起来,所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困难很多。

苏联1929年在斯大林领导下采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其目标与中国1949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一样,遇到的困难也一样,因此解决困难的办法也就一样。1929年以后,苏联推行的计划经济是在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短时间内建设起重工业体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中国在建国后的经济情况跟苏联比较类似,所以也提出类似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因此,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是实事求是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照搬苏联经验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也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参考文献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Singer H.W.,“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Borrowing and Investing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0,40,473—485.

Maddison A.,The World Economy,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

Prebisch R.,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New York:United Nations,1950.

同类推荐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时代

    为什么珠三角的中国制造业基地频频出现倒闭潮?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精尖制造业正在向本土回流?中国制造业的救命稻草在哪里?机器人时代到来了!工信部声称,机器人自动化将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新华网》盛赞:中国迎来机器人大发展时代。机器人和自动化将是催生中国制造业大洗牌的最主要因素。想了解这个即将被机器人和自动化改变的世界,此书必读。
  •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是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实践的深该总结,也是对黄冈市今后发展地标产品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将为政府决策、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提供详实资料和理论依据,为促进黄冈市农业产业化、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本书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它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历史的唯美诅咒(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3)》:历史上那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商业尝试,以及那些最终失败的商人。
热门推荐
  • 君子梦

    君子梦

    《君子梦》讲述了由晚清至二十世纪末的不同时代背景下,律条村许姓儿代农民追求道德完善的悲壮故事,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发展,反映了中国农民百年来生活与思想的巨大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20世纪中国民间的伦理文化图景。
  • 爱自己的女人会调养

    爱自己的女人会调养

    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的关怀并不多,她们要工作奋斗,又要照顾丈夫、孩子和老人,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问题。为了让广大女性朋友学会爱自己、照顾自己,特编写此书。希望广大女性能从中受益。本书针对女性健康、女人与气血、女人和食物、女人和运动、女人的睡眠、女性的习惯、女性的经络调养、女性中药养生、女性的特殊时期等方面,对女性的养生问题逐一进行阐述,既分析了错误的方式方法,又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女性健康养生必备的宝典。
  • 废后重生农家种田忙

    废后重生农家种田忙

    废后重生成为农家小村姑,采棉花织纺布,赚点小钱养家糊口,本想这么清贫安稳过一世,却不想极品亲戚轮番上阵找茬打秋风,逼的她不得不泼辣刁蛮不讲理!来一个怼一个,来两个怼一双,看谁还敢觊觎她与家人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我的御主真的阴

    我的御主真的阴

    “赤瞳,看到正在疗伤的那位兄弟有木有,你拿着村雨,上去偷偷的给他来一刀。”“天津饭,你等他们打起来,你再给上一击太阳拳,土行孙你跟上,把东西偷到手,不是你怂啥啊,我的确是御主,但是我下身不随啊!”“绿巨人,看见那个店了没,上去给我可劲砸,有人来了就跑,人走了继续造!主要是把动静闹大一点,反正你够肉,抗着跑也没事!”身患绝证,英勇救人,一命呜呼,来到了一个属于卡牌的世界,发现自己居然是个残疾人〒_〒,开局没有腿,输出全靠嘴,他只能开始了不断阴人的异界生活。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北雁南飞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北雁南飞

    清末至民国初年,新淦县三湖镇经馆先生姚庭栋之女姚春华和三湖镇上厘卡师爷李秋圃之子李小秋由在“赣江渡口邂逅相遇”到“元宵街上寻觅”,后二人又同在经馆读书,为“砚纸同窗”,继而发展成为相知相爱、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却只因姚春华已有人家(父母强将她许配给了临江府管家庄的一个瘌痢)和封建社会三从四德旧礼教的束缚,这对有情人终未成眷属。
  • 重生归来:邪王宠妻上天

    重生归来:邪王宠妻上天

    前世,她是将军府最受宠的三小姐。虽位及皇后,却有名无实。为保家人,忍辱偷生,终落了个鸟尽弓藏,抄家灭门的下场。当一切回到原点,她翻然醒悟。一心在手,天下我有!拜师学艺,接受传承;机关算尽,运筹帷幄;纵横朝堂,驰骋江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为随心所欲,逍遥九天。
  • 异界瞬发法神

    异界瞬发法神

    这里是魔法的世界。没有光芳四射的斗气,只有繁衍到巅峰的魔法!让穿越男罗林极为震惊的就是,就是应召女郎都有一手水火两重天的魔法能力。新锐的魔弓手,坚韧的结界师,跌下神坛的魔法师,以及隐藏在青天烈日之下的魔刺......一个锈迹斑斑的青铜耳钉,一个口气极度自大的器灵。陪伴着罗林展开了瞬发所有魔法的剽悍之旅。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淼淼惜昱淮

    淼淼惜昱淮

    绝对套路套路王,古代女强人和男霸总嘎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