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600000006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3)

(五)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

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增加资本回报率,并通过快速的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优势。从工业革命后的国际社会来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以来,世界各国第一次人均产出翻倍所花费的时间分别为英国58年(1780—1838),美国47年(1839—1886),日本34年(1885—1919),土耳其20年(1957—1977),巴西18年(1961—1979),韩国11年(1966—1977),中国10年(1977—1987)(世界银行,1991)。时间跨度按照经济开始快速增长的先后顺序依次递减。上文还说到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100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左右,20世纪以来为2%左右,而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可高达8%。这些国家和地区,首先是日本,后来是“亚洲四小龙”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本的崛起和“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二者被并称为“东亚奇迹”。

二战结束后,“亚洲四小龙”与中国大陆的起点基本相同,但是“亚洲四小龙”到80年代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经济体,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一。这一奇迹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东亚经济体善于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亚洲四小龙”在50年代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业人口,但是依靠不断引进新技术,发展高附加价值的新兴部门,劳动力不断被重新配置到服务业等附加价值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大大提高,资本迅速积累,整个经济也如同“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中国改革前后从经济发展的不同绩效来看,也能说明以引进技术为先决条件的后发优势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中国在1978年之前,提出过“七年超英,十五年赶美”的口号,60年代试爆成功了原子弹,70年代发射人造卫星,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相当大的突破,但是经济总体发展并不快。自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走上东亚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引进技术和引进外资参与“国际大循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增加外汇储备。引进技术的成本低,技术变迁速度快,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六)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否维持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连续三四十年的时间里维持9%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实现了32年的高速增长,那么这种增长有没有可能持续下去,再维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呢?我个人是对此持以肯定态度的。这一观点并非只是纯粹乐观的估计,而是基于后发优势的潜力。

根据麦迪森的估计,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只有美国的21%。这一中美之间的收入差距表明中国与工业化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巨大。因而中国就能在弥补差距之前继续享受其后发优势带来的好处。

麦迪森的估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相对于美国的发展情况类似于1951年的日本、1975年的中国台湾,以及1977年的韩国。日本在1951—1971年间的GDP增长率为9.2%,中国台湾在1975—1995年间为8.3%,韩国在1977—1997年间为7.6%。中国大陆在1979年改革之后的发展战略类似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所以中国应有潜力再维持20年8%的增长。日本在1971年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美国的65.6%,韩国在1997年是50.2%,中国台湾在1995年是54.2%。那么距今20年后,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可能会达到美国的50%。到2030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两倍;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中国经济也会达到与美国同等规模。

四、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上一节集中讨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并对未来做出了相关的预测,但是所有这些潜力能否最后被发挥出来仍取决于许多经济以外的种种因素。中国是正处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不能不加以关注。

(一)收入不平等及城乡差距扩大

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地区收入差距都在不断缩小。但从1985年以后两类收入差距又开始重新扩大。基尼系数(一种用来衡量收入平等的指标,数值为0表示绝对平等,数值为1表示绝对不平等)从1981年的0.31上升到2005年的0.42,接近于拉美国家的水平(世界银行,2010)。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过大的贫富差距会让低收入人群产生不平衡心理,加之当前我国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因而极易引发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资源利用无效率及环境不平衡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5.5%,却消耗掉全世界9%的石油、23%的氧化铝、28%的钢材、38%的煤炭和48%的水泥。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中国目前的这种资源消耗水平和增长模式如果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乃至子孙后代。同时资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也使得过度利用资源的成本不断加大,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路。

由经济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频发的矿难、水灾就多与环境的恶化有关。90年代中国发生了三次大的水灾,每一次都号称“百年不遇”,为何“百年不遇”的水灾在十年内发生了三次,值得人们去深思。自然灾害对经济的打击常常是致命的,保护环境,将灾难防患于未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外部失衡及货币升值

自1994年以来,中国就一直保持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盈余”。在2005年以前经常账户盈余还相对较小,但是在2007年达到了7.6%。由于存在巨大的贸易盈余,中国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在90年代中国的外汇储备额只有111亿美元,仅能支持两个半月的进口,而如今已超过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林毅夫,2010)。

与中国持续攀升的贸易盈余相伴而来的是美国贸易赤字的不断增加。这一失衡现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受到了广泛关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弗雷德·伯格斯坦曾在2007年向美国国会发表证词说:“全球失衡很可能是当前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与稳定唯一最大的威胁。”当危机爆发时,有言论声称这一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是部分或者全部由中美之间的失衡引起的。有的经济学家,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导致了美国的巨大贸易赤字,并且随之出现的中国人大量购入美国国债的行为压低了美国的利率,从而催生了美国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上的泡沫,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还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恢复平衡是保证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前提(戈德斯坦,2010)。

(四)腐败问题

改革前,中国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单一,贪污腐化的现象易于察觉并加以遏制。改革后,物质刺激成为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每个人的收入来源因而多元化,但在积极性提高的同时,也给形形色色的灰色、黑色收入提供了各种保护伞。各级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现象,扩大了改革后原本难以避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增加了在改革中利益受损者的不满情绪,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只有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复苏迟缓,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印尼政府的贪污腐败现象过于严重,造成人民对政府失去了信心。民众一旦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在大的危机面前,社会就难有向心力,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五)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因其影响长远而不易被立刻发现,却并不代表不重要。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仍然存在求量大于求质的问题,尤其在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领域,这种政策在长期是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长足进步的。上一节讲到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无论技术引进还是技术的自主创新都需要人才去实现,人才的产生背后无疑是教育的支持。

以上谈到的只是中国当前所面临问题的几个侧面,还有社会发展滞后、技术能力不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挑战加剧、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等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来自外部的各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需要去发现和一一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切实存在着的,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得不到有效解决,任何一个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都会带来社会经济大的矛盾,甚至威胁到政治体系的稳定。而如果没有稳定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作为保证,发掘经济潜力、维持高速增长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有强大的潜力将当前强劲的增长势头再维持20年甚至更久,并在2030年或更早些时候重登其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宝座。为此,中国需要克服很多内在的问题。接下来的几讲将具体分析如何发掘中国的潜力并克服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Bergsten,C.Fred,“Currency Misalignments and the U.S.Economy”,Statement before the U.S.Congress,May 9,2007.http://www.sasft.org/Content/ContentGroups/PublicPolicy2/ChinaFocus/pp_china_bergsten_tstmny.pdf

Chang,Gordon H.,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New York:Random House,2001.(章家敦,《中国即将崩溃》)

Goldstein,Morris,“Confronting Asset Bubbles,Too Big to Fail,and Beggar thy Neighbor Exchange Rate Policies”,Paper based on remarks delivered on December 15,2009,at the workshop on“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Looking to the Future,Lessons from the Past”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UK Economic and Research Council,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0.

Groninge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entre,“Angus Maddison”,Last modified September 3,2008.http://www.ggdc.net/MADDISON/oriindex.htm

Krugman,Paul,“World Out of Balance”,New York Times,November 15,2009.

Krugman,Paul,“Chinese New Year”,New York Times,January 1,2010.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Lin,Justin Y.,“Global Imbalances,Reserve Currency and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Prepared for the Closing Panel at the IPD FEPS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Conference at 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 DC,October 7,2010.

Maddison,Angus,The World Economy,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

Schultz,Theodore 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Smith,Adam,The Wealth of Na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776.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6:Trade and Pricing Policies in World Agriculture,Washington,DC:World Bank,1986.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1: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1.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10,Washington,DC:World Bank,2010.

World Bank,Global Development Horizons 2011—Multipolarity:The New Global Economy,Washington,DC:World Bank,201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同类推荐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 “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 “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谁动了中国经济

    谁动了中国经济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将中国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从民营经济的发展、GDP的质量与数量之关系、农村市场经济的前景、个税改革等方面,透视换届之年中国新的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反思中国模式,探寻变革途径,为广大民众的权益代言,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寻求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热门推荐
  • 促销管理

    促销管理

    销售过程中,采用适当的促销手段将会有效促进销售额的提高。反之,如果市场定位不明确、促销手段单一,则起不到预期效果。本书适合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和有关人士自学、参考。它将帮助管理者有的放矢地改进当前促销工作中的弊端,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促销方式,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Actions and Reactions

    Actions and Reac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湖不过如此

    江湖不过如此

    吾乃云颖是也!谁说小萝莉不能闯江湖?您可就看好了吧!谁会是我的最佳归属呢?
  •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销售心理学火全集》从消费者的心理分析、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员的自我心理修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销售心理学作了缜密的逻辑分析和介绍,并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旨在通过这些案例来揭示现实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让你能够轻松掌握并应时顾客的心理变化,赢得顾客的心理认同,提升销售业绩,成为销售高手!
  • 萌宠医妃哪里逃

    萌宠医妃哪里逃

    她是21世纪中医世家传人,不知怎么竟穿越到备受宠爱的丞相府小姐身上。他是高冷又腹黑的战神王爷,遇上她后,就在暗处,掐灭她的朵朵桃花。女主既腹黑又呆萌,男主宠溺无下限。
  • 可惜我还爱着你

    可惜我还爱着你

    苏流年常常想,如果当初他没有将自己带出机场,他们现在会不会不一样?他代表着正义利用她将她的父亲引入了陷阱,家破人亡成为她的下场,恩断义绝成为他们的结果。但如果这就是结局,七年之后,当她再次回到这座城市,落魄如她,为什么总是会和他这个高高在上的相遇?她不过穿着牛仔裤被人带去参加了一场慈善晚宴,中途离场却被不怀好意的人拦住。她笑的妖娆,声音中却透着一股寒意。余光中,他站在不远处冷冷地看着她。她总是说他们很有缘分,却不知一次次缘分背后是他的用心与坚持,他说:“流年,无论什么时候你回头,身后总有我。”然而这一次,却是他亲手在他们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终于永远只能在她身后。
  • 漫漫婚途:陆少宠妻入骨

    漫漫婚途:陆少宠妻入骨

    为了利益,沉浸在爱情中的乔安颜被未婚夫亲手送进监狱,本以为余生就要这样度过,却没想竟然在狱中见到那个深不可测的男人。“嫁给我。”陆慕凡的声音中带着他特有的蛊惑力,深邃的眸子像是能看透她一般:“我会让所有害你的人付出代价。”多年之后,乔安颜终于明白,原来这个男人也是害她的人中的一个。
  • 我的世界不可能这么奇怪

    我的世界不可能这么奇怪

    为什么世界正在变得奇怪?这让我很不开心。
  • Rosamund,Queen of the Lombards

    Rosamund,Queen of the Lombar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庶妃

    盛世庶妃

    她本是侯府痴呆傻笨庶出二小姐,不想成为侯爷棋子,新婚之夜被嫡姐一杯毒酒了断性命,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报这深仇大恨。一朝重生,侯府傻女离去,侯府恶女归来,面对嫡母巧计陷害,狠心送她上黄泉奈我何?针对嫡姐貌美如花,毁她月下花容又如何对付庶妹陷害,直接乱棍打死丢入死人堆!既然不想让她过好日子,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华丽蜕变,直面悬崖绝境的人生本以为这辈子平静渡过不想总有那些不想她安生的人既然是注定的宿命,那就搅它一个翻天覆地又如何?蓦然回首,却发现总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既然逃不过,何不携手一起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