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100000004

第4章 时光轮盘(3)

1963年,约翰·肯尼迪到得克萨斯州巡回演讲的两周前,一位反对派的将军说他是“自由世界的一个障碍”。就在肯尼迪遭暗杀的当天,《达拉斯晨报》刊登出一个整版的广告。这则广告四周被围上黑框,醒目的通栏大标题《欢迎光临达拉斯,总统先生》,广告的内容是向肯尼迪提出的12个问题。这些问题要求他为古巴人负责,不要再监禁或监视他们;还质问他为什么还要向越南人出售粮食,因为他们正在密林中杀害我们的士兵,是不是总统先生与美国共产党人达成了秘密协议。据说,在肯尼迪遇害的那天早上(1963年11月22日),他和夫人杰奎琳都曾阅读过这张报纸。并且,肯尼迪还对妻子和一名亲信说:“今天,我们去的地方,那里的人全是疯子。如果有人想加害与我,从高处的窗户里向我开枪,是没有任何办法能阻止得了的。”第二天早晨,全美国的报纸都画出了黑框,难道这是一个巧合?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肯尼迪在保镖保护下,举手向人群示意。可是几秒钟后,响起剧烈的枪声,子弹击中肯尼迪的头部。肯尼迪被迅速送往医院,几小时之后,他的心脏在医院里停止了跳动。官方说,肯尼迪总统遇刺,是一场简单的行刺案件,凶手的背后没有什么阴谋可言。这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杀手,平时神经有点不正常,他是躲在一个书库的六楼上,向总统射击的。1993年,《了结的事》的作者杰拉尔德·波斯纳说,当时刺杀总统的杀手的确是一名,他继续解释说:“大部分美国人不愿意相信,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能够以这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他是一位24岁、无法适应社会的失败者,他用一把廉价步枪结束了肯尼迪的传奇,这实在令人无法想象。”对于亿万美国人来说,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遇刺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损失”。

有人说,肯尼迪总统遇刺,开始启动肯尼迪家族的“诅咒”,从此厄运降临到肯尼迪家族许多人头上。

1969年7月18日,爱德华·肯尼迪在恰帕魁狄克岛酒宴过后,驾车坠桥,同车女助理柯普珍溺死车中。

1973年约瑟夫·肯尼迪因车祸造成一名女乘客终生瘫痪。

1984年大卫·肯尼迪,在佛罗里达州度假别墅附近的旅馆吸毒过量死亡。

1986年派垂克·肯尼迪,任众议员,曾因使用古柯碱成瘾接受治疗。

1991年威廉·肯尼迪在肯尼迪家族棕榈滩府邸涉嫌强奸,后被判无罪。

1997年12月31日麦克·肯尼迪在科罗拉多州阿斯朋滑雪场意外丧生,此前曾传出与家中未成年小保姆有染。

1999年7月,小约翰·肯尼迪驾驶飞机一头栽进海中。

对此,传说肯尼迪家族的悲剧与诅咒有关。

说法一:1937年到1940年间老肯尼迪作为美国驻英大使,为避免美国卷入“欧洲战争”,他曾拒绝为500名被送进纳粹死亡集中营的犹太人派发签证。1940年他回到美国,“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开始了。

说法二:1937年,老肯尼迪在乘船回美国途中,船上有位从纳粹魔掌逃出来的犹太牧师在船上祈祷,而约瑟夫·肯尼迪向船长抱怨,让船长禁止犹太牧师等人的祈祷,结果那位犹太牧师给肯尼迪家族的所有男人下了一个诅咒:他们将遭悲惨的命运。

说法三: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这个家族为了达到目的,曾使用了许多卑鄙的方式和恶劣的手段,他们的行为受到神的惩罚。所以才出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后果。

异度空间

收音机里往日再现

这是一部拥有五六十年历史的老收音机,不但至今还能正常使用,最为奇怪的是,它播放出来的节目,竟然全是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节目。

这部让许多电讯方面的专家百思不得其解的真空管式古老收音机,是美国乔治亚洲北部一户居民家的两名儿童在家中的阁楼里玩耍时,无意中发现的。

那两位儿童的母亲说:“这部奇怪的收音机本来是我爸爸的。当时我的我爸爸非常喜欢听收音机里的节目。他尤其爱听时事新闻和经济方面的。但是,自从1934年起,我爸爸就去世了。爸爸去世后,我舍不得把收音机扔掉,但是,我们又不爱听收音机,所以,便一直弃置在阁楼上,再也没有使用。那天,我的两个儿子非常的调皮,到处乱窜,什么好玩的东西都被他们找出来了。他们玩着玩着就到我都平时很少去的阁楼上去了。就这样,我的两个儿子发现了收音机。我当时还怪他们调皮了。本来,这部收音机如果不是儿子的发现,我们可能再也不会用了。非常巧合的一件事,我当时还阻止他们,怕他们触电。可是,他们不听,还说这收音机看起来还好好的。于是,他们还是将电插上了,看它是否仍能使用。当它开始播出节目时,我的儿子们便来到厨房叫我一起去听。我去到那里,可是,令谁也想不到的是,收音机正播放着罗斯福总统讲述当年经济不景气的情形,顿时吓我一跳。”这位母亲不愿透露姓名,也许有她的道理。不过,这位母亲说,他们已经通知电子专家到来,将收音机带走了。她说希望这样可以让电子专家进行详细调查,找出其中原因。

调查工作一直未完成,不过据一些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表示,这部超过半世纪的古老收音机,的确能接收到当年电台广播的讯号,将之重播出来。据其中一位科学家说,他们曾将1934年播放的一段长约12小时的节目录下来,再进行仔细分析,其中的节目有新闻、广播剧和趣剧等,另外还有当年最受欢迎的“积宾尼节目”与小罗斯福总统对美国人民的一段讲话。

“我听过其中一段新闻报道,我敢肯定是现场播,绝对不是录音带。”一位科学家说,“那是一部真正能接收过去的广播的收音机,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曾将一批价值五十美元最先进的接收仪器,放在收音机的四周,可是唯独是那部收音机能接收到广播,我们的仪器就连一点讯号也收不到。”

为什么会这样?目前仍然不知道。

不可思议的“失踪”

1968年6月1日深夜,两辆高级轿车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疾驰着。6月,南美已经进入冬季。然而,阿根廷的滨海地区几乎没有感觉到一点冬的寒意。因为那里离赤道的距离与日本东京相仿,就算在最寒冷的7月,平均气温也保持在10摄氏度。而1月则是盛夏,最高气温也很少达到25度。这或许是大西洋洋流起了调节气温的作用所致吧。

两辆轿车在公路上疾驰着,浓雾笼罩四野。后面的车上坐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律师盖拉尔德·毕达尔博士和他的妻子拉弗夫人,前面车上的一对夫妻是他们的朋友。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探望熟人。两辆轿车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穿过查斯科木斯市,向南驶去,此刻他们距离买普市大约有150公里。

阿根廷的西部是险峻的安第斯山。由中部直到东部是绵延的大平原,那是南美最大的谷仓。道路穿过连绵无际的麦田,又直插沙尘漫漫的荒野。不知是因为前面的车速太快还是由于博士夫妇的车发动机有点毛病,两辆轿车的距离渐渐拉开了。

前面的车临近买普市郊时,两人回首向后张望,后面浓雾迷漫,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他们决定停车等候后面的毕达尔夫妇。半个小时过去了、1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见到毕达尔夫妇赶上来。他们心中充满疑惑,掉回车头寻望。道路平坦而无分叉,既没有车相会,也没有车停在路旁。甚至连出了故障或破损的车的碎片都没有见到。就是说,博士夫妇乘坐的车在公路上奔驰途中,忽地化作云烟消失了。

从第二天起,亲戚朋友全体出动,找遍了查斯科木斯市与买普市之间的路段。然而,不论是人还是车,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两天过去了。正当他们准备报警时,从墨西哥打来长途电话。电话说:“我们是墨西哥城的阿根廷领事馆。有一对夫妇正在我们的保护中,男的叫毕达尔,您认识他们吗?”朋友接到电话非常诧异,要求让毕达尔本人来通电话。朋友一听,果真是失踪的毕达尔博士的声音。也就是说,博士夫妇6月3日到了墨西哥城。

毕达尔夫妇很快被送回阿根廷,回来后这对夫妇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朋友。据说,毕达尔夫妇的车离开查斯科木斯市不久,大约在夜里12点10分左右,车前突然出现白雾状的东西,一下子把车包围了。他们惊慌中踩住刹车,不一会儿,浑身麻木便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夫妇苏醒过来。这时已经是白天,车在公路上自动行驶着。可是车窗外面完全是陌生的景色,与阿根廷的平原已迥然不同。另外,行人所穿的服装,这对夫妇也很少见过。于是夫妇二人急忙停车下来打听,才知道这里是墨西哥。“这真是怪事!”他们这样想着,又开动起车来,这时街道和建筑物都无可置疑地说明确是墨西哥城。带着疑问,两个人跑进阿根廷领事馆求助。他们惊魂稍定后才知道,他们的表在他们失去知觉的时刻——12点10分已停住了,而跑进领事馆则是6月3日了。这是完全如谎言一般的故事,可是博士在待人接物上十分讲信用。只是夫人因受这次事件的刺激住进了医院。

由阿根廷的查斯科木斯市到墨西哥城,直线距离也在6000公里以上,即便乘坐火车要在两日内抵达墨西哥城,也完全不可能。若乘飞机飞去则完全可能,问题是毕达尔夫妇连轿车一起在墨西哥出现,这怎么说也是件怪事。然而,阿根廷驻墨西哥领事拉伐艾尔·贝尔古里证实说:“此事是真实的。”

对于这件奇怪的事情,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只有用超越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来解释。也就是说毕达尔夫妇被卷进了突然出现的空间的窟窿里。换句话说,由于空间发生了某种反常现象,使得地球上某一处的某一物体陷落到另外的时空里。这种时空就是我们理论上的四维世界。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又返回到现实的空间。

目前我们还不能真正做到超越空间和时间,发生在毕达尔夫妇身上的事情,只能算得上一种巧合吧!

从现在回到过去

“时间”一直是最复杂、最难说清楚的科学问题,而且人类以“时间”为课题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十几年前,美、英两国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们终于对时间有了惊人的发现。

1995年,美国物理学家马瑞安·麦克林告诉其他同事,要密切观察1月27日出现在南极洲上空的那些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起初,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一起普通的沙暴。但是,接下来他们发现,这些灰白色的烟雾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进程而改变形状,也没有做任何的移动。研究人员感到奇怪,决定弄清楚这种现象。于是,他们在气球上装上测定温度、风速和大气湿度的仪器,打算把这个气象气球发射到出现灰白色烟雾的上空,获取相关数据。然而,这个气球刚刚发射出去,它就急速上升,并且很快就消失了。

过了一会儿,研究人员利用系在气球上的绳子收回这个气象气球。一件让他们感到震惊的事发生了:气球的计时器显示的时间是1965年1月27日。时间整整后退了30年,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气球上的仪器损坏了,他们检查各种仪器,所有仪器状态良好。研究人员又进行几次同样的试验。每次实验的结果都是时间倒退了,计时器都显示的是过去的时间。随后,百思不解的研究人员向白宫做出详细的汇报。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作“时间之门”。

现在,针对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所做的研究仍在进行着。人们推测,南极洲上空的那个不停旋转的空间可能是一个通往其他时代的通道。而且,现在把人送往其他时代的研究项目也已经开始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正在为这个可能会改变历史进程的研究项目的控制权而展开激烈的争夺。

内克雷·克兹列夫是俄罗斯的著名科学家,他也在实施一项试验。他的实验证明,可以从将来返回过去。内克雷·克兹列夫做出这样的假定:时间可以完成工作并且能够产生能量。与此同时,美国一位物理学家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在这个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即便时间在这个世界出现之前已经存在,发生在南极上空的气象气球现象,最可靠的解释就是气象气球与“时间之门”发生了巧合。

时光可以倒流

美国影片《回到1872年》中,主人公不惜生命代价,回到过去拯救芝加哥市民的举动令人赞叹,这是艺术家的虚构。因为,中国古代哲人孔子早就有过“逝者如斯夫”的名言,时光匆匆,怎能倒流?

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时光倒流的事情还真的发生过。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航班飞行在非洲海岸的上空。当时飞机的运行状况良好,突然,地面指挥台发现这架客机从监控雷达的屏幕上消失了。正当机场人员焦急万分之际,客机又在原来的空域出现,雷达又追踪到了客机的讯号。

还好,这架航班安全降落在意大利境内的机场,机场工作人员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315名乘客,一点也不知道他们曾经“失踪”过。

针对暂时失踪这件事,机长巴达里非常疑惑,他说:“我们的航班从马尼拉起飞后,一直都很平稳,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但地面控制室一再坚持说失去班机的踪影,实在有点令人费解。”

对此,包括地面指挥人员、乘客还有科学家都坚称发生过荒诞的事。事实上的确发生了怪事,到达机场后,每个乘客的手表都慢了20分钟。

同类推荐
  •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在编辑过程中既注重实用性,又要照顾到全面性。《实用对联大全》对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等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和编辑,让读者各取所需、各用其能;同时针对部分对联还进行了赏析和说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这些对联带给我们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编选集,包括我国南方各个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基若族、普米族、拉祜族、傈僳族、毛南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独龙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高山族等。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热门推荐
  •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我们给老师打分吧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离无韵

    离无韵

    一生中总会遇见那么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暖了岁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墨门孤女离无韵,满门被灭之时为楚国令尹习仁君所救,自幼在越国小贤庄由当世大儒简况抚养长大。楚公子柯、吴公子皙,青梅竹马与年少初遇,情窦初开与情有独钟,小小女子兰心慧质,却逃不过命运多舛,终是在没顶绝望中削肉还越、削骨还楚……“离儿,古人常说:凡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宿命就没法解开?”“有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独夫纣,未闻臣弑君。君有大过则谏,谏之不听则易其位!”
  • 修养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修养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修养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十三世纪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皇帝祖先被称为“黄金家族”,所遗留下的家谱档册、世袭谱册称作“金册”,均珍藏于皇宫之中,历代皇帝皆如此。《元朝秘史》即是经过文人史官多次的增加修改而成的“金册”,它主要记载了成吉思汗历代祖先的事迹和家谱档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
  • 天生医对:傲娇王爷傻王妃

    天生医对:傲娇王爷傻王妃

    她本是名动天下的神医之女,受尽了万般宠爱,却错爱了令她万劫不复的人。如今她重生在傻女身上,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斗女配,斗仇敌,却招惹了那个病弱的九王爷,九爷表面傲娇其实闷骚又痴情。她好奇的看着他,却发现这样一看,却把自己的一生给看进了坑里。青玉明明记得自己只是喝醉了,为何会在他的榻上,还抱着他?她面色绯红,“九爷,对不起,我,明明在榻下睡的……”九爷声音温润,眸色却紧逼,“你打算怎么办?”她都不介意了,昨晚明明是她吃亏了,他却仿佛被欺负了的样子,青玉委屈,“你如果实在介意,我对你负责好了。”他的嘴角一勾,沉默了许久才不情愿道,“好。”后来,才知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典型庶女

    非典型庶女

    谁说庶女就要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谁说庶女就要跟嫡母嫡姐妹作对?十余年来,土著庶女宋仪,看似样貌平平,假装狗腿上进。坚决拥护嫡母领导,坚决遵从姨娘指挥,夹紧尾巴不出挑不惹事!一觉睡醒,宋仪发现自己竟被人穿了小两年,当年费心讨好的人,全跟她撕了:嫡母横眉,嫡姐怒目,表哥冷笑,姨娘叹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营养治病与养生(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要想设法谋取营养,就需要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保健功能,也需要了解各种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性味以及它们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然后通过科学的调配,均衡的摄取,才能让疾病远离我们,身体更健康。
  • 古董世家

    古董世家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九年,鹅江古镇。镇心街尾靠北有一排通体油绿的房子,那便是邮电局。阶沿上摆了不少花花绿绿的地摊,远近闻名的鹅江邮市就在这里。星期天最挤,占一大爿街面,各色人等都有。邮局里面那张供贴浆糊用的长桌也挤了三个小倒爷,摆满了邮册。角落上那位摊主,白净面皮身材高挑,颇有几分书卷气。这个人姓史,单名一个云字,经常来这里练摊的。他是铁路车站上的一个小小办事员。他今天摆的是几本集币册,没摆往日的邮册。
  • 师父个个太绝色

    师父个个太绝色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反射性的便一脚将人踹飞了出去。姐的便宜也敢占!当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女保镖穿越到一个废材大小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修灵术,习剑法,拜神山圣君为师,只是这学艺之路好像……雾气氤氲的温泉池内“小鹿,进来给为师搓搓背。”“大师父,这种粗活怎么能让徒儿来做呢?更何况男男授受不亲……”“嗯?”“是!这种粗活当然是徒儿做了!”【特别注明:此文主角性别为→_→女。】
  • 名誉领事

    名誉领事

    巴拉那河岸的一座小小的港口城市中,一场阴差阳错的绑架行动过后,所有当事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无辜被绑的名誉领事,骑虎难下的游击队员,备受良心煎熬的英国医生,在情人与丈夫之间犹豫不决的年轻妻子,还有冷酷无情的政客……宗教教义、社会理想、人性底线,在这场阴差阳错的混乱中,他们各自究竟会做出怎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