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3100000013

第13章 触碰——肢体接触带来的神奇效用

典型场景

在一起失踪案中,作为丈夫的罗伯特成为首要嫌犯。

“罗伯特先生,你妻子失踪当天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她平时喜欢做什么,最近跟什么人接触得比较频繁?”

“你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面对联邦特工一连串的问题,罗伯特一声不吭,只是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地盯着桌角。看着罗伯特的反应,调查人员开始觉得自己的怀疑是错误的,当初他们觉得罗伯特因妻子下落不明,伤心过度,所以变得木讷、神情恍惚。

“不,我们的判断并没错,只是他太会伪装了,几乎欺骗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新上任不久的特工说道,“不知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他虽然表情很茫然,但桌子下的手却在活动,他在不停地抚摸自己的指尖。这是什么意思?他是在想对策,这样的动作可以刺激他敏锐的反应能力,进而来应对我们的提问。”

很快,联邦特工想出了对策。“老兄,我们知道你很难过,不过还是希望你配合我们,毕竟你女儿现在才3岁,她需要妈妈照顾,你不想孩子从小就没有母爱吧……”询问的特工一边说一边轻轻地拍了拍罗伯特的肩膀。

至此,罗伯特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见此,询问的特工便乘胜追击,很快,罗伯特交代妻子被自己关在地下车库的木房子里。

跟FBI学读心术

一个小小的触碰手尖动作,让联邦特工找到了突破口;一个微妙的触碰肩膀的动作,让嫌疑人交代了自己的罪行。面对犯了错的学生,老师轻轻地拍拍他的头会让他知道自己错了;恋人伤心难过时,轻轻地抱抱她会让她觉得温暖贴心;朋友同事遇到困难时,拍拍他的肩会给他激励鼓舞……总之,肢体触碰可以带来神奇的效果!

生活中,合理的肢体触碰可以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积极的作用。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肢体触碰大多存在于男性之间,女性之间好像很少有这样的行为。其实不然,某肢体语言专家就讲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他说女性之间发生肢体接触的可能性大约为男性的四倍。当女性面对熟知的同性,她的内心不会有不安的感觉,而且女性天生就拥有比男性更细腻的皮肤,有着更敏感的触觉,所以对于肢体接触她们会更敏感。那些轻柔的、没有敌意的触碰让她们感觉良好。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与人交往时,合理地碰触对方的某些身体部位,会使对方心里产生一些超出你的预料的友好感。

有研究表明,外界对皮肤的刺激可以传达积极的信号,当触摸让我们感觉舒服时,我们的皮肤就会扩张,毛孔打开,以充分接受这种积极信号。当然这种触碰也有消极的信号,如果他人的碰触让我们感觉不适时,皮肤就会缩紧,并且封闭毛孔来抵制这些信号的进入。

当人对对象事物采取封锁态度时,皮肤会收缩,肌肉绷紧,而这样的肢体语言更强化了内心的封锁。反之,当皮肤舒张时,我们的内心也就更容易接受对象事物。所以,给皮肤传递积极信号的肢体碰触刺激也有利于心扉的敞开。

那么怎样的触碰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这里有一位网友《如何接触女孩子,又不让她反感》的文章,我们节选了一段,大家不妨从中学习与借鉴一下。

“在马路上走的时候,发现女生走在靠近车道外侧的时候,可以用手轻轻扶着她的肩膀或手臂让她走到你的内侧;进餐厅吃饭时,帮女生拉完椅子坐下后,手可以轻轻搭在她的肩膀上,确认她已坐定后,再回到你自己的座位上;过红绿灯时,发现可以过了,就牵起对方的手快速走到对面,然后再轻轻把她的手放下……”

要想让人觉得舒服,内心不抵触,那么在肢体触碰时就要注意当时的环境和触碰的部位。还以这位网友写的文章为例,如果在餐厅我们拉女孩的手而不是扶她的肩,过绿灯时搂她的腰而不是牵着她的手快速通过……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不同环境下,触碰的肢体部位也有不同,不能乱来一气。

其次,触碰的部位要注意。一般来说,不是很熟的人之间最好不要误闯别人的私人领域,而大多数人不把手肘当做个人的私密部位,所以选择这个部位碰触通常不会让人感觉到被侵犯。不过需要注意碰触的强度和时间:轻轻的、短短的碰触不会让人误解你的意思,并且不会引起对方过激的反应。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和陌生人身体接触的习惯,这样短而轻的碰触刚好给对方留下了印象,又不会引发反感。

而如果你碰触的是对方认为的私密部位,并且时间稍微长了一些,或者力度过大,那么都无法获得你所预期的积极效果,有的时候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所以,适当运用“手肘接触法”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就能帮助你在对方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

实用锦囊

对于身体接触,不同文化下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态度。比如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人在说话的时候,可以不断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英国人则会尽量不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所以,当你需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这会对你们之间的沟通很有帮助。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心理学与心理自助

    本书以大量实例诠释了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并从专业心理医生的角度向读者阐述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帮助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走出困境,重建健康美好的心灵家园。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

    逃避、嫉妒、紧张、焦虑、抑郁、浮躁、愤怒等坏情绪时时刻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它们爆发的那一刻,受折磨的不仅仅是你发泄的对象,最大的受害者是你自己。这些坏情绪会带给你焦躁,让你的生活变得混乱,而且会给健康埋下很大隐患。为了减轻这些不良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在闲暇或苦闷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发掘自身的心灵潜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大部分的病因与精神压力过大有着直接关系。本书围绕着人生心理健康这一主题,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表现,介绍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方法。它试图用最恰当的方式,点亮人们的心灯;用最有效的办法,为人们的心海导航;试图通过心灵的呵护,减轻人的精神压力,构筑人的心灵乐园。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热门推荐
  • 环城术士

    环城术士

    逃离现实的沈言,闯进了一个瑰丽的奇幻世界。
  • 黑夜将尽

    黑夜将尽

    上海沦陷前夕,梅机关、特务处、特别行动科,契卡、战情局,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 怎么说我不爱你

    怎么说我不爱你

    陆茗菀从不怀疑白溱羽对她的好,他可以为她付出生命,可她怀孕,他却不肯娶她。为了不让孩子成为“野种”,她如他所愿嫁给门当户对的豪门公子,却不料想入另外一个陷阱……历经磨难,白溱羽将她救出魔窟,却说:“我该怎么说,我没那么爱你。”
  • 小道芽衣子

    小道芽衣子

    一心向道,没想竟成仙,为师傅,为情谊,为苍生,到底,却不过骗局一场!!!浮生淡去梦三生,子午池下堪不尽,所知我的已离、所爱我的已去,而我心中之人呢?这是一个从修真走向玄幻仙侠的故事,苍容山,昆仑墟,大罗天,蓬莱境,看芽衣子一场风雪生死梦!!!
  • 印度放浪

    印度放浪

    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和市集,经历过沙暴,在恒河边目睹当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观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个炙热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度丰盛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简单粗暴,但大家尚有热情和自由,无论卑微还是高尚,每个灵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在这里,生命呈现出本真的东西,美与丑都淋漓尽致,一切追求表现的形式都相形见绌。
  • 三袁记

    三袁记

    这两年,老大袁有文一直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多挣钱,他干了两份保安的工作。第二份工作,是老二袁有武帮他找的,其实就在老二的单位,市政工程队。当初袁有武跟他打招呼的时候,还有点不大好意思;袁有文知道二子忸怩的原因,论水平,论能力,二子和他都没法比,可如今,他要去二子单位干临时工了,不说别的,就是面子上好像也讲不过去。但袁有文不在乎。袁有文说,我在外面干了这么多年,已经练出来了,我现在,是真的不在乎。
  • 味道之人民公社

    味道之人民公社

    这是梁文道笔下的“饮食社会学”——“吃”是联结社会的纽带,是构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 掌心娇宠

    掌心娇宠

    【推荐流云宠文系列完结文《你是倾尽一世的温暖》、《你是我的难得情深》】!没和楼大少在一起之前,叶桃夭有两个特点。第一:谁害她,谁倒霉。第二:很穷很穷。和楼大少在一起之后,叶桃夭又多了两个特点。第一:谁害她,谁倒霉。第二:多了许多许多花不完的钱。
  • 堕契

    堕契

    如果“生活”就像一张网,它会死紧地捆着你我,严丝密合而又脆弱无比,要挣脱轻而易举,却总能让人回心转意。就这样,她捆住了他,他也只能锁死了她;她饲养他,而他庇护她;她隐藏他,但他又一次次企图暴露她——到底是谁困住了谁,恐怕不可能有一个单向而准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必须保持谨慎,毕竟已不再是独立的生命,任何的失误都会是双方的生死问题。
  • 布达佩斯奇遇

    布达佩斯奇遇

    美国华人女记者带着女儿出游欧洲,在布达佩斯与浩浩荡荡的叙利亚外逃难民相遇,并目睹了这样的镜头:七岁的男孩原本跟随母亲和妹妹逃离战火流落异国他乡。途中前路受阻,为照顾更年幼且途中生病的女儿,母亲不得不冒险忍痛将儿子托付给陌生路人,让他跟陌生人继续前往德国。女记者见状,心如刀绞——21世纪了,人类的苦难怎么还总是如影随形?一多瑙河对岸的山坡上太阳已经升起来,河面上波光粼粼,闪烁耀眼。邵向群和高中毕业不久的女儿苏菲亚走出河边的酒店大堂,坐上出租车前往火车站。她们从洛杉矶来布达佩斯逗留了几天后,计划乘火车前去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