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600000005

第5章 商朝—甲骨载文明,青铜传天下(2)

武丁中兴 商朝自盘庚迁殷以后就从禁锢中得到了解放,终于在两任之后的武丁继位时达到了商王朝的鼎盛时期,即后世所称的武丁中心。武丁的父亲小乙是盘庚的弟弟,一个中庸无为的君王,一生没有什么建树,唯一有一件明智之举让后世称道,那就是让武丁从小隐瞒王室身份深入民间,在民间长大。因为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武丁更深刻的体会到下层奴隶的艰苦,为他日后的仁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帮助他在奴隶间找到了诸多良臣。武丁继位后不仅励精图治,缓和贵族和奴隶的矛盾,稳定国内形势,还多次出征征讨周边游牧民族和氏族部落,大大扩大了商王朝的国土范围。势力最大时,商朝东临大海,西入荒漠,南到长江,北至辽宁,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毫无疑问,武丁统治的五十九年是商朝发展史中最为繁荣的时期,堪称盛世。

提到武丁的成功,不能不提另外两个人,可以说没有这两个人单凭武丁绝对造不出商朝的鼎盛局面。第一个人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妇好。妇好在与武丁结为夫妻之前是商朝周边一个母系氏族的首领。特殊的身份造就了她聪明绝顶,勇武善战的性格。若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妇好,那她就是武丁的贤内助。妇好多次披挂上阵,亲自出征,而且都是胜利而归,武丁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她打下的。同时,妇好也担任朝内大祭司的职务,支持祭祀等重大活动。可见妇好的地位绝不仅仅是替帝王生儿育女的王后那么简单。她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对丈夫的最大支持,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王后。

第二个人便是武丁的丞相傅说。傅说原本只是一个奴隶,按理是不可能坐上丞相之位的。多亏武丁从小和奴隶混在一块,在民间长大,更懂得惜才,而不去考虑身份地位。当然武丁要重用傅说也必须先过贵族一关,只有他们心悦诚服才能让傅说无所顾忌的施展才华。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充分展现了武丁的聪明才智,他先假装不认识傅说,而是接连说自己做梦,梦见上天给他派了一位贤人相助,并多次在众人面前描述贤人相貌,当然就是比照傅说相貌所说。因为那时的人们都非常迷信,相信托梦一说,傅说就毫无障碍的当上了丞相。为了感激武丁,傅说发挥自己的所有才能帮助武丁,开创了一大盛世。当然,武丁善于用才,重用的奴隶也并不只傅说一人,相传有十人之多,史称武丁十臣!

当然,时间万事皆有两面性,武丁多次出征且规模巨大,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计数,无形之中也为商朝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武丁之举在将商朝推向顶峰的同时,也让商朝不可避免的踏上了即将由盛转衰之路!

自负让一切付之一炬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助纣为虐”这一个成语,此处的“纣”说的就是商朝的亡国之君商纣。跟桀一样,纣也不过是后人所起的谥号,纣的本名叫帝辛。若做个调查问卷,问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暴君是谁,十有八九都会选纣。为何纣会招得如此骂名,多半是因为清代那一部神幻小说《封神榜》。在小说里,纣被狐狸精所惑,听信妖精妖言,残暴到了极点。最为出名的应该就是把姬昌之长子做成肉饼让姬昌食用,把叔父比干的心挖出来当作所谓的药引给妲己治那莫须有的病。这些行径听来就觉得非人类所能为,实在比禽兽还不如,世人都把他当作暴君的代名词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小说终究是小说,难免有夸大其词之嫌,历史讲究的是事实,我们也必须还以商纣一个真实的面貌。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纣其实是一个很有才智也很勇猛的人才。在他统治早期,也曾勤政爱民,兢兢业业,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君王。

转折发生在纣远征东夷之后。纣讨伐东夷的成功使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带回了很多的奴隶,更重要的是虚荣心得到了极度的膨胀。此后,纣也多次讨伐东夷,每次都胜利而归,显赫的战绩和丰厚的战利品让纣开始变得骄傲,变得贪图享受。遭殃的必然是下属诸侯贵族,一方面赋税加重,一方面要求他们进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处在最下层的奴隶就更不用说了。总之,贵族和王权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纣却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宠爱美女,开凿酒池,建造肉林,生活一天比一天糜烂。他的极度自负也将大臣的劝诫挡在耳外。叔父比干确实因谏而死,但是否因挖心而死,却没有实在的史料记载,妄不该胡加猜测。他的哥哥因谏言后害怕报复逃亡他国,他的弟弟装疯卖傻最终也没有逃过一劫。忠臣都不敢再多说,暗地里都纷纷投奔了慢慢崛起的周族。留在纣身边的就只是些诸如费仲、恶来般的小人了。

纣的自负是他毁灭性的弱点,甚至当听说周武王已率兵进军朝歌时,纣仍觉得不以为然,他不相信周那样一个小国能奈我何,他根本就没打算把自己的主力军从东夷那边调回来。直到周军到达牧野,纣才发现周军的人数远比想像中多得多,调回大军已经来不及了,纣只得集合奴隶和残兵组成临时军队匆匆应战。结果当然是周军大胜。纣知道自己是跑不掉了,便在鹿台引火自焚,将自己连同整个商王朝都付之一炬!一个经历了六百多年的王朝就这样随着熊熊火焰消失了!

其实,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应该秉着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他的功过,即使是臭名照章的商纣也应如此。尽管纣残暴无道,却是中华文明传播的大功臣。正是因为他多番讨伐东夷,将文明带到了长江流域,才促进了长江以南文明的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像记住纣的恶迹那样牢记于心!

历史在这里找到痕迹

长久以来,国际上对中国历史的断代一直有争议,外国学者都不承认夏朝的存在,他们认为夏朝不过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朝代,中国朝代真正的开端应该是商朝。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至今中国没有发现支持夏朝存在的有力证据,而因为河南安阳殷墟的发现,把商朝存在的事实明确无误的摆在了大众眼前。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外国人的怀疑就否认我们远古文明的存在,要知道他们在殷墟发现之前也是不承认商朝的存在的。我们都应该相信证据早晚会有一天浮现在大家眼前。这里说这个,是为了表明商朝的地位,他代表了一种古代文明,一种先进文明,其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就是甲骨文与青铜器。文字从商朝就开始流传,历史从3000年前就留下记载,这些都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骄傲与自豪!

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象形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其实,它是商朝王室贵族在祭祀时所写的占卜用辞,并非像后世那样作为专门记载事件的工具。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甲骨文的龟甲和兽骨,虽然不是专门的史料记载,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仍然从这些祭文中解读出了许多当时发生的事情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等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文字的发明无疑与钻木取火方式的发明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且文字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载体,单从这一点,就足以肯定商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地位,有记载的历史正是由此开始!

商朝文明的另一个巅峰之作就是青铜器的铸造。在殷墟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其中包括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也最富盛名的青铜鼎——司母戊大方鼎;制作精美的四羊方尊,堪称商朝青铜器精品中的精品;武丁为其王后妇好所铸的司母辛大方鼎。这一批批精美青铜器的发现都表明了当时商朝冶炼青铜,铸造铜器的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商朝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

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青铜器,都是商朝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是商代文明在远古世界文明特殊地位的佐证,更是我们了解商朝的窗口。王朝可以更迭,唯有文明永不会断代,他们一代代的传承,才有了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商朝也将永远伴随着这些文明留在世人心中!

同类推荐
  •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推荐朋友新书,我真没想当皇帝啊》,欢迎入坑。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执掌天下,做万国之皇。书友群:577084253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渔色大宋

    渔色大宋

    "相公,你打扮得如此,莫非又要去勾搭?”好办,赵构同学,把你家皇宫借我住住!这是一部轻松搞笑附带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豪气万千的非后宫类小说。
  • 暗改江山

    暗改江山

    少年风流,美人顾盼,才气满官场,执刀改江山。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热门推荐
  • 三国机密(马天宇、韩东君主演)

    三国机密(马天宇、韩东君主演)

    马天宇、韩东君、万茜、董洁等人主演古装权谋谍战大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3月27日开播。龙难日: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十八年后,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立献帝的同胞弟弟刘平入宫,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潜龙在渊: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献帝深入官渡战地,曹丕鼎力相随,多次绝处逢生。曹袁两军战况胶着不断,却不知背后操纵者竟是沉迷酒色的郭嘉和隐居东山的蜚先生,只因多年前一场爱恨情仇让二人结下积怨。究竟谁才是终结这场战争的真正王者?
  • 妈咪宝贝:总裁爹地超给力

    妈咪宝贝:总裁爹地超给力

    父亲被抓,母亲住院,落魄的她把他当做了救星。儿子来不及看一眼就被人抱走,她带着女儿远走它乡。五年之后,有个男人找上门,“女人,偷我的东西该还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蓝狮子编著,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倾歌天下

    倾歌天下

    一场声势浩大、旷年持久的纷争,一曲悲欢千愁、家国兴衰的咏叹!一切的一切,皆起源于这个被满门抄斩,株连五族被贬黜冷宫,终身不孕更被奴才凌辱而死的女子!父兄势力的丧失,使她从贵妃沦为了废妃一道圣旨,更将她从妃嫔变为了和亲女一万石粮食,她就仅只这一万石粮食的价值?!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路?又是谁在权势下臣服了欲望?用血铺成的复仇之路,又是谁,握紧了死神的利刃?……三国之乱,始于此女,亦终于此女。赔百姓千万人之命,丧军士之血染风延山脉万里雪红。后人称其,倾歌天下!—————————————————————————————凌晚蓝,百折而后强大起来的奇女子:“尊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利飘雪,胤国的四王爷,满头白发的阴霾男子:“你想要的不就是自由吗?只要你助我夺得大胤、乃至于这天下,我给你!”楚御天,大楚的皇帝,幼年为质的变态皇帝:“朕幼年在衡国为质时,哪一天不被你这个高贵的相国千金欺负个三五回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岂能轻易便放了你?朕的爱妃!”宇文飞逸,衡国的皇帝,忍辱负重的少年天子:“朕立你作皇贵妃,无非是看着你那野心勃勃的父兄的兵权罢了,现在他们既然已死,你于朕,又还有什么意义呢?能换得一万石粮食,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推荐瑜自己的完结红楼V文《红影黛姿潇湘月》:强力推荐金多多巨彪悍巨好看的文《冷宫虐妃》:好友沧海明珠的红楼新文《红楼之黛色倾城》:好友银色月光的新文《娥妃》:好友诺诺宝贝超级无敌彪悍的好看文文:《血色妖瞳》精妙林兮巨好看的现代文:《美人宠》(瑜天天追的文,就是她丫的更新太慢,哎!)好友落花楼主的精彩正剧新文:《狠轻绝》(精彩不容错过哦!)四川老乡好友殷紫的青春幽默搞笑新文:《天杀的冤家》
  • 锦庭娇

    锦庭娇

    原本奔着复仇而来,没想到除了复仇,这一世还有着仅属于她的精彩篇章……当她心满意足做回了高门贵女,某人却忽然阴恻恻在她耳畔呢喃:欠我的帐,不许赖!——————全文无异能,望周知……
  • 葬仙

    葬仙

    春秋战国初年,九州诸侯为争夺中原霸主之位,相互征战吞并。一时间,中原大地刀枪铁骑林立,兵戈四起,战火绵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不正而妖孽生,九州东面大海有一系列群岛,名孽海,孽海妖孽聚集,天下妖物十之八九聚于此,并且时常出海祸害人间……一个大话连篇整日梦想发大财的小乞丐秋小恒,在一个偶然机会中,得到一本藏有扭转乾坤力量的《乾坤图》,自此,他卷入了神魔妖千年的恩怨情仇中,仙缘和侠影之间,他见证了妖道、魔道、鬼道、仙道的兴起和衰败……
  •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她,是21世界隐世的杀手,死于天外横祸,一朝重生于相府嫡女之身,再次睁眼。弃女?废物?呵呵...且看她如何化茧成蝶,成为世人闻风丧胆,医毒双绝,虐渣之人。他,高冷,腹黑,嗜血,身份神秘,一次意外坑了某人,怎么也甩不掉!某女:“那个,大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动手,男男授受不亲。”某男,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咬牙切齿:“还逃吗?”某女,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又再一次逃走。从此就开始上演追逐大戏,在这场追逐大戏中,又如何揭开无数人的秘密。原以为这是一次意外重生,却不知,这是等待已久的宿命。
  • 暗黑系暖婚

    暗黑系暖婚

    笙笙,笙笙……他总是这样唤她,温柔而缱绻。别人是怎么形容他的,一身明华,公子如玉,矜贵优雅。他有个温柔的名字,叫时瑾。他说:医不自医,我是病人。他说:笙笙,救救我。她没有这么爱过一个人,愿意陪他堕入地狱。他没有这么爱过一个人,愿意为她放下屠刀。备注:本文治愈暖宠风,1v1双处,摇滚巨星和天才医生的互宠日常。
  • 倾世女佣兵:庶女太狂傲

    倾世女佣兵:庶女太狂傲

    她即使特工,又是雇佣兵。她是唯一一个隐退特工组,又不被特工人员所击毙的特工。她拥有绝世容颜,却不喜露出真正地脸,喜欢用平凡遮盖她的一切。但是她有时却猖狂的犹如天神。一次偶然,身体分裂的另一个灵魂是福还是祸?一起关注绝尘的穿越人生。【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