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200000001

第1章 谷类(上)(1)

华北一带所产之谷类,其种类之多,可以说是甲于天下,地球上任何地区所产之谷类,都远不及华北样子多,所以历来号称百谷。类别已经很复杂了,而每类之中又有许多种,例如高粱之中就又分几十种,谷子等亦然,这总算是我们民族的进化,可是也可以说是不进化。所谓进化者,种类多的原故,当是经过若干年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有四种。一是某一种高粱合于某一种土,总要寻觅宜于它所有田地之土性者。第二目的,就是好吃与否,或宜于如何吃法。这两件事情有分不开的关系,因为某一种高粱,在某种土中生长便好吃,否则便不好吃,这种情形,老农们都很注意,且肯研究。不过他们注意及研究的方法,只是到各处寻求各样的种子而已,但这不能说不是进化。可是他不知道再把种子用人工配合花粉,进一步改良。不过这层又有说法,他们固然不懂科学,不知加以人工,就是知道,也不容易办到。因为华北田地之分块太琐碎,有的一块地不到半亩,大者也不过十几亩,像几十亩一块之田地就很少了,这块田种这一种,那一块田又种那一种,两种不同的高粱,相隔的距离,不过几尺几丈,则花粉自然要彼此交配的,如此则想改良也无法改。老农们常慨叹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土长一种庄稼,费九牛二虎之力,寻觅点好种子来,在本地种不了二年,就又变了,都是土脉的关系云云。按这套话固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土脉固然有关系,可是花粉的关系还大得多。不过话又说回来啦,他们固然不懂科学,就是懂也是无法做到。这件事情,赅括着来议论:知道寻求许多谷类的种子,可以说完全是农民们自动进化,不能改良种子,则国家机关须负相当的责任,因为只靠农民是毫无办法的,所以数百年来,每种谷类,都又各有十几种二十几种,这于吃时之影响还不十分明显,于种植时则相当费事,当然难免费了许多无谓的工作。将来倘能由政务的机关帮助,像蓬莱米、在来米,研究出几种适合的种子来,那不但于民生有益,且可免许多无谓的工作。话说到此,不禁企予望之。

无论何事,要想改良,便须先知原物,否则无从人手,就是改出来,也是驴唇不对马嘴,所以我想把原有的谷类,都大略写一写。但我所知道的,不过百分之一二,写出来恐怕也不足为凭,这不过是尽其所知,与社会尽一点义务就是了。我的知识固然不够,我的志向也或者值得嘉许喽。写这些情形,本来很复杂,可以说是写不胜写,兹分三个部分,大致如下。

一是名称

此处不能不引证古书。按本书并非考古,似乎无需引证古籍,但无论何事,吾国中全国统一的名词是很少的,谷类更甚,此处名曰这个,彼处名曰那个,不管书中写得多详尽,结果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知道你写的什么。因为全国文字统一的关系,倒是古代书中的名词,较为普通,说出来知道的人较多,所以不能不稍为引证;然经书中之名词,有几种因为定义未能十分明了,以致与现在之名词,有合不拢的地方,所以不能不略事解释及辩论,非徒事辞费也。

二是种类

某种宜早种,某种宜晚种,某种宜雨,某种宜旱,某种宜这样吃法,某种于燃烧有关,某种于牲畜有关,以及种植法、修理法等等,该谈的都大略谈谈。不要以为燃烧与喂牲畜两事不关重要,其实确要紧得很。现在先谈燃烧,华北大平原无山,北边虽有山,而亦无树木,是无烧的;虽有许多煤矿而未经开采,有开采者,所出之煤,亦很难运输,身价当然就高,中等以下的人家当然买不起,便无可烧。而粮食万不能生吃,于是所有燃料,非由农田里出产不可,你若光种瓜类、白薯、花生,各种蔓生的植物,那是一点燃料也得不到,但若只种麦子、黍子等,所产的燃料也万不会足用,所以就得种高粱、玉米等物,因为它秸秆高,燃料自然多也。再谈喂牲畜,所谓牲畜者,系专指骡马牛驴于田地有工作者而言,它们所吃者,实以甘草为最紧要的基本食料。甘草即小米之秸秆,味稍甜,所以名曰甘草,亦写干草。此外最好的就是苜蓿,但小地主多不敢种,因为它于人的食品,太无帮助也。中等以上的人家,喂牲口离不开花草。什么叫做花草呢?这个名词,除华北人,大概知者不多,花草主要的原料为白薯蔓、花生蔓,一部分豆秧、高粱之绿叶、滑秸(麦秆之上截)、苜蓿、干野草等等,都铡到一起,以之喂牲畜,是极好的饲料。大致可以说,若牲畜正有工作的时候,都得喂甘草,且必须加粮食,如高粱、黑豆等等,此名曰料。到冬天无工作之时,只喂花草,便可不至变瘦,这名词叫做保得住膘。不过小地主的花草,难得有这样齐全;或者有的部分,可以外买,但也不会全。

三是吃法

文字中最注意者,是麦、稻两种。说他吃法变化多,按烹饪法,则麦子实特多,稻子还不能比;若论原料,则这种最简单。例如麦子,只能磨面,稻子则只能碾米。稻子固然也可以磨面,但吃面的数量,不过吃米数量万分之一二。麦子固然也可以碾米,但吃米的数量,还不及吃面的数量万分之一。若杂粮则不但可以吃米吃面,而且又多两种,大致可分为四种。

米华北管整粒去皮者叫做米,凡干饭水饭都用此。

碴管破粒而稍大者曰碴,这种宜于蒸窝窝及稀饭等等。北方乡间,管整米煮者叫做稀饭,碎米煮者叫做粥;这种虽破碎,而块尚大,所以也叫做稀饭。

糁读如申,渣之再碎者名曰糁。有时亦曰渣。或曰破落,此名词只吾乡一带用之。这种是专为熬粥所用,山东河南之迷糊、糊涂,亦即粥之别名亦用此,不过其糁或又较细就是了。糁亦可蒸窝窝,或做别的饽饽。

面有几种如高粱、荞麦、绿豆等,若把它磨成面,则麦子面粉所可以制造的食品,它们都可以制造,不过口味稍差耳。然如绿豆面,俗呼杂面,若把它擀成面条,则似比麦子面的还好吃。这乃是多数人承认的,所以北平吃汆羊肉,末了在火锅中煮面,多是煮杂面;不能说没有煮麦子面条的,但是极少的少数。总之凡大米白面所能制造的食品,除掉奢侈品外,杂粮面都能制造。什么叫做奢侈品呢,例如点心铺之各种点心,小食品店及街头所卖之各种面食,都算是奢侈品,因为它都是为解馋的东西,不过是有为富人解馋之品,有为穷人解馋之品就是了。其实以上说的这些食品,用杂粮面未尝不能制造,不过制造出来,不及麦子面的好吃。这些食品本都是为解馋,杂粮面的既是不够好吃,就不会有人来买,当然也就不能制造了。

谷之名称

五谷《论语》,五谷不分,注曰稻粱黍稷。《周礼·天官·疾医》,五谷养其病,注曰麻黍膳麦豆。

六谷《周礼·天官·膳夫》,食用六谷,注黍稷粱麦苽稌。《三字经》,稻粱菽麦黍稷。

八谷《星经》,八谷星主黍稷稻粱麻菽麦乌麻。

九谷《周礼·天官·太宰》,三农生九谷,注黍稷稻秫麻大小豆大小麦,一说无秫大麦,而有粱苽。《酉阳杂俎》,九谷,黍稷稻粱三豆二麦。

百谷《尔雅翼》,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蔬果之属各二十种,为百谷。《书经·舜典》,汝后稷,播时百谷。

总之中国之谷类,自古以来,就没有详确的规定,但这无需乎详细考究,就是想考究,乃是经学家的工作,我们用不着,且资格亦不够,我所以随便写此少许者,不过是证明中国谷类之多而已。

谷又曰谷子,碾成米,便名曰小米,可米碾成之前,永远叫做谷,全身带秸秆带穗永远曰谷,单是谷之粒实也仍叫做谷,一经碾成米,则永名小米了。现在全华北地区,都呼此为谷,我所以用了这谷字。但古今书籍中,确没有管它叫谷的地方,因为书中之谷字,都是概括许多种,未有单呼一种的地方。清朝程瑶田所著《九谷考》,以粱为小米,后来的学者,也没什么异议,可以算是定论了,但古书中粱字的注释,大致都是说似粟而大,例如《篇海》云,似粟而大,有黄青白三种,又有赤黑色者。《韵会小补》,粱,米之善者,五谷之长,今人多种粟,而少种粱,以其损地力而收获少也。以我的见解来说,古之禾字,似乎就是小米,按《说文》,禾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此已经像谷,尤其是禾之一撇,像禾穗下垂貌,百谷之中,只有小米之穗,极像禾字之形,其它谷类之穗,没有这个样子的,所以说它是禾。总之吾国文字中永远把谷、粱、禾、粟这几字作为百谷的代名词,是概括的,也可以说是广义的,自古已然;在经学家,当然应该考查出一个真相来,若民间则完全不管。就比方这个谷字,古来绝无作小米来解的,然华北无不呼做谷,虽然考究出来,它确是古之粱字,但民间不管,所以此处也只好写一谷字。

谷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稙秧,一是晚秧,很有几种谷类都是这样,不止小米之谷。稙秧者须春天播种,晚秧者麦熟后,割了麦子才种。稙秧者晚种则熟不了,算是白扔;晚秧倘于春天播种,则两个多月便熟,便须收割,收割之后,空下田地无用,要想种麦,还得等到秋后,是田地白空闲几个月,太不合算。若果所收获的粮食,与稙庄稼相等,则田地空闲几个月,借以休养,那当然是最合算的,但晚庄稼都因时间短,秸秆短细,谷穗也小,打的粮食,比稙谷差一半还多,口味也差不少,当然是太不合算,是不许种错的。所以农人对此极为慎重,倘在市镇上买卖种子,是稙秧晚秧,必须觅有铺保,否则是不能售出去的。如今只谈稙秧之谷。谷最喜耪(即耘),耪的次数越多,则碾出米来越好吃,农人讲究,倘只耪一遍,则米粒发松,碾米时皮之部分,可以带许多面质去,而且米容易碎烂,口味当然就不会好的。米之蒂处例有一小坑,耪一遍者坑大,耪的遍数越多,则坑越小,耪到四遍则坑便平,米粒亦坚实。买谷碾米出售之工人,于此是最认真的,买谷时抓起一把来一看,再捻破一两粒审视,看到蒂处坑大,那他是不会买的,这种情形只有本行人详知,许多农人亦不知道。这层在前边第二章耪字条下已略谈之,兹不再多赘。谷的种类很多,因土性不同,往往变种,所以各处又有各处的不同,书不胜书,兹只把吾乡恒见的几种,略谈如下:

大松码这种秸秆粗而高,穗大而码稀,谷粒亦大,碾出米来也好吃。但因秸秆粗皮厚而硬,牲畜不十分爱吃;粒实虽大而皮厚,碾成极净之米,固然好吃,但稍带些皮,便觉得扎嘴,而乡间吃净米之主,都是中等以上之家,若小户人家,则磨面时总带一些皮,所以名曰谷面,而不曰小米面,较阔的人吃的才是小米面,因此小户人家多不愿种这一种。

涨半月这种穗小,未灌粮食之前,穗是直的,谷粒灌足后,穗方垂下,所以名此。这种穗小粒小,秸秆细,牲畜爱吃,且可以稍稍晚种,倘春雨晚,则种此者颇多。

錾子黄因穗紧如錾子故名。这种秸秆皮薄而较甜,牲畜极爱吃,谷粒出米亦多。农人云,一斗谷粒可以碾出七升多米,所以多爱种之。

錾子白与錾子黄略同,据云谷粒皮稍厚,出米较少,但大致相同。

谈到吃法,谷子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中国四千年来最要紧的一种,不但人离不开它,连牲畜也离不开它。别的谷类,只吃果粒,此则除根以外,都为人畜的食品饲料。兹先谈一谈牲畜。牲畜所吃有两种名词,一是所有秸秆都名曰草,二是所有谷粒都名曰料,从前旧式旅店门口招牌上,都写草料俱全,意思就是各种牲畜都可停住。大地主及富足人家,人吃得好,牲畜吃得自然也好,若小住户养一个驴,哪有许多料给它吃。有工作时自然需加料,在没什么工作的时期,差不多就是光吃干草,不过草比大主铡得碎就是了。大城镇如北平之卖草料者,所铡之草,都是一寸多长,这种草倘不加料,牲畜是不爱吃的。小住户之草铡得特短,约不过三分长,所有草节都可爆开,俗名曰豆瓣草,干草本来有甜味,有面质,再铡这样碎,几乎就如加杂粮食在内,所以不加料,牲畜也爱吃。不但秸秆作饲料,就是小米碾出之糠皮,也是猪、鸡等最好的食料,凡家畜能得小米糠吃者,便可肥健,两三千年以来,就是这个情形。

谈到人吃,那就更重要了,书籍中黄粱之粱字,固然多是此物,而粟禾等字,往往也是指此,一直传到清朝末年,还是华北民间最重要的食品;同治光绪年间,由外国传来的玉米大发达起来,才把它替代了不少。在我的童子时代,吾乡一带,玉米尚未大兴,而河北省近山一带,到现在还是以此为主要食品。杂面汤者,杂面乃绿豆面,汤即古之汤饼,如今叫做热汤面。北方乡间小户人家盖房,绝对没有花钱顾工的,都是本村人帮忙,不要钱,只管吃饭,穷者连饭都不管吃,都是白帮忙,这也只见吾国民风之厚。就说管吃饭,也永远吃不起大米白面,只是谷面窝窝杂面汤,大家也就很知足,因此食在乡间不但极为普通,且也算较美的食品了。小米普通的吃法,只有三种,因它粒小,不能碾大糙也。

整米可以做干饭、稀饭、各种菜饭等等,可以说是与大米的用途一样,用大米制造的食用它都可以制造。

糁糁又名糁子,即小碎渣。这种吃法最多,凡熬粥,河南糊末、迷糊,山东之糊涂等等,都需用此,此外窝窝头、煎饼、烙饼,以至发面蒸馒头、饔糕等等,味都很美。

同类推荐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

    你我皆微尘,如何度一生?李银河暌违六年的最新随笔。李银河退休后隐居乡间海滨六年,专心读书写作,关注点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体精神生活。收录了她对人生本质、自我存在的价值、交友之道、激情之爱、生活方式、艺术与阅读等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一位女性主义者独立而自由的精神世界。这本心灵笔记宁静而优美,清醒而通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脱但不避世的人生视角,呈现了理性和文艺兼具的独到的生命体验。
  •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

    观音在远远的山上:伊沙的文学课

    本书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韩敬源在听伊沙老师讲课时记下的四十万听课笔记,经过伊沙老师的整理润色,这四门课程的听课实录变成了熔铸他21年授课精华的一本充满创见、个性十足的大书,关于写作、文学与人生。
  • 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徐志摩散文》属于“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本书收录的徐志摩的著名散文有《泰山日出》、《落叶》、《秋》、《天目山中笔记》、《泰戈尔》、《我的祖母之死》、《情书一束》、《西湖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昨天的涛声

    昨天的涛声

    本诗集是作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时间所创作的诗词的选本。诗集共分为九部分。前五部分均为按年代创作之诗词。这些诗词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真实记录了作者自身在变迁社会中的各种遭遇。后几部分则是对前面诗词意境的补充,也有退休后闲逸的兴趣之作。
热门推荐
  •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

    银河帝国6:基地边缘

    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非凡洪荒

    非凡洪荒

    “求大仙收小子为徒,小子愿终身侍奉大仙!”“哦?你是何人?”“小子鸿钧。”
  • 赖上不良拽妃

    赖上不良拽妃

    她拽吗?想她享誉国际的头号杀手──暗夜孤星,意外穿越成一个和亲公主,怎么可能任人欺负?身为侯府嫡女,一出生就被冠上克母之名,被祖母父亲嫌弃,被姨娘庶妹欺凌;一道圣旨,远嫁他国;一次意外,换了灵魂;弱女变拽妃,皇室风雨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啪啪啪…一连数巴掌,第一次动手,她把他未过门的侧妃打成了猪脸啪啪…嘿!第二次,她甩了一肚坏水的嬷嬷几鞭子外加一脚放倒在地噗通!哈!第三次,她跟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切磋功夫,掉进了水里,意外成了莫逆之交至于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嘛……虽然那侧妃是当朝宰相之女,那嬷嬷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人还有那个谁谁谁是某某高位上的人……但谁叫她有王爷相公宠着,有皇帝公公罩着还有太后娘娘的特别疼爱,又跟手握兵权的将军是铁姐们更重要的是她有一身好功夫,下手快狠准!反正她就是拽了!─────────他是西华国腹黑深情的残王四殿下因为卷入皇位之争,从小就被父皇丢去他国做质子一场和亲,使他与一个拽到不能再拽的女子结缘从此心里只有一个她,宠她成了生活必须品。为了留住她的心,他时而装可怜博同情:“你是不是嫌弃我是一个残废?”时而醋意大发,霸道的说:“宝贝,我绝对不会放你离开我的,你是我的,从今以后,你只能爱我一个!”─────────他是当代神医,身世离奇,却对她情有独钟为了她甘愿放弃一切,一心只为她付出,甚至是生命。他对她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为了你,我愿意。”这让她无以为报,今生她欠他最多。─────────他是南恒国的太子殿下,看上了她的风华绝代,深情的对她说:“我喜欢你,嫁给我吧!”某女拽拽的回道:“是吗?遗憾的是我不喜欢你,而且我儿子他爹也不会答应的!小心他一生气灭了你。”─────────本文类型:宅斗种田、宫斗争权、挚爱极宠、智谋天下,样样都有,嘿嘿!人物类型:俊男美女的搭配,女拽男强的组合,都是腹黑的主儿。结局:一对一。认领:欢迎各位亲认领自己喜欢的人物。─────────〓【如果亲喜欢本文,请点击书页上的‘放入书架’,让小乔知道有你的鼓励和支持,谢谢!!】希望亲们喜欢小乔的文文,欢迎大家都来收文、养文、看文,大家的喜欢就是小乔的动力,谢谢所有支持小乔的亲!(*^_^*)
  • 未来探案之藏天

    未来探案之藏天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宇宙的认识一样渺小,一样知之甚少。女探员关青这段时间睡眠一直很差,很难睡着,即便是睡着了也会做些奇奇怪怪的噩梦,随之马上惊醒。她知道,这和她办理的上一个案件有关。那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案子。一个野心家试图用纳米机器人控制人们的记忆。她破了案,却被凶手删去了一部分记忆。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记忆应该像液体,各种回忆如不同颜色的水,汇入大脑后是会混合在一起的。然而当她失去了部分记忆之后,她才发现不同的记忆之间居然存在清晰的界限。
  • 高层领导枕边书

    高层领导枕边书

    本书介绍了高职位领导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共四部分,内容包括:创造业绩——夯实底气;上下周旋——进退自如;硬权力管人 ——软实力服人;摆正心态——学会休闲。
  • 武侠世界里的超级玩家

    武侠世界里的超级玩家

    一方武侠世界,一位穿越少年,神秘游戏系统,搅动江湖风云。医,可回生死,肉白骨。武,可斩万敌,破虚空。顶级武学、触之可学。当别人还在为领悟一门绝学而努力的时候,楚云已经将其修炼到巅峰。万千灵丹、皆可炼制。当他人还在拼命赚取一枚灵丹提升修为的时候,楚云已经将灵丹当零食了。PS:已有完结小说《网游之三国王者》、《末日领主》,各位可放心阅读收藏。欢迎加Q群32044121,259938773(V群,1000+值粉丝入)同时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想枕头的瞌睡”。
  • 小鱼漂流历险记

    小鱼漂流历险记

    一条小鱼,生性好奇,住在山间小溪里。一天她顺着小溪游进河里,最终历尽艰辛顺着河水一路游到了大海。它在大海里看到、听到、遇到了什么?
  • 房中曲

    房中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

    《感想与风景》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横光利一的游记随笔集。所选作品多以奇异的修辞和绚丽的词藻直观地暴露内在的感性,极富感染力,精致周到而委婉,又不乏深度。
  •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她,夙玥转世,仙界公主,携带真神之力转世,身份高贵;但出身便引发仙妖大战,就此流落人间。他,神族死神,后沦为魔界之尊,爱她,等她千年,犹是不悔;他在人间偶然寻到她,只想陪着她,走过漫漫岁月。却不料,因果轮回,物是人非,阴谋诡计,再生爱恨,俩人被迫分开。身边遇见一个又一个,似乎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的秘密,真相被揭开,她如何抉择?曾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她的心已碎,要如何复圆?最后她终于明白,她的一生肩负苍生大义,却不包括自己的爱恨情仇。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是人人仰望的强者,他却消失了,她要如何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