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8900000008

第8章 踏出最安稳的步伐(3)

海上日落——【俄国】冈察洛夫

下午四时是船员游泳的时间,办法是,从船上放下一张大帆,里面灌满海水,让水兵们从船舷上跳水。水兵们大意不得,他们总是力图跳到帆布之外,痛快地游上一圈。倒不必怕他们淹死,他们都有很好的游泳本领,怕的是鲨鱼。果然,有一天,桅楼上的水兵突然大叫:“来了一条大鱼!”一条鲨鱼正偷偷地游向水中的士兵。水兵们及时地被召回船上,同时给鲨鱼抛下了羊的内脏,这些诱饵立即被鲨鱼吞掉了。接着抛下去的是鱼叉,鲨鱼负痛潜入海底,水面上留下了斑斑血迹。几条水蛇似的鱼一直游至鲨鱼身边,它们的绰号是“引水鱼”。游泳时间里,季赫麦涅夫异常活跃,只见他前后甲板跑个不停,热心地催促懒惰的水兵下水。“快去,快去!”只听他喊声不断,“干吗你不脱衣服?维图尔呢?法捷耶夫呢?开——步——走!目标:下水!把厨师都叫来,一个也不许剩下!”

五点钟以后,一天的忙乱结束了,游泳者也都爬上了甲板。人们开始尽情地享受那浓郁姣俏的南国夜景,欣赏那奇幻多变的仙境。是的,这种自然的奇景,是任何统计和数字所不能表达的,并且从未受到过科学和经验的粗暴介入,任何妙笔在它面前都会显得笨拙不堪。这浩瀚鸿蒙,谁知何处是边?它使你万事全抛,赞叹倾倒。您在哪里?您在哪里?弗拉基米尔·格里戈里那维奇!快快来吧,告诉我,该怎样描述这荡人胸怀、销魂醉魄的氤氲芳暖?又该怎样描述这奇光闪烁的天空,这斑斓辉煌的晚霞余晖?还有这喷霞蒸火的万里浩瀚,又该怎样表达?它是那样清澈如洗,又是那样意趣盎然,远离尘世。不,这不是荒凉的死寂,这是纵情欢乐之余的蒙眬恍惚。海和天在拥抱中柔情缱绻,款意温存。西下的太阳极像倍尝爱抚的情人,离去时仍把深厚的思念留给人间。

看那,在那无边无际的天空,金光灿灿,彩云变幻,辉映中既似有楼台亭阁,又似有鸟兽虫鱼。那里,似有一座古堡,巍峨崇峻,正在无声无息地倾坍下去。一座五角棱堡倒下去了,另一座又覆没在它的废墟上。旁边,一座高塔,渐形萎缩,终归渺然。旧景未去,新象复萌,空中又出现了山林岛屿、拱形圆顶。变幻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彩云,复又聚敛成为一只巨大的海船,高悬中天。倏尔,巨船变成一尊高大的女像;倏尔,美女化作驼首人身的妖魔;倏尔,一队荷枪实弹的兵士从妖魔身上践踏而过。

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这层层幻影究竟出自谁的手笔?它们聚而成形,散而无状,像无穷无尽的梦想,在金色的天空里飘逸,精美、澄澈……

这落霞的万般色彩,谁能在画布上使它们再现?或者,至少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看吧,橙红渗透了深紫,转眼之间,又有一层浓碧抹上天际。而那些城堡、塔楼、山林状的层云,却又从急速西沉的太阳那里,承受着红、黄、棕的色泽……在这彩练舞空的壮丽景色面前,人人都会出神注目,游思远扬,如醉如痴,不肯抽身离去。一旦醒悟,终会长叹一声,感慨万端:唉,如果到处是这般景色,这般壮丽,这般宁静,该有多好!如果生活也能像这景色一样,该有多好……是的,狂风暴雨,大喜大悲,绝不应是自然和生活的本色,它们只是短暂的过渡和混乱,是新生的孕育,是幸福和安宁的先晚霞行将退尽。冥思逻想之间,天空又出现了新的景致:西方还是金黄和橙红辉映,东方却已出现万盏灯光,繁星遍布,满天闪烁。南十字星座敦柔和顺地闪耀其间!暮昏低垂,先前的云景——山林岛屿、楼台亭树和仙人猛兽,已经消逝。星光明亮异常,似乎在充分运用日落和月升的间隙。星星愈来愈多,溢满整个夜空。还是那只描绘奇幻云景的巨手,又在匆忙地点燃各处的明星。空中似在举行一场丰盛的夜宴!新的力量,新的思绪,新的柔情,涌进观察者的心间。又像昨夜一样,心在探求谜底,眼在阅读“天书”,神思又飞向了光焰闪烁的天外……

月亮出来了,它完全不像北国见到的那样暗淡、苍白、愁苦和模糊不清;它像水晶一样纯净、透明,放射着骄傲的亮光。它不像北国的月亮,已经被诗人们成千上万遍地赞颂过;因此,它像处女一样,洁无瑕疵!它不是丰韵犹存的半老徐娘,而是风华正茂、含苞待放的少女,是真正的狄雅娜。它的银光洒遍天空和海洋,它使群星黯然失色,它温柔而又庄严地守护着人间。您以为,这时的海洋已经沉入梦乡了吗?不对,涟漪中映出的光焰比繁星更明亮。看那船周吧,水光似火,波澜起伏中,月光如金如银,如燃烧的煤火。扑朔迷离,一场甜蜜的、充满创造力的梦啊!再看那天空吧,老人座、天舟座、半人马座的双双巨星,闪着金色、赤红色和绿宝石色的光焰。但是,南十字座的四颗巨星却能夺您所好,使您注目良久。它们晶莹、朴实,似乎在用聪颖的目光注视着您。您是否有过下述经历?(如果您是诗人,当然有过)人们多次盛赞某女人的娇艳妩媚,及至您真正见了这位美女之后,却又不免感到失望。“她有什么绝色姿容?”您心里纳闷,眼睛却在不住地瞟那女人,“朴实、温顺,相貌平庸……”您就这样看啊看啊,忽然,您发觉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南十字座也和这种女人一样,头几次见它,您会自问:它有何不凡之处?可是久而久之,您就变了。夜晚一到,您第一个要看的,就是南十字座,然后才是其他,最后,您的目光还会回到南十字座上,久久地不肯移开。

炎热的白昼结束了,继之而来的是馥郁温暖的长夜,繁星闪烁,水光如银,气氛安逸。啊,上帝!可惜了,这些月夜。既无夜曲,又无低吟,更无哝哝的情谈和夜莺的歌唱!只有一只趱行的海船,偶尔可以听到啪啪的帆声和船头溅水的浪声。此外,只是一片庄重而又美好的沉寂!

慧心禅语:

从我们睁开眼睛开始,就接受着种种不同的画面,比如,晨曦、森林、古树、晚霞,甚至是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同事,或者各种书籍。在这些环境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总是惊讶于作家用笔描绘出的种种画面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见的,然后会问,自己为什么总是忽略掉呢?其实,这只是因为作家长了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用心关照生活,做一个感情丰富的人,那么,在平凡中,我们也能发现美。

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

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总要迟到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进门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台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移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的课,空气严肃得很。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面带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最不易忘却的,是有一次上弹琴课的时候。我们是师范生,每人都要学弹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风琴及两架钢琴。风琴每室两架,给学生练习用;钢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架放在弹琴教室里。上弹琴课时,十数人为一组,环立在琴旁,看李先生范奏。有一次正在范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了一个屁,没有声音,却是很臭,钢琴及李先生十数同学全部沉浸在亚莫尼亚气体中。同学大都掩鼻或发出讨厌的声音,李先生眉头一皱,管自弹琴(我想他一定屏息着)。弹到后来亚莫尼亚气散光了,他的眉头方舒展。教完以后,下课铃响了,李先生立起来一鞠躬,表示散课。散课以后,同学还未出门,李先生又郑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去,还有一句话。”大家又肃立了。李先生又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以后放屁,到门外去,不要放在室内。”接着又一鞠躬,表示叫我们出去。同学都忍着笑,一出门来,大家快跑,跑到远处去大笑一顿。

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更严肃。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缘故。

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能有这种权威呢?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他父亲生他时,年已七十二岁。他坠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着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他是一个翩翩公子。当时上海文坛有个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交友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后来他母亲死了,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他出家时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入东京美术学校,同时又入音乐学校。这些学校都是模仿西洋的,所教的都是西洋画和西洋音乐。李先生在南洋公学时英文学得很好;到了日本,就买了许多西洋文学书。他出家时曾送我一部残缺的原本《莎士比亚全集》,他对我说:“这书我从前细读过,有许多笔记在面,虽然不全,也是纪念物。”由此可想见他在日本时,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纠集留学同志,并演当时西洋著名悲剧《茶花女》(小仲马著)。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这照片,他出家时也送给我,一向归我保藏;,直到抗战时被兵火所毁。现在我还记得这照片: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另外还有许多演剧的照片,不可胜记。这春柳剧社后来迁回中国,李先生就脱身而出,由另一班人去办,便是中国最初的话剧社。由此可以想见,李先生在日本时,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我见过他当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个西洋人。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要做留学生,就彻底地做一个留学生。

同类推荐
  •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宏讲《史记》,仇鹿鸣讲《世说新语》,汪涌豪讲“唐诗”,侯体健讲“宋词”,姜鹏讲《资治通鉴》,吴震讲《传习录》,郜元宝讲《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带你领略3000年人文经典之美。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儒家到道家,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千年不断。自先秦开始,这些经典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了解和感受。
  •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他恰好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随时局的发展,他抽零碎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纸片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日记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然而极具现场感。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出来,并且补充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位学术大师青年时代充满冒险性的东方学术之旅。
  •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第四病室》以一个病人的十八天日记,真实地再现了旧中国苦难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第四病室里,有钱就能享受到特权,没钱就只能在病床上哀号等死。住院病人要自己另外花钱买药和生活用品,工友的冷漠无情,医生即使有再高超的医术但是没有特效药品也无法挽救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存困境被赤裸裸地体现出来……而如此人情淡漠,环境恶劣的第四病室,却依然顾客不断。全书以第四病室内病人谈话的内容为主,传达出作家对生命的追问及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就像作者在全书最后说的:我们每个人“应当变得善良,纯洁,对别人有用些”。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诗人的心

    诗人的心

    本书共46篇诗歌评论,既包括1984年版《诗人的心》的30篇文章,又包括《开明少年》中刊载的其他16篇讲诗词的文章。作者从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这一角度出发选取诗歌,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诗,也有古代、国外的经典作品。对诗歌的鉴赏也细致入微,从字词含义、句式韵脚,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歌蕴含的价值意义。
热门推荐
  • 大瀑布上的潜逃案

    大瀑布上的潜逃案

    后来所发生的一切,都与我的劳力士手表有关。其实,此前我从没见过“劳力士”,即便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贵重的手表,也是出国前听表哥说的。表哥说那东西好啊,就是价格太贵,烫手,从国外买便宜些。表哥是市反贪局局长,三句话不离本行。他说你别跟着凑热闹,要注意影响。我说又不是公费报销,花我自己的钱还不行吗?难道也给弄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嫌疑?我这人虚荣心强,好奇心更强。我说华导,哪会儿领爷们儿购物?弄块“劳力士”戴戴!华导表扬我的时候,很做作的把我指给大伙,说这位先生不俗,不像有些中国人,就知道“伟哥”呀“伟妹”的。
  •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

    孝道吴许二真君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高树大

    山高树大

    这个故事发生在1974年。那一年,对于中国南方一座小城市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水利建设年代。前两年,此地区遭受百年难遇特大旱灾,人们为了引水灌溉百万亩农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城市身边的那条小河上去了,小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黄柏河。人们先在小河边修了一条渠道,过两年又在小河上建一座大坝。于是,无数支民工队伍从家乡出发,以民兵连队为最基层单位,打着红旗,扛着铺盖卷,提着粮食,带着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向黄柏河进军。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
  • 总裁大胆

    总裁大胆

    她是凤朝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凤凰公主,亦是天下第一美人,被自家皇兄以死相逼,无奈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绝世容颜被刻意遮掩,美女变平凡,从此踏上了为兄寻妻的苦逼不归路外加一朵超级无耻的烂桃花。他是E市的一方霸主,家底雄厚,是所有人趋之若附的对象,碰上她注定是他这辈子的劫。最后,他发现他妈的就好她这一口,所以将她娶到了手…
  • 老婆,领证去

    老婆,领证去

    她和他的梁子,始于一块钱。曾经,她是被有钱人家的独生女,他是全校成绩最好的穷苦学生;为了一场有钱人的游戏,她和别人打赌,看谁先追上他,和他销魂一吻,赌注只有一块钱。——结果,她赢了。多年后,她家道中落,需要与政界联姻才能挽回父亲的生意,在与联姻对象见面的那刻,她怎样也想不到,所谓的新任市长秘书,竟是他!定婚当晚,他带她见自己的朋友。男人们对她吹起了口哨,同时一枚闪亮亮的东西向他抛来,“程颢,你赢了。”那枚闪亮的东西在他的手中定格,原来,竟是一块钱。她觉得全身开始发冷。他说,“怕了吗,曾经你加在我身上的耻辱,现在,我要十倍百倍地讨回来!”他开始报复她,用她曾经追求他的手段,一点一滴地报复她。他脱下她的衣服,“当初,你就是这么做的,对你来说,不是难事,不是吗?”他强迫地吻上她的唇,“曾经,你都愿意,现在,你是我的妻,这点却做不到了吗?”她不知道他到底当年是抱着怎样的愤怒和恨意。他竟然对那大半年的追求,点点滴滴都了熟于心,这么多年,都铭记深刻。梁惜:以仇恨来浇灌爱情,这份爱,还能存活多久?白冰:梁惜,你好好想想,恨一个人,真的值得一个男人去牺牲一辈子的婚姻?程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五年的执着是为什么,如今明白了,原来,只是等着让她再耍我一次。林厉:你们的结合,只是表面上的门当户对,骨子里,你们终不是属于一个阶层。
  • 娇妻入怀:总裁,放肆宠

    娇妻入怀:总裁,放肆宠

    那一夜,她救下的竟然是帝都权贵第一少霍梓琰。“亲爱的,做我的女人!”“我不愿意!”他是帝都人人敬仰的顶级富豪,却对这样一个被未婚夫抛弃、被继母陷害的落魄千金宠爱有加。人人都说温晴是上辈子拯救了整个银河系,才能得到霍少的宠爱!只是这宠爱怎么来得这么没节操……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精选了2013年发表在全国 各地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优秀散文,作者中多为当 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这些文字优美清新,或温婉圆 润,娓娓道来,或老辣独到,鞭辟入里,无不透露出 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民生,对亲情、乡情等 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