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300000008

第8章 拒绝花架子,不在口号声中放走成效——落实责任不打折(1)

站在你自己的位子上——为自己工作,对自己问责

在组织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确定了目标,制订好战略之后,执行就成了决定一切的要素。当对执行角色有了强烈的认知,执行者才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把自己的责任落实到位。

职场中,很多执行中的问题都是由于执行者没有明了自己的角色。因此,明了执行角色就成为执行中的关键。

职场魔方:

加拿大一家酒店以卓越的服务而著称,这样的服务直接来源于酒店员工对自身角色的充分认知——让客人满意是酒店对所有员工的基本要求。

某次,一位客人因为急着赶飞往纽约的航班而把行李遗忘在酒店里,客人在机场打回电话,说:“对不起,我把行李落在酒店里了,但是我的飞机快起飞了,回去拿就一定赶不上飞机,你们能帮我送过来吗?”“好的,稍等,我们马上派人给您送过去!”挂断电话,酒店立即派了个服务员给他送行李,可惜赶到机场的时候,飞机已经起飞了。

当顾客再次打来电话的时候,酒店服务人员立刻向顾客道歉在飞机起飞前没有把行李送达,然后向顾客询问了地址,表示立刻帮顾客把行李邮寄过去。

几天后,顾客收到行李,又向酒店打回致谢电话,激励地说:“你们的服务是世界上流的!”

该酒店工作人员的举动并不是他的岗位职责决定的,而是对酒店的服务宗旨,对自己角色的理解决定的。他们认为把行李送给顾客,让顾客满意是酒店的服务宗旨,是他们必需的行为。这就是他们的角色认知。

执行角色认识是解决责任落实问题的关键。执行者能否完成目标、能否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落实自己的责任,首要的问题便是他能否充分认识自己的岗位角色。如果能够认识自己的角色,员工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落实自己的责任;否则,员工就会视而不见,使责任落实不到位。

点石成金:

在企业的组织管理中,每个员工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执行角色。这就要求:

1.组织领导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组织中,领导者既是管理者,又是策略责任落实的主体。

领导者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具备落实能力。最高层领导者必须一手抓策略,一手抓责任落实。

与此同时,优秀的组织领导者还要能训练出一流的落实人才。杰克·韦尔奇认为:“如果我们让员工成长,就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对他们最好的想法加以利用,那么我们就有了赢得竞争的机会。”

2.中层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组织中,中层管理者既是落实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便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企业决策层对各种方案的认可,需要得到中层的严格落实和组织实施。如果企业中层管理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不能匹配,那企业的方案便无法实施成功。

3.基层员工要能充分认知自己的角色

基层员工包括项目经理、完成任务的基层指挥者以及最基层的操作者,他们都是完成任务的人,是责任的直接落实人,他们同样需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的角色,进行真正有效的落实。

拒绝“踢皮球”——责任到此,不可再推

职场上,很多人由于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爱好、兴趣所在,因而对工作抱怨、推诿,做事潦草,不负责任,最终给公司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实,工作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不找任何借口,不推诿,不抱怨。因为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职场魔方:

苏珊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也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没想到自己最后阴差阳错地考进了某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个专业,可还是学得格外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后她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她已是美国证券业界的风云人物,有人问起她的爱好时,她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也有人疑惑:“既然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苏珊的眼里闪着自信,十分明确地回答:“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必须面对的,我没有理由草草应付,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责任感可以创造奇迹。”

做好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责任,绝不可推卸。苏珊就是凭着这样一种负责的心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并没有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整天抱怨,把工作做得一塌糊涂。

现实中,还有些人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他们把本属于自己的责任看成与自己无关,而没有尽心尽力地去做。做好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崇高的责任,也是优秀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我们在工作中要及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学会统筹安排各项职责的执行,拿出最佳的方案,真正把劲使在刀刃上,效率与质量并重,把工作落实得无可挑剔。

点石成金:

不推诿塞责是高效执行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能展示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细节。

1.把负责作为最基本的标准

华为基本法这样写道: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联想认为,优秀的员工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对发生的问题不推诿……成功的企业和优秀的员工都把负责任作为执行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和标准。

2.不要辩解

在工作中,面对老板或上司追究责任,只要是自己的责任,哪怕只是一点点过失,都应该承认,千万别辩解,别找借口。

责任到此,不能再推。对责任的推卸是对公司、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坚守责任,即守住生命中最高的价值。

3.强化责任意识

我们每个人无论面对的责任是大是小,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落实自己的责任,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到行动上,用强烈的责任心推动工作高效落实。

事事关己——落实过程中,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在企业里,老板越来越需要那些敢作敢当、能够主动承担责任的员工。美国一家大公司总裁说:“我最不欣赏那些遇事不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如果有谁说‘那不是我的错,那是别人的责任’而恰好被我听到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开除他。”

在工作中,仍有一些人责任感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突出表现为:有的人认为促进发展,解决难题是领导和上司的事,与己无关;有的人只考虑自己在公司中应享受多少权利,不考虑自己为公司付出了多少;有的人身在其位,不谋其职,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对该执行和落实的工作一拖再拖,工作无结果。

职场魔方:

一位客人到某家具公司买床,选中一件商品后却发现并不喜欢与之相匹配的床头柜。于是,客人对家具部的售货员说:“你们能帮我配一个床头柜吗?你们公司的我看了,都不喜欢。”当售货员刚要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了的时候,恰好店长经过,马上说:“没问题,我帮你找一下。”店长很快调来三个床头柜,其实那三个床头柜都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最后,客人从这三个床头柜里面挑了一个,这单生意因此做成了。

经理告诉员工:“我们不是家具行,但我们是生活中心,我们应尽可能想办法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以后不要对客人说我们没有,不要说这个东西我不知道,不要说你去找谁,不要说这个事情不归我管,这都是违背了窗口意识的观念的。”

身在职场,只要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你就要毫不犹豫地承担相关责任。如果你想要得到提拔,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想让老板相信你是个可造之才,最好最快的方法莫过于积极寻找并紧紧抓牢促进公司发展的机会。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以一丝不苟、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地完成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只要你谨守认真负责的态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终有一天会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认同,赢得领导的赏识,为自己开创崭新的前途。

同类推荐
  •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甩手掌柜”的用人哲学:管人用人的9条金科玉律

    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管理者就是他们的掌柜,聪明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合理授权,学会当“甩手掌柜”。这里所谓的“甩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将“从头管到脚”转变为“管头管脚”。把管理者从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开拓新的领域。构思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甩手掌柜”的出现,正是这个商业时代变革的缩影,本书堪称为一部“甩手掌柜”的管理宝典,其中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怎样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展开,告诉管理者如何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管理的坎

    管理的坎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的实战操作,整合《经理人》杂志中“海豚会”栏目(《经理人》重点打造栏目,实为内部高端交流圈,成员都是国内各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当家人)的相关沟通心得与交流实录。根据图书市场寻求,重新整理。意在用权威、务实、细节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案例为读者讲解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带好团队。
  • 原一平高效推销的88条黄金法则

    原一平高效推销的88条黄金法则

    日本保险业推销员原一平素有“推销之神”的美誉,他辛勤一生的推销功绩使得他和乔·吉拉德等知名销售员一起,成功跻身销售培训界的“十大销售大师之列”。本书通过对原一平在寿险销售过程中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要领的总结,从心态修炼、客户调查、拜访准备、客户拜访、沟通应对、售后服务、客户维护等八个方面提炼出88条销售实战真经,并佐以生动的案例、实用的技能提升,旨在帮助广大销售员实现业绩的突破,成功攀登销售高峰。
  • 营销圣经大全集

    营销圣经大全集

    《营销圣经大全集》是一部内容全面、道理实用、分类系统、文字优美的营销经典力作。书中攫取了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经典实例,融入了营销行业成功人士多年的营销经验的精华,详细介绍了营销的本质、产品销售、市场营销、建立稳固销售、营销口才、营销细节、营销中的心理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 赢在中国式管理

    赢在中国式管理

    本书根据《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而成。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安心。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借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轴,那就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以及依理而变。 发展事业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必须在经营事业的过程中,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使命,立业才有价值。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管理者在实践中两者缺一,都将跛脚难行。
热门推荐
  •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前生,她依恋着他,而他却将她推向万丈深渊;而那个一直和她作对的人却爱着她,然,却被她推向了死亡边境。为了结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她与他相携跳下诛仙台,一同化为齑粉。今生待重来,他还是那个他,而她却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她是继续爱他,敬他,等他,还是与深爱自己的人相守一生?他与他,哪个才是她今生的良配?*******************************************如果喜欢我,还可以看一下起点的“缘渃”作品哦~
  • 希夷梦海国春秋

    希夷梦海国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其实你也没有多难忘

    其实你也没有多难忘

    其实你也没有多难忘
  • 灾厄少女重生计划

    灾厄少女重生计划

    ——时为未来。来自深渊之底的咆哮,时隔六十年再临。面对人类的天敌「渊兽」,东方异术者与西方魔法师们,必须再度携手共渡难关。但是。由于理念的冲突,道法的迥异,在最初合作至今六十年间,双方的敌对情绪越发严重,歧视,恐惧,自负,各种各样的阴霾笼罩在双方之间,大敌当前,异能操纵者之间的战火却一触即发。在预言者们无法看到出路的绝境之中,驻守在深渊防线的一名东方少年,从「灾厄少女」的身上,找到了一道撬开绝望的缝隙——.这便是一名本该无法成为魔法师的东方少年,凭着拼搏、智谋与诡计,一步步迈向权力巅峰的成名录,同时也是代表着灾厄的少女们,从被奴役的境地,迈向作为人类身份重生的道路。书友群号:518351556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位面嚣张系统

    最强位面嚣张系统

    【2018火爆新书】偶获嚣张系统,从此能够穿梭在各种小说、动漫以及电影世界。武侠、仙剑、火影、遮天……丧尸、死神、斗破、超神……收主角做小弟,抢反派的奇遇,做天地之奇才!“我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人,我是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陆银很忙,他或许正在嚣张,或许正在即将嚣张的路上…… 书友群:621663803,欢迎进群讨论更多精彩位面~
  • 中国人的日常

    中国人的日常

    《中国人的日常》中,梁晓声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社会观察家的敏锐思考,记录了各色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态,淋漓尽致地绘制了他们五光十色的精神图谱。这里有对前途命运茫然无措的打工者,视清名胜过一切的老妪,志大才疏的文学青年,猜忌心重的小老板,一心培养女儿当明星的父亲,不作为的官僚,纯洁的初恋情侣,不肯把第一次交给城里人的农村女孩,爱上自己工的女东家,以及在最最平凡的日常中,甚至是在困苦的境遇中,仍向这个世界传达善意的普通人。他们的善良与大度,忌刻与软弱,渴求与迷茫,各异的人生原则与生活哲学……诸多要素的拼接与组合,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温度与性情。
  • 剩女遇上小丈夫

    剩女遇上小丈夫

    即将奔三的大龄剩女的她,不曾想过会被21岁的黄毛小子深深爱上,她可不想被人指指点点说“老牛吃嫩草”,面对他的疯狂追求,她避之不及,然而丘比特的神箭已经瞄准了他俩,她能够幸免于难吗?
  • 凉粉就馍

    凉粉就馍

    李天德的凉粉摊,在这个山区小县的大街上真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人们来到这里,不由自主地都用目光搜寻着它。走近了,吃不吃凉粉是另回事,但都要站在一旁,驻足观望一番。看一看那抹洗得光洁闪亮的凉粉担子和洁白闪亮的坨子,闻一闻油泼辣子的清香和那股沁人心脾的芥末味儿,对着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的李天德寒暄几句,或是淡淡一笑,打个招呼,才慢慢地走开了。有的人走出老远了,还要扭回头来望一眼。他二十多岁上挑起这副凉粉担子,一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他的凉粉摊子也就在这条大街上摆了三十多年。因为,他的家就紧挨着县城。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