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3300000022

第22章 上古史(20)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农业而外,生利的人便要数着工商。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虽然幼稚,然而农工商分业,却久已实行。所以《管子·小匡篇》说:“士农工商四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间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又说“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把工商两种人比较起来,商人的程度,似乎高些。大约因为他周游四方,无所不至;而工人则但立于官吏监督之下,笃守旧法,从事制造之故。

中国的商业萌芽是很早的。《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汉书·食货志》替他下个界说道: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前者是消费了他的本身以为利的,后者是不供给消费,拿来做“交易的手段”以为利的。《洪范》上头,就把这两种并列。可见当时的商业已占很重要的位置,他又追溯他的起源道:

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以下引《易系辞》的话,见第三章第一节。

据此看来,就可见得中国商业萌芽的早了。

后世的商业要分做两种:一种是《王制》所谓“市廛而不税”,《孟子》所谓“市廛而不征,法面不廛”的。《公孙丑篇》。按郑注《王制》说:“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赵注《孟子》说:“廛,市宅也。古者无征,衰世征之……法而不廛者,当以什一之法征其地耳,不当征其廛宅也。”两说不同。这种商人都有一定的廛舍。他的廛舍是在国中,所经营的商业较大,国家管理他的法子也很严。《王制》上说:

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

这种严厉的规则,有几种意义:一种是为保持社会的阶级制度,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等;一种是为维持社会上的风俗秩序,如“布帛精粗不中度”、当时的布帛,是交易的媒介物,有货币的性质。“饮食衣服不粥于市”等;为禁止人民的懒惰奢侈。一种是为社会经济、人民健康起见,如“五谷不时”、“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等。

《周礼》上管理商人的有司市以下各官,也很严厉的。大概当时的商人,是立于政府严重监督之下,不如后世的自由。然而商业的利益古人也很晓得的,所以《王制》和《孟子》都说“关讥而不征”,很有招徕的意思。《周礼》却有关门之征,要凶——饥荒——札——疾疫死亡——才免。见司关。

还有一种,是在乡野地方做卖买的,并没有一定的廛舍。所以《白虎通》说“行曰商,止于贾。”

《公羊》宣十五年《何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孟子》: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注:龙断,谓堁断而高者也。左右占望,见市中有利,罔罗而取之。《释文》陆云:龙断,谓冈垄断而高者。

这种市大概是设在野田墟落之间的,未必终年都有,不过像如今的集市一般。神农氏日中为市,大概就是这一种制度。《酒诰》上说“肇牵车牛远服贾”,大概也是农民于收获之后,去赶这一种贸易的。

工业也是这样;有一种人,是专门做工的。就是《曲礼》所谓“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考工记》所谓“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植之工二”。这一种工人,是立于国家监督之下,而从事于制造的。所以《荀子》说工师之职是“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至于民间日用之物,大概都是自己造的。《考工记》:“粤无镈,燕无函,秦无庐,胡无弓车。粤之无镈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可以推见一斑。大概切用的物,都是自己造的,俄国人某(忘其名)《新疆游记》,说新疆沙漠地带,往往隔数里或百里,有一块泉地。这种泉地里,都有汉人在那里耕种。除掉金属器具之外,一切者能够自制,可以无待于交易的。

古代的社会,经济程度幼稚,每一个部落,大概都有经济自足的意思。所以种种需用的器具,必须自造。工业就不得不特设专官。实在不能自给的,也得要仰给于人。然而这时候社会的经济情形,未必一切货物都能循供求相剂的原则,得自然的调剂。有时候缺乏起来,就得靠托商人,出去想法子。所以国家和商人,也有相依为命的时候。看子产对韩宣子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藋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可见。《左传》昭十六年。

商人和工人的情形,虽已大略讲过;然而古代货币的情形,也得考究他一考究,才能见得当时社会交换的状况。按我国古代用为货币的,最多的就是“贝”,次之就是“布”。所以货贿一类的字,都是从贝,而后世的货币,还名为布。参看近人《饮冰室丛著·中国古代货币考》。至于金属的使用,也是很早的。所以《史记·平准书》说:

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龟贝。

但是当时的制度,业已不可详考,所以《汉书·食货志》又说:“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其有一定的制度,实在起于周朝。《食货志》又说:

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钱圜函方,已经进于铸造货制。黄金虽然还在秤量时代,也已经明定一个用法。粗看起来,似乎金铜两品“相权而行”了。然而实在不是。古代的黄金,并不和铜钱相权;而且黄金之外,用为货币的,还是珠玉。这都是用之于远处,偶一行之,并不是常用的货币。《管子》说:据《文献通考·钱币考》,较今本《管子》为简明。

汤七年旱,禹五年水,人之无,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人之无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以救人之困。夫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墅。东西南北去周七八千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为其途之远,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可见“珠玉黄金”,不过当饥荒之际,需用极远地方的货物,偶一用之。至于平时民间使用,却系用两种铜钱相权。所以周景王要铸大钱,单穆公说:

古者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

然而据战国时代李悝所计算,则当时民间需用铜钱之数,也很少的。大概社会上的经济,一大部分还在自足时代。请看下节。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他的特质,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就是“私有的制度”还没有起源,一个人的生产,不是为着自己而生产,都是为着全社会而生产。一个人的消费,也不必自己设法,社会上总得分配给他一份。所以当时的农工商,并不是为自己要谋生活,才去找这件事干的;是社会全体,要经营这种事业,分配到他头上;所以他们都是“世业”,并没有“择业的自由”。所以当时就是不能工作的人,分配起来,也得给他一份。《王制》上说: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痦”、“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正义》:此等既非老无告,不可特与常饩;既有疾病,不可不养;以其病尚轻,不可虚费官物。故各以其器食之。器,能也。因其各有所能,供官役使,以廪饩食之。

都是根据这一种“分配制度”来的。就是孔子所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所梦想的也是这一种经济组织。

但是这种组织,到后来破坏了。为什么破坏呢?我说有两种原因:

(一)当时社会上,有贵族平民两种阶级。贵族阶级侵夺平民阶级。

(二)因生产的方法进步了,各部落都有余财,交易之风渐盛。一个部落里,虽没有私有财产的人,然而部落的财产,却是私有的。所以部落和部落之间仍可互相交易。因交易之风渐盛,而生产方法格外改变。从前各个部落,都得汲汲乎谋自给自足的,到这时候却可以不必。缺乏了什么,可以仰给于他部落。于是个人渐可自由择业,而财产私有之风以起。参看《建设杂志》马克思《资本论解说》。

所以当时旧组织的崩坏,第一件,便是井田制度的破坏。井田制度的破坏,《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寥寥数语,把井田制度破坏的原因,说得十分透彻。这分明都是贵族侵夺平民的。再看朱子的《开阡陌辨》:《文献通考》卷一。

《汉志》言秦废井田开阡陌说者之意,皆以开为开置之开,言秦废井田而始阡陌也……按阡陌者,旧说以为田间之道;盖因田之疆畔,制其广狭,辨其纵横,以通人物之往来……当衰世法坏之时,则其归授之际,必不免有烦扰欺隐之奸;而阡陌之地,切近民田,又必有阴据以自私,而税不入于公上者。是以一旦奋然不顾……悉除禁限……听民兼并卖买……使民有田即为永业,而不复归授,以绝烦扰欺隐之奸。使地皆为田,田皆出税,以核阴据自私之幸……故《秦纪》、《鞅传》皆云: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蔡泽亦曰: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壹其俗……

这一篇说话,尤可见得井田制度的破坏,全由于贵族的侵占自私。井田制度,是古代共产社会的根本,井田制度一破,就共产社会的组织,根本上打消了。

按李悝替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说:《汉书·食货志》。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

则当时的农民,就使实有百亩之田,养活一家五口,已经不足。何况照上文的研究,决没有百亩之田。再看韩非子的说法:《五蠹篇》。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

更何况一家又决不止五口呢。然则当时的农民过什么日子呢?

其第二件,便是商业的发达。阶级制度全盛的时代,一切享用都要“身份相称”,下级社会的人,有了钱也没处使用,《白虎通·五刑篇》:礼不下庶人,欲勉民使至于士……庶人虽有千金之币,不得服。所以商业不能大盛。加以古代生产的方法幼稚,平民社会里,也实在没有几个宽裕的人。到后来,生产的方法渐次进步,阶级的制度又渐次破坏,只要有钱,凭你怎样使用。这种旧制度,就一天天的崩坏了,《汉书·货殖传》说: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至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桷丹楹,大夫山节藻税;八佾舞于庭,雍彻于堂。其流至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

这几句话,把商业发达的情形,叙得了如指掌。《史记·货殖列传》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又说:“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俨然是一种大规模的竞争了。

还有一件,便是古代所谓名山大泽,与民同财见第一节。的地方,到后来,都给私人占去。于是农民非常之苦,而畜牧、树艺等事业,却非常之发达。所以《史记·货殖列传》说:

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干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这三种人,一种是“大地主”,一种是“商人”,一种是“擅山泽之利”的。终前汉一朝,始终是社会上的富者阶级。这个且待第二篇再讲。

同类推荐
  • 征伐四海

    征伐四海

    推翻清朝,灭倭寇,从此再无扶桑之国,万里疆域尽归我华夏,千邦来贺,万国来朝,泱泱华夏,加威海内,声震四海,帝国雄狮,所向披靡,兵锋所指,不服者,伏尸百万,血流成河,统一地球,科技覆盖全球,华夏之语风靡世界,以拥有中国血统为傲,以黑眸黑发为荣。什么天理昭昭,什么人情世故,讲的是快意恩仇,但求无悔
  • 大魏能臣

    大魏能臣

    萧逸,字无愁,命犯贪狼,犹如一颗美丽的流星般划过东汉末年历史的天空,搅动漫天风云……曹操曰:“吾得无愁,天下无愁!”刘备曰:“有萧逸在,中原无我立锥之地!孙权曰:“萧逸不死,孤心不安!司马懿曰:“吾若不取,则天下归萧逸矣!”有诗为证:卧龙凤雏隐荆襄,俊美幼麟是周郎,萧墙之内伏冢虎;天意茫茫属萧郎!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三国之黄巾传说

    三国之黄巾传说

    这是个有些疯狂的异界三国。《山海经》中的奇异灵兽依旧存在,工匠祖师鲁班发明了可以载人飞行的木鹊。董卓成了上古赣巨人,关羽真的是青龙转世……主角张大山穿越到了黄巾军首领天师张角儿子的身上,正赶上张角身死,黄巾军兵败,张曼成、波才这些著名的黄巾军将领都已经战死,他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快乐心灵的幽默故事

    快乐心灵的幽默故事

    不要在意世俗的名利和虚荣,只把握住实实在在的生活。尽管生活会给人带来种种烦恼,但重要的是,要有个好的心态。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拥有并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
  •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萨苏编著的《国破山河在》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市中随处可见的慰灵碑、墓园中大片四棱尖顶的墓碑,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对那场战争渐渐消逝的记忆。
  •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经典名著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经典名著

    《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经典名著)》由美国散文家汉密尔顿·莱特·梅彼从流传已久的中外名著中摘选、改编得来,拥有健康的基调、良好地阅读氛围、扎实的文学底蕴,迎合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口味,更重要的是,它非常的有趣。同时,其横向分类对青少年读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有针对性的提升。《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经典名著)》的第一版于1907—1915年期间陆续推出,百年来受到无数欧美读者的追捧。因此《每个孩子都应该知道的(世界经典名著)》得以多次在美、英、法、德等等欧美国家重新改编出版,深得读者欢迎和喜爱。
  • 立世阿毗昙论

    立世阿毗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补脑健脑食谱

    补脑健脑食谱

    现代人脑力消耗过大,无论学生、上班族或是老人都需要对大脑进行充足地补养,根据大脑所需营养素进行饮食搭配,让您了解大脑需求,吃对食物更健康。
  • 英雄无双4·沙场英雄

    英雄无双4·沙场英雄

    《英雄无双》是一个以网络游戏为背景的超现实题材的幻想小说系列,也是国内网游小说第一人施鸥继《再生勇士》之后最受欢迎的网游小说。本书是《英雄无双》系列的第四部。因为恶魔小铃铛的原因,星月工作室遭到了一群职业玩家的灭国威胁。职业玩家的实力与无情,给女孩子们上了沉重的一课,关键时刻,还是刘仁力挽狂澜。人类阵营新一轮国王任务开始,这一次场面更加恢宏,更多高手参与其中,而逐渐恢复热血的刘仁,终于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要以一敌万!游戏中精彩的任务一个接一个,但游戏之余,刘仁居然还要面临一项新任务,就是与一位女硕士探讨游戏与人生……
  • 星河记之帝国皇道

    星河记之帝国皇道

    “远方使我心痒难耐,念念不忘,我渴望驶向未知的大海。”——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人类世界在战争的重压下分崩离析,人群奔走,救亡图存,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仇恨,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十字路口出现在人类的面前。皇道兴衰,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 倾城妖妃:执念千年终不悔

    倾城妖妃:执念千年终不悔

    【本文一对一,专情深情,青梅竹马,前世今生,喜欢的戳进来,不喜请绕道。】这是一个千年王朝覆灭的故事,抒写了一代人的成长,爱恨,抉择,结局···【非小白,偏文艺。】【简介】:前一世,你我痴痴情深却终被天所负,焚了身碎了灵魂做了无主孤魂,游荡千年归来,前缘再谱写,是终成眷属的美满,还是肝肠寸断的陌路……(不是虐文)【书友群号:228416039】喜欢的亲来加群吧,么么~~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美人无恨:宸妃传

    美人无恨:宸妃传

    她只是一个平民出身的良家子,他却是从小见惯争斗的帝王。不该动心,却偏偏对彼此动心。太平盛世之下的暗潮汹涌,前朝与后宫的荣辱与共,当一切都交织在一起,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还是相逢何必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