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虚拟经济的发展进程及其度量
在虚拟经济从量上超过实体经济之后,经济虚拟化的讨论也随之出现。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虚拟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经济货币化阶段
经济货币化是经济虚拟化的最基础形态。这是任何国家经济与金融发展融合都必经的最初阶段。它是指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
货币交易的产出量(包括商品和劳务)与全部的社会产出之比值即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衡量指标,该比值越大,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由于在上述定义下分子分母两项数值在技术上很难进行准确统计,因此在经济学家的分析中,经济货币化比率大都用货币存量与名义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来代替。鉴于我国的特殊情况以及研究方便本文采用M2/GDP来度量货币化程度,即货币化比率=M2/GDP。
(二)经济证券化阶段
从十九世纪虚拟资本兴起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虚拟经济处于经济证券化阶段。经济证券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证券化资产比重的提高的过程及趋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证券化的本质是通过提供标准化和细分化的金融工具,来实现资本社会化或信用社会化。标准化金融工具实际上就是标准化的、细分化的和非人格化的交易契约。经济证券化使信用活动突破了银行间接融资的制约,使资本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寻找到获利机会,使更多的个人货币资金转化为社会资本,经济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三)经济衍生化阶段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衍生工具和资产证券化的兴起,把金融推向了高度虚拟化阶段——经济衍生化阶段。
经济衍生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通过衍生金融工具、信用卡、网络金融来实现的比重的提高过程及趋势。在这一阶段,金融机构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方式,创造出形形色色的虚拟性更强的衍生工具,并通过网络技术提供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结算等相关的金融业务。
由于衍生品交易的特殊性,设定衍生品市值=衍生品的全年成交额/250(按照股市习惯计算的250个交易日)。
(四)虚拟化的度量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此提到的经济虚拟化是广义的虚拟化,即货币化、证券化以及衍生化的加总。我们用GDP来衡量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通过两者的比例来衡量经济金融化发展进程中虚拟化程度,并通过虚拟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来解析经济金融化进程中虚拟化的协调度。
四、经济虚拟化程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般认为,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总需求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也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程度对消费的影响
不少学者就虚拟经济如何影响消费做了诸多研究,得出虚拟经济通过影响消费决策,从而最终影响实体经济的结论。而这一影响的渠道主要有财富效应和流动性两条。下面我们将通过实证的方式来分析虚拟经济对消费的影响。
1、总体性度量消费与虚拟总量之间的关系为避免异方差性。
利用EViews3.0进行回归,得到统计检验结果。
观察回归统计值我们发现:可决系数为97.73%,拟合效果好。且T检验、F检验均通过,即可得出虚拟化总量对消费有正向的线性影响的结论。
那么,究竟虚拟化中各个部分是如何影响消费?哪部分影响更显著?下面我们将细分的3个阶段分别与消费进行回归分析。
2、分别就消费与货币化总量、证券化总量、衍生化总量进行回归。
利用EViews3.0进行回归,得到统计检验结果。
观察回归统计值我们发现:可决系数为99.73%,整体拟合效果好。X2、X4通过T检验,而X3未通过T检验。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货币化和虚拟化对消费有显著性线性影响,而证券化对消费没有显著的线性影响。
上面的分析说明,我国资本市场欠缺财富效应,而出现了挤出效应,即人们将更多的钱投入股市,从而减少了消费。从理论上分析,股市财富效应理论认为,应将股市上涨所引起的增量财富的一部分引入消费领域,而不是追加进入股市的资金,以搏取更大的股指涨幅和攫取更多的财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财富效应可能同时发挥了另一个重要作用,即在股价持续上扬阶段所伴随的财富创造过程,引诱增量资金源源不断进场,去搏取更大的超额收益。这时股市财富效应对消费支出产生的就不是促进作用,而是“挤出效应”,使消费支出不升反降。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我国虚拟化程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总体看是线性正相关,但仔细研究各阶段,我们又发现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有较强的挤出效应,但债券市场与货币供应量增长又能通过收入增长促进居民消费。而综合效果将取决于挤出效应和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倾向的大小比较。
(二)经济虚拟化程度对投资的影响
不少学者对虚拟经济如何影响投资也进行了诸多研究,认为伴随虚拟资本的增长理应产生良好的投资扩张效应,而且这种扩张效应主要通过虚拟资本的储蓄动员功能、流动性功能、托宾效应以及资产负债效应影响到社会储蓄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以及存量资本的产出效率,从而实现投资的扩张以及经济增长。下面我们实证分析经济虚拟化程度对投资的影响。
(1)总体性度量投资与虚拟总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EViews3.0进行回归,得到统计检验结果。
观察回归统计值我们发现:可决系数为96.28%,整体拟合效果好。T检验、F检验均通过,即虚拟化总量对投资有正向的线性影响。在我国,虚拟经济对于投资的影响较显著,并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而后略有下降,但是相对维持在对投资的一个较大影响的水平上,滞后影响衰减的相当缓慢。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虚拟财富的增加对于持久的投资的规模和水平的维持是有帮助的。
下面再按3个阶段分别与投资进行回归分析。
(2)投资分别与货币化总量、证券化总量、衍生化总量进行回归
利用EViews3.0进行回归,得到统计检验结果。
观察回归统计值我们发现:可决系数为99.27%,整体拟合效果好。X2通过T检验,而X3、X4未通过T检验。这说明货币化对投资有显著性线性影响,而证券化和衍生化却并没有对投资产生显著的线性影响。
将证券化进一步细分,分别用股市和债市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效应主要是由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引发的,其弹性系数达到0.8502,而股市发展引发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效应却极小。这说明: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中,由债券大量发行引发投资规模扩大产生的经济增长效果比股市扩张更为明显。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圈钱”倾向明显,通过股市筹资以后,真正转化为投资的比例并不高,而用作它途,比如炒股票、理财等,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而历来我国有“胖股市”“瘦债市”的现象,股市占证券化比重较大所以导致证券化对投资产生的效应并不显著。
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从类型上看,国外许多衍生金融工具并未引入国内市场;从总量看也相当小,2007年仅占GDP的0.0000000084;从投资目的看,由于投资者素质的差异以及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使衍生金融工具多以投机为目的。所以衍生化对投资产生的效应并不明显。
第五节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全面协调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是系统论。首先是金融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是金融经济内部各个机构、金融市场、不同经济区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全面协调发展。再次是金融政策的协调,尤其是货币政策内部货币数量政策与货币价格(利率与汇率)的协调。最后是金融经济应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
2、较长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内外失衡,即对外的长期的大幅度双顺差。而对外失衡实际上是对内失衡的表现。因此,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均衡应该是当前我国金融全面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按照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两大部类”等理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有其必然性。要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必须从这个必然性中去寻找。
3、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关键。根据新的汇率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平衡法,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大幅度低估。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因为政治的需要,总是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把经济问题政治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关于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观点不仅受到包括美国国内一些学者在内的世界学术界的批判,也是与他过去的关于汇率的观点相悖的。
4、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实现金融协调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而在这对矛盾统一体中,我们关注的是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且经济出现虚拟化现象。因此,我们讨论的重点是经济虚拟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问题。
二、政策建议
1、当今中国经济的失衡表现为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太弱,而增加居民个人名义收入(包括减少税收负担)对扩大消费有积极作用。但增加城乡居民的真实的(即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扩大个人消费更重要的途径,即既要增加城乡居民的名义收入,更要使名义收入与通货膨胀率挂钩。中国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从提高城乡居民的真实可支配收入着手。
2、人民币汇率不是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是说人民币汇率制度没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但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是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而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时,不应该再拘泥于过去的汇率决定理论,例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息平价理论,而应该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宏观经济平衡法。因为,这个方法是一个流量的、中期均衡方法,是一个考虑了宏观经济变化对汇率的影响的方法,是一个能够兼顾内外均衡的汇率决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