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兴趣及生计的需要,时常在外面给企业上课,学员们普遍反映不错,希望我能把所讲内容整理成书,让他们配合着阅读,则学习效果更佳。本书以课堂录音为底本,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因此与一般的专著相比,可能显得不够严谨,失之厚实。
在管理学领域教学科研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远谈不上学有所成,但至少是个爱好者,而且是个执着的爱好者。上课是我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故时有所悟,便提醒自己,下课后能记录下来,不仅与自己学术有益,抑或使以后讲述更富深度。但由于杂务多,难以坚持。心绪折腾几次后,索性下定决心,先录一次音,强行整理成初稿。
本书是基于对管理学的感悟而成。悟是对局部问题的挖掘,可谓“多处皆悟,但大体茫然。”因为并没有遵循一般管理学著作书写体例。这是一次信马由缰的书写,感觉是酣畅淋漓。但这可能苦了读者,犹如一领舞者,随性而舞,固然痛快,但尾随者因无法预期其步伐节奏,便很是痛苦。因此,如果读者是有一定管理经验并勤于思考学习之人,看此书则效果更佳。
一国之所以成为现代国家,一组织之所以称为现代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支撑之一便是管理现代化。何为管理现代化?并非仅指管理技术现代化,而是现代管理理念与现代管理技术的融合,其中理念是建立在现代普世价值观基础上的。
近闻国内许多学者有意提炼出中国特色管理学体系,此举窃以为应该缓行。可能是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GDP高居世界第二后,学界一些人自信心爆棚,极想将功劳归之中国特色之管理。这种认知确有夜郎自大之嫌。中国经济发展,根源在于政府开明,更在于国人勤奋耐劳、吃苦节俭之素质,中国人这种素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无须言说,仅看散落在各国之华人生存奋斗史,便是有力证明。而至于中国特色管理在其中的贡献,真不该提太多,看看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不难感知中国企业的管理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甚至有点原生态色彩,离我们理解的世界水平的管理仍有相当的距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管理理论及实践即时跟进应是当务之急。管理领域而言,当下正是知难而进、知耻而后勇的时刻,也是虚心接受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的时刻,切不可妄自尊大,进行所谓的“特色”总结。但凡人们开始总结而非反省时,易生自满,必然堕入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恶性循环。如此的话,必不利于管理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结合目前中国管理现状,我认为我们应总结经验教训多于总结优点,积极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多于对传统经验挖掘,简言之,是虚心而非自满,是开放而非封闭。
纵观管理学发展历史,一般而言,管理学科的特点可从两个维度来概括,从时间维度而言,有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空间维度来概括,有一般性和多样性特点。也就是说,管理理论若为一国企业所用,除了遵循一般理念及流程,当然还要融入管理者及被管理者所依凭之文化,还要考虑所在地政治经济情势、政府规制等因素,即本土化。但不能把本土化简单归之为“特色”,因为这些因素中,应该说有些是相对恒定的,比如文化;而有些因素是随着时代进步必定会改进的,比如经济发展、政府管制等,也就是说是动态的。如果把这些动态因素也纳入“特色”考虑的范畴,那么这种特色很难具有推广的价值。另外,即便可以进行特色总结,如国际学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日本企业管理的总结,但再怎么总结,都要以全世界管理学理论体系为根柢。因为这个理论体系并非为某国某地所有,而是全人类的管理智慧、经国济世经验的汇总。我们可以说其中某个理论为某国某人所创,但必要为全世界所共享,也只有应用于世界各地之理论,方有意义。
我完全赞同将中国企业一些优秀做法进行理论抽象和总结,然后与本国及他国企业进行分享,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每个国家每个企业应有之义务,也算是对管理学真正之贡献。但至于上升到理论体系来概括中国式管理,则似乎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具备顶天立地之情怀。“顶天”意指我们要掌握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理论及管理技术方法,这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任务;“立地”意指要进行本土化的调适,也就是说,对任何理论,既不能盲目排斥,也不能囫囵吞枣式地引入,要结合企业所处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方能为我所用。“顶天”和“立地”须臾不可分离,偏一端均会有问题。仅“顶天”不“立地”,则显迂腐颟顸;而仅“立地”不“顶天”,则显庸俗。
感谢数以百计的学员,你们的掌声和笑声,是成就这本书的终极动力。感谢我的几位研究生——潘小菊、孙轶娟、彭慧、王存福、魏丽娜,谢谢你们对录音的整理,以及对我不太标准发音的忍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