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200000006

第6章 房地产金融风险生成的分析框架(2)

我国学者在进行房地产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也对房地产金融模式的分类进行了探索。较为流行的,是按房地产金融机构和各融资工具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的不同,将现行的房地产金融结构分为三类:一是开放式的住房金融系统,指资金全部直接来源于金融市场或一般的金融机构,资金的来源与运用都没有特定的对象限制,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二是封闭式的住房金融系统,指资金来源和一般的金融系统隔开,有专门的特殊渠道,资金来自特定的群体或机构,其运用也针对特定的人群,典型的即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模式。三是混合式的住房金融系统,指其中商业性住房金融系统的资金来自金融市场和一般金融机构、而政策性住房金融系统的资金借助于特殊的融资渠道,德国、日本、巴西和我国都属于这类。

需要指出的是,政策性住房金融系统的构建在于以优惠的条件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给予金融资助,它既可能是对住房需求进行的补贴,也可能是对住房供给进行的补贴,包括了对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的购、建房贷款,对向其出售、出租住房而建房的机构提供建房贷款,以及为贷款提供担保等手段。

显然,我国学者的这种分类方式是基于住房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与商业性的差别区分的,体现了住房商品的特殊性,但却没有体现不同国家金融结构的特殊性。

2、基于金融结构的房地产融资模式分类

前述对房地产金融模式的分类主要是基于住房兼具保障品与普通商品的双重产品属性,从政策性与商业性角度进行区分的,仅从这一分类视角出发很难为本文主要问题的解答提供立足的支点。本文的主题之一是探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状况,房地产金融是属于金融系统的子系统,因此,要进行房地产金融系统的分类,不妨借鉴金融系统结构来区分。

(1)分类:银行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与市场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

一般认为,金融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两类(Allen and Gale,2000):一类是银行主导型(bank—oriented)金融系统,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在动员储蓄、配置资本、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另一类是市场主导型(market—oriented)金融系统,即资金的募集、风险的分散等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

根据这一逻辑,我们不妨将房地产金融结构也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银行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系统(含封闭性的住房金融组织、存款金融路线所涉及的金融机构),风险由金融机构最终承担。如德国、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多数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属于此类。二是市场主导型房地产金融模式,其基本特点是通过证券化工具将房地产金融与资本市场链接,风险的承担者为金融市场投资者。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即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

笔者认为,区分这两种模式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融资工具的差异,即标的是否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在市场流通;二是是否存在风险的横向分散。

(2)证券化工具的细分

证券化可分为“股权及负债证券化”与“资产证券化”两类。“股权及负债证券化”指企业为筹集营运资金,而发行股票、公司债等有价证券,通过证券公司承销再转卖给投资人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发起人(金融机构或企业单位)将缺乏流动性、但可预见未来现金流的资产进行组合、构造和转变成资本市场可销售及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是一种资产负债表的“表外”融资形式。

资产证券化与“股权及负债证券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以融资企业本身的产权为清偿基础,无论企业对债券本息或股票的清付,都以企业的法定财产为界。而前者发行的基础不是依据企业的全部法定财产,只是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证券的清偿也不以发起人企业的产权为基础,而是以被证券化的资产(未来预期现金流)为限。

在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之下,各种证券工具名目繁多,如ABS、MBS、RMBS、CMBS、REITs、CDS、CDO等。为了区分各种资产证券化工具,可以按标的资产将其分类。证券化的标的可以分为两类:资产和债权。房地产项目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即标的为资产的证券化形式,指投资者与其所投资的房地产间的法律关系,由直接持有房地产所有权的物权关系,转变为持有会带来现金流收益的有价证券形式。其实现形式是通过房地产专业管理机构运用来自社会大众购买有价证券所筹集的资金,来进行房地产的管理或处置,提高房地产的价值,从而将房地产产由原先僵固性的资产形态转化为流动性的有价证券的形态。标的为债权的即金融资产证券化,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一般企业通过特殊目的实体(可分为公司型或信托型)的创设及隔离风险的功能,从其持有的各种债权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贷款等中,筛选出未来产生现金流量、信用品质易于预测、具有标准特性(例如类似的期限、理论、债务人属性等)的资产作为基础或担保,经由信用增强和信用评级等机制作用,将基础资产重新组合包装为单位化、小额化的证券形式,向投资者销售的过程。由于本书旨在探讨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若无特殊说明,本书所指的资产证券化仅为金融资产证券化。

金融资产证券化又可以分为两类资产支持债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简称MBS)。在各类文献中,ABS颇让人迷惑,原因在于不同文献选取了ABS广义和狭义的两层不同内涵。广义的ABS泛指金融证券化产品,形式包括了房地产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应收款项和设备租赁等。狭义的ABS则是为了区隔MBS与其他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与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权证券化产品称之为MBS,而非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权证券化产品则是狭义的ABS。

MBS指的是金融机构将房地产抵押贷款汇总成为一个债权群组,并经过适当的内部与外部信用增强后,将其分割为证券发行标准单位,于资本市场上出售。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实质是将一系列稳定的现金流转化为一笔现金预付款项。通过证券化形式,可产生固定现金流的抵押贷款转换成了可以流动的证券,增加了抵押贷款的流动性。依据房地产的类型,MBS又可以分为商业房地产抵押证券(CMBS)和住宅用房地产抵押证券(RMBS)。

而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衍生的ABS、R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等信用衍生产品则是对ABS、MBS等资产证券化工具、或其他如高收益的债券(high—yield bonds)、新兴市场公司债或国家债券(Emerging Market Corporate Debt、Sovereign)等金融工具的再组合,它标的仍然属于债权。

在未做特殊说明时,本书所指的“证券化”或“资产证券化”均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简称。

2.1.3风险与金融风险的定义

风险,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界定,首先是种不确定性或不完全信息的现象,但它又与“不确定性”有本质的区别。Knight(1921)明确指出,其区别就在于一个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性能否用具体的数值概率来表述(这些概率可以像拿到彩票一样客观地确定,也可以反映自己的主观信念),能指定具体概率值的即风险,反之则是不确定性。

而金融,按博迪和莫顿的定义,其本质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是在时间上分布的,决策者和任何其他人都无法预先明确知道。换言之,金融的内涵本身就与不确定性和风险密不可分,金融风险可以理解为金融行为主体所面临的一种不确定性。

但这种界定显然是不全面的,任何经济活动,只要结果产生于未来,其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如果仅作这样的界定,金融风险就和其他经济活动的风险没有显著的区别。

实际上,一直以来,金融风险就被公认为,比起其他行业风险,对经济有更大的破坏作用。单个金融机构的倒闭,不仅可能通过支付链条在金融体系内部传染,还极易波及到经济的其他部门中去,由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也就是说,从宏观意义上看,金融风险天然地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性质。正如Greenspan(1995)所指出的:“一般认为,系统性风险代表着某种金融系统破坏的倾向。”

迄今为止,关于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国外不乏学者做深入研究,但却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界定。如Kaufman(1995)在总结银行及监管领域的界定后,认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一种累积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为某一事件沿着(金融)机构和市场联动的链条引发一系列损失”。Kupiec和Nickerson(2004)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某种程度的经济冲击引发资产价格大幅波动,流动性的大幅下降,以及破产和效率损失的可能性。”此外,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认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连锁特性,一个市场参与者的失败祸及其他参与者的可能性,比如客户A在X市场的失败,可能损害中介B在X、Y、Z市场履行义务的能力。”

这些界定在细节上并不完全一致,如对于风险的导火索就有“事件”、“某种程度的经济冲击和某市场参与者的失败”等多种认识;对于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也各有说法,如CFTC的界定强调的是市场参与各方的损失,而前两种界定则涵盖了整个市场的损失。但若抽象掉上述细节的差异,我们会发现系统性风险的内涵有四点:第一、存在一个触发点,不管是某种经济冲击或是某个机构倒闭。第二、这种触发点打破了金融体系原有的均衡。第三、风险会在金融机构间传导,带来连锁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金融机构联系的紧密性与金融服务的社会性,金融中介天然具有扩大风险的特性。第四、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恶果。不管这种经济恶果是金融机构的大幅损失,或者金融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还是两者兼备。

因此,本文所指的金融风险,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如Crockett(1997)的界定,指的是:“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反常波动,或大量的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影响到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二节相关理论渊源

2.2.1金融风险的理论渊源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渊源:对金融危机的两种解释

关于金融风险的理论,最初是源于研究者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审视。对既有金融危机的解释长期以来形成两种观点:一是基于集体性心理恐慌的金融风险理论;二是基于经济基础的金融风险理论。

1、基于心理恐慌的金融风险理论

心理恐慌论由Kindleberger(1978)提出,认为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群体心理恐慌的产物。Bryant(1980)与Diamond and Dybvig(1983)进一步将其模型化为银行挤兑预期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给定先来后到的取款顺序和资产变现的成本,存款人的提款行为存在多重均衡。如果人们都认为恐慌不会发生,取款需求趋于正常,很容易被满足,不会发生成本高昂的资产变现。但当人人都认为危机会发生,那么这将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人们会争相到银行挤兑。在Diamond

and Dybvig(1983)模型中,挤兑是由一个外部变量“太阳黑子”触发的,太阳黑子与实体经济无关,只作用于人们的心理。

在早期文献中,“太阳黑子”只是引入的一个随机变量,并不含实质的经济意义,也就没能解释是什么触发了恐慌;也即在多重均衡中进行均衡选择的机理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后续的研究者就此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如Carlsson和Van Damme(1993)将信息不对称和全局博弈的观点引入模型,认为信息不对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群体行为;人们对未来经济状态知识的普遍缺乏,会导致唯一的均衡选择。Morris和Shin(1998)将这种全面博弈的思想运用到货币危机的模型中。Rochet和Vives(2004),Goldstein和Pauzner(2005)运用相同的技术阐释银行危机。Chen,Goldstein,and

Jiang(2007)则引入全局博弈的方法来解释共同基金撤款。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局博弈的观点从理论上确保了均衡的唯一性,但当前的实证文献却相对有限,不能完全说明是否是合作触发了恐慌。因此,总的来说,触发恐慌的经济学机理仍然没有得到较好的回答,这使心理恐慌论很难运用于风险管理的政策实践。

同类推荐
  • 集资阵痛(四卷本)

    集资阵痛(四卷本)

    古今中外第一部集资诈骗调查著作。一个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一场场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个体悲剧,古今中外人性中共通的贪婪一面,金融垄断与钱权法角逐的时代背景,改良变革的制度路径,均在作者笔下生动再现,融会贯通,浑然一体。文文笔流畅,见解独到,观点犀利,思想深邃。
  •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这样管好销售团队

    客户对你的介绍爱理不理、对你的介绍总是不感兴趣、很快把你打发走、你与顾客无法交谈下去;当与客户见面交流时,无论你展示的产品有多好,介绍你的产品功能有多齐,都不能激发顾客对你产品的兴趣;接触过销售行业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这样的感觉,销售,是一门技术活,日本保险销售员原一平,人丑陋,个子矮,他为什么能成为保险业世界级销售冠军呢?你知道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产品的三大因素吗?你能很快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吗?如何全面提升团队的销售能力?如何形成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有效互动?如何让团队充满激情,勇于进取?如何凝聚团队的力量,发挥1+1>2的聚变效用?本书帮您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销售王牌之师!
  •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纵观世界上那些驰骋商场的顶级富豪,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经营的智慧,创下某一行业的“霸主”之业!所以商场的成功在于智慧!正要步入商场或已在商场上拼搏的年轻人,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战场上赢得成功,你除了要拼时间、精力、热忱……更重要的是拼智慧。本书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的年轻商人拥有足够的智慧,让更多的年轻商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商场上的巨鳄。
  •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本书包含稻盛和夫的主要思想、以及其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涵盖成功之道、人生哲学、经营智慧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成功所需要的梦想、追求、心态、行动、实践、做人等各个要素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独特的视角,全方面展现了稻盛和夫的智慧精髓和成功精华。无论是对渴望汲取经验助己之力以取得更大成就的企业经营者,还是胸怀抱负、立志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 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法则

    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法则

    商业心理学既是关于商业的心理学,也是关于人的心理学。本书作者总结十多年的亲身实践经验,阐述了商业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消费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价格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每节开篇提出问题,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实际的指导意见和操作方法。本书所选案例多为知名公司商业活动中的典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

    二十五年前,临近高考的几个学子因酒后冲突导致命案发生,人生轨迹因此而改变。二十五年后再次相会,前程、财富、亲情、友情、爱情,炙烤出人性的黑暗与光明。日出日落,天道永恒。QQ群136803444
  • 九重凤凰:涅槃重生

    九重凤凰:涅槃重生

    莫名其妙的穿越,醒来竟获不死之身!为返现代寻找凤玉碎片的下落,为了得到最后一片凤玉碎片,不择手段!拼合凤玉,回到现代,却割舍不下心中的感情......毁掉碎片,只为赎回错过的一切,可他却以冰冷相待。心灰意冷,浴火重生,已不是为情所困的凰怜月,斩断世间情缘。无情的战场上相见,“给我一次弥补的机会。”“凭什么。”她已斩断情丝,无半点感情,他唯有杀了她.....
  • 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最美的年华遇到你

    老舍先生问: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杜甫说:齐鲁青未了。白居易手捻长髯:最忆是江南!李商隐深请回忆:何当共剪西窗烛。这些声音,融在历史的长河里,半江瑟瑟半江红。就吸引了一颗读书种子,驾着蒲公英的小伞,飘过水,飘过山,看神州万里大好河山,追寻前人足迹,把生命里的那份感悟和悸动,轻描淡写,让内心饱满,让人生不寂寞。是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不能仅仅吃米活着!
  •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断桥妙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
  • 屠神之旅

    屠神之旅

    血杀之道,屠神之说。当血红色的光芒降临人间,屠神的传说已然开始......突破人间极限,武道成丹。是偶然,还是天命。踏入修真之道,却发现自己非人非妖。是上天的捉弄,还是本命的轮回。但是茫然却不曾出现在他的本心,因为嗜血是他的本意。何为天道,又有什么是非道?夜狼的本心就是自己的道,他的人生就是天命。本心就是道,神若想控制夜狼的命运,本心必杀之。神若想动摇夜狼的本心,夜狼必屠之。
  • 千面桃花姬

    千面桃花姬

    "七年前,少女季梓桃遭遇灭门之灾,她侥幸活了下来,却因饮下“桃花姬”而面容尽毁。幸好,有天下第一的易容师收她为徒,为她制作面具,与她相依为命。七年后,小桃学成下山,去皇宫中寻找传说中能助她恢复容貌的神药“莲香玉龙饮”,这次,师父给她的这张“脸”却惹来大祸——她被误认为是逃婚的兰陵公主,不得已卷入变幻莫测的宫廷之争。随着兰陵公主逃婚的真相逐渐显现,更大的阴谋向小桃袭来,让她难以招架……她在进宫途中巧遇的所谓“师父的儿子”易凌风是敌是友?她一直苦苦追寻的灭族仇人究竟是谁?最终,她真的能够恢复容貌吗?
  • 毒诱天下:独宠妖孽妃

    毒诱天下:独宠妖孽妃

    (腹黑对上腹黑,强大与强大的碰撞)艾凝儿,21世纪的黑道大小姐。容貌绝美,慵懒腹黑。一身医术,一手毒术。唯一不会的是武。一朝穿越。不会武的她将用什么在这个尚武的世界掀起一番惊涛骇浪,谱写出一曲怎样的乱世华章?医术是她自保的武器,毒术是她报复的手段。
  • 隔墙有眼

    隔墙有眼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九月下旬的一天,北江市运动场从清晨起就被荷枪实弹的警察把守,来晨练的人都被劝离。防暴警察牵着警犬,在每个犄角旮旯搜查可能隐藏的爆炸物。几个来晨练的老头悄悄议论:“这么神秘,难道是要枪毙人,开公判大会?”上午八时,运动场红旗招展,扩音器播放着欢快的乐曲。主席台上坐满了人,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武警在维持秩序。那几个老头还是迷惑不解:“这也不像开公判大会枪毙人啊?”“得,得。认识字不?主席台横幅上不是写着嘛‘北江市警威大展示暨首届警察文化节’。”一个小青年好笑地讥讽他们,后面几个字一字一顿还拉着长声。
  • 见习樵夫的修仙生涯

    见习樵夫的修仙生涯

    一个见习樵夫的修仙逆袭???错!一个神二代的传奇仙生???错!一个全无敌的大神的成长???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