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200000002

第2章 声音生态学概述(1)

第一节声景与声音生态学的概念[1][2][3][4]

声景(Soundscape)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各种声音的一种组合。声景研究是声音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的主要任务。声景的概念同时包括自然声环境和人为声环境。自然声涉及飞禽走兽等各种动物的声音、风声雨声雷电声等气象声、洪水泛滥、山崩地裂等地质地理变化所产生的声音等;人为声涉及人的谈话声、人所创作的音乐声、人工作的声音、机器声、各种工业和商业活动产生的声音等。噪声污染是指对这些自然形成的声音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某些声音无节制地泛滥。

声景也可以指通过录音和声音重放产生某种特殊声音环境的体验和感知,这种声音可以是由声音环境中的基本声音单元所构成的,它可以是与音乐表演有关的也可以是与音乐表演无关的。声景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加拿大音乐家R.Murray Schafer认为声景有三个主要的基本声音单元:

1.基调声(Keynote sounds)

这本来是个音乐术语,是用来识别一段音乐的关键要素。基调并不总是可闻的,它可以偏离原点,但是总会返回来。在声景中,基调声也许并不总是会被有意识地听到,但是它勾画出了生活在那个地区的人的特性。基调声本质上是指由自然产生的声音(地理和气象因素),如风声、水声、森林的声音、平原的声音、鸟声、昆虫声、动物声等。但是在许多城市地区,人类活动的交通声已经成为了那个地区的固定的声音生态,也就成了基调声。

2.信号声(Sound signals)

信号声是一种前景声,是被有意设计并传递某种确切的内容意义的声音,如报警装置的声音、钟声、哨声、号角声、警笛声等。

3.标志声(Soundmark)

这是从地标(Landmark)一词所借用过来的,标志声指对一个地区来说是唯一或独有的声音,是这个地区的声音标志。Schafer在1977出版的《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一书中提到:标志声是使得一个社区的声音生活具有某种独特性的原因,一旦一个地区的标志声被确定和认可,它就应该受到保护。

R.Murray Schafer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最早提出声景的概念时,其本意是指“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其意是指“环境音乐”,即在自然和人居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出于对音乐的哲学思考,可以认为声景是宏观世界的音乐作品,即在自然环境中,从审美的角度欣赏环境中的声音。

声景思想的另一来源是生态运动方面的思考。受到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北美的环境保护思想的影响,Schafer认为世界之所以充斥着噪声,是因为自然环境失去平衡的结果。Schafer创立了一个以教育以及研究为主的“世界声景计划”(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WSP)团队,其目的是试图描绘环境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并称之为声音生态学研究(Acoustic Ecology)。他和其研究小组调查了温哥华的“环境音乐”,出版了《The Vancouver Soundscape》一书,并在加拿大CBC Ideas广播电台开设了“Canada Soundscape”的广播节目。1975年Schafer在欧洲巡回作学术报告,并采集了欧洲城市和乡村的声景样本,出版了《European Sound Diary》和《Five Village Soundscape》,从而把声景的概念推广到欧洲。直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声景计划”收集了包括加拿大以及欧洲地区等国家的300多个声音。1989年起芬兰的Tempere大学民俗传统学系展开了Tempere市的声景计划,并且成为声景信息中心,出版了《声景研究年报》,法国在1994年出版《法国声景》一书。在此基础上,世界声音生态学论坛于1993年成立,学会的宗旨是对自然及人造声环境进行科学、文化及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以寻求创造一个平衡的声环境。其学术杂志《声景∶声音生态学学报》(Soundscape∶the Journal of Acoustic Ecology)也于2000年创刊。

声景概念的第三个思想来源是M.Mcluhan的思想,他认为现代文明过于重视视觉元素而忽视其他感官,并呼吁所有感官的重建,Schafer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引用McLuhan的话强调听觉文明的重要性。声音生态与视觉生态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但是传统城市和景观的研究和设计,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材料质感以及色彩构成等视觉和使用功能方面,奉行“视觉至上”的原则,忽略了听觉、嗅觉及触觉等对景观品质的感知与体验。

1978年Barry Truax出版了《Handbook for Acoustic Ecology》。随着声景研究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同时也随着参与研究的学者学术背景的多样化,声景学的范畴逐渐扩大。有人认为,环境中的声音有美好的,也有噪声,声景研究既要保持好的,也要消除差的,所以环境噪声问题也可以纳入声景学范畴。日本在Soundscape研究方面进展也很快。Soundscape在日本译为“音风景”,1993年成立了日本Soundscape研究会,其宗旨是让更多的人关心自己周围存在的声音,进而关心听觉环境。在重视声音的同时,考察遗存的声音,以及各种声音的历史、环境、文化内涵等。研究会曾会同日本环境厅大气保全局主办了“评选日本音风景100项”的民众参与活动。岩宫真一郎所著《声音生态学》对日本声景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基于Schafer的思想并通过大量的研究“世界声景计划”给出了声景的定义∶“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方式的声音环境”,这清楚地表明声景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件来理解的,通过声音来理解人们在特定的时代中与环境作用的方式。所以,对于声景的认识应当通过声音、听者和环境这三个要素来理解。

第二节声景的要素

研究声景要从声景构成和感知的三个基本要素着眼,听者、声音、环境是声景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声景并不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简单堆积,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的话,声景是一幅图画,这幅画是以环境为背景,听者和声音及其相互关系为内容所组成的,而这幅图画的内涵或它所表现的意境要通过心理学、环境声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等线索和区别来体会和理解。所有这些因素和线索的组合,就形成了声景生态学的图景。前述的声音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与声景生态学(Soundscape Ecology)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后者是前者在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上的投影,更多地考虑到文化因素和历史进程,作为其背景的环境不只涉及到空间,也涉及到时间。

一、声音

声音作为声景研究的客体,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指声环境,包括声环境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第二个层次是指组成声环境的声事件,包括声事件的声级、时间结构、频率特性、时域特性、声源的位置、运动情况、与听者的距离及听者对各种声音的心理反应等方面。根据声音的特色和功能的差异,可以将声景中的声音元素划分为三种类型∶基调声、信号声和标志声。基调声又称为背景音,作为其他声音的背景而存在,描绘特定空间声音的基本特色,是某一环境中可以频繁地听到的声音,如风声、水声、旷野之声、鸟声和交通噪声等。信号声也称作前景声,带有信号的功能,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听觉上的提示作用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钟声、汽笛声、号角声及警报声等。标志声是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的声音,包括自然声和人工声,如间歇喷泉和瀑布,以及钟声和传统的活动声等。在传统的环境声学测量中,通常用计权统计声级衡量声音的大小。现行的环境噪声测量中声级的测量一般采用A计权网络,A计权网络对500Hz以下的声音成分衰减较大,但是研究表明环境中存在着大量与振动相关的低频声,其强弱与人的听觉舒适度密切相关,暴露在高声级的低频声中可能会出现眩晕、呕吐等现象。因此,在评价声音的听觉舒适度时,不仅要考虑声级,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声音的更多的特性如时间构成和频谱特性等,从而也就引出了“声品质”的概念,考虑到声音的多维属性。

在广义的声景概念中,声音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和声学过程,它同时具有某种文化的、艺术的、民族的、历史的等人文属性。听者通过对声音的感知而理解声源的人文属性和特征,而在物理属性和人文属性之间,听者间接感受到的是声源的材质、大小、重量、物性等等。所以,声音虽然是声景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如何听声音和听到的是什么,决定了声景要素中声音的内涵和本质。

二、听者

听者作为声景研究中的主体,是声景的直接的感知者。听者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状态对他们的声景体验有着显著的影响。听者的社会背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以及居住地点,也包括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听觉经验。听者的即时状态,即其对声景认知的目的及方式,以及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声景的评价。在日本与瑞典进行过一项关于交通噪声社会反应的比较研究表明,非声学因素,包括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住宅形式等,对于人们的评价产生相当的影响。听者对声景的体验不仅取决于听觉,而且受到视觉、触觉等其他感觉的影响。视觉环境越复杂,听觉环境就越容易受到影响。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视觉效果会减少噪声的影响。此外,温度、湿度、风速、光线及气味等因素也同样对人的听觉舒适度产生影响。听者对于声景的体验,除了对声景的物理属性的感知外,还应满足其文化和审美的需求,即通过声景表达出听者的情感。作为声景研究的主体人,除了被动地认识和适应声景外,更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主动地规划、保护、设计和创造声景,实现声景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是生态问题唯一的决定要素。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只是生物的一种,当其他物种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或破坏时,必然也要对人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声景生态中,听者就不仅仅是人而已,各种生物特别是有意识的生物物种,也是声景图景中的听者。强噪声环境下的植物会枯萎,音乐刺激培育下的蔬菜会增加产量,用音乐催产牛奶,噪声使得动物焦躁不安,超音速声爆震死牲畜等例子都说明,虽然人类有意识地去研究声景,但声景的直接受害者和受益者并不仅仅是人类。

三、环境

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材料、物质实体和空间,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吸收、衰减、扩散和透射),并使声音传播到接收者处的物理特性(强度、频谱、延时和混响)发生变化,由此引起人的听感变化,这在建筑声学和环境声学中已经有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同时自然环境中的视觉环境会影响听者对声景的认识,如前所述,温度、湿度、风速、光线、气味等因素会引起人的听觉舒适度的变化。在声景的研究中,环境因素其实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环境,二是在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人文环境,前者注重各种自然物种的生存环境,后者更注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环境。

听者对声景,尤其是那些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和文化声景的评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听者对于声景的文化和审美的评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受到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声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对那些具有丰富历史和区域文化内涵的声景的发掘、保护和记录。

声景研究同时还考虑声音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声音对于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影响而导致的生态问题,这也是声音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声音生态学研究发现在没有受到噪声干扰的自然环境中,生物之间通过发出的声音,称之为“生物交响乐”,建立关系并形成自我保护。在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特定的物种占据特定带宽的音区,相互和谐没有竞争,各个物种都能够通过自身的繁殖而繁荣。但是这种脆弱的“生物交响乐”很容易被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无止境的贪婪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喧嚣所破坏,从而对生存在其中的物种造成危害。

同类推荐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诅咒(蔡骏作品)

    诅咒(蔡骏作品)

    年轻的考古学家江河自古楼兰考古归来后,性情大变,三周后猝死。留给未婚妻白璧的唯一线索,是一串神秘的钥匙。白璧试图借此解开疑团,事件却愈发扑朔迷离。此后的一个月内,考古研究所接连发生五起离奇死亡。警官叶萧接手此案展开调查,却意外揭开了一个绵延千年之久的秘密。古老而永恒的诅咒,不仅令一座城市就此消亡,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 破梦笔记

    破梦笔记

    为了找到师门的一本笔记,踏上了一条不归道路,封神的内幕,真祖的苏醒,历尽沧桑欲何求,他只为一生不低头。
  • 汉纸老婆温柔点

    汉纸老婆温柔点

    入春的时节最容易睡觉。这不,太阳都老高了,床上的某人,四仰八叉的睡着,还意犹未尽的翻个身,结果……从床上咚的掉下来。“老妈!你叫我起床不能斯文点啊,很痛啊!”苏婉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靠在床边,艰难的睁开眼。映入眼帘得不是拿着鸡毛掸子的老妈,而是一扇黑漆漆的墙。不由猛的睁开眼,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木头床,……
  • 快穿之逆天炮灰

    快穿之逆天炮灰

    乔秋:我的性别究竟是什么?季如枫:我也想知道我的性别究竟是什么?乔秋:兄弟,要怀疑人生么?季如枫:已经在怀疑了……
  • 逸神九天

    逸神九天

    盘古大陆征远将军之子林辰逸新婚之夜被妻子陈元霜杀害,跨越百年复活在一个同名少年身上。为求真相,他一步步从困境之中走出,却发现更为惊天的秘密,身世之谜、大陆之殇、元霜之困逐步明了,而前面有更为艰难的局面等着他……现实新书《一个也不能掉队》已上传。欢迎阅读!
  • 中蛊门

    中蛊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葵花(中篇小说)

    葵花(中篇小说)

    这是五间大北房,是娶老二媳妇前一年盖起来的。这房原是家里给老大田柱娶媳妇盖的。没想到老二抢在老大前头结了婚。也不是老二故意抢先要在老大前头结婚,是这家的老大田柱人实诚。现在的姑娘定婚,不像以前,看着小伙子老实就嫁。现在的姑娘是看着哪个小伙子聪明才嫁。这家老大田柱一看就是个不聪明的人。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快三十年了,碰上姑娘愣是抬不起头,他一碰见姑娘,眼前一下子像出现了金光灿烂的活元宝似的,头一直低着,还憋着张脸,那脸红得不是要打人,就是被人打了。老大也不会赶时髦。他就两件褂子,这件脱了,换那件,两件都穿得快要破皮了。老大这样精简着,还是想着有一天能娶上媳妇。
  • 弑神破天传

    弑神破天传

    李玄天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上古大神弑天的记忆,从此踏上了不同寻常的修炼道路,无数的精怪,魔头,仙人,神人将会陆续出现,且看李玄天与一众朋友如何笑傲寰宇。
  • 风骨

    风骨

    山西太原城的校马场街,虎威镖局的朱漆大门紧闭着。青灰色门楼的屋檐下,挂着一溜儿尺余长的冰柱。透过青灰色的脊兽,能看到一面迎风招展的镖旗,紫色旗帜上绣着一双栩栩如生、怒目圆睁的斑斓猛虎。院子中央,虎威镖局大掌柜伊千变捏着一页短笺,双眼正幽幽地瞥着飘落的雪花,神情仿佛正在咽下一口毒药。黎明时,伊千变收到虎威镖局商州分号的飞鸽传书,信上说:洛阳城“不羁阁”托付了一趟生意,这生意不是银票钱粮,亦非奇珍异宝,而是一个孩子。七日内将孩童送至金陵,镖酬一万两白银。这笔钱是虎威镖局全年净利的两倍。
  • 阔少的失忆妻

    阔少的失忆妻

    对安悦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碰上了叫做君澈的痴情人,更可恨的是,她越来越觉得儿子的眉眼像极了君澈!对君澈来说,最可恨的事情便是出国深造回来,安悦不见了!最可恶的是,他忍了四年的相思之苦,又找了她三年,再见面时,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帅气的小包子,而且她不记得他了!他无数次强调过,等他,等他回来!她怎么能无视他的强调?她说过,就算失忆,也不会忘记他的……都是谎话,她失忆了,她忘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