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400000002

第2章 流动的生命(2)

童年永恒

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拥有爱。

我的童年也有爱,那爱来自祖母温暖博大的胸怀。只要扑到她的胸怀里,我就觉得幸福和安全。她那饱满的天庭里,藏着超人的睿智;她那丰满的嘴唇里,常常吐出温柔的语言;她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里,总是射出和蔼的光芒,这光芒就是照耀着我童年生活的阳光。

小学老师教给我一首“乌鸦反哺”的歌,那首歌的曲调很优美,我常常挂在嘴边哼唱着。我多想快快地长大,像乌鸦一样,反哺我的祖母,报答她的养育和爱抚之恩。

在我小学六年级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后忽然不见了亲爱的祖母,待到下午放学归来时,她已经安详地躺在了床上。我不能相信这就是死亡,因为她的神态像平时一样。当时我尚不明白死亡的含义,可是它却偏偏地降临到了我最爱的人身上。她去得实在突然。但是一点儿也不痛苦,也许是因为她的心地太善良,所以才能够安静地隐去?

然而从此之后再也不能安静的,却是我的心。因为再也没有人给我缝制棉袍,让我抵御冬天的寒风;再也没有人准时为我做好营养丰富的饭菜,等着我下学回家填饱肚子;再也没有人用温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我的头发;再也没有人用温柔的语言,来安慰我脆弱的心田;再也没有人为我的年年考第一,闪出灿烂的微笑;再也没有人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寄托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上。

多少回在梦里,我又看见了她,不是影子,而是真真实实的她,我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欣喜若狂地叫着:“奶奶!奶奶!”我抚摸她的脸,搂着她的胳膊,把头埋在她的胸怀里,想把心里所有的话,全部倾诉给她。

梦醒之后,是我最失望的时刻。心立即下沉,仿佛是从一座高山上,猛地摔到了谷底。我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人有来世。然而我最希望能把梦境变成现实,希望祖母能够复生,我能与她重逢。四十多年了,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痴想。

天地相隔,无法相聚,而又极想相聚,这种无以排解的思念之情,总是缠绕着我。凡事,一旦失去了以后,才更醒悟拥有时的宝贵。为了能与祖母团聚,我真想让时光倒流,我真愿意永远在童年。

(原载《女子文学》1996年第4期)

过年

儿时过年,真有意思。那时候的北京城里,人烟稀少,即使走在闹市中心,也看不到多少人。因为人少,一般的人家,都住独门独院,假如有四五户住在一个院子里,就被称为“杂院”了,何曾见过像现在这样一个院子里住着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壮观情景呢。

进入阴历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筹办年货。一到腊月二十三,祖母、曾外祖母和姑母还有我的奶妈诸人,就着手准备年饭了。按照老人们熟悉的风俗,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是不准动刀动剪子的,所以正月十五以前入口的饭食,必须在腊月二十九以前准备好。只见她们天天待在厨房里,包饺子,蒸包子,馅儿非常丰富多彩,有猪肉的、牛肉的、羊肉的、鸡肉的,素菜的——韭菜的、茴香的、扁豆的,荤素搭配的,分别包出了不同的外形,不同的花样,然后放在大笼屉里,摆在房子外面的回廊上,这回廊就成了天然的冰箱。南房背阴的墙上,还挂满了已经宰杀干净的鸡、鸭、兔子,厨房里的水缸中,游动着欢蹦乱跳的鲤鱼和其他的什么鱼。她们还找出了存放很久的许多细木模子,把面粉塞在里面,再把芝麻、冰糖、红糖、红枣等等填塞在面粉里,蒸出形态各异的桃、石榴、苹果等等甜面点,在每个面点的中间,郑重地点上一个大红点,表示喜庆和吉祥。

最高兴的当然还是小孩子。除了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之外,就是玩。从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的拂晓,就有一拨又一拨的人来给祖母拜年,他们先是冲着正房条几上供奉着的祖宗牌位磕头,然后就给坐在祖宗牌位旁边的祖母和曾外祖母磕头。我还没有睡醒,一个又一个的装着“压岁钱”的红包,就悄悄地放在了我的五斗橱上面。然而最让我开心的还是来了一位又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表姐姐,表妹妹,一块儿玩耍,跳房子,捉迷藏,过家家,用双手撑着红色的毛线编织各种各样的图案,一个人讲一个故事,轮流着讲,再说些只有小女孩子才感兴趣也才能够会意的悄悄话,排着队在院子里结的冰凌上滑“冰出溜”,实际上就是“土法滑冰”,不管是谁摔了一个大跟头后,都拍着手哈哈大笑。

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名气最大的当然是厂甸。厂甸里卖着各种各样的吃食和玩具,最引人注目而难以忘怀的吃食是通天大糖葫芦,平常日子卖的冰糖葫芦只有一尺来长,可是过年时厂甸卖的大糖葫芦却有一丈来长,顶尖上还插着一面小小的红旗,小孩子需要仰起脖子才能看到它的顶端,我当时就怀疑这样大的食品是否有人会买,但是这个大糖葫芦却成了每年厂甸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玩具的花样也是多彩多姿,有毽子,大大小小,都由鲜艳的彩色鸡毛装拼而成;有空竹,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有风车,那是一个木制的平面架子上,左右两边装饰着很多圆形的小轮子,只要有风吹过,小轮子们就会飞速地转动,同时发出好听的音响;还有一种叫做“步步登”的玩具,用老北京话发音,前两个“步”字应该读成阳平,第三个“登”字应该读成去声且加儿化,这种玩具实际上是一个玻璃器皿,被料器工人们吹成喇叭型,脖子很长,喇叭口很短,形状很像北方农民手中持有的那种吹奏乐器大喇叭,但是“步步登”的喇叭口是封死的,而且口底的那层玻璃极薄,只要用力一吹,那层薄玻璃就会发出“步步登,步步登”的很有特色的声音,很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我被老人带着逛厂甸时,就常被它的声音所吸引而走不动路,所以至今仍对它的形象记忆犹新。但是厂甸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似乎还是一种气氛,一种喜庆的,吉祥的,热烘烘的,笑哈哈的,大人孩子全家同乐的,互相熟识的人家在此巧遇的,互不相识的人家在此礼遇的,那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觉得温暖,合意,舍不得,忘不掉的气氛。所以只要是童年时期逛过厂甸的老北京人,只要一提起厂甸的名字,没有不觉得留恋的。

当然,随着生活的逐步现代化,厂甸仿佛已经变成了一种久远的风俗,一种曾经有过的民俗,而只被老北京们怀念着。“过年”这个词儿也早已被“春节”一词替代了。但是,我相信,不管历史的年轮怎样飞速流转,中国民俗中那股固有的,充满了乐观情绪与人情味儿的气氛,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原载《羊城晚报》1996年2月24日)

老北京纪事

(一)安静的文化古都

儿时的北京,与今天的北京,很不一样。

记忆中的北京,是安静的,与今朝的喧闹,有天壤之别。

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安静的街道,安静的四合院,安静的气氛,安静的人们。走在胡同里,几乎见不到行人。即使是在大街上,也不容易见到人。只是偶尔,“当啷当啷”地,有一辆有轨电车开过;或者,“踢踢踏踏踢踢踏踏”地,有一辆载客的马车驶过。

也许,在某一个冬日的早晨,打开大门去上学时,会看见胡同里站着一长排硕大的动物——每一匹的身上,都长着棕黄色的绒毛,壮实的四肢,坚实的蹄子。最奇特的是,它们的背上还长着两个大鼓包,这是其他种类动物的身上没有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个鼓包的名字叫驼峰。

第一次突然看见它们的时候,我很害怕,不敢从它们的旁边走过。因为它们是那样壮硕,而我是如此弱小。

这当儿,站在驼队旁边的一个中年汉子,走到了我面前。

他用温和的语调对我说:“姑娘,别害怕!它们很老实,不咬人!”

我仔细地端详这个成年人,他的面色黝黑,脸膛粗糙,身上穿着反毛羊皮大皮袄,腰间扎着一条粗麻绳。他正冲着我,善意地微笑着。

听了他的话,我再抬眼望望那些站着的生灵。——它们的脑袋不大,而眼睛很大,目光坚忍而温顺。它们很规矩地排成列队,仿佛是遵守纪律的学生。

有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能遇见一串又一串的骆驼队。它们在赶驼人的带领下,迈着稳健而又沉重的步子,浩浩荡荡地前进。每一匹的脖子上,都挂着银色的铃铛,随着它们迈出的脚步,那些驼铃,就会发出“丁零”、“丁零”的响声,清脆而悦耳。

那时的北京城里,还没有载重汽车和集装箱。北京人用来烧火做饭、生炉取暖的煤,都是一队一队的“沙漠之舟”,从河北,从山西,从内蒙古,长途跋涉,驼运进京的。每头骆驼的背上,两个驼峰中间,总是搭着两个沉重的大口袋,里面装着煤、炭、木柴,有时还有粮食、肉、蔬菜。它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年复一年地,源源不断地,把老百姓的生活用品,输送进城里来。

吃苦耐劳、坚强善良的骆鸵,是所有老北京人的朋友,沉默的朋友。

在饱尝着浮躁与喧嚣的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你最怀念老北京什么?”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安静。那份无法追回的安静。”

不过,虽然现在的北京是如此地喧嚷与浮华,不遂我意,我却仍然喜欢它,或说热爱它。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我的祖籍,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这里的每一棵青草,我爱这里的每一片绿叶,我爱这里的每一株树木,我爱这里的每一片云彩,我爱这里的天空,我爱这里的土地,我爱这里的一砖一瓦,我爱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香山。这里居住着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珍爱的、也珍惜我的人们。

我的祖先们,也是从这里,离开了世界。

近二十年来,我已经去过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也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长住过。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最想念的地方,还是北京。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借用一句说俗了的话说,这里,才是我的“根”。

(二)四合院

二十世纪初,北平市有多少人口,我不知道。

记忆清楚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政府的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报纸上就频频出现——“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字样。

老北平城的方圆,与现如今的北京城面积相比,可要小得多了。这么说吧,在过去的老北平地图上,所谓的北京城就是现在二环路以内的地方。它北至安定门、德胜门,南至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东至东直门、朝阳门,西至西直门、阜城门、复兴门。除了前门外的地区稍微向南延伸,在大栅栏有个商业区域,在天桥有个娱乐区域之外,其他地方,都以城门为界。——城里是北京,城外就是农田,或荒郊了。

位于北平西北郊的玉泉山,是老北京的水源。潺潺不断的泉水,从这里,流向颐和园,流向清河,流向太平湖,流向北海、中南海,流向北平城内所有的河流与湖泊。大约是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之后不久的1947年,那时我是黄城根小学的学生,老师带着我们去玉泉山秋游,行前就通知每人要带一个小水杯。玉泉山下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地上都铺着很干净的大块方砖,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甬道,而甬道与甬道之间,都有细细的溪流缓缓流淌。中午时分,大家都走得有点儿累了,老师就让我们随便喝溪流中的泉水。我弯腰淘了半杯,试着喝进嘴里,那水的味道真是又清凉又甜美,沁人心脾。那才是没有受到过污染的泉水,满口留香,至今难忘。

直到五十年代初期,复兴门外的钓鱼台(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还是一片荒野,没有围墙,只有若干树木、草丛和几个残破的亭子。任何人都能够无障碍地出入。当时我已经考进了师大女附中,是初中学生,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班主任老师曾经带领全班同学,去那里举行过篝火晚会。

话说回来。老北京有这么多的城门,如果你从高处鸟瞰,就会发现:这座城市很像一个巨大的、封闭的城堡。每一个城门上,都装着两扇大铁门,由守城的士兵们把守着;每天的拂晓,他们会把城门打开;每天的晚上,再把城门关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城门与城门之间,有高高的、厚厚的城墙连接着。城墙的顶部,呈现出齿形的轮廓。远远望去,显得庄严肃穆。

市中心当然是那不可一世的紫禁城。高大巍峨的红色宫墙里面,包裹着一层又一层,规模宏大的庭院,和气概非凡的宫殿。

在这座神秘宫墙的外面,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规则地、呈正方形地向外扩展,形成了一条又一条街道。在街道与街道中间,又有一条挨一条的胡同,穿插其间。

同类推荐
  • 有范儿

    有范儿

    这本《有范儿》延续王小柔所特有的“平民式幽默”,继续甩闲话,让你觉得够味儿、过瘾。逗你乐,让你备感轻松愉悦。本书的六个部分,分别为“作妖”,这里记录了几个没能耐大折腾只在自己小天地“混”的特能闹妖蛾子的女性,如临产前后的阿绿在产房的奇特遭遇,再如一次高档用餐时,一品女人的惺惺作态;“砸挂”部分更是笑料百出;“挠挠”部分用作者身边的日常小事儿记叙着日子、段子、妖蛾子;“屁孩”的部分则是作者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一方面好奇,另一方面因为亲眼目睹生命的成长而感觉幸运的心理过程,此部分也是王小柔文字中不多见的母性情怀的体现。
  • 剧作三种

    剧作三种

    乡间诊所。一张方桌,上面摆放几瓶类似酒精、碘酒、药剂的物品。两边各摆一个长条木凳。六七位候诊的病人或站或坐,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乡下人打扮,穿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破烂。安东·契诃夫医生正弯腰给躺椅上的马车夫看喉咙。契诃夫(一手轻扶患者的头部,一手将压舌板伸进病人张开的嘴里)说“啊——啊——啊啊”……马车夫(发出一串怪声)咿——咿——哎一鸣——呀……契诃夫(身子向后退了两步,用手在鼻子前扇动)您到底喝了多少酒,我的主啊?难道您一大清早就喝酒?马车夫(一手捂着腮帮子,从椅子站了起来)我亲爱的契诃夫医生,谁规定早晨不能喝酒,难道喝酒还要挑个良辰吉日?
  • 烟水行程

    烟水行程

    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有游记,有散文,有杂文,亦有学术普及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皆为各学科领域久负盛名、家喻户晓之作,对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大众书架的畅销长销图书。《烟水行程》由戴望舒所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语言的魅力,他的作品里的比喻常常是新鲜而又适切。他所用的题材,多是自己亲身所感爱的事物,抒发个人的遭遇与情,读者可从这些作品看出作者的写作风格和风貌。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热门推荐
  • 从超神学院开始系统

    从超神学院开始系统

    点击阅读和点击收藏的各位你的系统将在24小时后到账,请做好准备。叮:系统绑定成功
  • 夏之未央

    夏之未央

    一切都要从一场你不情我不愿的婚姻开始……
  • 毒锁(中国好小说)

    毒锁(中国好小说)

    一次偶然的相遇,是命运的有意安排,还是人性的艰难抉择?本拥有可爱的女儿、甜蜜的爱情、成功的事业,姚其顺却一直暗中从事着贩卖毒品的买卖。命运的玩笑终在他身上上演:女儿被人陷害染上毒瘾,朋友与其合作终进监狱,美丽的爱情不得不在幸福面前止步……天堂之前终得灵魂的忏悔。千万个被毒害的生命编成他命运的毒锁,逃不开,挣不破。
  •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
  • 死坟画室—血雨

    死坟画室—血雨

    因为几年前的一次事件,却遭来了几乎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般的命运……这一切,他又该怎样去摆脱?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拥有着不一般的“眼睛”的白灵翌又怎样才能逃过他被鬼所追杀的命运?也许,方法很简单……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重生之溺爱成婚

    重生之溺爱成婚

    她是顾家的掌上明珠,人如其名,清扬婉兮。一场“邂逅”,让她的一颗心沦陷于那个男人之手。她爱他极深,所以,她也认为他,是爱她的。可是当这背后的丑陋被揭开,谁来告诉她,那个害她失去父亲,失去公司,失去孩子的男人到底是谁的丈夫?“莫承戾,这辈子,我最后悔的事就是爱上你。”…………灵魂重生,睁开眼的她变成了超富贵豪门的温家大小姐。样貌出挑,家世出众,家人温暖,可偏偏,心有点冷。她以为不动心就可以不伤心,可是不知不觉间,又入了谁的心。当原有的棋盘被打乱,所有的阴谋被铺开,谁又来护她一世长安?【片段一】“温小姐,你如此大费周章的模仿我过世妻子的神态,难道不是故意引起我的注意吗?”男人冷漠的眼睛泛着炙热的神色,一眨不眨的盯着面前的女人。“杀妻灭子的人也值得我注意?莫总玩笑了!”温澜冷笑一声,目光突然撞入不远处那人的眼眸,眼中神色一变,不顾黑着脸的莫承戾,转身就要走。身后脚步声随之响起,只一瞬的功夫,她就被人扯进怀中。“凤太太,你一点为人妇的自觉也没有吗?”男人挑起她的下巴,笑意然然的问道。【片段二】“粑粑,妈妈是宝宝,那我是什么?”小娃娃站在地上,拽着男人的裤腿,眨着一双极其闪亮的大眼睛,疑惑的问道。相拥的男女同时将视线转到滴溜溜转圈圈小娃娃的身上,女人还来不及笑出声,男人迅速弯腰,将小奶娃抱起扔到了门外,瞪了他一眼,恐吓道:“以后再不敲门,我直接扔出你去。”“哇……”原本笑眯眯的脸突然一变,小娃娃一屁股坐在地毯上,大声的哭了出来。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尼采

    本书介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尼采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尼采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代理所长

    代理所长

    黄所长出事了。早上一上班,插花派出所霎时炸了营。“昨天还好好的,咋一夜之间就出了事?”内勤葛红泪眼婆娑,忍不住呢喃。坐在她旁边分管办案的副所长朱少兵揉着红桃般的眼睛骂道:“妈的,这活儿没法干啦!”他眼睛红肿,看来又是一夜没睡。大家麻雀一样叽叽喳喳,使本来庄严肃穆的早点名变成了情感宣泄的场所。有的民警哭了,趴在桌上,呜呜的,像抽了疯;有的民警干脆把茶杯摔了,砸在地上倍儿响。
  •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