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800000002

第2章 社会学视野下: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1)

有学者坦言“机会的不平等带来了财富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又带来机会的不平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分化就越来越大。中国已进入‘后危机时代’”。2009年11月5日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显示,排行榜上前40名富豪在过去的一年,总资产从520亿美元增加到1060亿美元;中国当今的金融体系呈现了一个“二八”现象,中国二成的富人掌握了全中国的八成财富;一旦基尼系数达到了0.4,就会发生大的经济危机,而目前中国的贫富分化,基尼系数达到了0.47左右,远远超出了目前发达国家的最高水平,而且还在迅速扩大。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的功绩大部分可以归功于经济学家,是他们的先知先觉帮助整个社会实现了奇迹;而成功地消除社会问题,则更多是依靠社会学家的先知先觉,正是这一点帮助整个社会避免了许多陷阱,缓和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社会稳定。因此,就当代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有必要先从社会学的视野予以观照。

第一节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理论阐释与现实图景

本研究针对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即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而论。那么,什么是社会转型?其内涵是什么?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该如何定位?对于这一系列具有连带关系的问题的解析也自然成为本研究的逻辑前提。

一、“社会转型”概念与内涵的解析

(一)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当时,不同学科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按语义学上的解析,某物因其内部的构成要素以及同外部的各种交换关系,使其有着特定而有效的组合关系,也使该物具有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即所谓“型”。当事物内部各组成要素以及它同周围环境的组合关系,或发生空间排列方式上的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构成的要素,从而使事物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发生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转型”,从这一意义上讲,“转型”是从化学领域的“构型”、“构象”以及生物学上的“进化”等词发展而来,转型后的事物,要么变成了他物,要么通过改变结构而增加了新的功能。后来,“转型”这一词被西方社会学界移植到社会研究领域,“社会转型”用来指社会结构的变迁。经济学家则更多关注经济层面的经济体制转型,政治学家更关注政治领域,而哲学家则更经常从宏观、系统人文化的角度加以总结和阐释。

(二)现代化进程

事实上,社会转型并不是一个泛泛而论的社会变迁的概念,它是与现代化相关的社会转型。也正因为“社会转型”与“现代化”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社会转型的理解也就很难绕开对“现代化”概念。现代化进程是指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目前,国际学术界,有更多使用“社会转型”概念的趋势,社会转型已成为表达现代化进程的另一个语词。诚然,二者的内涵有重合之处,但“社会转型”这一概念的出现晚于“现代化”概念的事实,也决定了人们对二者认同上存在某种差异上的约定。

现代化理论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和整个60年代,但从60年代末开始,现代化理论便开始不断地遭受质疑。

首先是现代化理论未能从情感上得到普遍的认同。虽然现代化理论涉及现代化过程中极为广泛的问题,但其基本理论主张有三点:“传统—现代”两分法;社会发展的内因论;现代化趋同的假设。该主张暗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日益遭受批评。那么,提及现代化概念似乎涉嫌误导人们一味盲目地模仿西方经验、不加选择地引进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甚至意味着未能充分顾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弱势群体,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个欠发达国家立场、经验和民族情感。

其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发展现实。由于现代化内含的一个逻辑是,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现代化实现了当今世界发展水平的最高,那么非西方国家也应设法改变落后的状态,而迎头赶上的唯一选择就是现代化,以此最终成为能与西方发达国家融为一体的现代社会。然而,70年代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如越南战争、经济危机、能源危机击碎了人们畅想的泡影,使人们看到了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的“陷阱”,现实提醒人们“对现代美国式乌托邦必须持谨慎态度,保持距离”。

虽然社会转型表达的也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实现历史跃迁的过程,但却避免了把当代社会变迁解释成向资本主义和西方文化臣服的理论片面性和局限性,以及由这种片面性和局限性所导致的现代化实践误区。相比较现代化概念透露的世界性研究视野,社会转型概念则更富客观冷静的气息,同时,也更强调社会变迁有某种社会更新和社会自觉的过程。

二、有关我国社会转型的理论阐释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聚焦于改革开放以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时期。有人说,中国的这次社会转型“是一次社会结构的大调整,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入的过程,是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的现代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是把中国区域经济向世界经济体系溶入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融化的过程”。

但事实上,我国本阶段的社会转型其自身实践所呈现出的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特征,使我们很难简单地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语境下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内容来框定它。这些迥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超现代化性,二是路径依赖。

(一)超越现代化

虽然我们不难约定社会转型主要是描述当代社会历史变革现象,但“社会转型”这一概念的缘起及与“现代化”的渊源,使人更容易关注我国社会转型的现代化特征,即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层面实践恰恰超越了现代化本身。

1.经济转型的主题多重性

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与发展都是从市场经济或市场经济与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的,对在传统私有制基础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只需要解决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的规则问题,并不存在其他问题。

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经济转型过程的复杂性是所有经历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曾预见的。也就是说,我国是从自身建立起的独特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再分配体制开始的,该体制是以对资源的高度垄断为前提的,那么,如今我国的经济面临转型时,其主题是从再分配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中国是在公共资产高存量基础上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因此除了要建立市场竞争的秩序外,更重要的是面临产权或交易初始配置的问题”。而事实上,在这场以公共名义持有的资产交易中,由于公众不能直接参与交易,因此,这场交易面临着“卖方缺位”的问题。可见,我国当代经济转型不仅基础有别于西方国家,经济转型的主题也面临着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多重性的现实。因此,可以说我国经济转型的内涵已超越了现代化的题义。

2.政府转型的权限双重性

一旦市场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运作机制,社会上大量的事情即会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节,这也意味着一个市场经济的政府的要求应当是一个有限的政府,当好竞争场的守夜者,维护好市场秩序,不要插手干涉市场自身的运作。

理论上讲,经济转型必然推动政治转型,政府也面临着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但事实上,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转型是从公有资产为主的基础上进入市场经济的,在此前提下单纯要求一个有限政府是不符合现实国情的。试想公有资产一经进入市场,任其在所有者——公众缺位的前提下自行交易,一个有限政府仅仅维持交易秩序,却对交易结果置若罔闻,那么作为公有资产的公共利益又有谁来保证呢?或者说,如果政府不全权参与,谁能代表公众参与?

可见,我国当代经济转型现实所对应的政治转型面临的不仅是一个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问题,而是具有双重性。即从政府如何规范、约束市场来讲,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但从政府介入市场交易来讲,其权力是全权的,只不过这种全权是公众委托给政府的全权代理。关键是为了避免市场交易的监守自盗,政府与公众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严格的委托代理交易机制:“第一,做这种交易,政府要取得公众的授权。第二,政府要接受公众的监督”,“这种公众选择代理,监督交易的机制实际上就是政治民主制”。

3.公民社会的培育与重建

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下,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与市场力量形成制衡,但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均衡却依赖于成熟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又称为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它是区别于政治国家而有相对独立性的自主社会领域。严格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公民对个人自由、平等权利的追求,而公民社会是公民充分展现这些自主性的社会空间。因此,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化和发展的主题是在相对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上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而我国的发展进程几乎正好相反。

我国在转型前国家高度集权,“公民社会的合法程度非常低,‘民间组织’、‘民间社会’、‘市民社会’、‘公民社会’从1949年后一直是十分敏感的字眼”。在政治上高度一元化的组织和领导体制下,在经济上资源高度垄断的社会体制下,人们的全部社会活动,包括满足物质利益、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动都由国家安排,并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与控制。“在这样一种政治背景下,对于不少人来说,‘市民社会,就是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则意味着与政府对立”。在社会成员大多依附在城市的单位制和农村的人民公社组织结构中,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力中心重合,社会分化程度低。应该说,“为了强化对社会的总体性控制,消除任何带有独立性倾向的社会力量就是必然的”。

在当代的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为求得经济发展的自由,政府将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逐渐让渡出来,归还给社会。虽说社会已成为控制资源的有力的潜在力量,自主领域的每一次扩大都意味着政治国家控制领域的相对减少,但毕竟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是在总体性社会体制不断弱化和解体的前提下,逐渐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的,因此正处于生成培育期。

4.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更新

如果把现代化理解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变迁,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的近代即已开启延绵至今。因为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以现代化为基本目标,试图摆脱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过渡,并呈现出中国现代性的特征。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也必然与实践相呼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起步、扩展,对社会主义以及现代化认识的深入,具有现代化内涵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处在不断更新的历史阶段。

在最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作为批判资本主义一极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一种反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存在的。“由于现代化理论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理解现代化的基本规范,因此,现代化过程也经常被理解为资本主义化过程”。那么,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种种“赶超运动”表明“社会主义对现代性的反应是独特的、扭曲的甚至极端的”。

同类推荐
  •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我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专委会、省国资委党委加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省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会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征文活动。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向那些具有常识的读者揭示了国内外盛行的阴谋论的历史、沿革;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思辨,指出了各种阴谋论长盛不衰的原因;并指出阴谋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不可证伪性和妖魔化。由此希望读者能更加理性地思考,不被妖魔化的思维所裹挟。
  • 聚焦中国改革

    聚焦中国改革

    本书立足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背景,以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蓝本,重点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内涵、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热门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雪影剑

    雪影剑

    他,冷漠如斯,却有温柔的一面。他,身手非凡,就宛如地狱的曼珠少年,他,淡定睿智,众女生为他迷追随他一生。他,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就此开辟新的世界。雪非雪.雾非雾,情之剑,非正非邪.非神非魔.神魔妖裳,无情却情无意却意神魔之冠,破六道,斩九界,只为知自好友和红颜半神半魔王者之剑九界之主创世新作品《魔剑士与猎美王座》http://m.wkkk.net/bk/qh/m.wkkk.net读者前来支持啊
  • 六十种曲明珠记

    六十种曲明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故事大启示

    小故事大启示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遭遇男人背叛,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倒霉催,可她林冉冉就是其中一个。那个男人面对她,却毫无内疚之意,人前他客气地称她小林,绅士般地彬彬有礼,人后却像变了个人,对她百般调戏,张狂霸道:“既然只有你让我感觉舒服,那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你留在身边,不过别得意得太早,她做大,你只能做小!”面对她伤痛的泪水,他移开视线,表情狠绝得如同她就是那敝履,不爱她却不肯放了她!她咬紧牙关,暗暗下定了决心,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可是,为什么她的心底却在隐隐作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农家乐

    重生农家乐

    穿越之初,家徒四壁,极品满屋。努力奋斗,发家致富,分家单过,追求幸福。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温馨的小日子,秦秀瑶在奋斗,表示现代人穿越古代嫁人什么的亚历山大。
  • 验方新编

    验方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学新法则

    心理学新法则

    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不能表达出自己本来的意思;工作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还常常忙中出错;投入的很多,却总是收获的很少;在面对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与其总是抱怨“做不好”,不如找到问题根源,学学该“怎么做”!社会纷繁复杂、人心难以捉摸,但这些只是表象,其实世间万事都是有理可循的!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为您讲解莫非定律、木桶定律、二八定律、马太效应、蝴蝶效应、从众效应、鸟笼逻辑、破窗效应、霍桑效应等101条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心理学法则,以传授生活技巧、商业智慧、职场规则、教育方法等心理学知识,帮你开启成功之门。
  • 食味记

    食味记

    一朝穿越入农家,花小麦表示,奔放的人生无须解释。 朝起炊饭香,晚来烹鱼虾,日子有色又有味,节操什么的,都是浮云。 二姐说,遇见好男人,便要果断扑倒之,花小麦摩拳擦掌,某男倒退三步。 “娘子莫急,这种事,还是放着我来。” ------------------------------ 新书《娇颜》上传,欢迎少年们围观么么哒O(∩_∩)O
  • 吉天行

    吉天行

    命运的主角是自己抒写的传奇,面对强大的对手自己也是对手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