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200000001

第1章 中国电视剧叙事学研究的必由之路——序黎鸣的《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1)

曾庆瑞

为黎鸣的专著《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写序,我要先为当今许多人诟病如今的博士培养质量,并贬为“太滥”的说法,做一点辩证。

我也认为,现在的博士学位教育问题很多。这不仅是说,其中有许多现象是当今我国教育事业领域也难逃腐败厄运于是也难免乱象丛生,也还包含了我们的博士学位教育体制和机制方面一些结构性的弊端甚至已经积重难返。

然而,唯物辩证法有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则——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都不能不加区别。我以为,黎鸣读博士拿博士学位,不能归入“太滥”之列。

黎鸣2005年年底报名,2006春天考试秋天入学,是我在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电视剧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招生第八年的总排序第15名的在职博士生。入学的时候,黎鸣56岁,据说,是那一年全国最年长的博士研究生。他延长半年到2009年底论文答辩,2010年1月被授予文学博士学位。这一年,他年届60。黎鸣在职的“职”,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此前,他曾任湖北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厅长、总编辑。湖北任职期间,在我们学校广播电视文学系在职攻读电视剧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课程,结业考试合格,论文通过答辩,拿到结业证书。

2005年冬到2006年春报名考试,黎鸣都很低调。在报名日期截止前最后一周的头一天,他才打电话给我说要报名。面试那一天,走进考场,看着他,面试小组的另两位考官,杨伟光教授和王伟国教授,都很诧异。于是,考场上,有了这样一段简短的对话:

杨伟光:“咦,你怎么来了?”

黎鸣:“杨台,我来考试啊!”

杨伟光:“考试?你考什么试?”

黎鸣:“我考博士。”

王伟国:“啊,你也报名啦?”

黎鸣:“是啊!”

杨伟光:“报谁的呀?”

黎鸣:“曾教授的。”

王伟国:“好好好,曾老师的。”

杨伟光:“对对对,你应该报曾老师的,他比我们有学问。”

曾庆瑞:“报谁都一样,都一样,杨老师、王老师两位都有学问。”

杨伟光:“那,我们就考考你啦!”

那一年,他作为“同等学历”者,报考博士研究生,笔试总共考了6门课程。其中,英语52分,比及格线高2分;政治82分,比及格线高23分;文艺美学69分,比及格线高9分;广播电视艺术史论75,比及格线高出15分;影视艺术理论61分,比及格线高1分;中外影视精品分析,比及格线高10分。面试,他以30多年的湖北和中国视协的工作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积累,还有头脑思考及口头表述,使得全场考生无一能够匹敌,终致名列榜首。2006年初夏,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黎鸣用一种喜剧性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喜悦和兴奋。那一天,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例会。他主持开会前,手拿录取通知书,喜笑颜开地对他的同事们说:“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我这是严格参加考试考上的,请大家传阅我的考试成绩单。”

上学以后,黎鸣称得上是最守规矩的学生。无论大课还是小课,也无论是导师的定时辅导,还是类似于别的同学的综合考试、开题论证、论文答辩和其他教学活动,他都绝不迟到、不早退,除了中国文联必须参加的重要会议不得不请假,一般都不缺席。尤其是上课和辅导,他都是最早来到,笔记记得最多最详细的,课程报告也特别认真。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黎鸣是真的在读博士,是认真地在读博士,确实是想要在读博士的过程里总结自己,提升自己,再塑造自己。他和有些人读博士的功利心,和那些人用读博士换取功名利禄的实用主义,完全没有任何瓜葛。

黎鸣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他的论文对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做了一次“前无古人”的探索研究和理论阐释。

黎鸣把精力聚焦在电视连续剧的结构分析上,执著地研究开场戏与故事结构,是一个很聪明的决定。

我们看他全文的逻辑思路。

他先从电视剧艺术形态的定型化说起。从“长度”切入,由“长度”说到结构,随后展开的论述是,电视性是电视剧开场戏的本体特征,戏剧性是电视剧开场戏的构成元素。

继而,论文旁及话剧的开场戏和电影的开场戏。他研究话剧开场戏在戏剧结构中的艺术特征,涉及了话剧开场戏的特定内涵及其表现形态,话剧开场戏集中展现戏剧性元素。他研究电影的开场戏——电影拷贝“第一本”展现开场戏的特征,归纳了电影常用的八种开场方式及其对电影叙事的影响,话剧和电影的开场戏所具有的五点共性,而后分别阐述了话剧开场戏对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影响。

到此为止,黎鸣的论文欲擒故纵,突然转变思考路径,不是接续着话剧和电影的开场戏往下说电视剧的开场戏,而是说起了电视剧《闯关东》的故事结构,而且还不是一般地说,按他的行文,还是“详析”。初看,他是离题了。然而,就像写散文,他的功夫是在“形散而神不散”。他以《闯关东》为例,意在用电视剧的复杂结构说明电视连续剧的多层次故事结构的特点,这个特点一定会影响开场戏的设计的。由此,他在第四章里进一步阐释了“多层故事结构电视连续剧的三种结构方式”。接下来,他就进入正题,将“开场戏”的话题逐一铺陈。

可以说,论文收获了一种原创意义上的学术成果。比如,讲“多层故事结构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人物塑造特性”,论文说到的“开场戏展示主人公的变动特点”,“开场戏呈现主角群体变动的特点”,“每个层次里的故事数量与可看性的相互关系”;讲“多层故事结构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美学特性”,论文说到的“每一层故事结构都有开端和开场戏”,“每个故事单元都有开端及开场戏”,“多层故事结构电视剧叙事特点和开场戏的作用”;讲“历时性单层故事结构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艺术特点”,论文说到的“倒叙式的开场戏在历时性结构电视剧中的艺术功能”,分析说“运用倒叙方式进行开篇可以强烈彰显电视剧的戏剧冲突”,“倒叙可以增加电视剧情节的神秘感和新奇性”,“运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彰显主人公辉煌的人生经历,反复说明主人公所做出的贡献”,“倒叙可以对主人公进行‘盖棺定论’式的总结”;讲“共时性单层故事结构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艺术特点”,论文说到的“时间坐标体系的构建是共时性电视剧的叙事基础”,“融入时代背景之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情节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充分运用戏剧性元素创作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讲“电视连续剧开场戏的审美导向”,论文说到的“片头主题歌‘信息叠加效应’及其审美导向作用”,“开场戏中的故事情节对全剧的审美导向作用”,“开场戏中的荧屏造型对全剧的审美导向作用”,“开场戏中演员的表演对全剧的审美导向作用”,等等,都是这之前相关学术论著里别人不曾说过的。

由此可见,黎鸣为文,用功之勤,用心之细。

同类推荐
  •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

    《色彩写生基础与实践》以培养色彩思维为目的,从色彩理论基础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兴趣。通过理论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色彩造型规律的来源和过程;通过技法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色彩敏感度和用色能力。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

    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

    本书的上编《音乐文化》将音乐看作社会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精神财富,从数学、物理学、思维科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与科学、哲学、建筑、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及绘画、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音乐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明了音乐教育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但从多维视角扩展了人们对音乐本身的认识,也从音乐的、美学的视角出发,加深了读者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认识,有助于读者增强通过音乐欣赏而美化自身的积极性。本书的下编《音乐人生》介绍了众多古今中外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航天科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建筑家、音乐家、画家、舞蹈家、电影导演以及当代大学师生的音乐人生,说明了他们的人生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讲述了他们事业和生活中的许多音乐故事,说明了音乐教育在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中,所起过的重要作用,适合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本专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管理者,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有志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各界人士阅读。
  •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音乐史学探求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以新的史料与视角对中国的音乐教育、新音乐运动、左翼音乐、抗战音乐、秧歌运动,萧友梅、黄自、黎锦晖等老音乐家,田汉、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的业绩,《国歌》、《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哀乐》等的创作与演出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做出了新的解读。作者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在书中贯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发挥音乐史学研究的正能量。
  • 戏曲理论史述要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史述要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傅晓航所著的《戏曲理论史述要补编》,是戏曲理论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分为古代篇和近代编,勾勒了古代和近代戏曲理论史的基本发展轮廓。从戏曲理论史的古代部分,涉及前后七子、徐渭、李贽、汤显祖、沈璟、王骥德、冯梦龙、凌濛初、孟称舜、李渔等,到戏曲理论史的近代部分,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国剧运动”、“推陈出新”理念的提出等,补编中增加了《陈独秀、柳亚子与戏曲》、《唐宋杂剧中的弄孔子》等篇。本书围绕戏曲理论史发展脉络的相关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对中国戏曲理论的思想史和批评史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阐述独到见解,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撞南怀

    撞南怀

    片段一:许羡抱着胸靠在墙上嘲笑男人:“陆南怀,你真怂,喜欢人家那么多年却连开口都不敢。”陆南怀咬牙:“与你有关系?”“自然是没有的。”许羡向前走了两步来到他跟前,抬手抓住他外套的衣襟拉下他的头,她踮起脚,直至两人只剩一个拳手的距离方才停下。陆南怀瞧见她缓缓勾起唇角慢悠悠的说道:“我只是想跟你说一声,既然人家不要你,不如来我的怀抱啊~”片段二:“哟呵,”许羡挑眉,面露讽刺的看着突然出现她家门口的某人,“我怎么记得某人之前还义正严词拒绝我的追求,现在又是怎么回事?”她口中的某人此刻目光危险,“我是来找那个半途而废的女人算账的!”“半途而废?”陆南怀眯着眼,“撩拨我撩得挺开心的,结果人却跑了?”
  • 夺爱天使

    夺爱天使

    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他,原以为青梅竹马便是永远,可世事没有不变。多年之后再相遇,他们默契装作不相识。她想要挣脱这段错过的情缘,他却恶狠狠的质问:颜海若,你早就已经是我的人,再做一次又如何?被他用尽心思留在身边,人前无情人后温柔,斗嘴斗心斗枕边。当她再次沦陷时才知,他的好,都是隐藏的恨,于是她逃离。蓦然回首时,她才大悟,从来从来,在他恨的背后,全都是隐藏最深最深的爱。擦干为爱而流的泪,我要做夺爱的天使,可最深爱我的人啊,你还在不在?
  •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追求成功,研究成功,以求寻找出成功的规律或秘诀那么,成功者的力量有多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说:微不足道无论我们上学、加薪、升职,还是恋爱、结婚、都与芸芸众生一样,化入鸿泥,不见痕迹但是,另外一些人的力量却大得惊人,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能做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
  • 黄菡的幸福哲学

    黄菡的幸福哲学

    本书以黄菡在《非诚勿扰》舞台上针对嘉宾的精彩点评为基础,向读者阐释了黄菡睿智淡然的幸福哲学,并指出了通往幸福之门的关键所在,诸如相亲择偶、恋人相处、婚姻经营、婆媳关系、心理健康等等。以生动的个案为例,为广大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把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噬天下

    吞噬天下

    这是一个仙魔林立,鬼怪乱舞的世界,现代青年肖阳被黑洞带到了这个世界。在这个强者如林的世界里,他该如何生存?……一次偶然中,他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和黑洞一样的吞噬能力……
  • LUCILE

    LUCI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师2:家族诅咒

    心理师2:家族诅咒

    疑云重重,人心难测,惊险刺激,多次反转,国内原创心理学推理神作,步步解除致命音频蛊惑人心的都市危机。心理师孟新建所在城市接连发生受害人发狂事件,公安部门将此作为“一号案件”侦办,孟新建临危受命成为案件的专业顾问。在公安分局领导的带领下,他和楚楚、秦剑的调查团队,发现案件发展已远超自己的想象,事件的幕后黑手似乎就在自己身边。整个城市即将陷入危机,而所有人似乎浑然不觉,如何运用心理学破案成了调查团队共同的挑战。
  • 听雪楼合集(共3册)

    听雪楼合集(共3册)

    手持血薇剑的舒靖容和手握夕影刀的萧忆情,乃是人中龙凤。在血雨腥风的疯狂岁月里,他们征战武林,所向披靡。曲折的命运令他们笃信残忍冷酷才是江湖生存之道。他们可以让各路豪强俯首称臣,却无法阻止内心的爱恨与猜忌不断膨胀。或许,只有刀兵相见后一同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他们才肯放下心中的戒备。舒靖容在恶劣的环境下倔强地成长,风霜不侵,雨雪不折。然而,最终在心魔的肆虐下夭折,走向毁灭。萧忆情在血雨腥风中磨练,刀剑相伴,残忍暴虐。然而,却甘愿为了她承担一切责难,葬送前程。这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已如渐渐消逝的体温一般,一去不返。这个江湖寂寞如雪,所有的少年在出生时便已苍老。
  • 她是渣男他妹

    她是渣男他妹

    一觉醒来,她穿越进了一篇言情小说里,她不是女主,而是成了文中渣男他妹。小说中渣男的作用:衬托男主的各种强大;渣男他妹:配角中的配角,炮灰中的炮灰。为了改变自己在小说里家破人亡的炮灰命,乖乖女奋起,首先改造渣男哥哥,坚决要把渣男变好男。想挖主角墙角者,不死即伤!珍爱生命,赶紧远离女主和男主。本文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