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800000014

第14章 欲望裂变(1)

现在要说的是讲故事过程中,尤其是用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电影这些艺术样式讲故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冲突的设置及其展开。

如果说人是故事的核,而人的命运是故事的核中之核,那么,冲突的设置及展开就是故事的核裂变。

自人类社会出现戏剧以来,冲突,与冲突有关的一些元素,就一直是写戏、导戏、演戏、评戏的人们十分关注、倾心钻研的课题。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美国的贝克、劳逊、法国的阿契尔以至当代美国的简·汉森、罗伯特·麦基,许多人的许多著作都或详或略、或正或侧地围绕戏剧、电影中的冲突问题进行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论述。这些论述,涉及戏剧动作、结构、情境、场景、悬念等等问题,而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不过是冲突这个最重要的元素的推衍和延伸。这里,我们就抓住三个最关键的东西即冲突的根本动因、冲突的具体表现、冲突在作品中的设置和展开进行讨论。

当我们透过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形色色的冲突去深入考察其内涵时,不难发现,所有冲突都不过是现象,人的欲望才是它的本质。可以这样说:故事的核裂变,说到底是欲望裂变,或者说欲望是冲突的原动力。

“欲”是一块“玉”

毫无疑问,冲突与欲望直接相关。这里先说说欲望。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项上所戴的那块通灵宝玉,是他的命根子。这块石头由两位僧人带到世间,神秘而灵异。曹雪芹在塑贾宝玉这个形象、展示整个《红楼梦》的意蕴时,围绕这块石头做足了文章,后来研究《红楼梦》的人们也纷纷围绕这块石头做起了文章。作为中国引进西方非理性哲学并用以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晚清学者王国维对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有独特的见解。受到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启发,王国维结合自己对人生、欲望、社会等的深切感受,对《红楼梦》进行了剖析,写出了《红楼梦评论》。就在这篇著名的论著中,他提出了一个论断:贾宝玉名字中的“玉”,“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如何评价王国维《红楼梦》研究的意义不是我们这个读本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王国维从《红楼梦》里读出的这个“玉”与“欲”的故事,对于我们如何理解“欲望”确有启发。

在贾宝玉和他周围的那些男男女女身上,充分体现出人生的一切方面、个体生命的所有环节,都与欲望有关。这里面,有男女之欲、饮食之欲、官禄之欲、钱财之欲等等,一句话,“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在王国维看来,生活的本质是欲望,而欲望的本质是痛苦。在贾宝玉身上,生活、欲望、痛苦是本质一样的东西,即是“玉”。贾宝玉生活的不幸、痛苦,都是由欲望造成的,他唯一的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办法,就是将“玉”还给僧人,也就是拒绝生活的欲望。王国维的这种解说是否确当,也不是我们这个读本所要关注的问题,然而,这种结合到《红楼梦》及贾宝玉形象的对于欲望的探讨,的确应当引起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广播影视剧写作的人们的重视。

生活本身告诉我们,欲望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同时,欲望的冲突又决定并推动着生活的存在。说起欲望,人们往往容易将它简单理解为肉欲。这显然是不准确的。纵观古往今来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群体乃至各种个体的人的历史,你会发现欲望不仅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是推动社会往前走或往后退的强大动力。粗略概括一下,欲望就可以分为生命的欲望、物质的欲望、权力的欲望等几大类。这些欲望,都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归纳的人的多层需要有关。马斯洛认为,人有以下基本需要:生理需要,也就是生存的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爱与性是有区别的);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等。总起来说,就是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这些需要,体现在不同的个体的人身上,呈现为形形色色的欲望。

中国人很早就对欲望给予了理性的关注。孟子坦陈:“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礼记》也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这里所说的“欲”是物质欲望,它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当然,它并不是需要的全部。到了五四时代,陈独秀更明确提出:“执行意志,满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誉,都是欲望),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始终不变的。”从这一论点中,我们可以看到,陈独秀所说的欲望,已不只是单一、狭义的人的本能,而是包括“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全面的、广义的欲望,也可以说包括了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在内的欲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与广播影视剧写作紧密相关的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众多的、不同层次的欲望错缩复杂地交叉存在。它的存在状况,有时是彼此和谐的或基本和谐的,但多数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或者说,和谐是相对的,冲突是绝对的。有时是甲的欲望与乙的欲望的冲突,有时是社会性欲望与动物性欲望的冲突,有时是精神欲望与物质欲望的冲突,而精神欲望与精神欲望、物质欲望与物质欲望之间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广播影视剧作者观察、体验这些冲突并把它加以提炼、加工、变形,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推动剧本中的故事发展的核裂变。在乔治·贝克那里,叫做“动作”(《戏剧技巧》),在威廉·阿契尔那里,叫做“紧张”、“紧张的悬置”、“突转”、“高潮”等等(《剧作法》),在简·汉森那里,也叫做“动作”(《编剧:步步为营》),在罗伯特·麦基那里,则叫做故事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的“首要导因”:“激励事件”(《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那里,又叫做“贯串动作”与“反贯串动作”,等等。凡此种种,所有的提法看起来不大一样,其实在一点上他们取得了共识,那就是:冲突。而冲突的根源,正是欲望。

欲望导致冲突的原因,还在于欲望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欲望是一种创造的活力,欲望越强,生命与社会的活力越强,越有创造性;另一方面,欲望是一匹永不停蹄的奔马,它在寻求满足之路上的狂奔,也会将人带到自己的反面,以至给生命带来痛苦,给社会造成破坏,使人性发生异化。这一特点,规定了欲望是一种近乎二律背反的矛盾存在,它本身就是一个名叫“冲突”的怪物。

各种欲望在碰撞、磨擦,欲望自身也在碰撞、磨擦,这就是充满冲突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镜语中的世界。欲望与生命、生活、感情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它在成为故事的核中之核的同时还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哲学、社会学的意蕴。因此,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所说:“纵观一部文学史,能够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的,往往是作家能够强烈表达出人的感情与欲望,呼唤出人性的合理要求,进而勾起广大读者心底深处的欲望情结的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欲望的话题不但不能回避,而且是我们考察文学创作动力与传播动力的基本出发点。”

同类推荐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本书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在辩证吸收苏联蒙太奇理论、巴赞长镜头理论和电影符号学基础上,从电影审美时空角度切入,对电影的生命内核、审美境界的构建、审美体验机制、审美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创造性地建构电影美学新理论。上篇围绕审美时空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国禅宗美学、欧洲生命美学、马利坦神学美学、海德格尔美进行细致解读提炼,提出审美四维空间的概念。下篇在批评传统电影美学的基础上,围绕电影审美时空建立电影审美四维时空的概念,对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形成、结构、存在机制、品质、各类等进行系统阐述。在中西视界融合中开创电影美学新境。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美学等进行阐发,从特定角度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文论对自然的表现、现代主义文艺、文艺阐释学等现代文艺中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文艺讨论和重要的学术事件,研究了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全球化理论、时空理论、“文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西方现代美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借鉴意义。
  • 潮汐相声作品集

    潮汐相声作品集

    本书是一部相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相声作品,题材来源于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者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经过艺术加工,用相声语言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极品妈咪之老公太腹黑

    极品妈咪之老公太腹黑

    她喜欢他八年,他摧毁她全家。她被迫沦为陪酒女,衣香鬓影,他拥着她最憎恶的女人参加订婚宴。-轮回再转一轮,命运就此翻盘。-蜕变归来,她成了全城最有名的夜总会老板。再相遇,她轻松微笑,他看着她脸上的温蕴笑意,犹如利箭穿心。如今她依附的是与他不相伯仲的商界巨子,亦是他的发小。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足拿走自己一生最华贵的衣服。-当千帆过尽,终要懂得,什么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为什么当老鸨?”“当然为了钱,不然累死累活干什么。”“嫁给我,一纸协议,半壁江山,很划算吧?”“把自己都搭进去了,才拿半壁,算了。”“所以才要顺便拿下我,连我都是你的了,还愁不能指掌天下?”
  • 农家娇女要翻天

    农家娇女要翻天

    先前因为身中媚药,整个人都不大清醒,现在解了毒,脑子里的记忆总算也随之清晰了不少。此时……
  •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马恩列斯诗文选(孙更俊译丛)

    收集了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及选集等。主要有《我》、《绝望》、《夜行》、《智慧》、《答列宁之抗议》等。
  • 文昌旅语

    文昌旅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

    东山电视台副导演左乐,突得金手指——影视播放器,里面有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影视作品供他“借鉴”。于是,《地下交通站》出道,两部《炊事班的故事》成名,《家有儿女》《武林外传》封神,《生活大爆炸》魔改汉化版让左乐成了当之无愧的情景喜剧之王。除了拍情景喜剧,期间左乐鼓捣的一些其他项目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外号。例如黄金配角、武侠复兴先锋、收视票房收割者、金牌编剧、脑洞狂魔、华国小曲库、喜剧电影第一人………群号:937944341——欢迎来耍
  •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要懂点心理学: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总结了77个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规律,配有实用案例作解释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塑造孩子的有力的心理武器。
  • 宣公

    宣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侧妃罪

    侧妃罪

    *【片段一】“王爷,这是玉侧妃的骨灰。”他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双眉紧锁,俊脸死灰,抬抬手,“下去吧。”他送她去那么远的地方,是让她等他,却没想到她总是要先他一步。【片段二】"为何要刺杀我母后,为何不还手?"悬崖边上,他只来得及抓住她的衣袖。看着他黑眸中的痛楚,她凄然一笑,挣脱他的手。一身断袖红衣,凄美如蝶,轻轻飘落滚滚玉帛河。却也,撕碎了他的心。*她本是玉峰山上与世无争的女子,一次心疾发作,香销玉殒。却将灵魂依附在了一个侧王妃身上。他是天朝国王爷,俊美异常,权倾朝野。却也对她,冷漠有加,深恶痛绝。只因,她这具身子的前任主人亲手杀了他的正妃。兜兜转转、离离合合,当他由恨生爱,由欲到爱,他的正妃却突然出现……他的选择是,送她走。然,半年后接回来的,却是她的骨灰。再相见,她成为他的皇弟媳,插手政事、权倾后宫,却也以另一个身份与他处处作对,刺杀他母后……【注】本文非悲剧,过程小虐。且此文已设置为半价,看完全本只需两块几毛钱。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契约哑妻》黯香的新文《虐妃》已完结《罪妾》
  • 旋风少女2

    旋风少女2

    刚强坚韧的跆拳道少女戚百草,因为养父&师父旧时的比赛丑闻而一直受排挤,又因为揭穿全胜道馆馆主在表演时作弊的行为而被赶,失去居所的百草在好友的帮助下到了松柏道馆寄居,遇见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用勇气淬炼坚强,用纯真磨砺爱情,在青春与梦想的舞台上,百草以最单纯勇敢的心灵一步步成长,一路绽放她独一无二的耀眼光芒……
  • 行者玄奘(套装8册)

    行者玄奘(套装8册)

    一本囊括世间万千佛理的小说,孟非、陈坤、马伯庸、严峰、胡紫薇力荐。写尽玄奘的一生,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玄奘,俗名陈祎,出生在关中一个官宦家庭。大业八年,朝廷下诏在洛阳剃度十四名僧人,十一岁的陈祎用自己的方式争取到了机会,破格剃度为沙弥,法号玄奘。隋末群雄并起,处于风口浪尖中的洛阳饥荒蔓延,十室九空,玄奘开始负笈游学天下,广拜名师,成为名震一时的少年高僧,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困惑和疑问。当再也无人能回答他的疑问的时候,玄奘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天竺。17年56个国家110个城市1335卷经文5万里路=玄奘西行。新兴的大唐王朝、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亚、多种思想大碰撞的印度……展现在玄奘这样一个孤独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类徒步史上最伟大的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