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100000010

第10章 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例(1)

袁月、周昱衡

“五一二”一个浸染着鲜血和悲伤的日子

无数的渴望和梦想,顷刻沉默

高楼夷为平地,生命猝然中断

地壳爆出强达八级的炸裂之声

地震啊,摧毁了秀美山川宝贵生灵

地震啊,激发出十三亿中国人满腔爱心

帐篷、棉被、食品、捐款送来

解放军、医务员赶来,总理赶来……

沙砾里将走出我们更多的同胞兄弟

废墟上将会筑立起我们爱的家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昔日美好的家园瞬间被摧毁,无数生命倏然逝去。灾难之后,党和政府有力地组织起抗震救灾工作,全球的华人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幸存者重建家园。

作为川籍学生,我们在救援行动接近尾声重建工作伊始的7月间,深入到灾区安置点,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灾民的安置问题上。作为未来的传媒人,我们想看看灾区的乡亲们是否有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得到了较好的安置,我们也有责任帮助我们的乡亲展现四川人民乐观积极的心态,传达四川人民感恩的情怀。我们甚至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管窥蠡测,探寻到更好的安置方法,改善灾民的生活条件。

2008年7月12日,我们来到都江堰幸福家园赈灾居民安置点,在那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

研究背景与对象

都江堰市“幸福家园”安置点是四川地震灾区最早建成的安置板房社区。选择这里为调查对象,是因为这里的居民最早得到安置,在安置点的生活时间最长,对安置现状有更成熟的思考;同时作为第一个建成投用的安置板房社区,这里的经验教训都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当属最为切合调查主旨的样本来源。

幸福家园赈灾居民安置点紧邻都江堰市二环路,占地面积约150余亩,分A、B、C三个区域,全部建成后可安置灾民1万余人,一期工程已于5月22日投入使用。截至调查结束,幸福家园安置点已安置灾民6800多人,且不断有居民入住。

此次调研我们采取了参与式观察、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2008年7月12日至14日,在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的帮助和安排下,我们住进四川省都江堰市幸福家园安置点,与被安置群众同吃同住,进行开放式观察,同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此次共投放问卷50份,样本数量较小。为使其更有代表性,样本严格按安置点各区域已入住7日以上的户数比例分配,并保证样本性别、年龄分布均衡。考虑到居住临近的住户因交流机会较多,观点可能趋同,每幢板房样本数量不超过1户。

根据问卷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被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为降低被访者的心理敏感以获得其真实的主观感受,我们未要求被访者留下姓名。

故在该报告中,多数实例只能落实到住址和年龄而未提及姓名。

我们还走访了食堂、医疗点、商店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些相关情况,并向相关部门反馈了居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意见。

钱·分厘饱含民生艰难

生活无非是衣食住行。要了解“幸福家园”的居民生活,可以从他们灾后的经济现状入手。

活命钱从何而来?

从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被安置居民现在的生活来源为:1.工作或营业,拥有较为固定的收入;2.靠以前的积蓄或接受亲友扶持;3.依靠国家的补助。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50个样本中这三种情况的居民分布如下:

可见,只有不到一半的居民有一定收入,更多的人在靠积蓄、亲友和国家扶助艰难度日。

我们将结合访谈资料,对这三种收入构成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做具体分析。

固定收入·一人难养多张嘴

所谓有固定收入的家庭,其收入形式主要是工资或个体营业收入。

这部分家庭的生活压力似乎较轻一点。事实上,他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个人的收入养活全家老小。

44号问卷的填写者住在B区50幢,是一位62岁的老人。她家有六口人——她,老伴,两个儿子、儿媳。这场灾难带走了她两个孙子,还让家中原本的“顶梁柱”——两个儿子残废。全家6人仅靠她老伴儿每月1200元的退休金艰难度日。

安置点内也有一些人家开起了成本很低的缝纫铺、修鞋摊。即使是“大投入”的小卖部也只有一两排货架,零星摆着酒、零食、洗衣粉等日用品。在B区开店的老两口说,他们震前就做这个生意,这些货物都是从半塌的屋里“抢”出来的。小店的营业额不多,这些货物卖完后也不知能否能借到钱继续经营。

调查样本中还有一户人家一直靠低保维系生计。十分有限的低保金让震后的一家人度日如年。

灾后补助·触手难及

5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通过决议:在三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

温总理承诺的补助对象是“灾区困难群众”,地方政府对于“困难群众”的界定,是“三无”人员。当我们问及“三无”的含义时却鲜有居民能解释清楚。“那些当官的就这么说,反正也没怎么解释清楚,我们就只晓得‘三无’人员才有”,一位妇女这样说道。还有人愤愤不平:“什么‘三无’啊,那些条件比我们还好的人都有,就是跟社区领导关系好。”

“三无”人员的补助发放情况又怎样呢?

截至2008年7月13日,距离地震已是两个月零一天,据了解,“幸福家园”安置点所有被划入救济范围的居民都只拿到了第一个月的300元补助金和30斤大米的补助粮。显然,300元钱和30斤大米是“三无”人员全部生活来源。但第二个月的“救命钱”却仍旧延付。灾后百废待兴,补助金发放的短时间延迟可以理解。

但是人们一次次催问却连一个详尽解释都没有,更别提承诺。

实际上,除了中央承诺的救灾物资之外,各个社区居委会经常收到好心人捐助的糖、米、肉等慰问品。但很多居民反映说这些物品的发放,从来不通知他们。如果谁运气好,刚好去居委会撞上了,就赶紧回来通知周围的邻居去领。如果不知道或“下手”太慢则“过期不候”。B26幢一位40岁的男子告诉我们,他的弟弟在地震中腿被废墟压住,救出后因伤口感染被转移到成都华西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截肢。

在此期间,政府对一些符合特定条件的灾民进行了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并进行了救灾物资的发放。然而因为他弟弟在外治疗,也未有人通知他们(实际上也不许代领),待出院后再去领取时却被告知发放工作早已结束,只能失望而归。“你说政府发钱凭什么不通知?自己不通知还要怪别人不按时领取,哪儿有这样的理?”说起这些,这位居民很是愤愤不平。

积蓄·坐吃山空

“坐吃山空”——很多靠积蓄和亲友救助生活的居民用这样一个词表达他们内心的忧虑。

采访中,我们见到一位单身的母亲。她今年43岁,独自带着17岁的儿子生活。要上高三的孩子即将为自己的前程而战,母亲却不知自己的路在何方。家里存款所剩无几,娘俩要吃饭,孩子要念书,而自己身无所长。她说:“现在每吃一顿饭,我就要担心还能不能有下一顿。”站在旁边孩子听到这话,深深地埋下了头。

再就业·人人能赴的盛宴?

很多居民都希望能够重新找到工作:“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国家,渐渐得靠自己了。”

都江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幸福家园安置点A1幢设置了“就业训练中心”、“职业介绍中心”。当有新的职位时,工作人员会通过广播通知,让感兴趣的居民来报名。职业介绍中心会统计有就业意向的居民信息,定期组织他们参加招聘会。而就业训练中心则对居民提供就业培训。培训内容比较广泛,建筑、厨师、焊工等都有,报名达到一定人数便开班免费授课。

工作人员向我们提供了截至2008年7月7日的已安排就业和培训人数:此外,市财政还给予一定补助,在安置点内推行“以工代赈”。安置点内的日常事务,如清扫保洁、治安管理都从居民中选择合适的人员承担。只要年龄在18岁至50岁,身体健康,均可报名。而只要有营业执照,居民便可以在安置点内进行商业经营,并享受免除一切税收等优惠条件。

吃·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吃”是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对安置点居民的就餐方式做了调查,50位问卷填写人中有14位通常在食堂就餐,其余36位通常利用公共厨房自己做饭。

食堂·价格争议不断

6月20日,都江堰各安置点取消免费伙食,建起了“平价食堂”,受灾群众需用现金就餐。截至我们采访之时,安置点的平价食堂已运行了20多天。从粗略的抽样调查显示仅有近三成的居民在食堂就餐。

我们针对食堂伙食的质量和价格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结果:

您觉得安置点食堂提供的食物如何?

A.质量较好,价格低廉20人

B.质量较好,但价格较贵9人

C.质量较差,价格低廉8人

D.质量较差,价格较贵11人

E.没吃过,不知道2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平价食堂饭菜的质量和价格上,居民的评价并不统一。

调查中有四成居民觉得“平价”食堂并不平价。

以下是安置点平价食堂7月13日三餐食物价格清单:

从我们在食堂吃的几顿饭看,每份菜的大致分量为勺口直径10cm,径深4cm的菜勺一勺。依据当时的物价来看,菜价应该不算贵。

但居民有自己的计算:

外边早餐店的鸡蛋也卖七毛,这个食堂卖七毛就不能说是“平价”;三块五一份的荤菜没有什么肉,这个价格看似合理实则偏贵。甚至还有居民端来自家熬的稀饭,说“这碗稀饭用的米都当食堂的两倍了,那里的稀饭像米汤一样。”

另外,安置点内老人偏多,而食堂的饭硬菜咸,老人口感不适。

我们希望能将这些意见反馈给食堂。第四次到食堂后厨时终于见到了承包人刘明清。他表示由于成本限制,价格难以下调。但对于食堂口味不适合老人的意见,他表示将通过开设特殊窗口等形式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平价食堂厨房很整洁,桌面、地面都冲洗得干干净净,胜过很多餐馆的后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没有被访者提出关于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异议。

厨房·方便安全皆难求

当被问及生活中的不便时,很多居民首先反映的就是厨房问题。

安置点平均五户人家能分到一间约12㎡的厨房轮流做饭。虽然厨房采取就近原则分配,但因不和住房混设,有的居民从住所到厨房往返路程近200米。居民抱怨来往很“麻烦”:“要是冬天,估计菜都得凉了。”

2008年6月6日,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受灾群众安置房安全管理的通告》,明确规定“严禁在房内使用液化气罐和蜂窝煤炉具”。

但由于厨房的电压并不足以使用电炒锅等电器,为了能自己做饭一些居民还是将液化气罐搬入了厨房。尽管是无奈之举,人们还是忧虑:“五家人,五个液化气罐,天气那么热,要是哪家哪户没关好气,那就是五个不定时的炸弹。”“我们要在这里住三年,不能老被这么个定时炸弹威胁着。那是对所有人的威胁。”很多居民忿忿地说:“我们已经多次向上面反映,但还没有看出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的迹象。”

厨房内还设有五个并排的电闸。很多居民认为这样的布局极易短路引发火灾。由于安置点的板房特殊材质,燃点较低,一旦出现火险后果不堪设想。

住·安得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置点的“住”是一个大问题。50位被访者中,没有人选择“不满意”,却也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很满意”。很多受访者表示,现在的条件和以前肯定没法比,但政府已经尽力了,全国人民也都关心着自己,自己不能太挑剔。

感恩·幸得广厦千万间

地震使得很多家庭一无所有。但据我们观察,每户人家都不缺床、柜子等必备家具。居民说,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捐献的,“被子床单也都是发的”。一个居民向我们介绍着情况,旁边几个居民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

“现在比震前的条件差远了,但比帐篷好太多了。人要知足,感谢所有的好心人,谢谢他们。”

高温·小电扇送来大清凉

安置点还没来得及开展绿化工作,光秃秃的水泥地被阳光炙烤得火辣辣的。

板房里通风较差,温度往往会比室外高几度,有时甚至会高于40度。很多居民闲暇时只能在门口扇着蒲扇聊天,很有几分“有家不能回”的悲哀。

前不久每家每户都领到了一台电风扇。虽然电扇很小,风力不大,但很多居民都不住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想得周到。”

质量·风雨不摧民心安

B区50幢的一位老婆婆很高兴在不长的等待之后就从帐篷搬到板房里,可没住多久就发现了板房的一些问题。

老婆婆居住的板房房顶和侧墙已有修补过的痕迹,“每次漏了又补补,可如果雨太大,还是会再漏。”房前的水泥地质量也不太好,刮风就会卷起地上的沙粒。

老婆婆的眼睛红红的,“都是给这些沙子折磨的,滴了眼药水,可是一刮风眼睛进了沙子又会肿。”此外有居民指出,偌大的安置点没有安装避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没能找到相关负责人核实,但四处望望还真没有看到避雷针。

群居·邻里家人都尴尬

每间安置房仅有20㎡,并且房屋间距特别小。几乎所有居民都未曾体验过那么高密度的群居。

B区61幢的一家住户向告诉我们:“板房的隔音效果很差,尤其夜深人静时,能听清隔壁的一举一动。有的邻居电视声音开得很大,以致我们难以入睡;很多老人起床很早,他们去洗漱时,穿着拖鞋‘啪啪’地走,我们又早早地被吵醒,上班精神状态都不太好。”有位三代同堂的老婆婆不好意思地说:“拥挤和吵闹倒不是最大的问题,有的方面很不方便啊。我儿子儿媳妇挺年轻,他们需要正常的夫妻生活。可是现在跟我老太婆和小孙子挤在一块儿,不好意思啊,他们不说我也知道。”

安置点A、B两区都设计搭建了澡堂,但B区的澡堂迟迟没有开放。安置点已入住的近7000人都到A区澡堂洗澡。A区只有8个浴室,每个浴室10个喷头,想洗澡的居民往往要排很久队。

同类推荐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并且回答了教师和家长在有关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策略。本书内容全面而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实用的了解和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书籍。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民族学如何进步

    民族学如何进步

    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阿拉伯学院承办。《民族学如何进步》汇集了2016年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论文,围绕中国民族学理论与话语建构、民族学学科建设、民族学发展历程等主题展开论述,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人类学学派的建立建言献策。作者均为民族学、人类学界的著名专家,如杨圣敏、郝时远、王铭铭等。
热门推荐
  • 我之信仰于你

    我之信仰于你

    夏安同学在学校同学眼中一直都是性格孤僻且脾气不太好的超级学霸女神,直到有一天一个转学生的到来才让他们真正的知道了这个在他们眼中的如此优秀的学霸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知道其他人知道的你,也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的你。我的信仰啊,夏安同学。——慕光
  • 万妖仙尊

    万妖仙尊

    凡人宋安准备飞升成仙,却渡劫堕入妖界!堕入妖界,只想简简单单做个逍遥小妖,却稀里糊涂卷入了万年难遇的妖魔大战?两界内耗之时,消失数十万年的神器接踵出现,传说中巫妖大战被毁灭的大陆现世,曾被灭绝掉的巫族强势重归,六道轮回重化后土!天地重归洪荒,三界濒临灭绝边缘。昔日洪荒九州重组,天道扑朔迷离,天地之间,所有种族纷纷卷入到这场漩涡里。小妖宋安,统领万妖,为了天地不陷入进无休止的杀戮,独立承担起救世的责任,见证属于他自己的传奇!
  • 小配角的逆袭之旅

    小配角的逆袭之旅

    我叫田小雨,我穿越了,是的,穿越了,穿越到一本有同乡的种田文小说中了。醒来后,就是爹娘悲惨的哭喊声,爷爷奶奶哥哥叔叔的怒吼声,尼玛,神马状况?原来是书中女配被人陷害,我也是懵逼了。好吧,穿越就穿越把,女主光环咱不怕,见招拆招,郎君个个很挑剔,美食勾住他的胃,异世生活乐翻天,且看田小雨怎样颠覆书中女配的平凡命运。
  •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三星在李健熙的改革下,仅花12年就跻身全球前2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企业的收益增加了66倍;品牌价值超过160亿美元……本书讲述了李健熙的人生智慧与管理理论,并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他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事、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企业经营的要诀。本书结合崭新的人生智慧和前沿的管理理论,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李健熙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多诸方面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入山之门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叶思芬说金瓶梅

    叶思芬说金瓶梅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我们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这样就会阻碍我们读懂某一句话或某一段话的意思。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而理解词语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含义,还要认真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作用。
  • 繁华落尽只为等你

    繁华落尽只为等你

    沈姰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竟然被婆婆老公,断送了婚姻!
  • 魔法夜路

    魔法夜路

    魔法的世界玄奥繁杂,变化万千,冥冥之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小承天,原本只是小山村里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却被偶然经过的神秘魔法师发现了体内蕴含的魔法才能。罕见的S级土系特殊属性,举一反三的绝佳悟性,以及对魔法领域无穷无尽的好奇心,那么这个小家伙儿将在魔法世界里走出怎样一条道路呢?答案不妨由你来猜,由我来写~
  •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这个历史挺靠谱: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生脆、凶猛、一语中的,是袁腾飞讲史的特色。在本书中,袁腾飞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博览群书解密真相,生动活泼地讲述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精彩纷呈地演绎了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烽火戏诸侯”“商鞅变法”“汉武帝破匈奴”“隋炀帝下扬州”“玄武门之变”“杯酒释兵权”“岳飞之死”“蒙古横扫中原”“明成祖夺天下”“康熙擒鳌拜”“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普鲁士统一德国”“日本明治维新”“斯大林专政”“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 妃本张狂:废柴嫡女娶邪王

    妃本张狂:废柴嫡女娶邪王

    是日,宣王府门口张贴告示一张,上书:“限你家宣王三日之内收拾嫁妆与我成亲!”落款竟然是丞相府里的废柴大小姐李双双!一时间全城轰动!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位废柴小姐如何被宣王杀头!可是,谁承想,这宣王司徒傲天竟然一道命令:“收拾东西!本王嫁了!”嫁了?嫁了!堂堂一个宣王,竟然嫁人了!李双双说:“姐是被坑了!不过是诚实勇敢的时候,不小心选了勇敢!”司徒傲天说:“娘子,你都把人家娶回来了,你可要对人家负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