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600000005

第5章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3)

2.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的条件

在整个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1)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但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的对外开放,而且也大大促进了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这20多年中,我国新闻事业不但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宣传思想、新闻理念、报道业务和经营管理机制与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调整和变革,从而使得新闻传播能够建立在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学理、更加讲究效益和效果的基础之上。

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为我国新闻事业营造了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得我国传媒业不但尝到了借助市场发展自己的甜头,同时也积累了在改革和创新中求发展的经验。以都市报为主体的一些大众化报纸顺应时代的需要,“面向市民,面向社会;关注市场,关注读者;精心策划,精心办报;注重效果,注重效益;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善于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发展报业”的成功做法,带动了整个报业的改革和发展。广播电视也适应市场需要,根据不同听众、观众的需要,细分市场,设置不同的节目、栏目和频道,实现受众的“分众化”,同时注意打造“精品栏目”和“精品节目”,用以吸引受众,同样获得了成功。

我国传媒业在改革发展中所焕发出来的创造力,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更是具有重大意义。新闻学的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离不开这些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所提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与资源。

(2)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传播本身就是民主的产物。新闻传播与民主政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新闻传播,民主便失去了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民主精神的新闻自由;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得以存在的一种保护手段和实现形式——为民主自由勇敢呼号的新闻媒体。而若没有民主,新闻传播便会失去自己应有的品质,失去体现新闻传播本质与内涵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党和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创造良好的民主政治氛围,营造全社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指导新闻工作方面,党和政府近年来逐步放宽政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给媒体以更多的自主空间,为它们更充分地发挥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新闻媒介也适时地依靠党和政府在“信息公开”、“舆论监督”和“社会民主”等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宽松政策,在实行信息公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加强舆论监督、实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发扬社会民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工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也促进了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指导新闻工作方面采取了许多鼓励媒体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关于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实行信息公开、加强舆论监督、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治理整顿党政部门报刊、推进传媒业的产业化的建设和发展等等,为媒体解决一些长期以来改革发展中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保障。

特别是在2003年春天抗击“非典”的报道中,政府前所未有的实行信息公开的力度和加强舆论监督的强度,使得新闻媒体获得了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作用的空间。中央和地方的许多媒体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及时、广泛、准确地传播有关疫情的信息,对抗击“非典”中的失职者和枉法者进行有效的批评和监督,使群众真正感受和体会到了关键时刻传媒的作用。这段时间里的新闻传播信息量之大,针对性之强,传播效果之好,都是以前少有的。这些经验将对以后的新闻改革和传媒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3)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

学术研究需要一个开放而又宽松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保证其能够广纳众家之长、博采众家之言、促进学术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新闻学要求得创新和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环境和条件。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呈现出逐步开放的趋势,在总结和梳理自身传统和经验的同时,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吸纳国内外的一切优秀理论成果,用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其实,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新闻学本身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它总是根据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新闻工作性质与任务的变化,用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在批判与借鉴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指导和创办工人报刊和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实践,创立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列宁则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总结自己利用党报党刊指导组建政党、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经济宣传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新闻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党的新闻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传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这说明,这些无产阶级的领袖们都坚持了开放和创新的原则。他们始终是站在时代的潮头,根据当时形势发展和新闻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适合当时需要的新的理论观点的。可以说,正是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那许许多多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时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工作实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事业的党性立场、舆论导向、群众路线、政治家办报、实事求是作风,以及新闻工作要适应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需要等一系列新闻工作中的重大原则性问题的独特理解。

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纳营养,不断地改革创新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永远的话题,也是我们新闻学理论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理论研究,要弄清哪些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哪些是需要学习借鉴别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哪些是需要按照传统和常规办事的;哪些是需要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改革创新的。总之,新闻学研究也要坚持改革开放,真正学会不断用新的知识、新的实践、新的理论去充实、完善、创新和发展新闻学的学科理论。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应当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顾名思义,这个理论体系要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当然,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新闻学,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反之,中国特色的新闻学,就应当是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本质的。

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就需要我们所创立的新闻学理论体系能够充分体现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所应具备的基本性质,所应遵循的基本方针,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等等。

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我们所创立的新闻学理论体系能够准确表述我国新闻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应采取的发展方略,所应体现的风格特点等等。

当然,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首先应当体现和建立这门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必须首先解决作为“新闻学”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问题。

根据多年来我国新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在对新闻学学科基础知识理论框架问题的认识上,主要涉及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什么是新闻”;二是“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三是“怎样做好新闻工作”;四是“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怎样的人”。按照这四个问题,通常新闻学基础知识的理论框架包括四个层次:一为“新闻”;二为“新闻事业”;三为“新闻工作”;四为“新闻从业者”。也就是说,许多研究者通常是按照这四个层次来阐释和论述新闻学理论的基本问题的。

社会主义新闻学也应从这些基本问题入手,弄清它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存在方式、表现特征和行为特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需要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状况的充分了解,需要对我国新闻事业近年来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需要对新闻学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因此,必须靠全体新闻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历史性进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们积累的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打下的坚实的新闻理论基础,都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有力保证。我们相信,一个科学的,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终将会建立起来。而在构建这个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新闻学也一定会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同类推荐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人生之鉴

    人生之鉴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人生成败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做人是以做事为前提的,做事是为了做人。做人的素质,是通过做事的质量来衡量的,人生的精彩源于做事的精彩。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是做好人的标志。做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做一名称职的官、百姓拥护的官,做一名好官,必须先学会做人。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热门推荐
  • 晨光已熹微

    晨光已熹微

    青春这场盛宴,相聚过后,即是离散他是她久违的温暖与光他是她最执着的信仰可当有一天,温暖冷了,光芒灭了,信仰也崩塌了她开始学会接受,试着习惯……然而,她却没料到,经年之后,会再次遇见他一如当初,披着灼眼的光,锐不可挡,闯进她已然晦暗的世界……
  • 仙路剑尘

    仙路剑尘

    地球最强剑仙公孙尘,为地球在宇宙间争得一席之地,血战星空。无奈折剑沙场,落入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个面对同伴皆陨,心灰意冷的人,一步步重回地球的故事。
  • 动物世界1

    动物世界1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是一本有关科学养生方面的畅销书。作者试图解决人们提出的“怎样养”的问题,力求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和最佳效果。可以说,只要您掌握了怎样养生的方法,也就掌握了通向未来长寿之路的金钥匙。
  • 爱如影之双蝶之恋

    爱如影之双蝶之恋

    有两个国家它们分别是冰封国和桃花国。桃花国有两位公主未完待续
  • 掌故演义

    掌故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英文版)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英文版)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记述。对这个数以亿计的群体存在的教育、就业、生存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The Monk

    The Mon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触手可及的那一份温暖(连载三)

    触手可及的那一份温暖(连载三)

    三爷因为刀伤住了半个多月的医院,学校里面因为我们酒后打架,还给了处分。而对方那人后来怎么样了我们都没问,只不过人家医药费还是赔偿了几千块钱。看着那一叠人民币,我心里忽然有个奇怪的念头,假如把这些钱当面砸到田红脸上,不知道她会不会还是那么毫不在乎的拣起来呢?小贱第二次失恋了。好在这次他不敢再矫情了,估计也知道这事情已经太对不起兄弟,光顾着内疚,也就没功夫伤感了。后来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田红会那么突然把我们给卖了。如果说为了钱,小贱的钱也不少啊。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