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6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3.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变迁定义为制度的替代、转换过程,一般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基本类型。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制度变迁时,往往采用“需求—供给”和“成本—受益”分析方法,把制度变迁分为需求诱致型与供给主导型。他们认为影响制度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要素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化、技术进步、市场规模以及宪法秩序,而影响制度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宪法秩序、文化背景、社会科学知识的存量和发展、新制度设计成本及预期的实施成本以及上层决策者的利益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制度变迁时提出了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的概念,指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所谓制度均衡是指人们普遍满意于既定制度的一种状态,即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的需求;而制度非均衡是指制度供给不足,即人们所需要的制度不能适时被提供出来。制度变迁被认为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的方向往往依存于原有的制度,从而使一种变迁方向会在变迁过程中不断强化。路径依赖现象往往被用来解释一些国家何以长期处于落后状况,其低劣的制度何以能长期保留,更有效的制度何以长期不能形成等问题。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则被认为是过高的变轨成本,即从一条路径转变到另一条路径的成本,它包括设计成本、学习成本以及原有制度路径上既得利益集团的损失等。

4.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

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离开产权,人们很难对国家做出有效分析;同样,离开国家,人们也无法对产权进行有效分析。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以至于形成了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主要研究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生产效率、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产权制度的演进,其中心问题是: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和资源配置产生影响。新制度经济学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把国家置于一种“矛盾状态”中来分析国家在制度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此也产生了诺思悖论,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

在制度体系中,产权制度是最基础的制度;而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在有效制度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诺思认为,国家理论的关键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由于人类受其自身生长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只有通过交换即交易这一基本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而产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产权结构的效率引起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国家则规定着产权的结构并最终对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5.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绩效至关重要。与技术相比,制度更重要,可以说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经济绩效的首要因素。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上的差距主要是由制度上的差异造成的,制度瓶颈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制度的变迁过程。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更有利于解释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发展,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在发展,而有些国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建立的新经济史学,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经济事件提出了全新的看法。

新制度经济学虽然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转型期的中国出版业正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如何在未来的改革中建立起一系列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制度,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又充分解放市场的力量,需要我们从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起源和构成、出版业制度的变迁过程以及我国对出版业的发展定位中追寻答案,而这正可以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给我们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引,本书即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政府规制理论

从广义上看,政府规制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是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的结合体。作为经济过程,规制者在确定规制的具体目标上,遵循了经济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的规则下寻求规制目标的最优化。作为政治过程,规制通过政治权力来配置经济资源。在美国,政府规制发端于1887年通过的《州际商业法案》,据该法案建立州际商业委员会(Interstate Commerce Commission)来规制铁路行业。在电信行业,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后,贝尔电话公司获得了17年的专利保护的垄断经营期,为防止贝尔公司垄断价格,美国政府设立了电信行业的规制机构——联邦电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政府规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1970年卡恩的《规制经济学》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规制经济学学科的诞生。总的看来,有关政府规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规制的含义

对于政府规制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史普博(Daniel F.Spulber)认为,政府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植草益认为,政府规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一般指政府)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日本学者金泽良雄认为,政府规制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或干涉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可以看出,政府规制是政府和企业围绕市场而发生的关系,是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和规范,用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政府规制的主要流派

对政府规制的研究分两个主要流派,即公共利益理论(Public Interest The ory of Regulation)和俘虏理论(Capture Theory of Regulation)。

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市场存在失灵,政府规制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并假定政府规制者专一地追求这一目标。俘虏理论认为确立规制的立法机关或政府规制机构,仅代表某一特殊集团的利益,而非一般公众利益。政府规制是为了满足产业对规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受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的,立法者和执法者都被产业所俘虏。实践证明这两个流派的理论都过于片面化,从而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政府规制理论,如规制需求理论、利益集团理论、规制博弈理论等。

3.政府规制的类型

总的来看,政府规制按内容可分为经济性规制(Economic Regulation)与社会性规制(Social Regulation)两大类,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来实施:一是市场进入规制。即在一些市场失效产业中,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或过度竞争,确保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政府机构通过批准和认可手段,对企业的市场进入(包括数量、质量、期限以及经营范围等)进行限制。二是价格(收费)规制,主要是指在自然垄断产业中,政府从资源有效配置和服务的公平供给观点出发,以限制垄断企业确定垄断价格为目的,对价格(在规制产业中称为收费)水平和价格体系进行规制。在竞争性产业中也进行价格的规制,在这种场合下,也是从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的公平供给观点出发而进行规制的。三是数量、质量规制,即政府对企业生产和供应的产品数量加以规制,对进出口的商品数量加以规制等。政府对企业生产和供应的产品数量规制一般仅限于少数物品,如武器装备。另外还包括对有害物品生产和供应的规制,如对烟草、烈性酒、有害出版物等。对进口商品的数量规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新兴产业,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四是资源、环境规制,主要是为了克服当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的外部效应而进行的。资源规制是政府依据资源、土地、森林等方面的法规及国土整治规划,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规划。环境规制是政府依据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工厂排放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的规制。

西方政府规制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方式变革有其借鉴意义。但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特别是我国经济处于双重转型期(即由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市场基础及发育和市场垄断等方面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极大差异,所以我国政府规制的基点、方式等都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异。具体到中国出版来说,在转型过程中,出版机构由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事业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体制,要求出版政府部门的职能和管理方式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以前的管办不分转变为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依法行使职能的行业规制。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垄断问题,这与西方政府规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和外部性问题不同。本书在分析中国出版的政府规制时,将借用西方的政府规制理论,结合中国出版业规制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三、现代出版理论

人类的出版活动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标志的现代出版理论则是从20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到目前为止,中外学者对现代出版理论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出版的概念和内涵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出版活动,从而对出版内涵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2年讨论通过、1971年修订出版的《世界版权公约》给出版的定义是:可供阅读或者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的作品,以有形的形式加以复制,并把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行为。美国1973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出版是对书籍、报纸、杂志、小册子等印刷品的选稿、编辑和发行。英国1989年的《牛津英语大词典》认为:出版是指发行或向公众提供用抄写、印刷或其他方法复印的书籍、地图、版画、照片、歌篇或其他作品。日本1971年的《出版事典》认为:用印刷或其他机械方法将文字、图画、摄影等作品复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提供给众多读者的一系列活动,总称为出版。国内学者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与国外学者则有着较明显的差异。罗紫初认为,出版就是将知识信息产品经过加工后,以商品生产的形式大量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使其广泛传播的过程。师曾志把出版定义为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进行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出版活动的内涵认识,可以认为现代出版活动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对已有的作品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并使之形成出版物(母本)的过程;二是经过加工后的作品通过一定的载体形式进行大量复制,使其成为可供大众消费的出版物的过程;三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出版物传送到公众手中的过程。

同类推荐
  •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

    《文艺作品演播选》是配合《文艺作品演播》一书而编写的训练教材。《文艺作品演播选》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专门选取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以及影视剧等)。秉持全面性、针对性,技巧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所选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素、文体特点、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运用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训练提示和指导。《文艺作品演播选》对训练学生学习文艺作品演播非常有帮助。
  • 实用策划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策划文书写作大全

    策划文书概述第一节策划的含义策划是根据现有的资源信息,判断事物变化的趋势,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和预算结果,再由此来设计,选择能产生最佳效果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方案,进而形成决策计划的复杂思维过程。本书详细介绍了策划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武道神偷

    武道神偷

    一笑一语,风雷震怒,一怒一嗔,沧海栗寒;一念一动,血尸成泊,一眼一心,洞穿无极。一言不合,灭的是你!且看身怀神目平凡少年,如何成就非凡强者!成为万人敬重的祖帝!
  • 豪门重生之宋氏长媳

    豪门重生之宋氏长媳

    夏明瑶怎么都没有想到,她和自己的丈夫风风雨雨二十年,最后却死在了丈夫的弟弟和弟媳手中。杜伊欢:“大嫂,你还是死了这一条心吧,不会有人知道这个地方,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你还在等着大哥?哈!他不会再来了,也许现在这个时候,他早已早你一步去见爷爷奶奶了呢!他对你倒还真是痴情啊,苦苦哀求我们放过你,可这怎么可能呢?”重伤醒来,她看到的是丈夫弟弟弟媳狂妄讽刺的笑脸。宋俊涛:“大嫂,别怪我绝情啊,大哥不死我就拿不到第一继承权,虽然大嫂你不争气,只生了个丫头片子,可那丫头也有继承权,我的小儿子,可是这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呀!不这么做,我于心不安呐。哦,对了,顺便再告诉大嫂一声儿,澜绮好歹也是我侄女,我这做叔叔的也舍不得她受苦,已经把她拜托给海利实业的李总照顾了。”杜伊欢:“大嫂,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爸妈的,至于清清,念你们关系好,让你们见最后一面,黄泉路上也做个伴儿。顺便看在我们妯娌一场的份上,再告诉大嫂一件事儿吧!你和大哥之所以一直不太能要孩子,是我们做的手脚,是,不过你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办法了,还是留着这点力气,到那边去找大哥的时候说吧!”夏明瑶怎么都没有想到,所谓的祸起萧墙,莫过于此。自己的丈夫惨死,女儿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就落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手里,不知生死。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疼爱的小姑子,被一刀一刀残害致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竟是丈夫的亲兄弟!自己也便罢了,他们可是亲兄弟,亲兄妹!几十年的兄妹情谊,一母同胞,难道真的抵不过豪门当中的尔虞我诈?那弥足珍贵的兄弟,兄妹之情,当真已经消磨殆尽?夏明瑶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想到自己最亲的人都被残害致死,夏明瑶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竟流出赤红色的血来:“杜伊欢,宋俊涛,若有来世,今日之辱,我必要百倍偿之,叫你们不得好死!”未曾想到,上天眷顾,让她回到了大学毕业的那一年!那是她和自己至爱的丈夫,初见之年。这一生,她要将杜伊欢踩在脚下,她要叫宋俊涛生不如死!这一世,爱她的人,她要倾一生之力相护,保他们一世平安;害她的人,她要打碎他们全部的希望,将他们推下地狱!嫁人就要退职?开什么玩笑?姐踏踏实实的在军艺团里待着呢!是妥妥的著名军旅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你们不服?上辈子嫁人太晚,叫弟媳占尽先机?不好意思,这辈子,有我在,那个家里就没你什么位置了!
  • 九重天战帝

    九重天战帝

    在遥远的天玄大陆上,成为一名战士,近乎是所有人一辈子的骄傲!而你的身上,则流着天生战士的血液!你以小小年纪,获得别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成就!却又遭遇变故,成为众人群嘲的废人。可别人越是嘲笑,你越是坚强;越是羞辱,你越是强大!直到你又一次冲破束缚,你便成为了真正的战帝!一帝,战九天!
  •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一位写作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 天主神帝

    天主神帝

    苍穹之域,群雄荟萃,万族鼎立。一位位天之骄子,演绎精彩绝伦的故事。少年自北寒天而出,他要做最为耀眼的那颗星辰。
  • 妃倾谣

    妃倾谣

    封氏嫡女,恋与景王,相恋五年,终是得愿。夫君边关留守五月,归来之际,帝君突然派军抓走景王妃,挖去腹中九月胎儿,景王妃含恨死去。景王妃逝,帝君昏庸无能,景王上除昏君下斩奸臣,辅佐幼帝登基,手持滔天大权,为摄政王辅佐朝政。“瑶瑶莫怕,他们……都要为你陪葬。”封倾瑶重回年少时期,桃花夭夭,那人似是花之妖精一般美好,让她……欲罢不能。纠缠两生两世的爱恋,这一世,她不会再为昏君赴汤蹈火;这一世,她希望他平安无忧,远离宫朝之中的斗争——初见面,灼灼桃花扰乱了他的心,少女牵着身旁男子的手,嫣然一笑,至此,她便在他的心上刻下一道痕迹。再见面,万花灯会上,他摘下脸上的面具,覆盖在她的脸上,低低一笑,“以后请多指教呀,封小姐。”后来……好像又过了很久很久。都说景王恋上封家嫡幼女,甚至不惜与兄长反目成仇,甚至不顾皇帝与太后的阻拦,以十里红妆迎娶封倾瑶。少女凤冠霞帔,灿烂夺目的眸中满是笑意,她看着他,手中红线的两端分别绕到了二人的小指上,“阿临,上天都不会舍得让你我分开。”【两生两世的爱恋,岂是他人所能更改阻拦?】【莫怕,我一直……在你身边。】
  • 爱犊居吟草

    爱犊居吟草

    本书是山西省著名作家马乃骝的诗文集,马乃骝,已故,生前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是纳兰性德研究专家……
  • 人杰

    人杰

    他现在叫萧杰,他只能重头开始。他有一个姐姐叫萧玉,对他很好,萧杰所有的记忆,就从这里重新开始。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拥有奇异力量的少年,在一路阴谋陷阱里,他一步步沦陷,一步步揭开真相。当他撕开那层神秘的面纱时,面临他的是幸福还是真正的劫难?
  •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炽爱似火:夺心邪少

    他妖孽般俊美脸庞,自认为能迷惑世间所有女人,游戏人间玩世不恭在莺莺燕燕之中徘徊,她的出现成功夺取了他的心房,第一次付出真情!结果她成了他嫂子。痛苦万般从大少爷落魄成流浪汉,在他人生最低谷期遇到了,宛如一朵蓝玫瑰似的她,她的出现改变了他人生观价值观,可始终无法得到她的爱!他发誓这一生必须追到她为止!
  • 赠予一生相思

    赠予一生相思

    被照顾四年,成为兼职拳击手,转身一张高考准考证,将我送回无以遁逃的现实生活,为报复不惜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