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4100000001

第1章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1)

·周华斌

2006年6月初,上海昆剧院在兰心大戏院演出《长生殿》,号称“全本”,是“三百年来首次完整呈现”。按当今剧场演出在时间上的惯例,此次“全本”演出实际上分为四本,连续四次呈现(下详)。此次演出是一种忠实于原著的对昆曲的整理加工,有创新,但不是改造。

全剧耐人寻味,很好看。沉浸于其间颇有收益,有如下看法:

一、对全本主题的再认识

我始终认为,像《长生殿》这样一部“长篇”传奇,表现的是丰富而复杂的内容。犹如长篇小说,主题内容不像短篇小说那样单纯,很难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概括。

《长生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只是以历史为背景(同时采用神话传说的素材),演述了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浪漫的故事。它显然以歌颂李、杨爱情为主旨,同时认为过犹不及、乐极生悲、沉溺于爱情将误国误己。于是,最终只好落入哀叹,以浪漫的想象赋予它一个神话般的“天国”结局。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的人生哲理。

浪漫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感性的渲染和理性的思考,永远是带有戏剧性的。通常的戏剧,或截取人生片段,或表现整体的人生,或喜、或悲,有喜、有悲,乐极生悲,否极泰来,都是永恒的题材——所谓爱情、生死都是戏剧永恒的主题。西方哲人将人生视为悲剧,中国哲人则认为“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按西方古典戏剧的戏剧观,喜剧是“将人生美好的东西展示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并且认为悲剧比喜剧更深刻、更崇高。中国戏曲的舞台上尽管不一定将人生美好的东西“当场撕破给人看”,但认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不散的戏”,一切终归烟消云散。爱情是美好的,值得留恋,但同样如同梦境。梦断之后,不可抗拒的衰老和死亡必将到来。即使帝王贵族及时行乐,骨子里也隐藏着深层的对衰老及死亡的恐惧与悲哀。

中国人在梦中、在戏中常常悲喜交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或悲或喜,有起有落,颇有辩证观念。它不像西方的古典戏剧那样,喜则喜,悲则悲,泾渭分明,却同样存在着深沉的悲剧意识。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乐感文化”,似乎中国人只是一味注重实际、注重当下,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意关注未来、关注危机,具有“悲剧意识”。这种概括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面对更为宏大的人生哲理,这样的概括显得比较简单和表面。

在中国戏曲领域,“喜剧”和“悲剧”都只是人生的片段,没有“圆”。一台戏总要有喜有悲,最后寄希望于圆满的结局。倘若现实中圆不了,便借助于冥冥之间的神灵。这种观念与“儒”、“道”文化有关,儒家入世,道家出世。《长生殿》中对李、杨爱情和历史事件的现实描写(包括道德观念),是儒家的、入世的,最后的月宫长生,是道家的、出世的。《长生殿》的主要情节其实没有脱离白朴的《梧桐雨》杂剧,如七月七唐明皇钗盒定情、长生殿盟誓、进荔枝果、霓裳盘舞、马嵬坡兵变、唐玄宗幸蜀、梦杨贵妃、哭像等等。这些也都是《长恨歌》、《太真外传》和传统李、杨故事中原本就有的东西。《长生殿》只是删去了一些“涉秽”的东西,如杨玉环本是寿王妃、安禄山以胡旋舞博得杨妃欢心、杨妃收其为义子、安禄山起兵欲抢杨妃等,目的是使杨贵妃纯化。结局部分,则添加了传说中的入道入仙和月宫团圆。《长生殿》与《梧桐雨》的思想内涵同样是将生、旦的男女之情归结为人生家国的兴亡之叹(“情悔”),只是视角和基本格调有异:《梧桐雨》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李隆基的哀叹,《长生殿》的结局是理想中的天国重圆——《梧桐雨》没“圆”,《长生殿》“圆”了。

按说“人生如梦”、“天国重圆”的观念并不新鲜,在古典小说和戏剧中比比皆是。它可以上溯秦汉神仙故事、六朝志怪、唐宋传奇、元明小说戏曲、民间曲艺和各种通俗故事,也就是说,贯穿整个中华文化。就戏曲名著而言,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同样视人生为梦——两个好梦(《牡丹亭》、《紫钗记》),两个噩梦(《枕中记》、《南柯记》),故事题材均来自于唐传奇。《红楼梦》儿女情长、热热闹闹,最后也归结于宝玉出家入道,归结于红楼一梦——这是男性视角的对现实人生失望的红楼一梦。洪昇创作《长生殿》时所谓的“清夜闻钟”、“遽然梦觉”,便体现着这样的人生观念。

此次全本或整本演出的《长生殿》,可以看到舞台上经常不演的〈觅魂〉、〈补恨〉、〈寄情〉等出(各种选本也都不选)。由此可以知道,在结尾部分,洪昇安排了个道士叫杨通幽,他像目连戏里的目连寻母那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天上地下到处寻找杨贵妃的灵魂。最后,终于在蓬莱仙山找到了已化归蓬莱仙子的杨玉环。也就是说,洪昇是以道家的出世观念为结尾的。

道家的出世观念同样也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上体现。当侯方域与李香君历经坎坷后在栖霞山重逢、准备互诉衷肠时,有个叫张薇的老道大喝一声:“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于是,侯生与李香君如清夜闻钟,遽然梦觉,男归男,女归女,各自修真学道而去(第40出〈入道〉)。

这种将人生视为梦境的宗教观念是中国式的。但是,西方经典的文艺作品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福楼拜的《圣安东的诱惑》、易卜生的《培尔·金特》等。它们也把世俗的声色男女视为罪孽,带有那种“遽然梦觉”的情悔意味。尽管如此,文艺家笔下芸芸众生的纵情欢娱往往被写得有声有色,相比之下,“情悔”的哀叹和理性的出世入道却显得枯燥乏味。

这或许是文艺的特性决定的。文艺本就重“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儒家以理性规范感性,道家排斥情念欲念,于是入儒入道以后,就没有什么戏了。至于“游仙”,作为一种浪漫的创作手法,却未必一律被视为消极,它常常可以为文艺作品增光添彩。比如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它原本的副标题就是“游仙”。这首词被评价为“积极的浪漫主义”,但是“泪飞顿作倾盆雨”分明有泪。论者多认为是“喜悦之泪”、“悲喜交加的泪”,但是“蝶”恋“花”,蝶和花毕竟已归天国,不可返回人间。人生理想往往和残酷的、无奈的现实发生冲突,成为悲剧。在文艺作品中,中国式的“游仙”可以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和悲剧人生的“圆”场——理想中的、非现实的圆场。中国戏曲的结局尽管都是“大团圆”,但有些作品的基本格调同样对人生现实充满悲剧意识,比如《长生殿》,还有《桃花扇》。

二、场上演出的整理与改编

《长生殿》的观众和读者大抵是文人。

将文学底本转化为场上演出,现在的说法叫“二度创作”。当初,场上演出没有字幕,观众需要熟悉文本,否则,演员照本宣科地吟诗诵曲很难让人当场领略其中的韵味。场上演出是演员在熟悉文本基础上的另外一种审美创造,观众也可以从中获得不同于案头文本的另外一种审美情趣。

清康熙以后,乾隆、嘉庆时期,戏曲的场上演出已成为剧坛主流。市井里的戏园子是商业化的公众剧场,演出环境与私人宅第里的厅堂各呈异趣,后者主要是以主人的个人爱好自娱娱人的。在市井戏园子里,审美情趣更加公众化、感性化,而且不断需要更新、更替。没有特殊情况,长篇累牍的、始终呈现单一的审美情趣的长篇传奇很难慢条斯理地连演好几天,那样势必带来审美疲劳。再说,明清时期长篇传奇的传统故事常常是老生常谈,观众耳熟能详,猜也猜得到。于是,在市井的戏园子里,观众的观剧情趣便不再满足于讲一个老生常谈的剧情故事,不再强调情节发展的突转、悬念、高潮等等,而是将审美重点转向唱腔、表演以及人物性格的心理刻画和外在表现(包括表演技艺、技巧)。

在这种情况下,长篇传奇的精彩片段以“折子戏”的面目呈现于舞台,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折子戏的盛行促使戏曲的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走向精化。

有人认为:

清代戏曲演出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折子戏的兴盛。

明末清初的昆剧舞台虽然演出全本戏,但艺人们已经非常注意精简场子,要求剧本结构紧凑,关目生动。戏剧家李渔就提出了要多编十几折一本的新戏。紧凑、生动等适合演出的创作规律,已经为一些有舞台实践经验的人所认识。正因为此,梨园界出现了竞演新戏的盛况。但是,这些新戏大多是艺人创作的,文字水平有限,经不起推敲,所以只是昙花一现,不容易流传下来。而且,艺人们位卑言轻,其创作经验虽然在梨园里有作用,却往往难以影响壁垒森严的文人创作。

“南洪北孔”之后,文人们基本上是照本填词、闭门造车。自我欣赏罢了。到了康熙、雍正之际,上层文人对戏剧创作的狂热大为减弱,虽然富豪之家仍蓄有家班,但是宴宾、节贺的演出已成为一种例行公事。此外,清廷大兴文字狱,在扬州设局,修改词曲,也给戏剧创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于是,从剧作来看,《长生殿》、《桃花扇》以后,昆曲没有保留什么新的精品剧作。

昆剧在剧本创作上虽然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了重要的突破。

从初创时期到康熙末年,昆剧已有两百年历史(按,从明《浣纱记》走上戏剧舞台算起),经过反复补充、淘汰,已积累了大量传统剧目(包括以昆山腔演出的元明戏曲剧目)。聪明的艺人从这些家喻户晓的剧目中进行选择、加工,在表演艺术方面精益求精,使原来受观众喜爱的、蕴藏在整本戏中的重要关目更加突出,反过来又推动了包括舞台美术在内的昆剧艺术的全方位提高,开启了昆剧艺术的新篇章。

在以后的两百多年中,大量传统折子戏支配着昆剧舞台。直到现在,我们欣赏到的昆剧大部分仍然继承有乾嘉以来的艺术特色。

该文同时认为:尽管清代昆曲演出的主流是折子戏,但是全本演出也还存在,“局限于文人士大夫间”。如:乾隆、嘉庆时期,《纳书楹曲谱》的参订者王文治(杭州、镇江书院的主讲文人)有诗称:“稗畦(按,洪昇的字)乐府绍临川,字字花萦柳絮牵。芍药栏低春是梦,华清人去草如烟。”末句注:“时演《牡丹亭》、《长生殿》全本”这说明乾隆时期的杭州尚有《牡丹亭》、《长生殿》的全本演出,只是在某种特殊的、个别的场合。

从场上演出的角度看,折子戏的演出与整本演出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审美旨趣和审美价值。折子戏简便易行,盛行于市井间的会馆和戏园子,但经典毕竟是经典,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到一定的时间,有了一定的条件和机会,观众自会回过头来重新领略和体味经典的原汁原味。

(一)清朝乾隆时期的折子戏《长生殿》

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左右(1763~1774),苏州钱沛思、钱德苍等将当时场上流行的折子戏精品陆续编辑成册,纳为《缀白裘》,凡十二集,意思是“取白狐之腋,聚而为裘”(二集序)。其序称:“钱君沛思……跌宕于酒旗歌扇之场,岁辑《缀白裘》一册,自歌自咏,若醉若狂”(八集序)。又称:“今人之词曲有二:案头与场上。案头多务曲……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隼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并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者不能也。”此书所选之剧“节奏高下,斗隼缓急、脚色劳逸,识者深得乎场上之痛痒者,故每一集出,梨园中无不奉为指南。”(七集序)甚至对当时剧坛上的流俗倾向表示不满:“今世之人,云翻雨复,厌旧喜新,趋利者往往盗袭元明词曲改作新剧,唯务荒诞不经、怪异无伦而优,”该书所选的折子“绝无荒诞怪异之出”(八集序)。

编者是颇有见地的。

此书共收昆剧折子戏430出,“外编”收“弋阳、梆子、秧腔”59出,共489出。昆剧《长生殿》亦以折子的方式被收录其中,分别为:〈定情〉、〈酒楼〉、〈醉妃〉、〈惊变〉、〈埋玉〉、〈闻铃〉。

那么,在二百四十多年前,《长生殿》已经以折子戏的方式通行。当时,离全本的定稿已经有半个多世纪。

《缀白裘》所选的几出《长生殿》不仅是当时场上的精品,也是后世经常演出的折子戏。当然,《长生殿》的场上流传不会仅仅是这样几个片段。这些可以进行“二度创作”的折子片段,可以分别体现相对独立的主题。比如:《惊变》开头部分的《醉妃》在全本中表现唐明皇与杨贵妃沉溺于爱情的得意忘形,与随后的“渔阳鼙鼓动地来”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反差;而《醉妃》乃至后来的京剧《贵妃醉酒》则通过宫苑美景的渲染,表现贵妃因李隆基移情别宫而带来的苦闷与失态,体现宫娥的悲哀。可见,《长生殿》的丰富的内容给场上折子戏的“二度创作”带来了再理解、再表现、再创作的余地。

同类推荐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从电影本身、电影的拍摄、电影的编导到电影的票房等,为你揭开关于电影的一个个谜团。电影到如今已走过了百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有声电影,从传统电影到商业电影,光与影的结合、文化与人性的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为之癫狂。如今,在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稳定因素?如今又有几个电影人还因初心而拍摄电影?又有几个电影人可以坦诚面对口碑欠佳的作品?中国电影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又在何方?看车径行导演用犀利文笔为你一一解读。
  • 戏曲理论史述要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史述要补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傅晓航所著的《戏曲理论史述要补编》,是戏曲理论史研究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分为古代篇和近代编,勾勒了古代和近代戏曲理论史的基本发展轮廓。从戏曲理论史的古代部分,涉及前后七子、徐渭、李贽、汤显祖、沈璟、王骥德、冯梦龙、凌濛初、孟称舜、李渔等,到戏曲理论史的近代部分,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国剧运动”、“推陈出新”理念的提出等,补编中增加了《陈独秀、柳亚子与戏曲》、《唐宋杂剧中的弄孔子》等篇。本书围绕戏曲理论史发展脉络的相关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对中国戏曲理论的思想史和批评史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解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阐述独到见解,彰显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民国曲艺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民国曲艺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该书系作者长期研究中国曲艺的成果精选,共收录文章35篇,其中大部分篇章是对民国期间繁荣的城市曲艺活动的观照,从艺人、艺术、作品这些代表性的方面入手,描绘了该时期曲艺的兴旺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分别涉及弹词与评话、鼓书与评书、相声的发展与传播、各地曲种的进一步发展、曲艺的战斗传统、少数民族曲艺的生存状态、新文化运动对曲艺艺术发展的影响等。附录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部分论文,内容涉及20世纪的鼓词研究、20世纪的弹词研究、曲艺传承中方言保护问题、曲艺音乐的腔词关系与叙事性特征的美学表现、曲种的音乐分类等,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 当代陶艺问道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当代陶艺问道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热门推荐
  •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本书展示的是周恩来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沟通能力。周恩来一生,不知道与多少人打过交道,在他与人打交道和交谈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本书从做好铺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换位思考、权威效应、事实说话、随机应变、破解忌讳、语言幽默等九个方面展示了周恩来的说服能力,每一个方面都概括、提炼出了若干个说服技巧。生动活泼的历史事实,加上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一定能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层楼。
  • 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由方洲主编,成长必读·青春指南!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全面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送给青少年的知识厚礼,助你拓宽视野增进智慧,超越自我升华人生,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从平凡走向优秀,成为同龄人中的精英。打开心理学的大门,步入心理学的殿堂; 感受心理学的魅力,汲取心理学的智慧;《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活用经济学的精髓,把握成长的每一步;翻开《优秀青少年必读:心理学入门大全集》,开始一段趣味横生的心理学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食物圣经0—6岁完全食物手册

    可以帮助父母们解决下列问题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出现的饮食问题, 如偏食、挑食以及一系列因为吃得不 当导致的疾病,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 下基础。了解宝宝0~6岁每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 获得最实用、最有效的建议,而不至于被铺天盖地的广告所误导。 提供最新的食物营养信息,帮助父母 了解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学会每餐的食物搭配,让宝宝吃得开心,吃得 健康。 当你的宝宝喜欢吃一些没营养的食物 时,你要学会一些特别有用的技巧。
  • 妃礼勿视,王爷请撒手

    妃礼勿视,王爷请撒手

    别人是穿越当大小姐,甚至是皇后,而她,穿越成为不受宠的庶女,还顶着满门等待问斩的压力。如果不是为了肩负的重担,她才不愿意舍生取义地来到四王府。当她的手被他紧紧拽住,她愤愤咬牙,睁大楚楚动人的眼睛说:“你看清楚,我是你的弟媳妇!”当他满身是血地躺在病榻上,望着携卷包袱夺门而出的纤细背影,忍无可忍地爆吼一声:还有三步,你中的十步倒要发作了吧?你继续走试试看!”
  • 续原教论

    续原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引宋词好口才

    妙引宋词好口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典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 天道屠仙

    天道屠仙

    天道本善,万物本无,从凡开始,以武修仙,强身健体,煅我魂魄。人对我好,我必待之,人要灭我,天恕,我不恕,代天罚罪,誓不罢休。立世之本,尊师重道。元阳为报师仇,佛挡杀佛,仙阻杀仙,玩转天地,屠仙屠龙,终得天道,飞升而去………………………………………………无生父母,受尽凌辱,终遇良师,无奈世事多变,奸人当道,为报师仇,立志苦修,还前世心愿,一拥天下,替天行道…………
  • 四教仪集注科

    四教仪集注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许你东向有晴风

    许你东向有晴风

    所有人都知道许东品很爱晴风,这份爱的厚度甚至不比于骆少,但是晴风的无名指最后套上的是于骆为她挑选的戒指。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以圆满告终。很遗憾没能陪伴你到未来,很高兴曾参与你的人生。东品东品,东边有人来,品阁夜闻香,晴乃朝夕雨,风过四季天。
  • 一宠成婚:拷上首席大人

    一宠成婚:拷上首席大人

    三年前,简溪意外撞破了自己亲妹妹和未婚夫的奸情,还被一个叫迟翊宸的男人摸遍了全身。两年前,简溪为了配合部队里抓捕毒枭的任务,潜入迟家集团,成为迟翊宸身边的小秘书。却没想到这个秘书并不好当,端茶倒水也就算了,还得……陪床!片段一:“我貌似……怀孕了。”正低头处理文件的男人陡的停了下来,旋转在掌心的笔一顿,突然抬头,嘴角的弧度勾起了几分黑暗到极致危险。“生男孩就拿迟氏集团股份,女孩就拿迟氏集团现金,从现在开始我会安排人移交你全部的工作档期,安心在家养胎。”“……”简溪愕然。这个时候不应该是勒令她打胎吗,怎么他连男孩女孩的财产分配都处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