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革方面,体现为机构设置更加合理,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政府以宏观调控为主,从管制转向服务,日益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了建立服务政府的目标;政府事务变得日益透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地逐步建立;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务公开成为对各级政府的强制性要求;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重大决策的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评估制度正在推行。电子政务、政府网站、政府与网民的互动,使政府管理方式更加民主、高效和透明。
总之,通过30年来的政治转型,中国已经从从高度集权和全面控制的集权主义和全能主义政治体制,实现了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向多元化民主政治发展的目的,表现在建立了新型的、兼具权威体制和民主体制特征的混合型政治体制,社会越来越开放、人民拥有的权力越来越多、法治越来越健全,法的权威上升、意识形态对个人以及社会公共事物的控制减弱、政府干预社会的范围减小,干预方式向服务型转变等,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先后经历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体制和以总统制为主的主权民主的民主政治两个阶段,最终实现了西方自由主义体制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民主、选举制度、意识形态多元等特点和总统拥有颁布法律、有权向议会提出包括总理在内的政府高层人选、可作出政府辞职决定、有权解散议会、有权决定选举和全民公决等至高无上权力的权威主义总统制相结合的混合政治体制,体现出强调国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职能和行政改革、加强对国家战略性资源控制、建立全国性政党、加强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控制、主权民主思想影响深刻六个方面的特征。对于俄罗斯政治转型的最终结果,主要反映出悲观论和乐观论两种态势。悲观论认为,俄罗斯最终的主权民主体制,是民主的倒退、有重新集权主义的危险。2000年6月,《经济学家》公然声称俄罗斯是一个伪民主国家;2001年,自由评议机构(Freedom House)给予俄罗斯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进行评估,接近于不自由;2004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认为,俄罗斯虽然比冷战时期的苏联更为开放,但一些事情的进展让人担忧,包括缺乏自制力的强总统制、影响力微弱的国家杜马、正在失去独立性的司法制度以及国家媒体的日益控制等。乐观派则认为,俄罗斯通过转型,已经基本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民主制度,民主自由思想已经在俄罗斯社会扎根,各种体制正在俄罗斯社会发挥独特的作用,不断促进俄罗斯民族的复兴和社会的发展。
从政治转型的进程规律来看,对于俄罗斯政治转型结果,我们必须采取辩证的立场。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曾公正地指出:……我们有了相对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寻找和传播信息的自由,也有了比较自由的选举制度、多党制,以及各级立法机关和代表机关系统。不能夸大也不应该缩小新俄罗斯的民主成就。尽管民主制有自己的各种缺点,但它已经开始变成一种社会予以珍视并准备加以维护的政治财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俄罗斯的政治转型对于克服原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模式弊端,在社会开放、公民权利和自由、思想多元、法治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其最终归于权威主义的总统制,虽然吻合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但总统集权的确有导致政治专断的危险,俄罗斯的政治民主还缺乏公民社会等广泛的社会基础,三权分立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中央权力机构和政党参政作用弱化,民主化水平还比较低,离以公民能够对政党推荐的领导人、对有利于选民的、负责的内外政策方针进行独立选择,公民能对当选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公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力和自由为内涵的民主政治标准还相距甚远。
从比较角度看,中俄政治转型背景相似,转型的内容和目标均是由集权制向民主政治过渡,转型的结果方面,均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转型的指导思想、模式、轨迹以及最终的体制选择结果方面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走的是一条优化政府治理与发展渐进民主相结合、相协调、相平衡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在保持传统体制基本内涵的前提下,以稳定为基础,以发展为要旨,进行大量政治改革和政治创新,在加强党内民主、完善人大制度、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改革,在坚持中求创新。整个转型的进程总体是平稳的、渐进性的,社会思想的变革也是有序的。而俄罗斯政治转型一切推倒重来,没有充分考虑俄罗斯国情和传统,以建立西方民主制度为目的,经过了激烈的政治动荡和思想冲突,从政治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最后不得不向可控民主制度回归,整个过程动荡不安,给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第二节中俄传媒转型的经济生态比较
在传媒发展史上,大众传媒诞生的标志就是人人都看的报纸——廉价便士报的诞生。廉价报纸改变了传统的政论报纸生态,使报业发展进入大众报纸时代,其主要的特征就是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可见大众传媒从一开始,产业化便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中俄传媒转型之前,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其他行业一样,实行计划经济,靠国家资金运转,以宣传为主,产业化的属性完全被桎梏。而两国向市场化的经济转型,则直接释放了传媒产业属性的活力,彻底改变了两国的传媒生态。经济生态裂变成为中俄传媒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比较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转型成为首选。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历经30年,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对于我国经济转型的历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总结。有按照改革的程度进行状况,把经济转型分为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阶段,也有按照经济改革的政策,分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个阶段,也有根据加入WTO为标志,分为1978年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从1992年到加入WTO,经济转型的快速发展期和以加入WTO为标志,经济转型开始进入完成期三个阶段等。虽然分类不同,但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整体趋势是高度认同的。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启动和局部实验阶段,也就是从1978年到1983年,期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规划《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初步意见》,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重点是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主要是围绕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进行改革试点,并在全国实行了第一步利改税,调整和放开了部分工业品的价格,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和开放了部分沿海港口城市。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成为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
改革全面探索阶段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前结束,期间我国经济改革全面铺开,成就与冲突并存,度过了经济改革比较艰难的一个时期,因此可以称为探索阶段。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指导思想,指出了企业问题和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实现了对计划经济观念的重大突破。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由微观转向宏观,从局部试点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取向的全面改革。1985年开始实行价格的双轨制,成为局部改革的典范。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要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主要是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控制和调节经济运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成为国企改革的核心。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理论,不再提计划经济概念,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从而大大增强了市场的地位。
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形成了严重的官倒、私倒、回扣等不良现象和腐败问题,受新自由主义影响,价格改革过快也引起了高通货膨胀和宏观调控失控,经济改革遇到了困难。1989年的政治风波也是经济改革出现问题的一个政治反映,随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调整期,主张计划经济思潮有所抬头,但经济改革的潮流无法阻挡。1991年底,我国还是实行了把企业推向市场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1992年10月,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背景下,代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阶段的党的十四大召开。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深刻阐述,指出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把原定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提高到百分之八到九;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启了我国经济改革由局部为重点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进程。
接下来,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市场体制全面推进进行了整体部署。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于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未来方向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布局、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进一步予以明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我国经济改革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集体所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均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等。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逐步细化和深入。
特别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属性得到世界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