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800000004

第4章 国际传播的起源与初步发展(2)

这一时期的开始是日报的诞生。1650年,在德国出现的《莱比锡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不过德国报刊的领先地位很快就被英国取代了。英国革命使报刊获得了繁荣,1665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份单页双面印刷、一周两期、“全是新闻”的《牛津公报》。1702年,英国历史上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在伦敦出现。继英国之后,1690年,美国历史上第一张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在波士顿出现。至1775年,北美报纸已经达到37种。1783年,美国也出现了第一份日报。法国由于长期的封建高压统治,直到1777年才出现第一家日报。1780年法国有报刊60家,而整个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版报刊达1350种。在报刊发展的这一时期,国际新闻仍然在新闻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英国的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是以翻译荷文、法文消息为主的,该报创始人马利特曾在创刊号上声明:“该报创办之目的,在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不加评论。”美国早期报纸的主要内容也是外国消息。

美国新闻学者埃默里指出,在整个18世纪,美国见报的地方新闻寥寥无几,国内新闻也是简明扼要,相比之下,外国新闻的选择余地更大一些。据其统计,18世纪60年代,三分之二的外国新闻版面刊登的是政府和军事新闻,只有15%是关于人情味的故事,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外国新闻来自英国。法国大革命是这一时期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最大的事件,它对于欧洲新闻界的影响也非常大。1785年创刊的《泰晤士报》就是因为及时刊登法国大革命的各种消息才声名鹊起、发行量急剧上升的。不过这一时期的报刊新闻中,国内新闻的比重也在上升。《泰晤士报》在刊登外国消息的同时,开始及时地采访报道国会消息。法国在瞬间爆发的新闻出版繁荣中,也刊登了大量的国内政治消息和评论。相比较而言,此时美国的变革也许更大一些,一方面,美国开始进入政党报刊时期,报刊加大了对国内新闻的报道力度;另一方面,一些美国报刊开始建立自己的地方消息网。

欧美近代报刊中的的国际新闻报道不仅促进了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扩充了关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知识与信息,国际传播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了。

三、国际传播诞生的标志与标准

国际传播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概念认为“国际传播的简单定义是指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而狭义的概念认为,“国际传播是指特定的国家或社会集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受众所进行的跨国传播或全球范围传播,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综合实力的一个局部的具体体现。”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就广义的概念而言,我们可以把国际传播看成是有国家以来就存在的事物,之前我们所论述的早期的国家间的信息传递,也可以放入国际传播的范畴之内。而就狭义的概念而言,国际传播则有具体的要素规定,其中两个关键因素是国家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介。在这样的要素规定下,国际传播就是在近代国家和大众传播媒介这两个事物产生之后的产物。有的学者认为早期的国际传播基本上属于广义国际传播的范畴,而现代国际传播与之比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利用了技术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大众媒体。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这就是是否出现了近代的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著名的国际传播学者福特纳提出了国际传播的广义概念,但是他又为国际传播增加了目的性、频道、传输技术、内容形式、文化影响和政治本质六个特点,由此他又靠向了国际传播的狭义概念。福特纳认为国际传播的起始年代应该是1835年。他指出,1837年电报试验成功,1840年法国开始使用光学电报系统,1844年美国已启用电报系统,同时,铁路正在各国普遍铺设。“火车、轮船和电报加快了国际新闻及金融的流通步伐,也增加了人际间的交流”。“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开始讨论建立国际传播系统,各国领袖们认识到了传播的重要性,认识到科技必须发展”。我们同意福特纳对国际传播起始年代的认定,不过他没有说他所划定为1835年的关键,是因为在这一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近代通讯社——法国哈瓦斯社。

还需要说明的是,国际新闻(International News)与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概念。毋庸置疑,国际传播包含有国际新闻传播,或者说国际新闻是国际传播中更具有迅即性、真实性、客观性、重大性的事实信息部分。国际传播内容除了新闻之外还包括非新闻的文化传播,传播工具除了新闻媒体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录音录像等其他大众媒介。不过,从历史上看,国际传播则比国际新闻报道的产生要晚得多。我们前面关于近代报刊中的国际报道的介绍可以看出,国际新闻是与近代报刊同时出现的,而国际传播则是近代国家出现及报刊发展到大众化之后的产物。

我们认为,国际传播涉及国家性和大众传播性两个基本概念。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传播的基础是国家及国际关系体系已经出现这一政治现实;传播的事实是国际性的信息;传播的主体是采用了先进传播技术并可以跨越国家界限的媒介;传播的受众具有国际社会的广泛性。因此,确定1835年或19世纪中期为国际传播的起始年代是合适的。为了具体的说明,我们还需要研究国际传播出现的基础。

第二节 国际传播出现的基础

一、国际传播的政治基础:近代国家与国际关系的发展

国际传播的政治基础是近代国家的产生,或者换句话说,国际传播是在近代民族国家这一新的政治形式下产生的,是在国际关系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近代史开始的时候有一本奇书,就是1532年开始印行的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这本书曾经风靡一时,后来也影响很大。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舆论界还将此书与《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应了当时统一民族国家出现的历史趋势。该书不仅适应了意大利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需要,而且还论证了近代国家的治理方式。马基雅维利因此被西方肯定者称为“政治学之父”、“国家学说之父”。

马基雅维利的时代是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时代。民族国家是以王权的出现作为标志的。从当时的欧洲看,近代国家的出现是社会结构调整的产物。在当时的欧洲,传统的统治力量教会和诸侯在衰落,而新兴的势力市民、商人、自耕农的力量在上升,王权位于二者之间成了一个中介,成为国家统一的中间代表。这一时期的欧洲除了意大利之外,英国、法国的王权都在强化,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王权也在海外冒险中不断扩张,此外,波兰、俄罗斯及北欧的王权也在发展,就连德国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也在努力维持着自己的地位。在这种封建王权强化的过程中,近代国家的雏形却在悄悄地显现。

战争和革命是近代国家出现的催化剂。1618年到1648年发生在德国而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卷入其中的“30年战争”,不仅对民族国家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欧洲近代国际关系中的标志性事件。欧洲“30年战争”是发生在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战争,是欧洲两个强国集团——哈布斯堡王朝与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展开的一次全欧国际性大混战。“30年战争”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统治欧洲的局面,神圣罗马帝国在事实上已不复存在。特别是在战后1648年举办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上,第一次确立了主权原则为立国的基本原则。由此,这场战争也被学术界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始。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这一时期是近代国家的形成期,表现为国家官僚机构和公共机构迅速发展并日趋合理化,常备军建立并扩大,税收制度得以普及和完善。他因此断言:“1600年欧洲还是中世纪的一环,到1700年就成为民族国家的近代世界了。”民族国家的要素——统一的国家意识、相对固定的领土、日益强化的公共机构、主权的概念等,都在逐渐形成。

18世纪之后,英法之争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英法之间先后发生了两次战争,其中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英法之间在18世纪最大的一场战争,有许多国家卷入其中。这一世纪也是俄国开始崛起的世纪,在18世纪初的“北方战争”中,俄国战胜瑞典,夺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七年战争之后,俄国在18世纪下半期又三次主导瓜分了波兰,迅速发展成一个北方的强国。

如果说战争改变了国家的力量和国际形势,那么革命则改变了国家的内部政治结构。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先后发生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的三大革命,完成了近代国家的资本主义化、去封建化。19世纪中期欧洲的1848年革命和随后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在更大范围内延续了这一过程。

国际传播的基础是国家,上述的一切导致了近代民族国家形式的不断强化,不仅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传播素材,也构成了国际传播产生的政治基础。

二、国际传播的技术基础:电报、电缆与通讯技术

国际传播的技术基础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其中电报、电缆和无线通讯技术是推动国际传播发展的关键手段。

技术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推动。从广义上说,国际传播兴起的经济基础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是一个现代历史变迁过程,是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开始取代农业、手工业经济而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关键是机器制造取代手工,“由工具的时代进入机器的时代”。一般认为,工业革命自1760年首先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就初步完成了工业革命,从而成为19世纪中期的世界工厂。法国的工业革命比英国晚40年左右,从大革命以后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完成。美国在建国之后就开始了工业化的历程,南北战争后开始了加速工业化,到19世纪末成为世界上经济第一的国家。德国的工业革命开始较晚,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但是一开始就呈现出加速进行的态势,与德国的统一进程相伴随,到80年代,初步完成了工业化。俄国和日本19世纪晚期才开始工业化进程,在国家力量的扶植下也有了很大进展。工业革命对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科技进步、人口、社会文化和观念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其所带来的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变革,为人们的相互沟通和消息传递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过去,人们陆上信息传递靠的是马,在海上是帆船;工业革命之后汽船取代了帆船,火车取代了马车。特别是19世纪中期有线电报的发明及其实用化,19世纪晚期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及实用化,在速度和范围两方面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世界性的信息即时共享。

电报是工业革命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由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分别完成的。1833年,德国科学家高斯成功研制了在实验室使用的电磁式电报机。1837年,英国科学家库克研制出了针式电磁式电报机,为电报机走出实验室迈出了第一步。1838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研制出了第一部实用电报机,并发明了用点、线组成的“莫尔斯电码”,为电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接下来,德国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1844年,美国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开通了第一条民用电报线,同年3月24日,在电报线的启动仪式上,莫尔斯亲手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内容是《圣经》上的一句话:“这是上帝创造的奇迹。”1845年,法国巴黎与里昂之间也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

电报使远距离的即时通讯成为可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各国在国内架设电报线的同时,也开始了穿洋跨海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架设海底电缆热潮。1851年,英国与法国之间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1852~1864年,全球性的铺设海底电缆活动展开,从欧洲到非洲、中东,经波斯湾到印度,都可以通过海底电缆发报。1866年,美洲与欧洲之间又铺设了两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全球的电报通讯网络大致形成。

同类推荐
  • 家和万事兴:家风家教的艺术

    家和万事兴:家风家教的艺术

    本书主要讲述了不同时代的家庭教育,家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着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教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个个家风。家庭是孩子人生路中的第一所学校,家教、家风对孩子未来发展影响深远,本书从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的概述了中国家风思想精髓,从第二章到第九章从不同角度为各位家长阐述了教子理念,让家长能深入体会,并优化自己的家庭教育,提升家风素养。
  • 北大公开课

    北大公开课

    百年北大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结合的阵地,这里聚集了最优秀的学者和各类学科的大师,这里有中国大学中最受听众欢迎的公开课,一堂堂最具历史深度、时代科学性和人文艺术性的精彩课程,将你带入人文艺术的殿堂,奔腾在学术思想的天空,助你登上个人发展的舞台。本书汇集了北大公开课关于历史、国学、文学、鉴赏、哲学、逻辑等方面知识,以一种全新的高度和广度,拓展广大读者的视界,尽享思想文化的盛宴。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大学该怎么读

    大学该怎么读

    本书值得当今所有大学生及其家长、大学教师,中学生及其家长、中学教师,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阅读、反思和借鉴。作者的视野遍及诸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乃有大师焉!”科教兴国,刻不容缓!大学生们,你的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你做得也并不是那么糟糕。你只要改变一点点,只要稍作一些努力,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优秀的、出色的好大学生,一定能够有远大的前途,一定能够“畅销”,找到光明的出路,开创美好的事业。
  • 帝君你家萌妃又咬人了

    帝君你家萌妃又咬人了

    九幽大陆酷、冷、狂、霸、拽的帝君最近新得一小宠,整日宝贝到骨子里,含在嘴中怕化了,抱在手中怕摔了,若那小宠多掉一根毛发,帝君一怒,浮尸千里。岂不知,这小宠,幼狐的身子,少女的思想,倚仗帝君独宠,在九幽大陆横行霸道,成为无人敢得罪的狐祖宗。养狐三年,终须有报,当幼狐摇身一变成为少女,等待酷霸拽帝君的又是一段漫漫追妻路。窈窕狐女,帝君好逑,求之不得,含泪去求......
  • 豪门的恋情

    豪门的恋情

    从这刻起,今晚发生的一切,她一定会彻底忘记的。“若烟,衣服我放门口。很晚了,你不要泡太久,不然会生病的。”白飞飞关切的话透过门板传来。“嗯,我知道了。你先休息吧。”她清声回应,不让脆弱泄露。她的确没有生病的本钱,于是若烟只是泡了一会,穿上衣服走出去,白飞飞还没有睡,看她出来,却是一副生气的模样。“若烟,我本以为,你不是那种女人。我真想不到,你竟然这样作践自己,我竟然还自……
  • 晚婚娇妻之璀璨明珠

    晚婚娇妻之璀璨明珠

    出身豪门的夏晓嫣的人生本该是璀璨夺目的,一场意外,年幼的她痛失了母亲,也没了父亲的疼爱,被亲生奶奶逼迫到海外成长,任由自生自灭,受尽人情冷暖。二十年后,吾家有女初长成,夏晓嫣重归故乡……
  • 忠诚无名

    忠诚无名

    为了利益,人类将陪伴自己千百年的动物伙伴——犬族——推上了残酷的角斗场。各阶层的犬族,包括四大王者血系——犬王,犬霸,犬灵与犬降——都将悉数登场。为了扑灭这种以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地下赌博,警方也在部署着自己的围剿计划。随着斗狗赛事的逐层升级,更多的人物将会浮出水面。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故事离奇曲折。在紧张的情节推进中,犬族们将迎来终极一战。之前的对手是会继续拼死一搏,还是摒弃前嫌,并肩作战?人类与犬族的命运会被引向何处?一切精彩敬请关注长篇热血共生类小说《忠诚无名》第一部:较量。
  • 尸地之城

    尸地之城

    我,谷维克,全世界唯一一个天生免疫丧尸病毒的怪胎。我是苟活在末日里的侦探,我要找出隐藏在尸横遍野的城市里被刻意抹去的真相。与此同时,我的敌人们也蠢蠢欲动,这个世界不仅有行尸走肉,匪帮人渣和那些前所未闻的变异怪物也在不惜一切的追杀我!我不能让他们得逞。我要找回我丢失的东西,我要做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 重生之倾杯天下

    重生之倾杯天下

    大陆中央,生有四国,分别为隐雾国、忘炎国、琉风国、启习国。四大强国以绝对的优势主宰天下,虽然看似和平年代,但战争的苗头却是隐隐若现。江湖中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影响政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白诗缨为首的雨缨宫。白诗缨,天煞之星,生得绝美冷艳,因女扮男装而被成为被世人所知的“魔君”,她一生无情,逍遥天地,唯一能留住她的心的只有自己的好姐妹夏晓雨。夏晓雨,琉风国的帝姬,与白诗缨青梅竹马,彼此依靠与珍惜。两个姐妹性格迥异,却对彼此爱护欣赏,在这一片乱世之中,情关重重,挫折不断,她们两人又将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
  • 第一萌婚:继承者的天价逃妻

    第一萌婚:继承者的天价逃妻

    她误惹恶魔BOSS!“那天,是不是你?”他把她逼至墙角,让她退无可退,“回答我,是、不是?”“不是!”当她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打死不肯承认。“那么,欣赏一下——”他拿出一截视频,将她彻彻底底砸醒。“我要你!”他一把捏住她的下颚,“不是地下交易,不是暧昧对象,做我女人,我娶你!”【每天固定一万字,通常晚间八点更新完】包月用户免费看!!!
  • 孽乱浮生

    孽乱浮生

    格心,23岁,她说:“爱上你是我最美丽的痛,我已经后悔,你呢?”荣云宏,23岁,他说:“爱一个人,就是宁愿折下自己的翅膀看着她飞翔,哪怕痛了自己。”荣云赫,23岁,他说:“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你是善良的人,可我不是。”他让她心碎,爱,忍,等,恨——生活由一个个折磨填充,她选择隐忍,暗自吞泪。当干涸的眼睛再也流不出液体,她变成了一只无情无爱的刺猬,全身芒刺,因为真正地痛过了,才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他们是荣家孪生兄弟,手足情深因一个女孩的出现而开始了明争暗斗,同胞相逼,两个男人交织着爱恨情仇,在亲情与爱情之间缠斗,不为家财为女色,不爱江山爱美人。是谁步步为营?是什么引发了整个家族的荆天棘地?还是贪慕虚荣埋下的孽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世间千万事,缘起缘灭恨生恨灭就在那一念之间。所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片段一“我要这个。”荣云赫指着堂内最显眼的柜台处,那是戴宝的经典之物,一串钻石手链。“你这是干什么?”格心惊讶地想收回手,可是手链已不偏不移扣在了自己手腕上。“就当我为上次的事情道歉。”荣云赫真诚地看着格心。“不用了,我已经把它忘了,这个我不要。”格心忙着要解下手链。“戴着,否则工作不保哦!”荣云赫笑着不轻不重地留下这句话出了店。片段二“格心,年庆后我就挑明我们的关系,还有,我不许你有压力,我父母不是只讲究门当户对的人。”格心想起了荣云宏的承诺,放心地笑了,他说的那么郑重其事。全场洗耳恭听着喜事,好消息就是:今天趁公司酒会之欢为荣腾大少爷荣云宏举行订婚仪式。然后在一阵沸腾的掌声中,荣云宏牵起了身边的姑娘缓缓步上台,两个人脸上是笑容满溢。格心的两颗眼泪在没人注意下随着手中的饮品渗入在深红色台布里…片段三他说:“让我带你走,我们重新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向她描述着北海道的美丽景色,他一直记着那个紫色的梦,紫色的承诺。她说:“下辈子吧!别喝孟婆汤。”他说:“我不相信下辈子,我只相信今生。”她说:“不单下辈子,今生,我也一定不会放过你。”她说的咬牙切齿,内心波涛汹涌。北海道的那片紫色,是她憧憬的未来,可是她已经等的关上了心门。
  • 农桑衣食撮要

    农桑衣食撮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