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800000008

第8章 现代国际传播发展历程(2)

第二节 国际宣传的鼎盛(1933~1945年)

一、30年代的广播大战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临近和爆发,世界各国逐步分为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两大阵营,双方纷纷开办或加强对外广播宣传。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1937年通过“反共产国际协定”结为三国同盟,又被称为“轴心国”,成为二战的主要发动者。这些国家把对外宣传作为了对外扩张的组成部分。希特勒在其《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对德国在一战中的宣传失败耿耿于怀。1933年,他上台执政后,立刻任命其狂热的追随者约瑟夫·戈培尔为宣传部长。戈培尔信奉“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信条,声称“新闻是战争的武器,新闻的目的是帮助战争而不是提供信息”。于是,德国开始把刚刚出现的广播作为战争宣传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宣传,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海外进行反犹太的种族主义宣传。1939年,德国对外广播语种已有7种,以后随着战事的进展,它把所侵占的各国的广播机构都纳入了名为“欧洲广播联盟”的法西斯宣传体系。在意大利,墨索里尼也是一个狂热的宣传爱好者,他要求新闻媒介“凡对政府有利的事就积极报道,反之就拒绝报道”,广播电台成了意大利对外宣传的工具。30年代,意大利积极向中东地区扩张,用阿拉伯语对阿拉伯世界进行广播。1935年,意大利在入侵埃塞俄比亚前后,向阿拉伯人免费发放只能收听意大利广播的收音机,开展了一场反对英法的广播战。在日本,广播成为军国主义者对外宣传的工具。日本1931年发动侵华战争后,在中国的台湾、东北和朝鲜设立傀儡政权电台,指令它们定时转播日本广播协会的军国主义宣传。以后随着日本侵略的推进,在中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也照此办理。1936年,日本广播协会开始对北美广播,1944年,对外广播语言达24种。

反法西斯国家直到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才联合起来。不过,这些国家的对外宣传并不落后。英国广播公司于1932年12月开办了第一个对外广播节目——“帝国广播”。1938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又开始用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对外广播。慕尼黑危机之后,又增加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以与法西斯国家的宣传相抗衡。苏联则早在1929年就开始用德语对外广播,开始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宣传。到二战爆发前,苏联也形成了自己的对外传播体系。

1939年夏天,全球有25个国家用外语从事国际广播,其中大部分是欧洲国家,另外还有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南美唯一拥有国际广播的国家——巴西。在这些国家中,播出语言最多的是纳粹德国,有26种;其次是意大利23种;法国21种;苏联约13种;英国10种。

二、二战中的宣传战

二战被称为“总体战”,就是国家的所有力量都被动员起来投入战争,宣传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国际广播大发展的年代。据统计,1939年战争爆发时办有对外广播的国家27个,到1945年大战结束时增加到55个。交战国在军事较量的同时对国际传播更加重视,通过加强各种国际传播形式,宣传各自战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鼓舞国民士气,并攻击敌国,瓦解敌国军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广播发挥了巨大的心理战作用,而国际广播自身也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在同盟国阵营中,美国的国际广播开展得很晚,但是发展很快。1940年,美国开始对拉丁美洲广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参与二战。于1942年2月成立的“美国之音”电台,相继用德语和其他语言对外广播,随着战事的不断发展,至战争结束时其对外广播语种增加到34种,每周播音833小时。英国也是国际传播的主力,英国广播公司在1939年对德宣战后全部业务转入战时体制,至1944年,使用39种语言,每周对外广播763个小时,居各国之首。由于报道战况及时准确,它成了西方世界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发展,1944年时语种达29个,每天播音59小时,并且按照敌对国、同盟国、中立国、德国占领区四种对象地区,分别安排内容,进行针对性广播。它真实地报道战况和苏联人民的英雄业绩,有力地揭露了敌人的罪行和欺骗宣传,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在轴心国方面,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很快将对外播出的语种从26种增加到39种。在以德、日、意为一方的轴心国的战时新闻传播中,捏造和歪曲事实的假新闻成风。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当希特勒读到德军俘获了3000名战俘时,他坚持在这一数字后加上一个“0”,并提示说:不要说是30000,要说成30723,这样每个人都会相信这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德国纳粹精心建立了一个直接向国内外提供新闻的体系,建立秘密电台以对敌散布失败主义情绪。日本新闻界为了实现国家总动员和举国一致的战时体制,也实行战争动员,各新闻传媒纷纷派出大量战地记者,报道规模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据全日本新闻联盟所编《从军记者》一书统计,仅阵亡、失踪的海外记者就超过250名。日本在战争时期的对外宣传包括日本广播协会对东南亚、东亚和美国西海岸的广播,利用零时(Zero Hour)节目对太平洋岛屿的美国军队进行高质量的宣传广播。日本的宣传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一个是生活在“共荣圈”内的亚洲各国,其中,亚洲各国是其对外宣传的重中之重。意大利政府在宣传战方面则不如德国、日本那样娴熟、老练,也没有它们那样成功。

美国学者福特纳认为,德国和英国的广播都是政治宣传,不过这是两种不同的宣传,可以用“白”与“黑”来表示。英国的白色宣传在于传递真实信息,而德国的黑色宣传则倾向于策略性,是使用谎言和断章取义。两种宣传都是为了达到争取人心、赢得战争的目的,但是选择的方式不同。事实上,白色宣传比黑色宣传更为有效。

除了广播之外,其他形式的国际传播也在二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电影、传单等等,也都取得了较大成效。例如,德国纳粹将入侵波兰时的残酷情景拍成电影《火的洗礼》在挪威放映,导致挪威政府丧失战斗意志,很快投降。而英国将这部电影改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公开放映,却大大激发了英国人对法西斯分子的痛恨之情。丘吉尔还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苏联和美国,使之成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反法西斯电影宣传片,为最终打败法西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战时信息管理和传播体制

就新闻的形态讲,战时的新闻管制和新闻宣传这两大因素的凸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的原有形态。管制截留和删改了新闻中的信息部分,宣传则改变了新闻信息的性质。战争拉近了新闻与政治的关系。与所有的社会部门一样,新闻界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战争之中,原来的传播体制或多或少都被迫有所改变。

二战中,各国对国际传播的信息控制手段不断丰富。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所区别的是,各国政治家对新闻传播工具的利用,更具有主动性;他们对于新闻传播的控制,亦更趋严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对新闻传播控制的主要方式是控制消息来源和进行新闻检查。比如英国的战时新闻审查制度包括:所有的广播节目在播出之前都必须寄往信息部进行审查,主要是用于保证国防军队的安全,以及对国家士气的鼓舞。其中不可以包括任何军队的名称、番号或者具体地点,同时也不能泄露皇室、内阁成员的具体所在。甚至连具体的天气预报都不可以有——不可以为敌方的轰炸提供天气提示。而在二战中,由于广播的发展,主要手段产生了变化,例如日本政府通过建立新闻统制机构——内阁情报局、制定新闻统制法规、实行广播统制、成立同盟通讯社和整合报业以实行“一县一报”等措施,强化对新闻传媒的控制。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部立即设立了军事报道部。该部主要报道战事,但其具体工作涉及面相当广泛,包括向报界提供资料、审查新闻消息、对外宣传、收集信息和制作安抚宣传材料等。在德国,纳粹在上台之初就查封民主力量报刊,建立法西斯垄断报业;设立法西斯新闻统制机构;制定《编辑人法》,限制从业人员资格,不断强化对新闻传媒的控制。战争时期,纳粹又在德军最高司令部设立了专事军事心理作战的宣传部,它与司令部作战部相对应,负责制订每次战役中的宣传计划,希特勒经常亲自审查和批准这些计划。希特勒还把广播看做是继陆海空军之后的第四条战线,迅速控制了广播电视及通讯社的宣传口径,把媒体纳入了战争轨道。

对于国际广播的管制,有学者概括为:(1)电台干扰,故意干扰传进来的广播信号。(2)收缴收听设备,即收缴收音机,或通过法律禁止收听外国广播。(3)黑客播音,即侵入敌方的新闻节目中插播虚假的声明或新闻。例如进攻法国之前,德国于1940年5月对其展开了强大的谣言攻势。“他们利用三个功率强大的电台,开始播放一些捏造的法语新闻,使听众感觉好像是法国官方的消息。”据德国保安总局国外政治情报处长沃特·舒伦堡回忆,正是这些假新闻成为法国人恐怖和混乱的根源。(4)破译密码,交战各方通过监听和分析广播节目来获取敌对国军用和民用的情报。整个战争期间,信息传播的体系是混乱的。

战争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国际传播体系再次受到挑战,国际电信联盟根本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在通讯社方面出现了三个特点:首先是通讯社开始政府化,例如路透社开始使用官方的设备,播送政府制作的节目;其次是通讯社之间的关系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变化,德国和意大利之间开始互传新闻,法国哈瓦斯社在德国占领时被取缔,英美的通讯社之间加强了合作;最后是美联社的进一步崛起。

第三节 二战后国际传播格局的变化与调整(1945~1969年)

一、二战后国际社会的变化及国际传播的特点

二战是影响20世纪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二战之后,整个国际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战后,原先的国际政治格局开始重新调整,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成为历史,雅尔塔体系代替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探讨国际合作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同,雅尔塔体系是一种霸权体系,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上的。在这一体系中,尽管也出现了联合国这样的调解国际争端的国际组织,出现了与传播和文化相关的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现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这样的经济机构,但是民族利益、国家实力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更大于合作的基础。在二战结束后不久,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信号;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则标志着冷战的出现。冷战期间,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的政治格局,在欧洲出现了两次“柏林危机”,在拉美出现了“古巴导弹危机”,而在亚洲,则出现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深深地影响到了现代的国际关系。就在苏美两国全面对抗的同时,两个阵营之间的中间地带开始异军突起。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第三世界的概念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股新力量,两级格局也开始向三个世界转变。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期。世界工业的年平均增长1900~1913年为4.2%,1914~1948年为2.8%,1949~1973年达到了5%,50~70年代,西方国家迎来了继世纪之交后的第二个发展黄金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令人瞩目,刚刚出现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在致力于经济发展。1950~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加了4倍多。这一时期,是全球工业化和世界市场进一步成熟的时期,这些也促进了国际传播的巨大发展。

发生于二战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历史全面推进到“电子信息时代”。在新闻传播方面,媒体业进入空前发展的时期。电视在二战后开始兴起,并迅速超过广播成为第三个大众媒介。1962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通讯卫星,实现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电视实况传输。电视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国际传播的时空观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新闻传播业不断膨胀,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传播的方式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理论,这个预言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是全球化理论的萌芽,对后来全球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城市性格

    中国城市性格

    人是有性格的,没有了性格就没有了魅力。本书分析了中国最具性格魅力的20个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西安、苏州、厦门、杭州等。
  •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真理的入门》是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盲人诗人阿合买提·玉克乃克(110~1180)用喀什噶尔的回鹘文写成的一部劝诫性的长诗。全文共分14章,约512行。诗歌采用阿鲁孜韵律中的木塔卡里甫格律,用中古西部维吾尔语喀什噶尔方言写成。主要阐述了当时回鹘人的伊斯兰教哲学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城市荒芜和道德败坏的情况。寓意深刻,韵律优美,富有哲理性。书中主要阐述穆斯林应遵奉的道德准则及修身处世之道。在宇宙观上,作者认为只有真主是永恒的,宇宙万物为真主所造化,日月星辰与时间围绕大地轮回运转,人类及万物都在真主的主宰下不断运动。
热门推荐
  • 漫长的感恩之旅(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漫长的感恩之旅(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Letters from England

    Letters from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世成妃:腹黑王爷轻点虐

    再世成妃:腹黑王爷轻点虐

    现代特工穿越成了青楼王妃。肖斯琪的不按章法加上东方弗溪的骄傲放纵,两人成了最嚣张的夫妻。原本冰冷的两颗心在一次一次的接触碰撞中逐渐温暖融化。但是身份成谜,杀母灭族之仇让两人产生隔阂,受人蛊惑,夫妻分离。爱与仇,情与恨之间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儒林公议

    儒林公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今我们终将长大

    如今我们终将长大

    那年,我们都曾是少年……如今,我们终将长大……总有一个人会充斥着你的整个青春,日后那个人的名字,便成了你整个青春的情怀。——我,叫林暖夕——林暖夕,你笑起来真好看 ——我愿意做她的同桌——谢谢 ——清乔,我脏……——你没有,我不许你这么说青春之路,你是霸凌者?还是受欺者?或者说,你只是一个旁观者? 青春记忆,你是美好多一点?还是遗憾多一点? 付筱宝和林暖夕是青梅竹马,在高中认识了温柔善良的尤依沐,与田恬,余纯纯,沈子辽成为了很好的伙伴,大家一起经历酸甜苦辣,建立了革命友谊。 可是,一场意外,让大家分崩离析,自此走上了各自的命运……世上最美好的是相遇,而最难得的,却是重逢。 时间,究竟是隽永了记忆?还是酝酿了阴谋? 青春年华,愿大家能勇敢爱,不论相貌,不论贵贱,不论性别。
  • 白门柳(全集)

    白门柳(全集)

    本书是当代经典长篇历史小说,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广东省第二、四、六届鲁迅文艺奖。它避开了当代历史小说通常以农民起义、帝王将相等题材为线索的窠臼,突破了大多数历史小说注重人物历史功绩的史传叙事模式,而将目光聚焦在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破壳而生的过程,以小说的形式演绎思想史。作品集中展现了明清更替之际传统士子在身处传统文化遭到异质文化冲击的危机中的痛苦和裂变,演绎了一代文人的心灵变迁史。与同时代的历史小说相比,它突破了政治反思的视界,而向文化反思渐进,强化了历史叙述中的文化意识,在创作方面和文学史层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由著名文艺评论家谭运长先生点评。
  • 宅女恋人

    宅女恋人

    一个有离奇过往的宅女,与一个气场神秘、经历更匪夷所思的传奇人物李欢,从视彼此为累赘到相依为命,她见证了李欢由最底层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绿茵场一战成名、荧幕上脱颖而出、选秀赛粉丝千万、股海里身家近亿……面对这不平常的一切,她宠辱不惊,却不知在被她视为“段正淳”的李欢那孤傲的内心世界里,能与他共享荣耀的,只有她一个而已。
  • 妃本惊华:腹黑王爷不好惹

    妃本惊华:腹黑王爷不好惹

    她是纳兰家孤女,背负着仇恨重生,辗转成为医神琥珀的徒弟。他是冷漠倨傲的凌王,她一无身材二无财宝,为何这腹黑王爷总是紧追着她不放。几次为她犯险,不惜性命,不顾身份,甚至同她一起跳入万丈深渊。她重伤醒来,身前的他如重获珍宝,“七儿,莫要再离我而去。”深情是他,无情也是他。诸多的海誓山盟,转身却娶他人为妻。一纸休书,两行薄泪,此一生不奢求举案齐眉,只愿你一生喜乐长安。
  • 艺术眼系列:凡尔赛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艺术眼系列:凡尔赛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本书精选凡尔赛宫30件馆藏艺术珍品,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问题、孩子的语言对经典艺术发问,是第一本真正写给孩子看的艺术书!第一部分讲述了凡尔赛宫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何能轻松而有效地游览凡尔赛宫?第二部分是作品赏析,针对三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设置了不同程度的问答,很容易就找到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解答。第三部分则是参观凡尔赛宫的实用建议。
  • 异域大道

    异域大道

    千百年来,一缕游魂自虚空中游荡,在这千载岁月中,黑暗以及寂静消磨了他的不甘,堙灭了生气,仿佛就在一切归于平静之时,他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长宁市监狱里一个将死的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