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9600000001

第1章 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1)

——谈谈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的新闻宣传工作

王晨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中央向新闻媒体提出的政治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一直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办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攻目标。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就是要研究新形势下各种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把我们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引导,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为了承担这一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编委会抓住一个根本——高举旗帜,保持一致;主攻一个目标——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一个思路——坚持正确导向,实现两个统一,落实“三贴近”要求,做到四个结合;实施三大举措——创新编采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培养新闻队伍。

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在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新情况下,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办报机制和管理体制,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办报队伍,党报就一定能够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既有很高的权威性、指导性,又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的主流媒体。

一、抓住一个根本:即坚定地高举旗帜,保持一致

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坚持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和宗旨不动摇,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根本要求,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报社新闻宣传和各项工作作为根本大计,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最充分的版面、最丰富的形式、最积极的态度,宣传报道好中央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要部署,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有力地提高了《人民日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感召力、影响力,发挥了《人民日报》在全国新闻界的领军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二、主攻一个目标: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十六大以来,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在舆论导向问题上抓得很紧、要求很严,坚持得比较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已成为全社同志的自觉意识和办好报纸的重要准则。同时,编委会根据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强调舆论导向既要正确也要有效,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作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的中心环节和主攻目标,积极探索引导正确舆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手段。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日报》的政论优势,发挥评论、理论和重大、深度报道的优势,以权威、公正、理性、负责的形象和态度,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愿,引领社会舆论,努力在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热点焦点上正确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2005年涉日事件发生以后,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我们及时组织推出“何振华”系列署名评论,正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青年职工正确对待日本问题,把握平稳,引导得当,发挥了统一思想、缓解情绪、稳定局势的作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在充分发挥理论评论等传统优势的同时,编委会切实抓好头版、头条、头组新闻,抓好重点版面、名牌栏目,注意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主题宣传做新、做深,把重大报道做实、做活。我们注意深入研究和把握读者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把我们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形成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引导,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日报》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三、提出一个思路:即把握一个导向,实现两个统一,落实“三贴近”要求,做到四个结合

把握一个导向,就是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党和人民的福祸所寄、《人民日报》的生命所在,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含糊,毫不动摇。这是党赋予《人民日报》的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实现两个统一就是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政治性和新闻性、服务性统一起来,使报纸更好地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结合、与人民心声相一致。落实“三贴近”要求,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宣传思想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必然要求。落实“三贴近”要求,就是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面向基层,服务群众,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到四个结合,就是要把导向性与新闻性结合起来,指导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权威性与群众性结合起来,思想性与服务性结合起来,讲求新闻时效、突出新闻价值、提高新闻质量,满足读者意愿,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

四、实施三大举措:即创新办报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培养新闻队伍

为了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发挥党报优势,切实保证抓住根本、提高能力、落实思路,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在办报实践中实施了三大举措:

1.创新办报机制

人民日报社原来的办报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逐步形成的。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思路的要求,编委会积极稳妥地推进办报机制创新,进一步释放新闻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行编采分开。编采分开或者编采合一,都是一种具体的办报机制,各有长短。从人民日报社的实际出发,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认识到,编采合一属于过去,比较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编采分开属于未来,比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编采分开,有利于编辑记者在稿件的采写和编辑方面互相激发聪明才智,互相制约稿件采用,既可以从两个视角观察事物,调动两种积极性、两种智慧,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有偿新闻和劣质稿件。

人民日报社过去多年来一直实行编采合一的办报机制。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短暂地做过编采分开的尝试,浅尝辄止。党的十六大以后,编委会对于创新编采机制既积极又稳妥,一方面积极筹办扩版,将《人民日报》从每天出版12版扩大到16版(周六周日为八版);另一方面决定筹办视点新闻版,试行编采分开。编委会领导亲自组织队伍、提出思路、确定版性、设计栏目、指点题目。2003年初,视点新闻版刚创办,就遭遇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视点新闻版强化策划、灵活调度,充分发挥了编采分开的优势,组织了“护士长日记”等影响广泛的大型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体育新闻版实行编采分开。2005年初,编委会决定在新闻版全面实行编采分开,编辑部各专业部门不再编辑新闻版,全部移交给总编室编辑。总编室负责编辑要闻版和新闻版(不含国际要闻和国际新闻),不再承担采访任务。2006年,编辑部各部门负责编辑的专版周刊也在内部实行了编采分开。

同类推荐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中美比较》中,秦朔通过中美价值观、经济、科技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出两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事例详实,语言轻松活波,让你只需看这本书,就能轻松了解美国文化,并能在两国对比中深入的认识中国。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本书介绍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布鲁纳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热门推荐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中医养生虽然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是如果能把其中的方式方法为己所用,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功效。要不为什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皇亲贵族们都有自己秘不外传的“私家医生”呢?翻开本书中的内容你会发现,原来中医其实是一本好玩的故事书,而养生更是在日常的闲话中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
  • 莫洛伊秘典

    莫洛伊秘典

    雷洛,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华夏大地,一颗湛蓝的星球。他性格有些怪异,很少与人交朋友,一直想象着能到一个有魔法、有骑士、有巨龙、等待拯救的公主、有吟游诗人、有传说、有魔兽、有奇景的世界里去。然后,梦实现了。......“这本书是大法神、圣城城主莫洛伊魔法造诣的结晶。”“这本书里记载了所有类型的魔法,神圣的光之魔法;恐怖的死灵魔法,爆裂的火之魔法,苏生的木系魔法...无需学习,无需法力,持书者可以施展书中记载的所有魔法,且不用消耗自身的法力。”“这本书,是天域圣城的启动钥匙,所有圣城守卫都会听从持书人的指令。”“这本书...是我来到异世界过程中走大运拿到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雷洛,我是一名勇...不,目前从实力上来讲,大概是魔王。”“我的目标呢,就是在这个世界,活出我想活的样子。”“拥有了莫洛伊秘典,乐子要找总有能找的方法嘛。”
  • 三阴阳

    三阴阳

    本书以三阴阳出世到发迹到露出原形为线索,勾勒出一位貌似忠厚却工于心计、拨弄是非、阴险自私、损人又害己的人物形象。作者以锐利的笔锋揭穿了一个个变术,剥离去层层外衣,露出了一个鲜活的怪胎。同时,描写了县县办师范时期一位被乱点鸳鸯谱点到学校任主要领导的乡镇干部楚里的所作所为,把一所学校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以至不可收拾。客观上为三阴阳、江东京等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气候和土壤。
  • 狂龙

    狂龙

    内容间介身形如痴如醉,步法似醉非醉,醉中有拳,拳法似醉,人随意走,藏杀机于醉态之中。三指扣杯,取人性命于百丈之内?这是什么?传说?神话?不,这是醉拳,拳无拳,意无意,无拳之中是真意。表面看来洒脱自如,飘飘忽忽,摇摇晃晃,跌跌撞撞,形如醉酒毫无规律可循,实际却是拳寓法于醉形,招招势势,东倒西歪中暗藏杀机于跌扑中。王东,一个被大娘陷害而含冤被家族逐放在外的孩子,怎样在这个以强者为尊的天君大陆,一步步走上武者颠峰之路....为爱他自废武功,为情义他几经生死,他所做的所付出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且看最新小说《狂龙醉天》……
  • 六界心宠:血染沙

    六界心宠:血染沙

    伴着一声啼哭,屋内原本寂寂无动的纱幔瞬间如舞般的轻扬了起来,故而为刚刚降生的女娃取名,冉纱,梨冉纱。她一出生便被下了批言:梨花飞,冉潇歇,沙如寂,血满天,乃祸水之红颜。难道,右手臂上有一条与生俱来便嵌入皮肉的银色光链,就能断言她是祸水么?难道,左脚踝处有一块现世之时便印着的紫色雕花图,就能定论她是祸水么?她到底是何人,又为何情牵六界?
  • 龙城录

    龙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北方的天气真冷,现在虽是初春的时序,然而寒风吹到脸上,仍是尖利如割,十二点多钟,火车蜿蜒的进了前门的站台,我们从长方式的甬道里出来,看见马路两旁还有许多积雪,虽然已被黄黑色的尘土点污了,而在淡阳的光浑下,几自闪烁着白光。屋脊上的残雪薄冰,已经被日光晒化了,一滴一滴的往下淌水。背阴的墙角下,偶尔还挂着几条冰箸,西北风抖峭的吹着。我们雇了一辆马车坐上,把车窗闭得紧紧的,立刻觉得暖过气来。马展开它的铁蹄,向前途驰去,但是土道上满是泥泞,所以车轮很迟慢的转动着。街上的一切很逼真的打入我们的眼帘
  • 初岁

    初岁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月窟传说

    月窟传说

    月窟,指月亮,也指月之归宿处,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对于人体,月窟代表头顶泥丸宫,也即是本书所言的天之劫海。梅花易数有云,乾见巽为月窟。月窟,化育万物之本。月有圆缺,处处劫变,便如人生。从受孕至出生,及至老死,何处无劫?本书是一个劫修的故事。姐,你护我五载,从今天开始,你放心,一切由我。姐,我今天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从明天开始,你只是我的女人,唯一!云黛,为了你,我可以付出所有,包括生命。为了你,我何惜和整个世界为敌!人生,从劫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