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0400000007

第7章 电影常识(2)

三是中国电影的攀登期,时间大约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电影工作者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多出精品,促进繁荣,再上新台阶,迎接新世纪”努力,艺术上认真实施“九五五〇工程”,向“精品”高峰攀登。这一时期,中国电影逐步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并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艺术家们以精品意识创作出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孔繁森》、《大转折》、《红河谷》、《离开**的日子》、《喜莲》、《鸦片战争》、《大西南》、《安居》、《非常爱情》、《花季雨季》等。三个时期都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创作思想的不断充实与完善。

电影艺术的创新与成就,表现在电影多样化方面非常明显。在题材种类上、风格样式上,中国电影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的景象。题材上的多样化随着生活的多样化而不断丰盈;风格样式上更是呈现出了多样化创作格局,相继出现了武打片、惊险片、风光片,还有一些非常有艺术个性的像《城南旧事》、《人·鬼·情》、《黑炮事件》、《三毛从军记》、《夫唱妻和》、《爱情麻辣烫》等风格迥异的影片。从1997年开始还出现了贺岁片,像《甲方乙方》等。

此外,在历史巨片的拍摄,对文学、戏剧名著的改编,在少数民族题材、残疾人题材、农村题材、工业题材以及纪录片创作等方面也都有上乘之作出现。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电影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大批人才,中国电影创造了20年的辉煌。从事各门类、各专业的几十万电影大军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借鉴世界电影产业大国的经验,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电影改革从1993年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发行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市场调节,还各制片单位以自主发行权与竞争主动权。在引进境外新片时,对分账制、院线制的发行方式和经营机制都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一举措对于制片业直面市场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影视合流,优势互补,统一管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是影视发展的趋势。在中央的领导、支持下,广电部门从政策到实践上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各地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全国电影制片厂成建制划属广电部门管理,其中,山东成立了影视创作中心,安徽厂划属安徽电视台等,平均一年从全国电视广告费中拿出以资助电影的资金就达一个多亿。长期以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严重脱节,分散经营,企业结构不合理,效益形不成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深化电影国企改革的试点中,比较成功的探索主要是组建集团与实行股份制改造,这包括制片企业、发行企业和放映企业。党中央、国务院对电影改革及国有企业集团化试点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国务院批准了广电总局直属七家企事业单位组建“中国电影集团”,提前完成了器材、发行、洗印三项重组任务。集团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影视录一体化、制发放一条龙的模式,调整产品结构,转换内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规模效益,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多出好作品,多出好人才。为了进一步推进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打破行政计划模式以及臃肿、垄断的发行体制,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95年率先组建了东方院线,对国产影片的发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川、广西又先后以电影制片厂牵头组建了第二发行放映院线,中影公司的进口片按比例供片,支持各地的公平竞争。

进入2000年,中国电影面临着高科技迅猛发展、电视业蓬勃崛起、新兴文化媒体增多、娱乐方式多样化等市场竞争中的种种新的挑战,可以说目前的中国电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二、美国电影

如果以爱迪生1896年4月23日在纽约比亚尔杂耍剧场向公众第一次放映投射到银幕上去的电影为标志,那么美国电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美国电影主要是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是西方电影中以赢利为目的的影片的通称,是指通过商业渠道发行的、在一般电影院上映的、观众花钱买票就可以看到的故事片。美国商业电影是与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美国先锋派电影(或称实验电影、地下电影)相对而言的,它作为美国电影主流类型,主要是指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好莱坞商品化类型电影鼎盛时期创作的故事片的总称。它以追求缺乏内容深度的娱乐性为目的,思想内容上多数回避真正的社会冲突,表现形式上一般具有情节较为紧张、曲折和巧妙的特点。

美国早期最有影响的导演是格里菲斯,他于1915年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1916年拍摄的《党同伐异》标志着电影从一种科技发明上升为一种艺术。

20世纪20年代,随着好莱坞的建立,美国电影生产的大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形成,对60年代之前的美国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传统好莱坞商业电影是指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类型影片,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深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也始终是根据类型观念来进行创作的。美国传统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主要类型有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和幻想片等。

20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电影的鼎盛时期,有派拉蒙、华纳、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等八大制片公司雄踞好莱坞。在制片人统治下,各个制片厂像工厂流水线一样高速运转,源源不断地成批生产出适合各种观众口味的类型影片。由于好莱坞制片人的独断专行,其商业价值观念使电影艺术家的创作自主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拍摄的大多数影片总与其他卖座影片相似,很少有构思独特和体现个人艺术风格的艺术影片。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电影艺术家(如卓别林和奥森·威尔斯),因他们突出的才华和卓越的作品而能够独立于好莱坞的商业类型片主潮之外。卓别林自己组建公司并亲自担任制片人,陆续拍摄了一系列独具个人风格的喜剧片。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他创作的独树一帜的喜剧电影约有80余部。20世纪30年代之后他主要拍摄了《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一个国王在纽约》(1957年)等。这些影片标志着卓别林的喜剧创作成就。奥森·威尔斯拍摄的首部影片是《公民凯恩》(1942年),这部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现代电影里程碑”的美誉。

美国电影类型片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的直接产物,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产生了类型影片中的许多经典之作。主要有:

1.喜剧片。如《一夜风流》(1934年)、《风流寡妇》(1934年)、《第兹先生进城》(1936年)、《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年)等。

2.恐怖片。如《吸血鬼》(1931年)、《弗兰肯斯坦》(1931年)和《蝴蝶梦》(1940年)等。

3.盗匪片。如《小恺撒》(1931年)、《国民公敌》(1931年)、《疤面人》(1932年)等。

4.歌舞片。如《四十二街》(1933年)、《掘金女郎》(1933年)、《大礼帽》(1935年)、《风月无边》(1936年)、《齐格飞大歌舞》(1936年)等。

5.西部片。如《关山飞渡》(1939年)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电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其中,代表作有西部片《黄牛惨案》(1943年)、爱情片《魂断蓝桥》(1940年)、惊悚片《破坏者》(1942年)和《疑云》(1943年)、侦探片《马耳他之鹰》(1941年)等。从战后至50年代初期,是传统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类型片有:喜剧片《凡尔杜先生》(1947年)、《彗星美人》(1950年)、《舞台生涯》(1952年)、《雨中曲》(1952年)、《罗马假日》(1953年),西部片《红河》(1948年)、《正午》(1952年)、《原野奇侠》(1953年)、《搜索者》(1956年)等。这些题材较为严肃深刻的西部片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的代表作。著名的西部片导演和演员有:约翰·福特、霍华德·霍克斯、凯文·科斯特纳、伊斯特伍德、达斯汀·霍夫曼、约翰·韦恩、贾利·古柏、阿兰·莱德等。

美国传统电影的黄金时代结束之后的20世纪60~70年代,一些经典题材和类型电影发生了变化。传统西部片中的单枪匹马的主人公逐渐演变成群体的主人公,出现了如《虎豹小霸王》(1969年)、《野性的一群》(1969年)等一批优秀的影片。优秀歌舞片有:《西区故事》(1961年)、《窈窕淑女》(1964年)、《音乐之声》(1965年)、《滑稽女郎》(1968年)等。“反英雄”片有:《毕业生》(1967年)、《邦尼与克莱德》(1967年)、《午夜牛郎》(1969年)、《荒原》(1973年)等。希区柯克的惊悚片有:《精神病患者》(1960年)、《群鸟》(1963年)和《玛尔尼》(1964年)等。社会问题片有:《不合时宜的人》(1961年)、《发条橙》(1971年)、《飞越疯人院》(1975年)、《出租汽车司机》(1976年)等。这一时期的主要导演有:马丁·斯科西斯、弗朗西斯·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布里恩·德帕玛、约翰·米利乌斯、乔治·卢卡斯、保罗·斯库拉德,等等。

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1975年)、《第三类接触》(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年)都获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绩,并由此使科幻片发展成为集灾难片、冒险片特点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种类型的影片还有《金刚》(1976年)、《异物》(1979年)、《超人》(1979年)、《失去方向的入侵者》(1981年)、《外星人》(1982年),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

马丁·斯科西斯以其对传统类型电影的了解和学院教育的背景,以及对欧洲电影手法的吸收借鉴,在形式上解构并翻新了好莱坞传统电影类型,又在内容上揭露了美国文化上的种种问题。他的主要作品有:《出租汽车司机》(1976年)、《愤怒的公牛》(1980年)、《金钱本色》(1986年)、《基督最后的诱惑》(1988年)等。

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在美国70年代以来的电影中,最为突出的类型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影片是注重宣扬美国精神的,如《洛奇》(1976年)、《阿甘正传》(1994年)等都是通过讲述小人物经过自我努力和不懈奋斗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传奇性故事,赞美了美利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度,反映了美国人的强烈愿望,成为美国当代文化的象征。

第二类影片是以《星球大战》(1977年)、《外星人》(1982年)、《真实的谎言》(1994年)、《泰坦尼克号》(1997年)、《空军一号》(1997年)等为标志的超级豪华型娱乐片。这类影片不仅以资金上的高投入、技术上的高科技等作为手段,达到商业上的高票房的目的,而且以“惩恶扬善”的现代神话故事极力宣扬了美国文化精神。

第三类影片是70年代末期在美国影坛出现的具有写实主义倾向的、反映各类社会问题的“问题片”。一是以越战为题材的“越战片”,从1979年以来先后有《归来》(1979年)、《猎鹿人》(1979年)、《现代启示录》(1979年)、《野战排》(1986年)、《生逢7月4日》(1989年)等,这些影片把美国人对越战的反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涉及家庭伦理、两性关系、婚姻问题、婚外情等家庭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领域的影片。如《克雷默夫妇》(1979年)、《普通人》(1980年)、《金色池塘》(1981年)、《母女情深》(1983年)、《汉娜姐妹》(1986年)、《致命的诱惑》(1987年)、《性、谎言和录像带》(1989年)、《美国美人》(1999年)等。有的体现了家庭亲情的温馨,有的反映了对两性问题的困惑,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现代人的两难生存处境,在道德价值观念上既有现代角度的探索也有回归传统的倾向。

同类推荐
  • 书法门外谈

    书法门外谈

    本书是著名艺术鉴赏家柯文辉对书法艺术的品鉴和评论,内容包括大师离席的时代、马一浮的书法、林散之印象、钱君匋的印等50多篇,气韵生动,细节传神,诗境澄朴。评书,品人,记事。文字信手拈来,佳趣迭出,且时有高明独创的见解。既是其30年书法评论文章的结集,也是他对书法界观察与思考的见证。
  • 从生活到艺术

    从生活到艺术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美术发展的概况,谈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规律。期待艺术家以十年磨一剑的心态,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真正能够传至久远的好作品。我的主要标题是谈“从生活到艺术”。大家知道关于生活我们已经有约定俗成的理解,但是对于艺术的理解可以有无数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像我们一些哲人说的:“艺术是第二自然,艺术是艺术家所做的白日梦”等等。
  •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自新时期以来的电影评论自选集,收录了近百篇影评与随笔。所论及的影片均是30多年来具有巨大影响或有强烈争议的国产影片,和部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得奖的外国影片。作者努力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凭良心,说真话,有思想,有文采,有文化。作者之所以把书名定为《阅读电影》,是因为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件特别庄重的事,对于电影亦然。要对一部电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需要认真、反复阅读的。写电影评论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唯如此,才能解剖与彰显电影的意义。和诸多随着风向转的藤萝状态的评论不同,它扎根在作者自己的土壤里,如一泓清泉从心灵深处汩汩流淌……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替身娘子倾天下

    替身娘子倾天下

    她是替身新娘,身负血海深仇;她哪怕被阻隔在他心门之外,也只想做他真正的娘子;三界不容她,天地遗弃她!吾爱,你是否可以坚定不移的守在我身后?那么,我为你开天辟地,毁世灭神魔又何妨!
  • 红绳错:倾国公主

    红绳错:倾国公主

    第156和157是重复的,网页一时跳不开,点了两下,亲不要订阅了。向大家道歉……
  • 明伦汇编家范典妯娌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妯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赌运: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

    赌运: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

    本书汇集了二十多篇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名作,这些脍炙人口,富有代表性的杰作佳构,洋溢着风格各异的德语文学的独特魅力;德国大家霍夫曼、克莱斯特等人的小说,散发着神秘的“兰花”的幽香:凯勒和戈特赫尔夫等瑞士小说家的作品,充满着阿尔卑斯山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有着“写中短篇小说的莎士比亚”之称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讲述的故事,更是流淌着多瑙河般的深沉与画意诗情
  • 狂妃当道王爷请接招

    狂妃当道王爷请接招

    【玄幻言情《天降冥妃太抢手》已经开坑】六年前,她从陈国最受宠爱的小公主变成了阶下囚。在黎城阴暗的地牢中,那人用修长的手指亲自将这世上最毒的药丸送入她口中,俊秀的面容上却笑得如沐春风。当天晚上,她大病一场。三日之后,她从陌生的床帐内醒来,睁着一双澄澈如泉的眼睛望着他,白皙的小脸上满是惶恐。“这里是哪儿?你是谁?”“这里是黎城,我是……”他站在床边望着她的样子看上去依旧温文尔雅,却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顿了一顿。她歪着脑袋坐在床上疑惑地望着他,静静等待他的回答。他幽深如墨的的眸子望着她沉吟片刻之后勾唇莞尔一笑,伸出微凉的指尖扶了扶她细致的面颊。“我是你的远房表亲,你可以叫我昀哥哥。”从此,她与他朝夕相伴,一过就是六年。六年后,他落入她精心设计的圈套中,伤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鲜血滴落在他洁白的长袍上犹如一朵朵盛放的罂粟,衬着他温润的笑颜显得格外妖娆。他用那双依旧温润的眸子盯着她一动不动,缓缓凑近她耳边轻声问:玥儿,这就是你想要的么?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

    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

    【新文《盛嫁无双之废柴王爷神医妃》,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她是叛将之女,天下第一病秧子;他是少年神医,亦是残忍变态的活阎王。世人眼中,她极弱,他极强。这两人和亲?世人皆道:不出三日,她一定会被折磨至死!穆妍笑容清浅:走自己的路,打别人的脸,可谓人生乐事一件。***首席冷兵器设计师穿越成为叛将之女,父不慈,继母不善,兄长病弱,各路牛鬼蛇神你方唱罢我登场,穆妍对此很淡定。妙笔之下,不是水墨丹青,而是杀人饮血的神兵利器,且看她素手翻云,风华尽现,潋滟无双。他是少年神医,一朝生变,由佛入魔。世人惧他,憎他,咒他,骂他,他从不曾在意,直到那个女子出现……***【小剧场】【初遇】——“兄台,借个肩膀。”——“你的血闻起来好香……”穆妍:未婚夫是个吸血鬼,而且就好她这一口,喝一次还上瘾了,求她的心理阴影面积……【怀璧其罪】——“夫君,他们都想利用我们,得不到就要毁掉,此局何解?”——“先毁了他们。”这其实是一个表面冷血骨子无情的男人一步步蜕化成忠犬,夫妻携手祸害人间的故事。一对一,双洁,男强女强,美男多多。游游出品,不坑,不虐男女主。
  • 同昌公主外传

    同昌公主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ound the Sofa

    Round the Sof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机智笨探

    机智笨探

    平凡的少年,简单的大学生,一次意外的破获了一个校园杀人案,一步一步成为著名侦探,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又一个幕后集团的安排和操纵、金钱、名利、情义、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