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0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认为新闻叙事中存在着某种独特的叙述方式(narrative forms),而这种方式内含着影响知识获得的结构特征(Tuchman,1978:104)。在这里,塔奇曼更注重新闻的结构形式,而本文则试图以一种历史视角去探寻新闻叙述方式中内容与形式的共同变迁。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在新闻报道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并非所有业已发生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也非对事实的单纯再现。塔奇曼认为,事实是“通过专业上合法的方法采集得到的相关信息,它体现了被知晓与如何被知晓两者之间的关系”。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求知过程,比如哲学和科学,它有着独特的“合法”的采集事实的“方法”,“新闻的生产流程既非深思熟虑亦非探究本质,它们也不假设和验证公理。与那些经由严谨的反思求得事实的方法不同,新闻是必须应对截稿期限的实践工作。事实必须被迅速确认,但新闻工作者(像科学家一样)亲历事件并不足以将其确认为事实。在科学之中,事实是因其可证实和可复制而被确立的。而在新闻中,证实事实,既是一种政治造诣,又是一种专业成就”(Tuchman,1978:82-83)。在塔奇曼看来,新闻生产是作为组织的媒介的产物,因此,新闻的生产受制于一定的规范,是被组织化了的行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规范是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的生产实践是在新闻专业主义的规制下完成的,而新闻专业主义对于事实的采集和呈现自有一套程序和规则。因此,塔奇曼指出,对于编辑和记者来说,专业主义就意味着遵循这些带有组织特征的叙述方式,有时还存在着可供模仿的正规范本,如《纽约时报》(Tuchman,1978:106)。

将媒介看作组织,将新闻生产视为组织规范下的产物,使得对新闻生产的考察适宜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在对新闻生产社会学的各种理论取向进行盘点时,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认为应特别提倡“从社会的或社会组织切入的视角”,“要回答选择什么作为新闻、又如何报道这些新闻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新闻来源、新闻记者、新闻机构的编辑,还有专业主义、市场和文化传统等各自不同的诉求之间的角力与协商”,都会在这个切入点上展开(Schudson,2000:175)。国内亦有学者十分关注这一研究视角的意义:“对于媒介组织自身,我们探讨甚少,往往以上层建筑这一定性标签一贴了事”(黄旦,1997:72)。由此可见,对于媒介组织特征和结构的审视其实是不同传媒体制下的学者们的共同关注。

新闻的生产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源——媒介——读者,媒介在大千世界的纷纭事件中选择某些事件作为新闻事件,并通过加工制作成新闻,然后将其传递给读者。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新闻生产的过程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新闻源、媒介和读者的内部构成极其复杂:新闻源由各种组织或非组织构成;媒介组织内部的科层与分工也很繁复;而受众的人口特征分层亦很细致。所以,巴恩赫斯特才认为媒介创建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Barnhurst et al.,2001:2)。伯纳德·罗斯科(Bernard Roshco)称新闻是一种社会产物,同时亦是组织性的产物(Roshco,1994:13)。而更确切的说法是新闻是其生产组织(媒介)与孕育组织的社会现实互动的结果,之所以这样说,想强调的是,媒介确实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影响,但是媒介对社会现实的影响亦存在复杂的反作用:有时是合作、有时是消解与缓冲、有时是反抗。

报纸选择某种报道模式试图应对的是复杂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一选择过程反映了处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报纸在当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对社会的需求及自身状态和行为的想象与判断。正是基于此,报纸报道模式会应时而变。而报道模式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念(认识)问题。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意味就是报道模式所隐含的价值观念:新闻的内涵及报纸的角色定位。本文从报纸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报道模式入手,由小及大、从微观到宏观,试图探究新闻的内涵及报纸自我角色定位的变化。当追问报纸“是谁”的时候,只是一种将传播者人格化的隐喻,并未否认大众媒介的组织特征。

新闻是什么?而报纸又是谁?当我们讨论这些概念时,我们需要追问的不仅是概念本身,而且更是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新闻和报纸形成的社会条件。只有将对新闻和报纸的研究置于某种历史背景之下,才有可能理解其内涵。恰如托克维尔所说,仔细观察一个人,“应当追溯他的过去,应当考察他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期”,“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支配他一生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而考察一个民族也与此类似,“他们兴起时期所处的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一切(托克维尔,1988:30-31)”。这个观点对于考察美国报纸同样适用,追溯美国报纸的起源、发展与变迁,将有助于理解美国媒介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

本文拟采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将报道模式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将其置于报纸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以辨析报纸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复杂互动关系,力图展现美国报纸报道模式的生成图景,还原美国报纸的生存场。多年来,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因循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zarsfeld)的传播学研究路径,属于更多地关注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社会心理学。而大众传媒的社会历史研究则十分稀少(Carey,1982:1182)。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的这一洞见在近20年后得到了舒德森的回应,舒德森在对于媒介社会学的元研究中,提出以往的“这些研究都是典型的非历史化的,忽视了新闻特性变化的可能性”(Schudson,2000:194)。与科技与自然史视角的解释不同,持现象学理论和批判理论的学者们强调一种重置情境的分析方法(Jansen,1981:143)。舒德森的《发现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一书即采用了这样的研究路径,他将社会历史文献与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视角结合起来,考察造就现代报纸的社会条件和人类抉择(Jansen,1981:143)。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本书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利用一个寒假给75位大学生的回信。书信的内容涉及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就业前的准备等。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对当代大学生真正上好大学这堂人生课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
  • 日出之时

    日出之时

    “顺道说一句,我发现你们的生物芯片的出厂设定有很多问题,于是擅自请人进行了修正,包括断开与控制中心的自动连接,以及调整记忆时间,把它和现实时间的比例从1:10调整到1:1,这样你就不会产生几十年如一日的错觉了——或许我该事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只能祈祷那个给我大脑动刀子的家伙不是庸医。”尤拉咧嘴笑起来:“当然不,他可是穴人里最了不起的科学家。”拔掉那根铁棍后,唐恩用两团破布堵住了肚子和背上的破洞,起身说:“我们得去唤醒伊芙,让她亲眼看看这个世界。”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废弃皇后

    废弃皇后

    推荐霓儿的新文《总裁霸上弓》新坑《贡品皇后》,亲们多多支持啊!五百年前的诅咒,五百年前的恩怨,五百年前的玫瑰藤手镯,竟然把她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穿到了古代,不过,幸运的是却捡到了一个皇后的宝座,但是有一个条件——要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她能阻止得了吗?她的出现又会发生怎样的轰动?是继续当他的皇后?还是跟他隐匿于一个世外桃源?还是…第一卷穿越篇她说:同心结同心。他笑了,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一辈子跟这个女子同心。她望着那块大石头上留下的一大滩血迹,不由自责。他愤然,让她闭门思过一个月。第二卷皇后篇她一丝不挂地站在他面前,一脸的娇羞。他迫不及待地抱住了她,那一夜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欣喜地站在她面前,他却是一脸的冷漠,似乎不曾相识。她哀伤不已,原来一切真的就是一场梦吗?第三卷邂逅篇依恋坠?古墓里的男子?尹诗的头开始迷糊。她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记忆跟这些有什么关系,可是心里却莫名地牵挂。十五年了,她的影子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深。于是他夜夜销魂,只为不去思念。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便是沉沦,或许会再遇见。只是不知是何年……本文是慢热,亲们要有耐心哦!推荐+收藏+留言一步到位啊!本文有一点点的伤。有一点点的痛。也有一点点的幽默。亲们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票,多多投来吧!这是宝亲给霓儿做的动感影集的网址:非常感谢宝亲,很漂亮!很喜欢王菲的《笑忘书》。云淡风轻群:17486400霓儿书迷群:63445688(感谢紫色的寂寞贡献的群)任意一个《废弃皇后》里的人物即可做“敲门砖”。新文《三夜痴缠》简介:“帮我…帮我…”她忍受着浑身的炙热,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嘶--”衣衫被撕裂的声音。他近乎野兽的行为,将她压在了身下。三天三夜,抵死缠绵。“贱人!竟敢给朕下药!”他怒喝,一点不顾三夜的夫妻之实。“我没有!”她倔强地眼神让他觉得害怕。“传朕旨意,从今以后皇后娘娘不许踏出这落霞宫半步!”一场日食,却让她穿越到五百年前的时空。一枚鸾凤吊坠,让她陷入一场权力的斗争。一段孽缘,让她心神疲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把大火烧了寝宫,从此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小七。只身先往东雷国,去寻找一种叫做凤凰的大鸟,。传说,只要见到凤凰的人,便会向它所要一个愿望…当她决定忘记他时,答应做东雷国的皇后的时候,他却已经兵临城下…
  • 水嫩谋妻,王爷哪里逃

    水嫩谋妻,王爷哪里逃

    她生而尊贵,桀骜不驯,然而她却命运多舛。洞房花烛夜,她在温柔乡里极尽缱绻,颠鸾倒凤,第二天却被冠上了不守妇道的罪名,父亲被砍头,母亲生死未卜……十年之后,王者归来,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废材,重回故地,她用智谋翻天覆地。她怀揣经天纬地之才,出神入鬼之计,世人皆称她为“兰先生”。她用行动极为生动地诠释了,我为刀俎,敌为鱼肉!
  • 求变就是求赢

    求变就是求赢

    当你面对不断变化发展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想有所成就,却感觉迷茫无助之时该如何选择?在进与退、输与赢的关口,你当然会选择“进”与“赢”。而本书题为《求变就是求赢》,就是为你指出想赢就必须求变这一成功的先决条件。本书从求变与求赢的紧密联系、求变的重要性、变的方式、变的途径等各方面,辅以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范例,细致分析指明如何追求到“变”这一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为你释疑解惑,拓展成功的思路,打开胜利的大门,让你顺利走向“赢”的彼岸。
  • 魔帝的爱宠

    魔帝的爱宠

    千米高空,男人从身后狠狠压着她,如魔低语,“女人,这就是你逃离我的代价!我说过,哪个星球敢收留你,我就灭了它。”前方腾起蘑菇状的黑云,死亡之光,疯狂咆哮着奔向四面八方,他低笑着,“看清楚了么,这个星球,一百二十亿人的生命,都匍匐在你我脚下,开出如此美丽的地狱妖花!”“杜梓勋,你疯了吗?你这个魔鬼,叫他们停止,停止,停止啊————”他将她紧紧禁锢在怀中,手臂硌得她的身骨咯咯作响,他白发如雪,俊美绝伦的面容,阴兀森冷,伸出舌头,舔去她的眼泪。“小骗子,从遇到你那天起,我就停不下来了。这都是因为你,我该叫你郝未来,还是……”---他们的青春,始于一个充满动乱与辉煌的年代,结束在第一百封信里,那句痛彻心扉的“分手”。十年后他是响誉各国军界的冷面军神,而她却即将嫁做他人妇。再相遇,他的身边亦有佳人相伴,本以为二人早已陌路,一场阴谋悄然拉开,她沦为他的禁脔。没有日夜,没有晨昏,他强迫她沉沦在他的欲望海洋,任她如何抗拒,哭求,呐喊,他肆意掠夺,索取她的一切感官……甚至数次濒临死境,也绝不放手。他说,“我最想要的始终是你郝未来,其他女人,都是将就。而我,不喜欢将就。”大家都说,冷面军神的名号,其实是为她打来的,十年来,他一直在等她找她。当一切阴谋都被撕开,深情化绝情,她被他扭断手脚,被他的妹妹刀刺心背,被他关在小黑屋里折磨得体无完肤……他说,“你只是联邦军界送来的表子,连狗都不如!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银河帝国野史记,一世皇帝在创国之初,一直钟情于初恋情人。为了她,皇帝灭了一个家族,用最豪华的婚礼强娶她为妻,却又在仅三个月不到就跟她离了婚。她屡次逃跑,皇帝为了追她,孤身一舰追入敌军百万舰群中,将她索回;更为她毁了数颗星球,夺取上千亿条人命,被冠上“魔鬼大帝”的称号。皇帝为她发疯成狂,差点杀死自己的亲人。最终,皇帝和他的亲人,将她当做了人肉炸弹送进敌军舰群中,灰飞烟灭,换取帝国的建立。---银河帝国正史记,一世皇帝只有一位皇后。传言,她拥有最妖惑人心的美貌,可以让星球更改轨道的神秘力量。传言,敌国公主骂她一句“怪物秃子”,而引至亡国灭种。传言,她妒嫉成狂,将皇帝陛下的初恋情人逼得远走他乡。传言,她为皇帝育有一子,却有整整十年不让皇帝碰她分毫。真相是什么?
  •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平生最爱纳兰词:当时只道是寻常》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岷山深处

    岷山深处

    从远古的某个时候开始,白马人和大熊猫相遇了,从此相伴而行。他(它)们在共同的地域,良性互动,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在大熊猫在经历了猎杀、竹子开花、滥伐森林、栖息地因为交通而割裂等等灾难之后,今天,广大范围内的植被在恢复,熊猫数量稳中有升,人与大熊猫的关系得到调整和重建。虽然隐忧还不少,但仍值得欣慰,希望还是有的。白马人是古老民族的活化石。大熊猫是古老动物的活化石。他(它)们是平武之宝,也是中国之宝。
  • 梅葛: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梅葛: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梅葛》是彝族的一部长篇史诗,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的姚安、大姚等彝族地区。当地彝人每逢年节都要诵唱《梅葛》三天,并视《梅葛》为“根谱”而世代口耳相传。“梅葛”本为一种彝族歌调的名称,由于采用这种调子来唱彝族的创世史,因而人们将这部创世史诗称为《梅葛》。全诗分为四大部分:“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梅葛”调又分“赤梅葛”和“辅梅葛”两大类。“赤梅葛”的曲调比较悲楚、忧伤、低沉,史诗的第四部“丧葬”就采用这种曲调;“辅梅葛”的曲调较为婉转抒情,史诗的其他几部唱诵时就采用这种曲调。
  • 娱乐圈如此美好

    娱乐圈如此美好

    这就是一个公子哥在娱乐圈纵横捭阖的故事。群号:63259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