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0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欧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家主要有尼古拉斯·加汉姆(Nicholas Garnham)、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与彼得·戈尔丁(Peter Golding)等,他们认为阶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心所在,代表著作有默多克与戈尔丁的《论大众传播政治经济学》(1974)和《资本主义、传播与阶级关系》(1979);加汉姆的《大众传播政治经济学》(1979)等。加汉姆一直是英国传播业中的工会运动活跃分子,他联合格雷厄姆·默多克、彼得·戈尔丁等其他政治经济学家,对英国的广播电视与电信系统解除管制与私有化进行了批评。默多克与戈尔丁认为政治经济学应“聚焦于公共传播的符号与经济层面的互动作用”,并对传播的公民权问题进行过专门论述,这些观点与北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队伍遥相呼应。此外,以研究第三世界传播问题著称的法国学者阿芒·马特拉(Armand Mattelart)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欧洲传播政策的争鸣,他认为文化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国家或企业结构的问题,它与公共领域私有化、商品化的过程紧密相连,使得公共领域可供传播业充分利用。

对于欧美关注公共传播事业的学者来说,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媒介非中心化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通过强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分析了权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关系,商品化与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社会阶级分化与抗争的情况等,突破了媒介研究的孤立和封闭状态,把媒介置于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考察,是一种宏观与中观的研究视角。欧美传播学者如詹姆斯·卡瑞(James Curran,1996)、麦克·罗博依(Marc Raboy,1996)、帕特夏·郝兰德(Patricia Holland,2003)等普遍认为,目前公共广播电视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来自意识形态、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挑战,认为新右派以及商业因素是导致公共广播电视处于“两难境地”的主要原因。

与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呼应的还有公共领域的思想,该领域的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89)、尼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2001)认为,以公共广播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领域”已经重新被“封建化”,并不得不与商业电视进行争夺受众的竞争。新哈贝马斯主义者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概念做了最新的定义,他们认为公共服务广播应该是现代公共领域的制度保证和手段,公共服务模式要比市场主导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二)媒介政策视野下的公共广播电视研究

在欧洲,除了与北美遥相呼应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还有一种主流化的立足媒介政策的公共广播电视研究。这类研究的代表学者是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 Quail),从他最早的《大众传播模式论》(1981)到和克润·休那(Karen Siune)合编的《媒介政策:集中、单一和商业化》(1998),以及后来的《媒介政策范式的转变》(2003),可以说记录了西方媒介政策变迁的历史。其他还有诸如彼得·汉弗莱(Peter J. Humphreys)的《西欧的大众媒介和媒介政策》(1996)、雅若·卡茨(Yaron Katz)的《21世纪美国和西欧的媒介政策》(2005)等,其中无一例外把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危机与变迁作为研究的重点。《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7年秋季号以“媒介历史”为专题,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回顾审视20世纪媒介发展轨迹。另外,英国学者约翰·科纳(John Corner)等在《国际媒介研究:批判性考察》(1997)从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的角度探讨了北美和欧洲媒介政策的变迁。至于原来存在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欧洲国家,学者们对各自国家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也给予了很多关注,这些成果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于《欧洲传播学刊》(European Journalof Communication)、《媒介、文化与社会》(Media, Culture& Society)、《电视与新媒介》(Television& New Media)、《新媒介与社会》(New Media& Society)、《传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国际性的学术期刊。

当然,作为一种曾经垄断性的欧洲传播制度,公共广播电视引发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批评的观点主要包括公共广播电视的家长式作风(Collins,1998),公共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倾向(Curran,2000),公共广播电视作为民主传播系统的衰微(Harrisonand Woods,2001)等。加汉姆(Garnham,1995)指出,如果公共广播电视愚蠢地抛弃民主而不能充分代表公共利益,那就没有合法存在的基础;默多克(Murdock,2000)认为政治民主的危机导致了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迈克尔·崔西(Michael Tracey,1998)则进一步指出了现代人的矛盾之处,一方面民主政府、多元社会的确立和存在使大家觉得没有必要保留公共广播电视,但同时民主社会也倡导有质量的文化生活,于是维护公共广播电视又显得很有必要。

正是基于公共广播电视与政治民主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发了更多关于传播与公共利益、公民权的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默多克和戈尔丁的《信息贫穷与政治不平等:媒介私有化时代的公民权》(1989),他们着重研究了媒介市场化背景下媒介与公民权的问题。他们以英国为例分析指出,随着大众媒介市场化、私有化进程的加剧,人们平等使用信息服务与信息设施的权利受到削弱,信息像商品一样成为可以买卖的东西,而一旦信息的供应由市场来保证,公民对信息的使用就会受到各种限制,特别是经济的限制,使完整而有效的公民权所需要的资源保障就会被破坏。总之,欧美学者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争议更多地集中在其对构建现代民主社会的作用,公共广播电视的式微对民主国家的危害。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实施

一、思辨分析为主的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主要通过运用理论思辨对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对策分析。本书在研究选题和论证阶段,广泛阅读、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及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和修改本书的研究架构,并利用网络资源检索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充分的文献研究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也使笔者能够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了研究的前沿动态,确定了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研究思路,抽离出与公共广播电视相关的核心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和问题分析。在文献研究的路径上,本书采纳了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全景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不同国家传播模式相比较等不同的研究路径,通过运用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资源,力求得出符合学理逻辑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和判断,达到内在思辨与外在事实的统一。

二、访谈与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

(一)专家访谈与实地调查

对于传播学研究而言,宏观的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微观的实证研究也必不可少,科学的研究是建立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的定量或定性实证研究。由于条件所限,很难对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因而本研究没有采纳定量的研究方法,但是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克服一手资料不足的问题,采纳了专家深度访谈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先后采访欧美及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40余名,通过对国内外专家与学者的深度访谈,不断对研究问题与结论进行纠偏与匡正。此外,笔者还利用到国外访问研究的机会,分别到加拿大广播电视电讯委员会(CRTC)、瑞典国家电视台(SVT)、英国广播公司(BBC)等机构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研,积累了一手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获得了对研究对象的直观认识和政策解释。

(二)参与观察与受众访谈

除了对专家学者的访谈和对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的实地调查,本研究还运用了参与观察、受众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主要从受众的角度对公共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和社会评价进行了调查,以获得对研究对象全面的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理解。

笔者在国外调研期间,均居住在当地市民家中。一方面,利用与家庭成员生活接触之便,对他们的收视习惯、视听选择等进行了参与式的观察,并就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的传播效果先后与其家庭成员及来往朋友、邻居等进行了隐性的交谈式的访问;另一方面,到公共场合观察大多数市民的媒介(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接触情况;以电视媒介为重点,了解他们对当地不同类型节目的收视喜好,并收集记录了相关的影像资料。观察和访谈的内容包括:电视机在家庭中的摆放位置、电视机的数量;家庭中能收看到的频道数量、公共频道与商业频道的比例、传输方式、收视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受访人的日常时间分配,收看电视时的状态和方式;经常收看的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对公共频道与商业电视频道的节目质量、选择偏好的评价等。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和对象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了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清晰度,获得了研究对象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解读。

同类推荐
  •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合同文书写作大全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中国城市性格

    中国城市性格

    人是有性格的,没有了性格就没有了魅力。本书分析了中国最具性格魅力的20个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武汉、西安、苏州、厦门、杭州等。
  •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2012年和2014年,作者两次深入莫斯科华商群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跟踪调查,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群体在当地所面临的淘金环境和真实的生存状况,探究了他们的生存策略。本书从这些华商的日常生活世界入手,进行了民族志式的研究和铺陈,不仅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迁移主体如何利用外在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自身资源,构建出全新的生存空间。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热门推荐
  •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之炽Ⅱ:女武神2

    天之炽Ⅱ:女武神2

    原罪机关秘密崛起……翡冷翠各势力暗潮涌动……这是一场关于普罗米修斯和炽天使的终极较量……神授骑士西泽尔能不能复兴炽天使的辉煌?“红龙”之名能否再次冲上云霄?万国盛典,一触即发!翻开本书,您将受到本小说致命的吸引!
  • 一生相伴的智慧: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生相伴的智慧: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就是智慧。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智慧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亚历山大大帝出发远片波斯之前,他将所有的财产分给部下。大臣皮尔底加斯非常惊奇,问道:“那么陛下,您,带什么启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
  • 宇宙剑神

    宇宙剑神

    星空让人遐想,时间让人老去,而这个世界,雷霆闪烁,剑光永恒!他……从封禁之地,剑荡天下而来,持着一柄剑,闯向缤纷绝伦的世界。是守护,还是通天彻地!是唯我独尊,还是万道争鸣!
  • 绝色冷妃

    绝色冷妃

    “既然你那么讨厌我,那你就废了我吧,既让你眼前清静,也还我随心自由。”看着他,她满心悲伤。“别做梦,朕告诉你,皇宫不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我决不成全。”满眼厌恶,他不爱,更不放开。面对他的绝情,她满心伤痛,如果,一切还如初见,该有多好。被他罚跪,她晕倒在雨中,抱着她他静静的坐了一夜,醒来后她却决然离去。既然不爱,她也不要他的施舍。于是,她负气,他赌气,她倔强,他亦决然,像两个孩子般相互折磨着当阴谋的面纱被一层层的揭开,她才知道,原来,不是不爱,只是爱太深。金幔帐内,深情凝望,他柔情呢喃,“颜儿,我再也不会把你弄丢,此生,我只愿携你之手,与你共渡一生。”面若桃花,她细语回应,“逸轩,来生,我还愿与你携手一生。”宠冠后宫,她独享无上宠爱,却不想,迎接她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更大的阴谋……
  •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一开口就拿订单:12天掌握成功销售的96个口才技巧

    本书旨在让销售员在*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销售口才技巧,走进本书,你就会明白,不需要演说家的长篇大论,只言片语也能引起客户的共鸣;不需要辩论家的慷慨激昂,平铺直叙也能打动客户的心。销售口才就是这样,一句真诚的问候,就能敲开客户的心门;一句巧妙的提问,就能探知客户的需求;一句灵活的引导,就能打开客户的口袋……
  • 妖孽太子强逆天

    妖孽太子强逆天

    他本是一国太子,俊美尊贵,天才之资,却因为一纸婚约,一步踏错,被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弃女灭国亡族,元神尽散。死前,他才知道,真正的废物弃女竟然早就已经死了,杀他灭他国家的是一个来自地球的异世灵魂,还是一个气运之主。气运之主,他对付不了,那他就找来一个能对付的来。于是,他耗尽修为元神,唤来了一个人,将她送到了自己尚未出生之时。这一世的东麒太子,手掌天雷,俊美、腹黑、妖孽、强大,以女子之魂掌男子身体,冷峻或温柔,倾倒天下女子。【欢迎加入妖孽太子,Q群号码:726416741,砸门砖:书中任何角色名!】
  • 冰封魔族之崛起

    冰封魔族之崛起

    在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这里连时间都被冻住,这里便是地球上最强的种族魔族的栖息地,因为魔族做了一次差点毁灭地球的行动,故被冰冻在此,万年不得解冻。魔族之王焚天的冰像也伫立在这里,显得格外悲凉。
  • 一只猎雕的遭遇

    一只猎雕的遭遇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现代爱情游戏

    现代爱情游戏

    龙乐儿嫁给韦祎时,身份证上的年纪写的是十八岁。她长得甜美可爱,一张桃心脸,留齐刘海儿,眼睛又大又圆,穿着婚纱也不像话,有些像是过家家。韦家是全港首富,绵延百年的大家族。韦祎身为长子,结婚的时候却被远远地送到了南法,来参加婚礼的也只有他的弟弟——因为他是个傻子。婚礼上,龙乐儿牵着韦祎的手,站在那里甜甜地笑。韦祎个子比她高一头,穿着定制的三件套礼服,胸口插着一枝玫瑰,不笑时,眼神专注动人。他们身后有棵桃花树,不远万里从中国空运而来,只为取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