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000000004

第4章 中日关系·大众传媒·代际差异——以上海大学生及其父辈的比较为例(1)

魏一平、李双龙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提到日本,中国人总喜欢用一个词来描述——一衣带水,不仅是地理上的临近,还有文化上的共通。两千多年来,中日关系曲曲折折,但总体来讲是以和为主、以战为辅。明治维新以前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处于文化输出国的地位,但此后,由于日本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的日益衰败,中日之间的摩擦也不断升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侵略给中国及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以1976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为转折点,两国提出了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与日本在诸多问题上的分歧又渐行渐远,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东海油之争、钓鱼岛归属等问题,不断地刺激着两国人民的神经,也使得两国关系出现了一段冰封期。与外交关系上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国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却在节节攀升。至2006年底,中日贸易总额突破两千亿美元,日本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亦成为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此外,多少年来,日本始终是中国入境旅游第一大客源国,中国也是日本海外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由此有人将中日关系描述成“政冷经热”的状态。

经贸交流与民间交往的扩大,并没有减少或消除两国人民之间日益增大的分歧和隔阂。2000年,在一项以中国的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的关于“对日本持何种态度?”的调查发现,“非常喜欢日本”的为0,“比较喜欢日本”的为25%,“说不清楚”的为15%,“不喜欢日本”的为55%,“非常讨厌日本”的为5%。而2001年的日本调查则显示,日本大学生中“对中国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占59.4%,“喜欢中国”和“比较喜欢中国”的比例达到了75.2%。另外一项针对中国人“日本观”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对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总体评价偏低,亲切感、友好度不高,并且与十年前的调查结果对比显示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对日本人印象的平均分值从十年前的2.323下降到现在的1.862(4分为满分)。这都表明,中国人在对日本及日本人的认识和评价上,总体上比较保守。

此外,有关中日关系与媒介影响的研究也大都表明,中日关系的趋冷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但大众传媒的渲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换言之,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隔阂。“两国媒体非但没有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加重了相互间的不信任情绪。”

中国大学生一代与其父辈一代在成长环境上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媒介的影响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不可避免地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后者成长在“文革”年代,其价值观及世界观形成在媒介大行其道之前的年代。同时,在历史教育上已有明显区别,现代大学生所受的历史教育大多为正统的教科书教育,而父辈一代所受的历史教育大多来自于动乱年代的社会实践以及狂热的领袖崇拜,青少年时期正统教育的断层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形成了深刻影响。那么,两代人在认识日本及中日关系上有没有差异?在评判中国媒体涉日报道上有没有分歧?在媒介接触上有没有什么不同?这便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是“中日韩三国大学生及其父辈社会意识调查”的中方追加部分,旨在考察中国大学生(以上海复旦大学本科生为例)及其父辈一代在认识日本、认识中日关系、认识中国媒体涉日报道等问题上的评价差异,以此探讨媒介对代际差异的可能影响。

二、研究方法及假设

“中日韩三国大学生及其父辈社会意识调查”是一项针对上海复旦大学、东京早稻田大学和首尔延世大学的本地户籍大学本科生及其家长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大众传媒与社会意识代际差异之间的关系。考虑到三所高校在本国所处的位置(学校排名均在第三名左右,地理位置均处于经济中心),样本有较高的可对比性,而选取本地户籍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则是考虑到同时进行学生家长调查的可行性与方便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调查所得数据并不具备某一国范围内的代表性,但是考虑到本研究所着重对比的是三国之间以及本国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所以并不损害研究的科学性。

在复旦大学的学生样本选取中,以性别标准与年级标准为主,以专业标准(主要为文理科之别)为辅进行相对平均分配,即保持男女学生、不同年级学生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代表性。在父母样本的选取中,主要以性别为标准进行相对平均分配,保证男同学和女同学在选择父亲和母亲进行调查时的相对平均。调查于2006年10月16日至23日进行,以受访者自行填答问卷的形式,收回有效问卷600份(学生及家长各300份),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为更详细地考察中国大学生及其父辈一代在认识日本及中日关系上的反应,中方在三国联合调查问卷的后面又追加了25个问题,用五级量表测量两代人在判断中日之间敏感问题上的差异,以及在评价中国媒体涉日报道上的差异。为此,特设定以下三个研究假设:

假设一,家长与孩子在评价中日敏感问题时的立场有所不同,相对来讲,孩子要更为多样;

假设二,家长与孩子在评价中国媒体涉日报道时的态度有所不同,相对来讲,孩子的评价更为积极;

假设三,媒介接触,尤其是对有关日本报道的接触,影响着两代人对日本的评价,接触越多,评价越积极。

三、研究主要发现

1.两代人对中日敏感问题的评价

对于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本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对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认识;二是对于靖国神社问题的认识;三是对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认识;四是对于钓鱼岛问题的认识;五是对于中日关系的综合评价。

(1)有关“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

对于“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的定性,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有88%的人认为是侵略战争,但仍有1.7%的人说不清,有1.3%的人不太赞成,有7%的人反对定性为侵略战争。相比来说,学生一代的认知度更为统一,仅有0.7%的人说不清,有0.7%的人表示反对。可见,在对于“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的定性上,家长一代的认识更为分散。

在道歉问题和战争赔款问题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观点相比家长一代来说,更趋向于苛刻,赞成和比较赞成日本应向中国做出正式道歉以及日本应向中国进行战争赔偿的人,都略高于家长,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在道歉问题上,学生与家长的差异更大一些。

同类推荐
  • 艰难的复兴

    艰难的复兴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亦曲折和艰难。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能把握好这样一个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顺利在本世纪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吗?《艰难的复兴》将针对相关重大问题,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国际关系、增强中国的外部竞争力、中国贸易货币和自身经济安全战略、21世纪中美关系及其地缘政治战略、中华文明的和平复兴等五大维度进行客观、翔实的分析和回答。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心系两岸

    心系两岸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部文章合集,全书将岛内蓝绿较量、观察国民党、观察民进党、剖析“台独”言论和两岸政治大局及政治难题等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观察台湾和关注两岸。研究范围涉及2012年“大选”后岛内政治生态、马英九第二任期执政理念、两岸间政治难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

    本书对近代上海社会发展的历史特点及民间组织发育成长的动因与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对近代上海社团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作一个新视角的观察,从而更加立体地理解近代上海都市化的历史进程,给今天上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历史镜鉴,也为当前推进都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一些历史经验的鉴思。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查有此人

    查有此人

    青春是一趟没有返程的旅途,不论你是在路上,还是已经到达终点,还是尚未启程,你都有,有在别人的眼里心里,别人的青春也一样,开放在你的眼里心里,你的美丽的青春都给谁见了?我没看到,但是别人的青春都给你看了,在这里。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墨白风月

    墨白风月

    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人,一个成就青史传奇,一个坠为野史尘埃。墨与白,既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又互相牵扯不断。再有百年,墨白均归尘土,唯史官笔上之墨,宣纸之白,可传后世。墨白为名,落笔成书。
  • 我的老公不是人

    我的老公不是人

    上班被猥琐上司骚扰回家又被怨灵缠身险些丧命明明只是个平凡的妹子,只想过简简单单的生活却被一个三百多岁的“死人”缠着不放“你是我的未婚妻,生生世世都只能和我在一起。”“如果我说不呢?”“除非我死了。”男人邪魅一笑,“不过可惜的是,我是永生不灭的!”
  • 从写手到巨星

    从写手到巨星

    ---新书《穿越者分享平台》已发,这是一个关于穿越者能与原世界联系且能与其他穿越者联系的故事。---从扑街写手到全能巨星,只需要一组卡牌!故事从云侯得到“手速卡”时速破万日更卅章开始!不平行不穿越不做文抄公,一组卡牌玩转娱乐文!书友群:云侯府255286386天空战队(全订群)523566114新书《巨星制作人》已发,书号1010676907
  • 東北輿地釋略

    東北輿地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信息与档案管理

    信息与档案管理

    本教材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教材。全书分两大部分共十章,系统地阐述了信息与档案工作的意义、特点,原则;信息的特征、功能和种类;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存储、利用、开发和服务的程序和方法;档案收集、分类、检索、鉴定、保管、利用、开发和服务的方式、方法;信息与档案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同时,较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信息与档案工作中的运用。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 锦瑟

    锦瑟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