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新闻队伍也得以发展壮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要求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即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且还要求新闻工作在联系实际的同时,要对实践有指导作用。1966年我国的新闻事业遭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摧残。直到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相应地也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本章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新闻事业的发展状况和新闻队伍的建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一历史时期记者的成长规律,以便对当今的新闻事业发展和新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第一节新闻事业大发展和优秀新闻工作者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时期
1.新闻事业概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为了适应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迅速培养党和人民的新闻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新闻教育采取了有计划地整顿发展的方针。这个时期在新闻事业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有步骤地进行新闻事业的恢复和改造工作;二是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
新闻教育出现了很大变化,党和政府对旧新闻教育体系进行全面改造。在人事管理上,改变和加强学校的领导力量,调配党的新闻工作者担任教职,并组织原有教师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在教学内容上,取消原有的政治上反动的课程,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政治运动;对新闻学专业课程也逐步进行内容改革,用无产阶级新闻观点取代资产阶级新闻观点。
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时机与条件基本成熟。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这次改革为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时期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典型报道引导舆论。报道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经济宣传报道。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经济宣传报道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事业担负起动员、组织人民投身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参加支援重点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是当时经济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大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推动生产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闻写作上,这些宣传报道努力克服技术性强、枯燥、生硬、报道面狭窄等缺点,力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形式与角度多样化,并较多地采用了新旧对比的写作方法。
其二,政治宣传报道。抗美援朝报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为配合全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开展,新闻战线开展了长达三年多的广泛宣传。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新闻单位最先派出记者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采访,报道战争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关键时刻。这批战地记者和志愿军指战员们一起经受了战火硝烟的考验,真实地报道了反侵略自卫战争,歌颂了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报道中,由于战争环境、交通障碍等条件限制,及时采写消息比较困难,战地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被广泛运用。
其三,思想文化宣传报道。这一时期,为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摆脱国内外反动派的思想影响,新闻宣传强调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旧的意识形态,以巩固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2.新闻界代表人物
(1)邓拓(1912~1966年),乳名旭初,原名邓子健,曾用名云特、恽忒、狄曼公、左海等,还有笔名马南村等。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福建闽侯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之后又进河南大学经济系。1933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社长,中共上海南市区工委书记,《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分社社长,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共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不久,有“党内才子”之称的邓拓被停止工作。5月18日凌晨邓拓愤然辞世,年仅54岁。1979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北京市委为所谓“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彻底平反。邓拓著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与吴晗、廖沫沙合著《三家村札记》,还有《邓拓诗词选》、《邓拓散文》、《邓拓书法选》等。邓拓擅长写社论,其立场鲜明,又以辩驳见长。他的诗词、散文、杂文也卓有成就,充分体现出“一代才子”的特点。
(2)纪希晨,原名纪松晓,河南省伊川县人,写通讯报告一百多万字。主要著作有:《凉山彝族的飞跃》、《时代的足迹》、《二月逆流》、《史无前例的年代》等。纪希晨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安吴青训班、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8年4月2日,他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并且记录整理了这篇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文献,从此决心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奋斗终生。
1949年秋冬,纪希晨随刘邓大军进军西南,任重庆西南《新华日报》城市组组长、成都办事处主任。1951年,作为新闻界代表,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写出《战斗的春天》等通讯。1953年3月,被调到《人民日报》工作,任《人民日报》西南、四川记者站负责记者。1958年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新闻通讯,出版了《从宝鸡到成都》、《凉山彝族的飞跃》通讯集。十年动乱中,他即使遭到打击,也从不灰心,写出了《新的脚印》、《生命线》、《第七十二个战士》等通讯,歌颂工农兵和知识分子是历史的主人。粉碎“四人帮”后,纪希晨任《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在访问谭震林、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后,写了通讯《一场伟大的斗争》,以及长篇报告《二月逆流始末记》,合写了17万字的电影小说《二月逆流》。贺龙元帅受害惨死后,他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贺龙在前线》,倾注了对英雄元帅的热爱。纪希晨于1983年参与创办《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1987年参与创办《中国老年报》,任第一副总编辑、社委会主任。
(3)穆青(1921~2003年),中国著名记者、摄影家,于1921年出生在黄河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周口,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是华夏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他的祖父是一位清末举人,未进官途,家境清贫,给穆青起名为“穆亚才”,后来穆青参加八路军以后,自行改名为穆青。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穆青全家迁到祖母故乡杞县,在杞县的岁月,对穆青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37年12月4日,他踏上了寻找八路军的征程,在山西临汾贺龙统率的八路军120师做宣传员。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至1942年8月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从事新闻工作。抗战胜利后,穆青到东北,任《东北日报》采访部主任。平津战役后,他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随第四野战军渡江南下采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社长,中国新闻学院院长,《瞭望》杂志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副主席,中国记协名誉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6年初,他与冯健、周原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整个中国都被感动了,兴起了一股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他的新闻代表作还有《雁翎队》、《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历史的审判》等。已出版的作品集有《南征散记》、《穆青散文选》、《彩色的世界》、《新闻散论》、《十个共产党员》等。从80年代起,他业余时间从事摄影创作,已出版的摄影集有《九寨沟》、《黄山摄影集》、《穆青摄影选》、《开封菊花》、《洛阳牡丹》等。2003年10月11日病逝。
(4)魏巍(1920~2008年),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20年3月6日出生于郑州的一个贫苦家庭。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直从事诗歌、通讯、报告文学的写作。1950年随军赴朝鲜前线,写了大量的通讯、报告文学,其中以《谁是最可爱的人》最为精湛,影响深远。曾任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军区政治部顾问以及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书记处书记,第一届至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朝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壮行集》、《魏巍散文选》和《魏巍杂文集》等,还有诗集《两年》、《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和《魏巍诗选》等,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荣获“人生的路标”奖及人民文学奖。
(5)陆诒(1911~1997年),生于上海浦东。1930年就读于顾执中任院长的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院夜校。“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作为《新闻报》记者在闸北前线采访,热河抗战时赴承德采访。1937年任《大公报》战地特派员,先后赴卢沟桥前线、太原前线及延安采访,是抗战时期较早访问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的记者。1938年任《新华日报》编委、采访主任。先后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及华北战后采访。他亲临现场,用一篇篇朴实无华、真切翔实、具有感染力的战地通讯及时向读者报道,也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留下了感人的镜头和宝贵的史料。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华北前线和敌后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们的动人风采。抗战胜利后,他任上海《联合晚报》采访主任,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新闻报》副总编辑,全国政协四、五、六届委员。代表作有《傅作义热泪盈眶》、《娘子关激战》、《朱老总胸有成竹》等,著有《战地萍踪》、《文史杂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