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700000009

第9章 新任厅长的“12341”(1)

魏文彬时年43岁。这是一个男人最富智慧与激情的生命阶段,青年的锐气未失,中年的练达已至,生命的能量积聚至巅峰状态,正待喷薄而出。这时候的魏文彬或许就像一只暂时蛰伏的雄鹰,鹰隼一般的眼睛密切关注着前沿的动态,一旦时机来临,便将展翅腾空,成为别人不得不密切关注的对象。

6.1 1993年

1993年3月,湖南广电的魏文彬时代正式开启。

凌志军在其《变化:1990——2002中国实录》一书前言中写:“一个国家,有时候会在惊心动魄的浪潮卷过之后,却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有时候又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出很长一段路程。我回想1990年至2002年的中国,总觉得有点像后一种情况,用长距离大范围的眼光来观察,其格外引人入胜的地方,不是在于她的轰轰烈烈,而是在于她的平淡从容……”

20世纪90年代没有惊天动地的历史巨变,但是,很多变化在平静地发生着。1993年,魏文彬以四十出头的年纪出任一厅之长,本身也可以算是这些变化中的一种。

1993年前后,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也在平静地发生着一些变化。

1991年,上海广播电视塔投入建设,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称赞上海市广播电视局自筹资金建塔是一个创举。4年后,上海东方明珠塔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中国东海岸的著名景观。

1992年8月,全国文化系统首家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总公司、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每周广播电视报报社发起组建的以公有股为主体的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2年10月,全新机制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1993年1月,全新机制的上海东方电视台正式开播。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借鉴美国CBS王牌节目《60分钟》推出电视新闻杂志《东方时空》,这档节目将改变中国电视的语态,革新中国新闻传播的理念。同时,由于率先采取制片人承包制和编辑记者主持人招聘制,《东方时空》的创办被称做中国电视领域的“小岗村改革”。

同样是在1993年,世界传媒大鳄默多克出资5.25亿美元从李嘉诚家族手中买走了香港卫视中文台64%的股份。他早在10年前就开始觊觎中国市场,当时卫视中文台在珠江三角洲的市场影响力让他深为震撼。

恰巧也是这个时候,魏文彬将香港卫视中文台引进了湖南电视台的职工宿舍,而在当时,寻常百姓收看境外电视还是一种违法行为。而湖南电视台的绝大多数编辑记者们根本闹不清这个频道的背景。只有极少数的人敏感地意识到,自家的电视屏幕上忽然出现了这个洋气的频道到底意味着什么。

而在紧接着就要到来的1994年元旦,第一批获准上星的省级电视台即将上星播出,那意味着省级电视台将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电视即将迎来一个竞争的时代。

1993年的湖南广电,在怎样一个历史坐标上呢?全国还有三个省区未建彩电中心,湖南是其中一个,另外两个地方是西藏和宁夏。湖南省电视台的年收入刚刚突破3000万,湖南电视台的院子里刚刚建起一座高耸入云的无线发射铁塔,程控电话和冷暖空调刚刚装进每一栋宿舍,而厅机关的全部家底只有500万元。

以上那些发生在中国文化中心或者经济中心、发生在广播电视事业最前沿地带的事件,与底子薄、基础差的湖南广电似乎相隔遥远,没有多大关联。那时很多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亦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对于这些表面上看不出有多么轰轰烈烈的变化,隐隐感觉到一种力量的震撼,但是限于条件,无力动弹,只能远远作壁上观而已。或者,漠然地把它们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语焉不详地猜测着这些事件所隐含的意义。

但是这些事情对于魏文彬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魏文彬时年43岁。这是一个男人最富智慧与激情的生命阶段,青年的锐气未失,中年的练达已至,生命的能量积聚至巅峰状态,正待喷薄而出。这时候的魏文彬或许就像一只暂时蛰伏的雄鹰,鹰隼一般的眼睛密切关注着前沿的动态,一旦时机来临,便将展翅腾空,成为别人不得不密切关注的对象。

5年以后,魏文彬果真成功地将人们关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视线牵引向湖南省长沙市的东北角。

6.2新官上任三副担

1993年3月3日,中共湖南省委下文,任命魏文彬为中共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3月5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下文,任命魏文彬为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厅长。与此同时,鉴于魏文彬业已启动湖南电视台的改革并且初见成效,上面决定台长一职仍旧由他兼任。魏文彬一肩挑起三副担,湖南省广播电视系统由是进入有史以来权力最为集中的一个时期(在魏文彬之前的两届班子,厅党组书记和厅长都是两人分任)。由此可见年纪轻轻的魏文彬被寄予了怎样的厚望,也不难想见他的肩头会有怎样的沉重。

“原来是戴个副厅长的帽子当电视台的台长,实际上主要还是当台长,我满脑子都在酝酿电视台的改革,忽然一下副厅长前面的副字没有了,角色一下子就变了。你不仅要管好省电视台,管好省属广电媒体,还要管湖南一百多个县的广播电视事业。这次角色转换给我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兴奋,要说兴奋那也是一种紧张的兴奋。我前面有那么多厅长,现在轮到我了,我怎么弄?有一些恐慌,一些彷徨、犹豫。当时广电厅楼上楼下破破烂烂,机关里福利差、待遇差,为了谋一点福利,有人去开餐馆,有人在农民的荒地上去开砖厂。而且湖南省一级的电视在全省都没有覆盖好。在湖南最受欢迎的不是湖南电视台的节目,老百姓最喜欢的是长沙电视台的节目。恐慌也罢,彷徨也罢,确实感觉到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觉得你在其位要谋其政,要把这个事情搞上去!”

1993年3月6日,当魏文彬肩头压着三副担子走进厅机关时,原本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登时给他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感受。

“副厅长陪着我,楼上楼下所有办公室都去转一圈,都去握个手,啊呀,办公室一个比一个寒酸,大家一个比一个客气。楼上楼下到处看了以后,又去看了几个公司,那几个公司,进去一看,我说这不就是生产队吗?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吱吱呀呀的椅子,那些热情的笑容、期盼的神情,让我的心情很复杂,把我的思绪送出去很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年轻厅长没有像惯常的新官上任立即“烧火”,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再出来。

他说:“大家不要找我。我想通了会出来找大家。”

6.3湘西山区的黑白电视

魏文彬纷飞的思绪有一缕飘向1991年的一个夏夜,湘西山区一个杂货铺前的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是他曾反复提起的一个场景。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一生浑浑噩噩,有些人却始终在一些异常清晰的图景牵引下奔跑与追逐。魏文彬显然是后者。1991年那个夏夜湘西山区某村镇杂货铺前的那台黑白电视机对他来说,几乎具有大地原点般的意义,后来他的很多思索与决策,都从这个原点出发。

那一年他刚刚当上湖南电视台台长,前往湘西调研,是夜停留在怀化地区一个偏远的村镇。他对那个夜晚的追忆带有浓厚的沈从文式的乡土气息与乡土情怀。事实上他所停留的怀化地区,和沈从文的故乡凤凰相距不远。那里也有凤凰那样的麻石小街,也有山边水畔的吊脚楼,只不过较之凤凰规模较小,远为简陋,因而也远为寂静和寂寞。深深的寂静和寂寞里,一样生息繁衍着淳朴善良的人们,一样滋生着这样那样的情感和欲望。

那夜他是一个过客,带着一个过客的闲适心情不经意地走进那里的生活,不经意间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深深震撼。

“我喜欢出去走啊,看啊,每一种生活都是我所熟悉的,又都是我所不熟悉的。我看到乡里面的街上,唯一的一家杂货铺前,摆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前面几米远,几十上百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坐在那里,摇的摇蒲扇,奶的奶孩子,就望着那个电视。那个电视晃晃悠悠的,雪花飘飘的,声音似有似无的,要认真听才知道它讲的什么。”

那是古老的村镇里以电视为中心构筑起来的一道奇异景观。那个信号断断续续、画面晃晃悠悠的电视显然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一天劳作之后,在电视机前坐上片刻,也许就是这里的人们最奢侈的享受。电视对他们如此重要,要什么样的节目才能配得上这样近乎虔诚的注视呢?

“我看到了,是湖南电视台的一个专题。湖南电视台过去经常有些专题,没有文化,甚至文墨不通,小题大做,无病呻吟,嗯嗯啊啊,搞得你一身的鸡皮疙瘩。那天晚上播出的就是一个这样的节目,而且依我看还是这种节目里面的一个‘极品’,没有任何审美价值,没有任何思想价值,没有任何娱乐价值。那个事情都不值得讲,而且他讲也不晓得讲。”

即使如此,那些淳朴的人们依旧虔诚地注视着那个闪烁的荧屏,仿佛那是天下最奇妙的景观。

“那个场面震撼了我。底下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精神文化生活,就只眼巴巴地望着我们的电视。而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呢?我做了将近10年的电视工作,但是说真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多么重要多么神圣。我站在那个地方,第一次感觉到一种山一般的压力。”

那样的场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比比皆是。魏文彬其实也不是头一次看见,但这是他头一次带着一个台长的角色意识以这样的方式贴近他的观众。他当了11个月的新闻部主任、7年的副台长和1年的常务副台长,刚刚成为湖南电视台的一台之长,当他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来考察他的电视与观众的关系时,他不能不感到震撼。以往当他坐在电视台的审片间里的时候,观众是抽象的群体概念,但此时此刻,电视和观众的关系如此直接而突兀地呈现在他面前。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是:他们是中国基数最大的观众类型,但他们实际上从未被真正地重视过。

魏文彬站在人群的边缘,视线越过那些雪花点点晃晃悠悠的画面看见了湖南电视台那个自成一体的院子。院子里有一幢5层小楼,有几辆骄傲地挂着新闻采访的牌子横冲直撞的车,有一些拎着摄像机趾高气扬地进进出出的记者,有一些拿腔拿调念稿子的播音员……有一些意气风发的人,有一些郁郁寡欢的人,也有一些浑浑噩噩的人。当时的湖南电视台和全国绝大多数省台一样,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里按部就班地运转着,观念尚未转变,活力仍在束缚之中,或者以一种畸形的方式溢出。

那夜,魏文彬在湘西山区一个小小村镇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前,清楚地看到了精神文化产品的供需脱节。他感觉到了自己肩头沉重的压力。

“假如我不能从根子上把这个队伍带好,不能把节目质量做上去,我对不住这些老百姓。在这一刹那,我过去那些教条,‘左’的那些东西,全都没有了,我做节目就是给这些人看的,我总要给他一点什么,一点欢乐,一点享受,一点知识,一点启发……我总要给他一点什么,总不能去糊弄他们,更不能去误导他们。”

当魏文彬以厅长的身份来回想湘西山区的那个场景时,他所获得的感受跟他作为台长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厅机关的场景和湘西山区的那个场景构成一组平行蒙太奇在他眼前不停地闪回。这并不是不相干的两个场景,它们实际上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厅里是这样的穷,所以无法加大投入改善基层百姓的电视收看质量,无论是艺术的还是技术的。因为无视受众的需要,无视市场的需求,没有市场的意识,厅里注定会是这么穷。

6.4撒向人间都是沙

从怀化回到长沙,魏文彬召开了一次全台大会。

会议在演播厅里举行。

在演播厅里召开全台大会也许可以视做电视台的特色,但实际上当时湖南台的情况是:除了演播厅,根本没有一个可以容纳数百人的会议室,因此稍微大型一点的活动都要借用演播厅。3年后,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的竞聘答辩也将是在这个地方举行。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老台除了一个新闻联播专用的小演播室外,仅有这一个正规演播厅,但这个唯一的演播厅竟然并不那么繁忙,还可以时常承担起会议室的功能,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魏文彬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他将在这个演播厅里发出改变的号令。

1991年的魏文彬41岁,精瘦,精力充沛,两只眼睛有鹰一般的锐利。演播厅的舞台上临时搭起来的简陋讲台并不减损他的气势。他仿佛打定主意,决不在底下吵吵嚷嚷的时候开口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抽烟,偶尔变换一下拿烟的姿势,有时用食指和中指夹着烟身,有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烟嘴。

直至底下鸦雀无声。

他的开腔出乎意料地柔和。话语是柔和的,声音是柔和的,面容是柔和的,眼神也是柔和的。他几乎是娓娓动听地讲述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他在怀化那个无名的村镇所经受的震撼。他把所有人都带去了那个遥远的山乡,带到那台黑白电视机前,带入那些淳朴而虔诚的观众的情感深处。

同类推荐
  • 辜鸿铭:东西之中 (文化怪杰)

    辜鸿铭:东西之中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0年讲座精选

    2010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白燕升、孙立群、白岩松等60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60多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6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民生文化、民俗文化、纪念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励志教育、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等多个领域。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热门推荐
  • 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全本完】“我怀孕了。”肚子里悄然萌发的种子,让她成功扼杀了他的爱情。结婚六年,他冷漠疏离,对她和儿子视若无睹。对她而言却是暖,是爱,是希望……“昨天我和雨桐在一起。”他残忍的开口,也许目的只为逼她主动离婚,却在看到她平静的眸子时,莫名不悦。“喔。”淡的不能再淡的回应,擦身而过,指甲深入肉里……一个月后“雨桐怀孕了,我们的孩子。”她看着他的喜悦,心如刀绞。“司徒慎,结婚六年,你……有没有爱过我?”她平静的听着,覆在腹部上的手轻轻颤抖,那里曾也有一条新的生命。当他最终选择曾经的爱,而她流失掉孩子,岁月始终换不来真心,她只觉得凉如夏夜雪。终于选择了放手:“好吧,我同意离婚。”
  • 谁能吃到“葡萄”:从狐狸心态看人生

    谁能吃到“葡萄”:从狐狸心态看人生

    本书以狐狸吃葡萄的18个故事为中心,折射出了做人做事的18种心态。心态改变人生,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通过本书,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心态,预测一下自己的人生,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改变自己的人生。
  • 恶魔BOSS的纯情小恋人

    恶魔BOSS的纯情小恋人

    初见时她说:“你是我见过的人中长得最好看的,我准许你做我的王子。”一次离别,一场动乱,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当命运的齿轮再次将她转到他的面前,他紧紧捏住她的下巴说:“说你喜欢我。”她怒吼:“神经病!”他慢悠悠的笑道:“你说错了。是精神病,这两者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 重生之我的男朋友是大明星

    重生之我的男朋友是大明星

    如果在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一定要加倍努力。
  • 亿万萌宝:鲜妻,你好甜

    亿万萌宝:鲜妻,你好甜

    【腹黑甜宠】小包子傅深邪魅一笑,“女人,我很看好你,我要把我爹地许配给你!”叶颂晨一脸黑线,“本少女才不要你这么大的儿子,也不要你那么老的爹!”大包子傅亦琛脸色一沉,“我正值壮年哪里老。”婚后傅亦琛宠妻入骨爱妻如命,虐狗指数令人发指。大包子小包子双宠齐下。“BOSS,夫人要卖您的公司!”“让她卖,只要不把我卖了就行。”“小少爷,夫人扔了您拼了三天的模型!”“……让她扔……”小包子转念一想,“不对啊,叶颂晨你给我说清楚,你跟我爹吵架扔我的玩具干什么!”
  • 抓住那个妖精

    抓住那个妖精

    一指乾坤戒,锁住人妖情。闻到了妖精的气息!抓住,征服。与“妖精”同行,喜忧参半,乐此不疲。有女妖且离,举措多娇媚。作为一个优秀的男人,必须抓住那个妖精!
  • 能言善辩

    能言善辩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The Bittermeads Mystery

    The Bittermeads Myst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殿下的萌宝贝

    恶魔殿下的萌宝贝

    “粑粑(爸爸),抱抱~”水汪汪的蓝眸看着身边冷着脸的俊美男子。斜睨一眼,声音不冷不热,“找你妈去。”“麻麻(妈妈),抱抱~”再次对着另一边的女生放出星星眼,谁料,此女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找你爸去。”某只眨巴了两下眼睛,终于在爸妈的无视下放声大哭,接着,一股恶臭味就从宝宝的身上飘了出来……某女也忍无可忍,一气之下站起来,“林昊,我告诉你,他是你的私生子,以后少扯到我头上!”“唐糖糖,你个无赖女。”话音一顿,林昊幽蓝的眼眸里闪过一丝玩味,邪笑着向她扑去,“是不是你的孩子,今天晚上我们就知道了……”拜托两位,吵架也把孩纸的纸尿裤换了,OK?想搞暧昧,先把你家孩纸哄睡着了,OK?【可爱宝宝】撒娇、卖萌又打滚,恶魔爸妈无奈接招!
  •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世纪回眸:当代红学的记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一部“自选集”,共分四卷。卷一、阅读与发现。主要内容是《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家族的发展史及曹家家世对小说的影响。基本观点是阅读和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本,同时强调《红楼梦》120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高鹗、程伟元,他们传播《红楼梦》有功,而不是伪书牟利。本卷第二部分内容强调了红学研究要重视曹家档案资料和版本材料的发掘与校勘、注释。卷二、人物与情态。作者从人物心理描写、情态、肢体语言解读九个女性人物的身份、文化修养、性格特点、命运结局,分析这些女性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典型意义,由此打破以往《红楼梦》人物研究的呆板模式,被读者和评论家认为是一个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