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100000001

第1章 内容摘要

中国在非洲的形象是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西方媒体秉持旧殖民思维炮制的“新殖民主义”、非洲版中国威胁论,严重损害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为中非创新的一国对一洲,并试图实现跨洲、跨文明自愿融合,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利、国际上互助、文化上互鉴的新型国际关系增加了不和谐因素,抑制了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中的非洲负面形象已成为非洲复兴的限制性因素之一,非洲发展需要挣脱负面形象的限制已是非洲国家的共识。因为国际社会竞争正在步入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的时代,追求与塑造自我形象成为国家和地区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个人、组织、国家、超国家机构日益重视形象的行为罗致能力,并从战略高度看待塑造良好形象的作用。

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逻辑起点,围绕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这一核心关系,描述和界定非洲形象,分析非洲形象建构主体是谁、非洲形象如何被建构,探索非洲以负面形象呈现在西方媒体中的原因,并为非洲形象提供历史理性的解释;以非洲形象如何重构为着力点,阐述非洲形象与西方国家、西方媒体和东方国家、东方媒体之间的建构关系,试图为非洲形象重构,中国如何利用西方坚持以非洲范式报道非洲、与非洲交往提供的外交空间和传播空间选择中国的对非外交和传播战略,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见解。论述的主体部分放在西方媒体如何、为何要建构非洲负面形象,非洲如何重构自己的国际形象、中国如何提升在非洲的软实力上。

遵循以上逻辑思路,借用新闻传播理论、文化理论和民族国家建构等理论,运用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作者认为,西方媒体在报道非洲新闻时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以非洲范式报道非洲,非洲负面形象则是这种范式的产物。所谓非洲范式,在本书系指西方媒体在报道非洲新闻时所秉持的立场、价值观、原则规则,所采用的讲述非洲新闻的角度、框架,所使用的叙述方法技巧等的总称。通过对比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与非洲的发展事实,分析西方媒体建构非洲负面形象的原因,作者认为,西方媒体之所以坚持以非洲范式建构非洲负面形象,建构中国在非洲的“新殖民者”形象,是为了确保它批评、指责、教化非洲在文化、政治和道德上的合法性。西方媒体关于非洲报道的新闻叙述文本总体上建构的是西方价值观和秩序折射下的关于非洲的神话、喻象,而不是对非洲真实的反映。它为西方后殖民者形象及其理想的交流传播创造了渠道,让西方国家的文化优越感和拯救者身份固定下来,获得承认,正是非洲“他者”的存在才构成了西方国家主体以外的一个对立面和否定因素,其拯救者和施与者的权威才得以界定。如此看来,西方媒体一贯以来自视的优越和不可一世,只不过是建构在“殖民他者”之上的一种自欺欺人的认识。因此,只要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依靠西方媒体重构非洲形象就几乎不可能,非洲国家只有不断加强民族国家建构,联合自强,形成统一的非洲,利用自己设置的传播平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借光于中国等东方新兴发展中国家及其媒体,逐渐改变西方媒体的非洲范式,才可能重构非洲形象。

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间的关系是非洲与西方国家间关系的缩影,而非洲范式则是这种关系的具体而微,从这种关系中能够发现中国对非外交战略和对非传播战略的空间。笔者根据西方媒体坚持以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留给中国的外交传播空间,试图提出中国非洲外交构想实施的思路与对策——实施与西方国家差异性、与非洲国家匹配性的对非外交战略;提出中国对非传播思路与对策——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齐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同时,西方媒体关于非洲的报道必须超越非洲范式。因为范式的改变意味着西方媒体看待非洲世界观的改变,意味着视觉性的革命性变化;因为傲慢和偏见只能阻碍进步,扭曲和分裂现实会使人类无知盲从,文化霸权只会妨碍西方文明的传播;因为非洲的崩溃就是人类良知的崩溃,拯救非洲等于拯救自己;因为非洲贫穷、腐败、战乱、疾病流行的形象,就是人类依然为贫穷、腐败、战乱、疾病所累的形象,重构非洲的良好形象能够促进人类本身形象的完善。

同类推荐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将市、区县侨联法顾委(团)、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搜集的第一手素材,以生动的案例以及对案例详细的分析来解决归侨侨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合同纠纷、物权纠纷、继承纠纷、家庭纠纷等法律问题。《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中的所有案例均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性。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热门推荐
  • 私窥江湖

    私窥江湖

    江湖文化在中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几乎人人都认为自己“身在江湖”,必须遵循一些江湖规矩,却又普遍将江湖想象为一种遥远的武侠社会,对它的神秘和快意恩仇欣羡不已。本书作者认为江湖是一个游离于皇权统治的主流社会之外的体系,有自己的江湖规矩、江湖习气和江湖仁义。它隐身在传统社会的灰暗角落,依靠自己固有的逻辑,潜行在黑白之间,影响着主流社会的走向。
  • 彭文宪公笔记

    彭文宪公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三十二枚硬币

    第三十二枚硬币

    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在一次掷硬币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血色的古堡,旧城的残巷,地下的乐园......他到底能否活下去?邪恶的组织,神秘的人物,奇异的旅程,这一切是不是他的命运?三十二枚硬币,不同的能力,相同的起源,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本书非爽文,内容综合了悬疑﹑推理﹑现实﹑奇幻等类型,前期铺垫伏笔较多,可能造成阅读困难,不过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一代代人由孩童到老人,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 罗刹鬼情

    罗刹鬼情

    “顾大叔,你只是我老大的替身,所以不要动情。”“可我有自信,你会喜欢我。”……“顾大叔,我是罗刹女,是一个活在黑暗中,让人深恶痛绝的存在,所以别对我这么好,也别陷进去。”“可我已经陷进去了,怎么办?”……“顾大叔,我好像喜欢你了,怎么办?”“那你就喜欢着。”……“顾大叔,你为什么要骗我?”“对不起,我只能这么做。”……“顾大叔,我会一直等着你,等着你回来。”“许思默,我恨你。”……顾大叔,我等不了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啊!
  • 重阳盏

    重阳盏

    梨花千树雪带伤,一人白首孤月旁。阅尽凡间花模样,不如仙子略忧伤。《异帝王》一生戎马驰疆场,满身疾伤为谁,策马奔腾凯旋日,登高览望,万户烛光,风萧萧兮易水寒,君已成,汝在何方,当年城州郊外,为汝一诺痴狂,驰疆场,建勋功,帝业已成,汝在何方,本该佳丽三千!却做异帝王!
  • 半夜惊铃

    半夜惊铃

    微信遇见美女,应约而去却是一夜惊魂,阴气入体命不久矣的苏彭回到家中,却得知自己的弟弟被鬼缠身,为了救自己的弟弟,苏彭找到了村中懂得阴阳命里的剃头匠帮忙,原来一切遭遇缘起两年前的一桩旧事。扎纸人,烧替身,捉鬼斗法,迷雾重重的案情,诡异多变的事件,从此,苏彭跟随师爷走向了一条奇特神秘的道路。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汝河笔记

    汝河笔记

    不久,李大君在村里办了一个阅览室,订了十来份报纸,又订了十来种杂志。他带回的书,很多都发黄了,是他多年前读过的书。来阅览室人并不多,来了,也就看几眼便走。李大君每天都坐在那里,有时看一本书,有时什么也不看,安静得像入定的老僧。村里人还发现,李大君还保持着小时候的一个习惯,喜欢在月光下散步,嘴里自言自语。李天宇的儿子读高中了,和爷爷最有话头,有时候还会争得脸红脖子粗。李天宇问,“你和爷爷都说点什么呀?”儿子说,“我们讨论国家大事,你不懂的。”李天宇哼了一声,说,“都活到这个年龄了,还在操心不着边际的事,真是榆木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