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600000005

第5章 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1)

当我们认为传媒有条件地可以成为更好的社会风险治理主体的时候,面临一系列需要讨论的话题: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目标是什么?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机制有哪些?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实践议题是什么?在参与社会风险治理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有何不足?诸如这些问题,成为本章讨论的话题。

第一节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目标

一、社会治理的概念

一种宽泛的定义认为,社会治理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组织或地方,控制、规范、塑造、掌握他者或对其施用权威所采用的各种战略、策略、过程、程序或计划。或者是为了调整、保护或增加相关利益方的利益而建立一套制度安排,或者说是为实现特定选择和决策的制度安排。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报告中则强调参与的广泛性,认为社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国内部分研究者从合法权力来源加以界定,认为治理强调政府不是合法权力的唯一源泉,公民社会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治理是当代民主的实现形式。于是,治理的过程表现为多主体的合作、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以及政府从统治到管理的变化,非政府部门从被动排斥到参与的变化。

从上述的定义可以看出,治理更强调多主体、协商、控制的社会民主制度安排。由于风险总会涉及社会成员的利害关系,进而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因此,社会风险语境下的社会治理是社会诸主体针对风险所进行的协商控制过程。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表现为传媒作为联合行动的主体之一,促进各主体的协商和联合,最终达到有效控制社会风险的目的。

因此,社会治理既是一个过程概念,也是一个结果概念;既是一个控制概念,也是一个协商概念。这种协商控制从具体风险层面上来说就是需要在风险从可能到现实化的若干阶段——前期阶段(防止或减少发生可能)、中间阶段(合理应对、减少损害程度)、后期阶段(风险分担、风险补偿)——予以控制。然后,从传媒同社会的关系特性和社会关系结构层面角度出发,将社会风险语境下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目标归纳为渐增的社会治理性和构建弹性的社会结构。

二、渐增的社会治理性

渐增的治理性的概念源于米歇尔·福柯。作为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先驱,福柯关注了社会控制技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变化。按照其理论,所谓治理性(governmentalities)就是指“对人们进行控制的实践和技术”,治理性的形式除了国家实施于公民身上的种种措施外,还包括与国家无关的能动者(如社会科学家等)所行使的治理方式,人们自己治理自己的方式。福柯在《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一书中主要描述了1757年至19世纪30年代之间的监狱系统,他在监狱系统中看到了以狱规控制犯人取代处刑犯人的历史过程,他将这种惩罚形式的转变,以及类似的方式在社会大范围地使用视为规训社会的形成。即更新、更好的规训力量被创造出来,处罚人们的能力在增加,而不是减少。这种增强的社会控制现状,表明了“渐增的治理性”。

最重要的是,福柯通过对圆形监狱的描述,指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的控制方式之一:阶层式监视(hierarchical observation),而阶层式监视正是规训社会的基础。在圆形监狱这样的阶层式监视结构中,存在中心瞭望塔和周围环形建筑之别。环形建筑被分割成单元囚室,囚室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塔,一个对着外面。中心塔据此可以对每个囚室一览无余,但后者不能知晓中心塔的情况。由于存在不对称性,于是“可见”(中心塔)与“不可见”(可能被监视)成为秩序的保证,监视的权力得以自动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福柯总结道,“为了行使这种权力,必须使它具备一种持久的、洞察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监视手段。这种手段能使一切隐而不现的事物变得昭然若揭。它必须像一种无面孔的目光,把整个社会有机体变成一个感知领域:有上千只眼睛分布在各处,流动的注意力总是保持着警觉,有一个庞大的等级网络。”

福柯的论述对今天的社会风险治理具有启发意义。如果说圆形监狱的建筑格局导致中央高塔能够一览无余而自身不被一览无余的话,媒介化社会条件下传媒的广泛渗透性(包括传媒渗透的广泛性和监视对象的广泛性。即传媒的广泛分布和被广泛使用,加上传统媒体广泛采用的“报料人”机制,这里不用“爆料人”的称谓是想区别于那种热衷于炒作的情形。形成了一个可以监视不同个人、不同群体、不同组织、不同行业的庞大监视网络)、传媒与社会的充分信息互动,以及传媒对社会持续关注,最终将传媒置于中央高塔位置。于是传媒将这种“可见”(作为社会监视者的传媒存在)与“不可见”(对象可能被传媒监视)的约束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如果再考虑到博客网站等类似的自主媒体(草根媒体)的出现,传媒的社会监视功能将放大到无与伦比的程度,从而真正能掀起全民监察运动。但要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良性的可治理性的话,也需要对不合适的监视行动(如谣言散布、隐私侵犯、追求轰动效应等)做出相应的规制。

本书借用“渐增的治理性”这一概念说明传媒增进了社会可控制性,但与福柯论述“渐增的治理性”的旨趣有所不同。通过论述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们关于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一些基本立场和观点。

福柯的观念是与规训社会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他的观点,规训社会的形成从总体上来说表现为通过圆形监狱机制的运动,“使权力的效应能够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因素。它确保了权力关系细致入微地分布。”但福柯描述的监视、控制者与被监视、被控制者之间关系的重心不在于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论述的个人治理性也仅仅是因为监视的无缝存在的可能性所构成的压迫使然。由于规训社会的根由来自监狱,这种由监狱衍生而来的理论、实践和技术群聚式(swarming)分布到社会其他许多方面,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环境变得像监狱。换言之,福柯描述的是一个高位的主动者(尽管这种高位主动者是因为技术控制本身的原因,甚至与什么样的主体存在无关)与一个低位的被动者之间的监视与控制关系。在这样的描述中,被监视和被控制的一方完全是消极的。

但本书关于渐增的治理性的概念预设的前提是主体(政府、公众、其他组织)参与社会风险治理是可能的,应当纳入到治理的主体中加以积极考虑。并强调治理主体地位的相对平等性和关系的协商性。社会的民主制度设置也好,对传媒自身的风险治理要求也好,都在一定程度上将作为监视者的传媒置于被监视的地位(这一点恰恰与阶层监视形成的“观看者不被观看,被观看者不能观看”不同)。而且,传媒监视同追求控制权力的监视不同。追求控制权力的监视是将“挤作一团的人群、多重交流的场所、混在一起的个性、集体效应解除了,被一种隔离的个性的集合所取代。从监督者的角度看,它是被一种可以计算的监视状态所取代。从被囚禁者角度看,它是被一种被隔绝和被观察的孤独状态所取代。”但在社会风险语境下的治理过程中,传媒作为积极的实践主体,其本身还可以成为公共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进而提高社会治理众主体在社会风险语境中的协商能力、整体的规避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无疑,福柯关于阶层式监视的论述并不能概括传媒的这些功能(这也表明,仅仅通过权力控制的视角对传媒进行审视是不够的)。

概言之,社会风险语境下传媒需要扩大渗透性、强化持续关注,通过相应的机制和行动实践,从而达成“渐增的社会治理性”目标,相信在参与式传播潮流的推动下,更容易达成这样的目标。

三、构建弹性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在社会学研究中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英国学者杰西·洛佩兹与约翰·斯科特在《社会结构》一书中指出,一旦理解了结构,也就是意味着与随意和混乱相反的模式和安排。认为社会结构可以从制度层面(由文化或规范模式组成)和关系层面进行理解。[国内研究者更多是从关系层面进行阐释,认为社会结构是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它研究的是社会目前处在一个怎样的历史阶段和基本的时代背景之下,各种社会力量的组合在这样的一个基本背景之下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哪些力量在崛起,哪些力量在衰落,这些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很明显,这一定义还是比较泛泛的,如果从社会结构的内容划分来说,还具体包括群体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社区结构、意识形态结构。

以此为论述基础,从关系结构层面言,社会治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构建弹性的社会结构。它指的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社会主体间存在及时而热烈的互动,关系结构保持着开放性(吸纳性),从而不断地通过某种方式将相应的主体纳入到治理关系中,形成新的构架来组织社会生活,以谋求有效的风险治理过程和共担相应的后果。这一过程可能是原有关系主体主动吸纳其他主体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主体间博弈的过程。

传媒与社会弹性结构的关系在于,传媒在不同的社会治理背景下通过激励或约束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增强各自的主体性,使之进入社会风险治理的主体关系中,最终使得各主体以整合的方式参与到社会风险治理过程当中。其最大的好处在于,政府并不对一切社会力量越俎代庖,也不是将整个社会生活纳入官僚体系,而是保留社会活力。[反之亦然,因为对中国而言,过分主张社会的强大也不合时宜。

但需指出的是,社会弹性结构也需要制度保证。所谓制度,按照社会学的通行观点,它指的是社会设置,是基于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所创设的并为此特定领域中大多数人所共同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包括:社会规范、相关的社会价值观、维护制度的权威、社会制度的实际载体。对构建弹性的社会结构的社会治理目标而言,主要应有协商治理的社会价值观念,确保传媒功能发挥的规范体系,促进社会治理主体参与的规范体系,以及切实的制度维护等。

第二节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机制

依照一般的观点,“机制”一词源于希腊文,本来是物理学术语,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后来借用到生物学、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之中,泛指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机制的形成来源说,主要有自然性机制和社会性机制。传媒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属于社会性机制,它是传媒对社会其他部分发生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社会风险治理目标与结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并表现为具体的联系和作用过程。这里主要概括了三类机制:传媒吸纳、传媒评论与传媒动员。

一、传媒吸纳

在论述传媒吸纳之前,首先需要阐释行政吸纳这一概念。行政吸纳最早源于香港学者金耀基分析香港政治模式的论文,它指的是“通过行政渠道,将社会各种利益要求和利益表达汇聚起来,大家共同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通过这一模式,行政决策呈现出开放性与参与性,行政决策不再是少数决策者的行为结果,而是大众参与的结果。”换言之,这是通过非选举化的路径实现利益表达与利益回应,从而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整合。行政吸纳具体包括:决策吸纳、精英吸纳、组织吸纳、立法吸纳等方式。但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社会并不都是通过行政吸纳这样的直接方式,在行政吸纳之前往往存在一些中介性吸纳机制。在媒介化的社会情境下,一个重要的中介性吸纳机制就是传媒吸纳。

传媒吸纳指的是通过媒介渠道,汇聚社会各种利益要求和利益表达,共同对社会事务进行预解决的过程,具体包括观念吸纳(直接采纳相关观点主张)、精英吸纳(吸收精英作为顾问)、组织吸纳(如将一部分热心观众作为特约记者)等方式。

同类推荐
  •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办公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处理行政公务往来的文书。公文是应用文中最重要且用途最广泛的文体。一、从公文的性质分公文有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社会团体公文及各企事业单位公文等。本书详细介绍了办公文书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不焦虑的青春

    不焦虑的青春

    这个时代给80、90后制造的落差有些大。他们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资源被垄断,贫富差距被急剧地拉大;阶层固化,上升通道被堵塞。外面世界看上去选择很多,却无从选择;呐喊声很大,但却虚弱…… 这是一个致力于时代完善与自我完善的青春,在空虚、迷惘、焦虑中,找到内心充实的正能量。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热门推荐
  • 乖儿别想逃

    乖儿别想逃

    乔司律,你是我心头的朱砂,是我想而不能忘的伤口。江亚玥,我一直在抵抗你占据我的心,可到头来,我还是输的彻底。一场豪门游戏,你追我赶的角逐。他是豪门大少,天之骄子。这世上只有他不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人生唯一一次失误就是娶了她。他恨她,一次次和她作对,却在一次次争锋相对中彻底沦陷。她是一个孤儿,父母双双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因为上一辈的一个约定,她被迫嫁入豪门,丈夫只在婚宴上出现一次,之后便再无交集。她可以穷,却不能没有骨气,她决心要和那个自大的男人斗争到底。
  • 乡村之小神医

    乡村之小神医

    本故事纯属虚构,乡村小神医,女人,古董,赌石,开公司,带着亿万钱财神秘回村发展乡村。
  • 销售就是搞定人

    销售就是搞定人

    微观销售就是搞定人。人是灵动的,所以销售不是一个静态的事情,它注定是一个动态的事情。在动态的系统中保持平衡,这就和冲浪运动一个原理,在大海里,高水平的冲浪就是一种艺术。对于如何去做销售,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这当然不是用来坐着讨论的问题,因为一切都在变。前辈很好的销售方式到现在就不那么适用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时代变了,我们沟通的方式变了。采用老的销售方式不能完成今天的销售。
  • 七绝刀神

    七绝刀神

    由于他的刀法出神入化,于是有人说他是刀魔,他便自称为七绝刀魔,天绝、地绝、绝仁、绝义、绝亲、绝情、还有他的绝刀、虽称为魔,但所杀之人却皆为大恶之人,虽说绝仁,绝义,却没有做出一件违背道义的事,虽说绝情,却为了一个个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以身犯险,不思图报,也从不给人承诺。虽说绝亲,但他的朋友个个都甘愿为他以性命相拼。渐渐的,人们都称他为---------“七绝刀神”。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升星

    升星

    生命完善,称为‘进化’。星球进化,是为‘升星’!生命演化,灵气复苏。这个时代,这颗星球,在主角这只‘蝴蝶’翅膀地扇动下,掀起了滔天巨变。
  •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这是一本挂着小熊提伯斯的熊头,卖着小安妮的肉的书!哦,不对,说错了!这其实是一本挂着提伯斯的熊头,卖着小安妮的多元世界旅行故事的书!没错了,就是酱紫的!已过复联、哈利波特、艾泽拉斯、加勒比海盗、星际争霸、魔戒、神盾局、重返艾泽拉斯、暗黑II、fatezero、呆毛、质量效应、白蛇、权利的游戏、龙珠、DC世界、符文之地、MIB世界、高达、哪吒世界、某超电磁炮、星球大战、火焰杯、大世界、功夫猫熊、致远星、老滚、目前正在【头号玩家】......【一天一更,一更一万多字!】
  • 凯斯宾王子(纳尼亚传奇:中英双语)

    凯斯宾王子(纳尼亚传奇:中英双语)

    《凯斯宾王子》发生在彼得等四兄妹回到自己的世界一年后。他们四人在假期回校时坐在火车站的长椅上等车,忽然感到有股特殊的力量将他们拉进纳尼亚。他们得知,自从他们离开纳尼亚后已经过去了1300年。纳尼亚原国王的弟弟弥若兹篡夺了王位,杀害兄长。在他的残暴统治下,所有会说话的动物和精灵们都隐藏起来了。然而老国王的儿子凯斯宾王子渴望解放纳尼亚,他逃离王宫,在森林里找到了纳尼亚的老居民,并得到他们的支持。正邪双方展开激战。王子在寡不敌众的时候吹响了苏珊的魔法号角,将彼得四兄妹唤回这个世界帮助他们。他们领导纳尼亚的动物和精灵们战胜了邪恶的国王,凯斯宾王子继承了王位,纳尼亚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勃勃。
  •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