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000000008

第8章 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4)

四、“时间”概念与20世纪西方美学的分期问题

任何历史著作只要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就必然涉及一个历史分期问题。中国人习惯以朝代的更迭作为分期的标准,这倒也简单实用,而且也不无根据,因为政治确实在社会和思想的发展上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接受西方人的纪元方式之后,我们便转而采用“世纪”来为历史分期,这尤其表现于对外国史的编撰。这种以西方纪元为中国历史分期,其不适当性已为人注意和诟病,但似乎对于西方历史它则是适用的和有效的,殊不知这里存在一个根本性的背离,即一方是空洞的时间,尽管它一开始被赋予宗教的意义,而另一方是有意识、活生生的人类活动;不是时间赋予人类史以意义,而是相反,是人类活动将单纯的时间变成一个有意义的符号。

因而当我们将自己的研究对象限定在20世纪这一时期的西方美学时,对于时间的空洞性和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立性我们是有充分的意识的。我们没有这样的想象,只要美学走过世纪的拐点便是一个全新的境界了。进入“世纪末”,并不一定就能看到“世界末”的情绪;而“新世纪”也并非就是满天彩霞。在一个世纪里出现的美学思想,其最闪亮之点可能在世纪末,也可能在世纪初,或可能在其间的某一个点上。

据此我们认为,根本就不存在“20世纪西方美学”这一概念,存在的只是在20世纪这一时段里所发生的美学。退一步说,即使存在一个“20世纪西方美学”概念,那也是我们出于自己理解的一个汰选,即抽出20世纪某一段时间的几个流派作为该世纪美学思想的代表,而割弃了其他时间段里的美学。在真实的“20世纪西方美学”概念中,时间已经不再具有主导性和标志性的作用,它成了美学史的附庸,作为一个权且的、方便的标签。如果它不是标签,而是一个意蕴深广的符号,那则是由于它得到了来自于其间的“西方美学”的保障。撤除这一保障,“20世纪”将不复存在。广而言之,历史是人的历史,而非时间的历史;时间没有历史,只要我们不是如理论物理学家霍金那样,将时间作为某一物;而如果把时间作为某物,衡量时间形成的那一参照系,与时间相类似,离开了作为某物的时间,也一样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康德何以将时间(还有空间)说成是属于主体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反对“20世纪西方美学”作为一个概念,另一原因是在它背后隐藏着一个奠基于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而今已根深蒂固即已被正统化了的历史进步观。依照这种观点,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逆转地一直向前的,这是因为人类精神或理性处在一个永无止境的进步过程之中。表现于思想史或我们这里的美学史的写作,这种观点假定,美学思想史就是对美的认识不断完善、逐步接近于美的真理的过程,美学史就是美学思想的进步史,就是后来的美学家将他们的先辈变成累累尸骨的历史。就20世纪西方美学史的编撰而言,我们看到,有的著作将它描绘成仿佛一个有机物的生长过程:形成期、展开期、成熟期,最后终于成就了一个实体性的“20世纪现代西方美学”概念。线性的启蒙进步观完全违背和掩盖了思想史的真实,例如我们不能随便论定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弗洛伊德美学就一定不如20世纪末期的西克苏(Hélène Cixous)美学,或者20世纪的阿多诺在美学上超越了19世纪的黑格尔或古希腊的柏拉图。思想史的每一位伟人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特的因而不可取代的个体。思想史不承认时间律,后来者不具备时间的优越性。物质世界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思想文化创造方面的相应的进步。这一点,马克思早就通过将产生于野蛮时代的古希腊艺术作为就某方面而言“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而昭示了我们。马克思注意到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从而提出“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这暗示,在艺术史领域应当建立一个不同的“进步”概念,或者,艺术史可能就与“进步”无关。

空洞的时间,天真的线性进步观,都是外在于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人为黏附物。将它们从美学史上剥离出去将显露出美学史自身的真实和特性。美学史在时间中发生、展开,但又不接受时间的框架。美学史之作为“历史”,只是意味着种种美学思想在时间序列中的发生和展开,意味着在它们之间具有相协商的而非后来居上的关系。“历史”当然也是一种价值观,但其作为价值观的参照系:一是当时性,即一种思想的价值将取决于它对当时现实的回应;二是对象性,即看它对于其对象的揭示深度。至于它能否为我所用,虽然这要求也合情合理,但那不是思想史家的本务,是他应该尽力回避的东西,是他可以留给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东西。历史中有评价,但那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绝对的客观性显然是一个幻想,但是对于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来说,他能够做到多少,将会收获多少。

从时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把20世纪西方美学史看做一个同19世纪美学相联系的过程,至于这种联系是创新性的或守成性的,不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可界定的。例如国外有学者就指出,“在20世纪第一时段即一战之前,美学继续以18世纪末康德所奠定的、整个19世纪艺术家和哲学家所发展的原则为基础。”例如布洛、贝尔和克罗齐等人的美学观点,“尽管它们把我们带到了一战时期,然而却可以被看做属于一个扩展了的19世纪”,甚至还可以说,在20世纪前半叶,美学仍是“建立在为康德所打下并为各种审美态度或审美经验理论所发展的基础之上的”。Ibid.但是这位作者没有充分意识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气候对于20世纪后半叶美学的划时代影响。我们认为,只是由于50年代开始发动、到60年代基本成形的后现代主义美学才构成20世纪美学的区别性特征,区别于它在上半叶的,也区别于19世纪的。这种作为一种精神气候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其实弥漫在许多那些人们通常并不以或者反对以“后现代主义”相称的美学流派那儿,如英美分析美学、德国哲学解释学、女性主义美学、文化研究,以及最近的“环境美学”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阿诺德·伯伦特,他本人出版有《环境的美学》一书;并与他人一起被特邀为《美学和艺术批评杂志》编辑过一期“环境美学”专号。等等。后现代美学的革命性意义,简单说来,是它对本质主义在美学中的种种表现的清理和批判。

将20世纪西方美学划做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个时期,决不意味着将后现代主义在价值上凌驾于现代主义之上,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现代主义的进步观。由于从时间中解脱出来,并不再以“进步”论英雄,我们就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作为个体的美学家,关注其理论本身的独特魅力,其对于艺术现象和审美文化现象的阐发力度,其与当时外部语境的关联,等等。这就是,我们比以往更加地把美学作为美学;或者说,我们的目标是回到美学史自身,让美学史成为美学的历史。

在此我们并未讲出什么新意,因为它一直就是我们或隐或显的史学传统,我们只是通过对时间和进步观的清除来重申和捍卫这一传统。当然这也是多多少少经过我们理解和选择的传统——传统活在我们的理解之中。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本书是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编范畴,探讨艺术与人文教育的内涵、本质与范畴,第二编镜鉴,着重分析古今中外的艺术人文教育思想,第三编践行,介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艺术人文教育的经验,第四编探索,是对现行艺术人文教育制度的反思,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作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教育,首创“生命化教育”理论,其“成全”、“范本”等诸多独到的教育概念已被教育界广泛应用。本书收入了作者诸多谈教育的精彩文章,其鲜活的思想一定可以走进教育者的生命,进而改变他们看待教育、实践教育的方式。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热门推荐
  • 国企热点面对面3

    国企热点面对面3

    "本书从为何国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怎样深化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国企高管究竟该拿多少钱、国企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五个部分对当前国企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多角度阐述。"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思君一日老

    思君一日老

    【出版精品频道】相思之深,到底有多深?爱有多深,怨有多深,恨有多深,相思便有多深。等祝铭蔓明白这个道理,她已是白发苍苍。她是随着兄长夺回皇权的草莽公主,他是随着叔父篡权成为皇上的天潢贵胄,城破之日,他成了无力殉国的乞命侯,她却对他一见倾心,为保其命,嫁他为妻。他因她一言成了驸马,却对她深深厌恶,这一切不过因为使君有妇,心有别属。在他还在皇位之时,曾有一个挚爱的女子,他对她许诺终生不负,并将这卫国最隐秘的兵权虎符交给了她,又道是江山为聘。但也就是在大婚的那一日,她失踪不见,连同十万兵权。一边是说好的情深不负却被辜负,一边是正在被辜负的深情,公主不遗余力地改变自己只为博驸马展颜,而心动之际,却是十万大军打着驸马的旗号造反,陷他与不义……公主只想相救驸马,却不料将他远送战场,却是另一番相遇。爱恨情仇,总是让人一叶障目,待到看得分明,却是相思早已染鬓成灰。
  • 萌妻来袭:大叔一抱好欢喜

    萌妻来袭:大叔一抱好欢喜

    被一个狂霸拽的特种兵大叔缠上是何种体验?她不过还是一个纯情的小丫头,居然第一次见面就……她讨厌他,一心只想摆脱他。她有心心念念的男神,而不是这个专制的老司机。她逃,他追。她躲,他捉。“小可可,你闹够了没,乖乖跟我回家!”“你这个暴君,我不要你管!”“封太太,你敢再说一遍吗?”他步步紧逼,一下子将她的小手,举过头顶。“封大叔,你欺负人!”“小可可,我还能再欺负你点,想不想试试?”
  • 阴缘渡魂人

    阴缘渡魂人

    鬼魂真的存在,在阴间与阳间的夹缝中,存在着无数鬼市,每一个鬼市都被称之为庄园,其中居住着一些对阳间念念不忘,不愿意去阴间生活,更不愿意投胎转世的鬼魂,而负责管辖这些鬼魂的活人,被称之为渡魂人,一切就从这里开始……
  • 芯存者

    芯存者

    2046年,智能手机植入人体,人类大脑意识接入互联网,人类可以潜入芯片空间盗梦,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与犯罪问题。芯城建筑师颜桥由于一次意外辐射,一只眼睛具备“猫眼”神秘敏感洞察力,宛如随身携带高清摄像头的“细节推理侦探”,他遇见了女孩李春安,春安告诉她,“智能手机”开始已经试图全面控制人类,出现一种秘密杀人芯片,可以瞬间消灭转移人格。几个年轻人决定破解这个幕后阴谋,他们进入虚拟世界的“程序场景”,开始一场机器与人的密室逃亡对决战……
  • 萌学园之囧囧危机

    萌学园之囧囧危机

    消失的人再次出现,却带回一股不明能量,打破了来之不易的宁静……百年预言惊现,月之星面临考验,前往人类世界寻找绿叶石,暗夜发难……守护骑士诞生,暗夜突然发难萌学园,幻之星被控制,雅之星发疯,十之星昏迷,战情室被炸……一桩桩,一件件,是谁在操控……
  • 大操盘手

    大操盘手

    它是深深地影响历代的股神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等,必将持续影响一小部分独具慧眼的人!在对当代30位最杰出的证券交易员提同样一个问题:哪一本书对证券交易员*有启发?迄今为止,独占这一名单的是伟大著作《大操盘手》!《大操盘手》是美国著名财经记者和作家埃德温·勒费弗(EdwinLefevre)通过采访华尔街传奇的投资大师拉利·李文斯顿而整理撰写的拉利·李文斯顿的回忆录。
  • 元末称帝

    元末称帝

    魂归元末,主角当下很忧伤。月亮形麻子脸代表人物的朱重八是俊朗威猛的少年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徐达是个脑残追星粉?对镜贴花黄的伪娘自称十万铁骑可荡平天下无敌手?而主角,有个疑似穿越者的老爹,竟然称帝造反,结果帅不过三秒被灭村;有个威猛的老娘,挥舞大刀就是万人敌;还有穿着开裆裤挥舞小手要当王爷的小弟……更坑爹的是竟然一不小心娶了千古贤后马秀英当媳妇!我在元末得罪一个俊朗的小和尚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 An Old Maid

    An Old M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